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新高考适用 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新高考适用 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07 18:53:57

文档简介

专题突破练(一) 地球和地图
(2021·北京东城一模)中国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条航线:a航线(弗里曼特尔港—中山站)、b航线(霍巴特港—中山站)、c航线(利特尔顿港—长城站)。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选择a航线的次数最多,主要考虑的是(  )
                
A.航程最短 B.沿途补给
C.顺风顺水 D.避开海雾
2.下列关于c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越了南温带与南寒带
B.跨越了国际日界线
C.考察船上国旗常飘向东北
D.沿最短航线航行时考察船一直向东南航行
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图(单位:米)。为了让游客体验悬空的惊险、刺激感,该地旅游局将原有登山线路中的某段改造为玻璃栈道(如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人类活动布局合理的是(  )
A.甲—水文站
B.乙—农田
C.丙—瞭望台
D.丁—聚落
4.最适宜改造为玻璃栈道的是(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2021·山东临沂一模)一位摄影爱好者由成都(30°39'N,104°30'E)乘飞机飞往昆明(25°02'N,102°42'E),途中拍摄日出并对过程做了记录:“6:40飞机起飞,机窗外一片漆黑,飞行了约15分钟,从近座舷窗射进一束红光,我急忙拿出相机准备拍日出……7:20,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刹那间万道光芒映红了座座山峰,壮观极了!”下图示意该航班的部分座位。读图,完成5~6题。
5.若可以提前通过网络选座位,下列座位中,该摄影爱好者最可能选择的是(  )
A.25A B.25K
C.28H D.29K
6.当天该摄影爱好者所经历的昼夜长短状况最可能是 (  )
A.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昼渐长夜渐短
(2021·山东济南期末)臭氧层被誉为“地球卫士”,但近地面臭氧浓度增加,就会变成“健康杀手”。日照条件下,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能够快速反应生成臭氧,导致臭氧污染。下图为2016—2019年成都市区(30°N,104°E)夏半年臭氧小时浓度及小时超标次数的日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分析,影响成都市区夏半年臭氧小时浓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太阳辐射
C.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D.氮氧化物含量
8.关于成都夏半年臭氧污染超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超标开始于日出
B.超标结束于日落
C.超标次数最多时太阳高度最大
D.超标次数最多时太阳高度变小
黎巴嫩地处地中海沿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东国家,是地中海沿岸与中亚贸易线路的先行者。2020年11月5—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黎巴嫩积极参展,其展台景观主体由腓尼基船、橄榄树等标志性元素组成,展现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自然风景资源。读图,完成9~10题。
9.黎巴嫩成为地中海沿岸和中亚贸易线路的先行者主要得益于(  )
A.宜人的自然环境 B.先进的造船技术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漫长的海岸线
10.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相比,上海在2020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  )
A.日出时间更晚
B.日出方位更为偏北
C.正午物影更长
D.正午物影方向相反
(2021·山东青岛一模)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太阳位置有很大变化。2017年二十四节气每个对应日期的9时,某摄影爱好者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栋高楼上,从朝东的窗口以相同位置拍摄太阳。一年下来,他将拍摄的24个太阳叠加,全部位点呈现为倾斜的“8”字形(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摄影师在夏至日9时拍摄太阳时,太阳所处的方位是(  )
A.东北 B.正东
C.东南 D.正南
12.下列节气中,北京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的是(  )
A.立夏
B.白露
C.立冬
D.小寒
(2021·山东潍坊二模)北极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捷径。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区逐渐缩小,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自2013年“永盛”号首航北极东北航道以来,中国货轮已经多次航行在这条航线上。北极东北航道包含四条航线(下图),大体线路均西起摩尔曼斯克,东至白令海。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中四条航线线路最短的是(  )
A.过极航线
B.高纬航线
C.中间航线
D.沿岸航线
14.目前较多采用中间航线的原因是(  )
A.线路最短
B.风浪最小
C.冰情最轻
D.海水最深
(2021·北京房山一模)小明于北京时间12月14日01时40分从北京起飞,去M地开启15天的深度游,飞行12个小时后于当地时间15时40分到达。据此完成15~16题。
15.M地可能位于(  )
A.加拿大的渥太华
B.印度的新德里
C.俄罗斯的莫斯科
D.澳大利亚的悉尼
16.旅游期间,小明发现M地(  )
A.正午日影朝南
B.正午日影变长
C.日出时间提前
D.昼长逐渐变长
专题突破练(一) 地球和地图
1~2.1.A 2.B 解析:第1题,读图并分析可知,a航线(弗里曼特尔港—中山站)航程最短。第2题,c航线(利特尔顿港—长城站)的最短航线应该凸向南极点,故沿最短航线航行应该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航行过程中跨过了180°经线,即国际日界线;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故没有跨越南寒带;考察船先后经过盛行西北风(南半球西风带)和东南风(南半球极地东风带)的海域,国旗分别飘向东南和西北。
3~4.3.B 4.C 解析:第3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弯曲形态判断,甲处是山脊,没有河流形成,不适宜建水文站;乙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适宜建农田;丙处是山谷,地势低,不适合建瞭望台;丁处坡度大,面积狭小,不适合发展聚落。第4题,玻璃栈道适宜建设在坡度较大处,一般修建为水平状态。图中①段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③段等高线密集,且沿等高线修筑,最适宜。
5~6.5.A 6.C 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飞机由成都飞往昆明,大致飞行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当天7:20日出,所用时间为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为7:20,成都经度为104°30'E,昆明经度为102°42'E,与120°E的经度差为15°~18°,换算成时间差为60~72分钟,即飞行过程中当地日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6:08—6:20,晚于地方时6时,可以推断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因此图中飞机的左侧为受到阳光照射的一侧,25A和28A为适合拍摄日出的座位,A项正确。第6题,由上题的时间计算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飞行途经地区昼短夜长,C项正确;由于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昼夜长短的变化不能判断,D项错误。
7~8.7.B 8.D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臭氧小时浓度在北京时间8时以后开始增长,材料中给出成都市区经度为104°E,计算可知当地与北京时间有64分钟的时差,故可判断臭氧小时浓度是在成都市区日出后开始增长,结合材料中臭氧污染的形成原理,可以确定影响成都市区夏半年臭氧小时浓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B项正确。第8题,由图可知,北京时间11时臭氧小时超标次数为0,之后开始先升后降,北京时间21时再次为0,故A、B两项错误;臭氧小时超标次数最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4时,此时成都地方时约为12:56,成都太阳高度在变小,C项错误,D项正确。
9~10.9.C 10.B 解析:第9题,黎巴嫩成为地中海沿岸和中亚贸易线路的先行者,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黎巴嫩处在亚、欧、非三大洲的战略要道上,海运交通便利,C项正确;黎巴嫩为中东国家,经济欠发达,无先进的造船技术,B项错误;自然环境、海岸线与黎巴嫩成为贸易线路的先行者基本无关,A、D两项错误。第10题,2020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贝鲁特和上海日出方位都是东南方向,但与贝鲁特相比,上海纬度更低,故白昼更长、日出时间更早、日出方位更为偏北,A项错误,B项正确;贝鲁特和上海正午太阳方位都在正南,上海纬度更低,故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正午物影更短,C、D两项错误。
11~12.11.C 12.D 解析:第11题,该拍摄地点在北京,根据太阳方位规律得出,夏至日地方时9时时太阳方位在东南方向。第12题,根据昼夜长短差值规律得出,二至日昼夜长短差值最大,春秋分日最小。四节气中,小寒与冬至相邻,故昼夜长短差值最大。
13~14.13.A 14.C 解析:第13题,地球表面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读图可知,北极东北航线起始点的经度和接近180°,近似在同一个经线圈上,同位于北半球,所以过北极点的航线为大圆劣弧,即最短航线,A项正确。第14题,读图可知,中间航线位置居中,与过极航线和高纬航线比,纬度更低,冰情较轻,与沿岸航线相比,受入海淡水影响小,冰情较轻,所以较多被采用,C项正确。
15~16.15.D 16.A 解析:第15题,小明于北京时间12月14日01时40分从北京起飞,飞行12小时后到达M地,到达M地时的北京时间为12月14日13时40分,此时当地时间为15时40分,据此计算可知M地的经度为150°E,可能为澳大利亚的悉尼。第16题,小明旅游期间的时间为12月14日至12月29日,此阶段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移动到南回归线以后,再向北移动,由于悉尼在南回归线以南,故正午时刻太阳一直在北方,所以正午日影朝南;由于太阳直射点先靠近悉尼然后远离悉尼,所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故正午日影先变短后变长;悉尼的昼长先变长后变短,即日出时间先提前后推后。(共85张PPT)
专题突破
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
地 理
2022
内容索引
网络构建 专题总览
高频考点 能力突破
专项模块 素养培优
网络构建 专题总览
应用
昼夜交替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
高度
高频考点 能力突破
[归纳提升 学技法]
核心考点一 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
1.时差计算的两种情境
(1)“东加西减”求地方时(区时)。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同减异加”
经度相差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2)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情境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突破
总结 计算公式: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小时)。       “东加西减”
学技巧 突破地方时判断的两个技巧
利用晨昏 线判断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利用日 影判断 出现“一天中日影最短、太阳直射、日影朝正南或正北(有极昼的地区除外)”等信息时,说明该地地方时为12时
2.新旧日期的范围与比例的判定方法
(1)新旧日期的划分。
侧视图
俯视图
(2)新旧日期的范围。
①新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②旧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③确定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此时间乘以15°,即为新的一天所跨的经度数。如当北京时间为“今天”4时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8时,“今天”跨的范围是15°×8=120°;“昨天”跨的范围是360°-120°=240°。
(3)判断新旧日期的比例。
①如前面所述,求出新旧日期所跨的经度数,然后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②确定180°经线上的地方时(设为X)。
a.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X/24。
b.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24-X)/24。
c.新旧日期之比:X/(24-X)。
析方法 确定新旧日期的范围或判断新旧日期的比例,关键在于确定0(或24)时经线,同时注意不是0 °经线。
[典型例题 用技法]
(2021·广东卷)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运载火箭名称 发射场 发射时间
中国长征5号B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
欧洲织女星 库鲁 (5°14'N,52°47'W) 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
美国猎鹰9号 卡纳维拉尔角 (28°29'N,80°35'W) 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
(1)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  )
A.长征5号B、织女星、猎鹰9号
B.长征5号B、猎鹰9号、织女星
C.织女星、长征5号B、猎鹰9号
D.织女星、猎鹰9号、长征5号B
(2)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思维流程第(1)题:
第(2)题:
答案 (1)C (2)B
[经典对练 得高分]
(2021·河北唐山二模)安克雷奇是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大的城市,当地的国际机场是北半球重要的航空货运枢纽机场之一。当地时间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美两国高级官员在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安克雷奇国际机场成为北半球重要的货运枢纽机场之一的主导因素是(  )
A.环境质量B.燃料价格
C.市场规模D.地理位置
2.此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最后一天,当安克雷奇国际机场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18日12时
B.3月19日12时
C.3月20日12时
D.3月19日0时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安克雷奇机场处于国际航空主要航线的中间位置,是地理位置极佳的中转机场,故地理位置是其成为北半球重要的货运枢纽机场之一的主导因素。第2题,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最后一天是当地3月19日,接近北半球春分日,故安克雷奇国际机场日落时间大约为当地地方时18时,安克雷奇大约位于150°W,而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为270°,由此计算出时间差为18小时,故当安克雷奇国际机场日落时,北京时间为3月19日18时+18小时=3月20日12时。
素养提升
[易错防范 不失分]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2日14时12分,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55.05°N,158.50°W)。据此完成3~4题。
3.地震发生时,当地区时为(  )
A.7月21日21时12分
B.7月21日19时12分
C.7月22日7时12分
D.7月23日19时12分
4.地震发生时,地球上处于7月21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3 B.3/4 C.1/4 D.1/5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据经度可知震中位于西十一区,由北京时间向西减去19小时,即为当地的区时。第4题,根据北京时间可知180°的地方时为18时12分,用180°的地方时除以24,即为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比例,约等于3/4,7月21日属于旧的一天,约占1/4。
易错说明不能准确计算0时(或24时)经线的经度。0时(或24时)经线的确定,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是关键。地方时或区时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归纳提升 学技法]
核心考点二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1.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1)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则相反。注意:极圈以内除外。
(2)昼夜长短变化状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则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则相反。
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规律
学技巧 “三看”突破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的技巧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距离太阳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如下图所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回归线 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 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 至极点 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极圈与极点之间
探规律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两个分布规律
[典型例题 用技法]
(2020·天津卷)图1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图2中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
A.北京 B.银川 C.杭州 D.海口
(2)小区内各住宅楼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
思维流程第(1)题:
第(2)题:
答案 (1)D (2)C
[经典对练 得高分]
(2021·山东济宁高三期末)下表所示为重庆万州与山东济宁两地地理坐标与某日日出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题。
城市 经纬度 日出时刻
重庆万州 (31°N,108°E) 6:28
山东济宁 (35.5°N,117°E) X
1.推测该日为(  )
A.3月10日B.6月10日C.9月10日D.12月10日
2.表中X最可能处于的时段是(  )
A.5:10—5:22 B.5:40—5:52
C.5:52—6:04 D.6:28—6:40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可知,重庆万州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28,根据经度差异可知,此时其地方时为5:40,昼长大于12小时,故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A、D两项错误;昼长(12小时40分)与12小时相差不大,因此应最接近春秋分日,C项正确,B项错误。第2题,如果山东济宁的昼长也是12小时40分,则当地地方时5:40日出,即北京时间5:52;此时为9月10日,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日出越早,因此当地日出可能稍早于5:52,B项正确。
素养提升
[易错防范 不失分]
(2021·江苏七市一模)2020年某楼盘(32°N,121°E)开盘销售已封顶的1~4号楼,这4幢楼均为18层,层高3米,南北楼间距为50米。下图为该楼盘平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某日小明在4号楼南阳台,恰好看到日落,当时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6:00B.17:30
C.18:30D.19:00
4.小明发现4号楼底楼10月22日起正午就无阳光照射,一年中该楼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  )
A.4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5.一般随楼层升高房价相应提高。小明想在4号楼购房,希望全年正午都有太阳照射且单价较低。建议他选择(tan 34°34'≈0.7,tan 58°≈1.6,tan 81°26'≈6.6)(  )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
答案 3.B 4.C 5.C 
解析 第3题,由于该楼盘所在地区的经度为121°E,所以当地地方时和北京时间接近。小明在南阳台看日落,说明该日日落方向为西南方向,根据太阳视运动原理可以判断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时间在当地地方时18:00之前,32°N冬至日日落时间也在16:00以后,故当时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为17:30。第4题,根据“关于冬至日对称的两时间点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当”原理,可知次年2月22日和10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当,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当,所以从10月22日至次年2月22日4个月期间正午4号楼底楼无阳光照射,从而推断一年中有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8个月。第
5题,要保证全年都有太阳照射,需要保证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即冬至日可以获得太阳光照;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90°-(32°+23°26')=34°34';再由两栋楼的间距50米,可以求得4号楼冬至日有阳光照射的高度L=50×tan34°34'≈35米,再由楼高54米可以求出4号楼19米以下的楼层正午没有太阳光照;每层楼高3米,因此7楼的一部分及其以下楼层冬至日都没有太阳光照,即8楼及其以上的楼层冬至日有太阳光照;再由随楼层升高房价相应提高可以判断,满足小明购房条件的最佳楼层为8楼。
易错说明1.不能灵活应用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时间变化规律不同,应根据所处地区具体分析。
2.不能正确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知识解决楼间距这一实际问题。楼间距问题其实就是正午太阳高度问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间距应该越大。
专项模块 素养培优
知能提升
微专题(一) 太阳视运动与影子问题
1.太阳视运动的三大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置 太阳位置变化
二分日 赤道 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
夏半年 北半球 东北→正东→东南→
正南→西南→正西→西北
冬半年 南半球 东南→正南→西南
2.日影朝向及长短变化的四大规律
(1)日影朝向、长短与太阳位置的关系。
朝向 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与日影朝向相反。如太阳在西北天空,则日影朝向东南
长短 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长—变短—正午最短—变长—日落长
(2)正午日影朝向及长短变化。
①正午日影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朝北;太阳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朝南。
②太阳直射点处,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③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垂直物体的正午日影影长的公式:影长=物体长度×cot H(H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3)日出、日落的方向及日影朝向。
时间 日出、日落方向及日影朝向
北半球春 秋分日 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此时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 夏半年 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北半球 冬半年 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4)极点的日影朝向。
北极点的任何方向都是南,南极点的任何方向都是北,所以北极点的影子永远朝向南,南极点的影子永远朝向北。
考向探究
培优演练
(2021·浙江1月选考)我国某中学学生发现,在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观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读该日日出、日落的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乙为该日日出位置,则该窗朝向(  )
A.正南 B.东北
C.正北 D.西南
2.若该日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56,日落地方时为18:59,正午太阳高度为83.8°,则该学生所在地最可能是(  )
A.济南
B.广州
C.武汉
D.拉萨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由乙为日出位置,可知乙为偏东方向,面朝窗外,右手边为东,故窗外正前方为正北。故C项正确。第2题,根据该地日落地方时为18:59,可推出该地日出地方时为5:01,由日出地方时和日出时北京时间的时间差,可推出该地经度约为90°E。由每年仅有一天可看到图中现象,可推测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3.8°,可推知该地纬度约为30°N。故D项正确。
我国某公司高管于2021年3月25日11:00赶到公司办公楼前,准备参加约1个小时的紧急会议。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办公楼影子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此时刻在该城市,下列地理现象最可信的是(  )
A.一天中逆温层最厚
B.太阳位于东南天空
C.一天中日影最短
D.一天中气温最高
4.如图所示,会议期间汽车最容易被太阳照射的车位是(  )
A.①车位
B.②车位
C.③车位
D.④车位
5.该市当天正午时刻,行走在街上的行人发现自己身高约为影长的1.7倍。下列关于该公司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丰富
B.以灌溉农业为主
C.人口密度大
D.铁路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答案 3.B 4.D 5.A 
解析 第3题,从影子可以看出,影子与正北方向夹角大约为45°,且朝向西北,而地方时6时影子与正北方向夹角约为90°,故可以判断此时为该地地方时9时左右,一天中逆温层最厚的时间为日出前后;太阳方位与影子朝向相反,故太阳位于东南天空;一天中日影最短为正午;一天中气温最高为午后2时左右。第4题,此时太阳位于东南天空,且向西偏南运动,故办公楼西侧且靠南的车位最先晒到太阳,④车位最容易被太阳照射。第5题,该地地方时9时左右,北京时间为11时,故该地经度约为90°E。身高约为影长的1.7倍,通过正切公式可以算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0°,3月2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该地纬度约为30°N,故可以判断该地位于西藏。该地太阳辐射能丰富,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西藏人口密度小,公路是西藏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某日北京时间12时30分在学校附近拍下了一张“白墙树影”的照片(下图),此时树干影子刚好与东西向白墙垂直;1个小时后该小组再次来到此地进行观察。据此完成6~7题。
6.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
A.甘肃兰州
B.山西太原
C.山东济南
D.辽宁沈阳
7.该小组发现,第二次观察到的墙面树影较第一次的(  )
A.西移且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B.变短且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C.东移且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D.变长且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答案 6.B 7.C 
解析 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照片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12时30分,树干影子与东西向白墙垂直,说明当地时间为12时,据计算可知,该地经度为112.5°E,故该学校最可能位于山西太原。第7题,根据材料中的“1小时后”可知,当地时间由正午转向午后,太阳视运动位置偏西,所以墙面树影东移且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太阳高度变小,所以墙面树影变长。
图表解读(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技能提升
1.闭合等高线的判读方法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具体如下图所示。
已知:等高线a、b、c,数值a①如果c=a,则d②如果c=b,则d>b,即“大于大的”。
2.判断是否通视的方法
(1)先看两点之间有无山地、山脊等障碍物,有则一般不可通视。如图中,AC、AB、BD之间均可通视,AD之间不可通视。
(2)无障碍物再看坡形:两点之间是“凹形坡”还是“凸形坡”,如下图所示。
3.等高线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点的温差。
读出任意两点的高度(海拔)或范围,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或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米)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T差=0.6×H相/100。
(2)陡崖高度的计算。
①陡崖顶部的高度(海拔)为H顶,其计算公式:a≤H顶②陡崖底部的高度(海拔)为H底,其计算公式:b-d③陡崖的相对高度为ΔH,其计算公式:(n-1)d≤ΔH<(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如图中陡崖D的相对高度为200米≤ΔH<400米。
考向探究
培优演练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旅游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当地旅游局正着手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读图,完成1~2题。
1.漂流能让游客体验冲荡激流的运动乐趣,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的惊险、刺激感,图中最合理的玻璃栈道规划路线是(  )
A.R B.T
C.L D.K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漂流项目应选择在落差较大的河段。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是②河段,B项正确;①河段水流平缓,③河段流速较慢,没有冲荡激流的乐趣,A、C两项错误;④处是山脊,没有河流,D项错误。第2题,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的惊险、刺激感,应选择在坡度较陡的山坡或陡崖处。图中L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最适宜开发玻璃栈道,C项正确;R处是鞍部,坡度小,不适宜修建;T、K处海拔低,不易体验悬空的惊险感。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3~5题。
3.研学小组发现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图中桥梁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510米
B.540米
C.570米
D.590米
5.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
A.山峰海拔目测即可得出
B.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南
C.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
D.桥梁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
答案 3.B 4.B 5.C 
解析 第3题,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要求地形坡度较小,可铺设面积大,同时要保证太阳辐射充足。图示为华北地区,甲位于山地的北坡,太阳辐射不足;丙地位于河谷,空气较为湿润,太阳辐射不足,且受河流影响,无法集中大面积铺设;丁地位于山脊,坡度大,且两侧紧邻山谷,可铺设面积小;乙地位于山地的南坡,太阳辐射充足,且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可铺设面积广,适宜大面积集中铺设太阳能发电设备,故B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桥梁位于瀑布上游地区,瀑布的高差约为52米,可计算出桥梁的海拔为348~400米,山峰的高度为915米,则二者的相对高度应为515~567米,B项正确。第5题,海拔数据的获得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来测算,A项错误;由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北,B项错误;甲、丁之间为开阔的河谷,无遮挡物,可通视,C项正确;欣赏瀑布应在适当的距离仰视,桥梁位于瀑布上游,欣赏不到瀑布坠落的美景,D项错误。
(2019·江苏卷,5~6)读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完成6~7题。
6.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形B.水源
C.植被D.坡向
7.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答案 6.D 7.B 
解析 第6题,甲、乙两地位于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甲地位于河谷北侧,为阳坡;乙地位于河谷南侧,为阴坡;阳坡采光较好,阴坡采光较差,故坡向影响建筑物布局。第7题,改造后的等高线和改造前的等高线相比:N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上密下疏,坡度先陡后缓;M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上疏下密,坡度先缓后陡;建筑物的海拔相对于改造前降低。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而且M与N之间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无法通视。
(2021·湖南模拟)下图为我国某高原(石灰岩广布)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了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计划修建一条由周边地区通往P地的公路。据此完成8~10题。
8.该地貌类型为(  )
A.冲积扇 B.三角洲
C.黄土地貌D.天坑
9.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发育有瀑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中由周围地区通往P地的公路,最合理的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8.D 9.A 10.B 
解析 第8题,该区域的等高线分布规律是外高内低,说明其地形大致呈盆状;由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石灰岩广布的某高原,故最有可能是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中,这种地形叫做天坑,D项正确。第9题,读图可知,四地都位于陡崖附近,但是只有甲地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即甲地位于山谷中,可能有河流发育,容易形成瀑布。第10题,在山地修公路应当优先考虑鞍部,其次考虑修在山脊沿线,山谷不适合修建公路。③④均在山谷,容易受到河流影响,不宜修建公路;①经过的地区部分为山谷,另外一部分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也不适合修建公路;②位于山脊沿线,适宜修建公路。
本 课 结 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