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对发散光也有会聚作用
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C.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是佩戴度数合适的凹透镜
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是相同的
2.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靠近透镜,同时光屏远离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为使烛焰的像依然位于光屏中央,应将透镜向下移动
D.若实验中撤去光屏,人眼就无法观察到蜡烛的像
3.下列光学器件中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工作的是( )
A.老花镜
B.近视镜
C.潜望镜
D.汽车观后镜
4.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0.7m B.0.3m C.0.4m D.0.1m
5.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着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小于一倍焦距
D.显微镜的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6.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地球、太阳、银河系
B.银河系、太阳、地球
C.银河系、地球、太阳
D.太阳、银河系、地球
7.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杆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
C.舞蹈演员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实像 D.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8.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动水龙头和自动烘手机,我们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或烘手机的下方,水龙头或烘手机就启动工作.它们都是利用人体能辐射出哪种射线的特征( )
A.紫外线 B.可见光
C.红外线 D.以上都不是
9.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B.照相时,被拍物应在距离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C.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潜望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
10.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一定
A.汇聚于一点 B.一定发散但反向延长不相交于一点
C.仍然是平行光 D.一定发散但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
11.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B.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远一些
D.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12.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球形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________,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
14.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_______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这是通过改变物距的方法来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所成像的大小.
15.如图,是射水鱼捕食昆虫的情景,它可以在水下瞄准“猎物”,喷射水流击落猎物。它在水中看到昆虫的位置比昆虫的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一些,因此它需要克服因为光的_________导致的视觉偏差。
16.如图是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______(选“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17.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在使用时它是一个_____杠杆.
18.老花眼镜是_______ 镜,近视眼镜是_______镜;若小明用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应该把__________ (写凸透镜或凹透镜)当作照相机的镜头.实际照相时,为了使远近物体都能成清晰的像,应该调节照相机的________到胶片的距离.
19.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有部分学生不注意用眼保健,加上过度使用手机,使眼睛视力下降而患上近视眼。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透镜,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使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面,到达视网膜时就成了模糊的影像;下图所示的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20.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 A”,乙标有“15Ω 0. 6 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______Ω,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_A,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V。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源两端,允许的最大电源电压为______V。
21.小明利用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登记照.试拍后发现左脸白、右脸黑,原来是台灯放在左侧,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造成的;调整台灯后,小明应在距离镜头____________处,如果他觉得像偏小,他应该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看着自己的照片,他发现面部光线还是不均匀,请你帮他想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
22.学了《眼睛和眼镜》,知道了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 ,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________ (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为了预防近视,平时眼睛距离书本为明视距离_________cm为宜.
23.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 ______ 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 ______ 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
三、综合题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睛
如图是我们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使晶状体恢复原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了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的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Φ=1/0.5m=2m﹣1,而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通常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而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视物清楚.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起到保护视网膜作用.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眼是一个真正的变焦系统,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_____(填“大”或“小”).
(3)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小明的眼睛需要佩戴如图中的_____(填字母)透镜.
(4)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某同学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为500度,该镜片的焦距为_____m.
四、作图题
25.在该图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 )
26.在各图中,根据已给出的入(出)射光线及透镜的类型,分别画出它们的出(入)射光线.
五、实验题
27.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过程.
(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__________ .
(2)实验时几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__________.
(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_________透镜,将光屏__________透镜.(靠近/远离)
(5)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靠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28.(1)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时。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找像时,要前后多移动几次光屏,找出成最______像时光屏的位置;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
(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瓶中水的温度为______℃;
(2)水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两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序号)。
A.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组水的质量大
B.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C
6.B
7.D
8.C
9.D
10.D
11.D
12.C
13. 凸透镜 会聚
14. 接近 增大
15. 高 折射
16. 远离 缩小
17. 增大 增大 费力
18. 凸透镜 凹透镜 凸透镜 镜头
19. 凸 乙
20. 25 0.6 15 9
21. 直线传播 大于二倍焦距 靠近 灯光直接照射面部(用多盏灯从不同角度照明;让灯光透过白布照明;让墙面反射灯光照明等)
22. 凸透镜; 会聚; 实; 25
23. 放大的 增大
24. 凸透镜 小 A 变大 0.2
25.
26.
27.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正立放大的虚像 靠近 远离 远离
28. 主光轴 清晰的 放大 84 不变 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