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Word版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Word版 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07 15: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单选题
1.在动物园里我们会看到大猩猩,它和我们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黑猩猩
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长臂猿 B.金丝猴 C.猩猩 D.黑猩猩
3.“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D.人类和黑猩猩起源于类人猿
4.灵长类动物的一支进化为人类的时期是(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5.下面关于人的骨骼结构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骨的管状结构 B.下肢骨粗壮
C.足底有足弓 D.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
6.下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古猿到人演化过程中,主要特点按出现的先后排列: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人工取火、产生语言、大脑发达
B.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森林面积减少
C.①表示的物种名为古猿,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使用工具
D.从③到⑦可以看出着装发生了变化,这与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脑容量增加发生的重要变化有关
7.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方式不同 B.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祖先不同
8.有研究发现,距今34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少女骨盆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股骨粗壮;距今200万年前的能人脑容量比“露西”的脑容量增加了大约500毫升,并且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还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距今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住的洞穴中有成堆的灰烬……这些事实说明了( )
A.“露西”少女属于南方古猿,还未进化为人类
B.能人能使用并制造简单工具,是人类进化最关键阶段
C.北京猿人能进行人工取火,属于智人阶段
D.从“露西”少女到北京猿人,大脑功能日趋发达
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北京猿人 B.森林古猿 C.山顶洞人 D.黑猩猩
10.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几个主要过程,请按照进化的顺序将各序号排列起来( )
①下到地面生活 ②使用天然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使用火 ⑤大脑发达 ⑥制造工具 ⑦产生语言 ⑧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⑥⑧④⑤③
C.③①⑧②⑥④⑤⑦ D.③①⑧④②⑥⑤⑦
11.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符合进化学说观点的是( )
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
C.人是自然产生的 D.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古猿
12.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由类人猿逐步进化而来的
B.人类祖先的直立行走,是从古猿进化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姿态改变
C.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不变
D.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13.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现代人是由现代类人猿演变来的
B.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C.“露西”的脑容量接近现代人类,她能制造复杂的工具
D.古人类化石不能作为证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
14.下列有关人的进化历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南方古猿 ②直立人 ③能人 ④智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5.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的观点
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C.现代人和现代猿的共同祖先是南方古猿
D.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二、填空题
16.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
17.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_____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18.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依次是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_______和______阶段.
三、综合题
19.如图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请回答:
(1)较早提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著名进化论创立者是______。
(2)图中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______生活为主转变到______生活,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______的消失,环境发生了改变。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着______的方向发展,从而使______解放出来,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取食和御敌。
(4)在与大自然的斗争过程中,人类从使用简单工具到自己制造工具,并且越来越复杂。使得人的______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
(5)图中大脑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0.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_____(填序号)。
(2)从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知[ ]_____是人类的祖先。在此阶段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_____。
(3)人猿分界的标志是_____。
(4)图二中表示人手的是_____(填字母),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形状相似。
(5)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_____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C正确。
故选C。
2.B
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它们虽能下地但不能直立行走,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都是现代类人猿,其中黑猩猩与人亲缘关系最近,而金丝猴不属于类人猿,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
AB.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B正确。
C.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C错误。
D.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D错误。
故选B。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
4.D
本题考查灵长类动物进化为人类的时期
【详解】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的最近6500万年的地质时代。新生代开始时,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部分绝灭,繁盛的裸子植物迅速衰退,为哺乳动物大发展和被子植物的极度繁盛所取代。新生代称为哺乳动物时代或被子植物时代。哺乳动物的进一步演化,适应于各种生态环境,分化为许多门类。到第三纪后期出现了最高等动物——原始人类。
故选D。
5.A
本题考查人的骨骼结构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
A.长骨的管状结构不是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A错误。
B.下肢骨粗壮,是直立行走的有力保障,B正确。
C.足底有足弓能增加人身体的稳定性,减轻对脑的震荡,减少对足底神经血管的压迫,C正确。
D.人体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分别为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可缓冲震荡,维持平衡,因此,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具有平衡和缓冲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6.A
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于发展过程的相关知识。
【详解】
A.古猿到人演化过程中,主要特点按出现的先后排列: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人工取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A错误。
B.①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由于森林面积减少,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B正确。
C.①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②表示直立行走,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③表示其能使用简单的工具,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使用工具,C正确。
D.从③到⑦可以看出着装发生了变化,与脑容量逐渐增大有密切关系,因为脑容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制造更多更复杂的工具,人类社会形成了不同的分工,发展出不同的着装,D正确。
故选A。
7.D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比较,如下表:
比较项目 现代类人猿 人类
运动方式 臂行 直立行走
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 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 制造、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发育的程度 脑容量小,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脑容量大,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根本区别 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
【详解】
A.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A正确。
BC.现代类人猿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脑的发达,可见它们脑发育的程度、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B、C正确。
D.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错误。
故选D。
该题的关键是明白现代类人猿和人类之间的区别。
8.D
由题意可知,从露西到能人再到北京猿人,人类在不断的进化,了解人类的进化大致历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详解】
A.“露西”少女属于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A不符合题意。
B.直立人脑容量显著增加,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B不符合题意。
C.北京猿人能进行人工取火,属于直立人阶段,C不符合题意。
D.从“露西”少女到北京猿人,脑容量不断增大,大脑功能日趋发达,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B。
关键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0.C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
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转变,③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①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⑧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②能使用天然工具和⑥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④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⑤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⑦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由此可知,正确的变化顺序是:③①⑧②⑥④⑤⑦。
故选C。
11.D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故选D。
12.B
人类与类人猿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猿重要的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
【详解】
A.现代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具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A错误。
B.变异是不定向的,既存在向着有利于直立行走方向的变异,又存在向着不利于直立行走方向变异,只是有利于直立行走的方向变异更适应生活的环境而生存下来,逐渐进化成人类,具有决定意义的姿态改变,B正确。
C.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所以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多,C错误。
D.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运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D错误。
故选B。
13.B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达尔文关于人的起源问题: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从猿到人的进化: 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下地生活,这部分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露西”少女时代就是这个时期。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这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逐渐的进化成现代人。
【详解】
A. 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A错误。
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下地生活,这部分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这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逐渐的进化成现代人。所以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B正确。
C.“露西”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 露西”属于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时期的人类脑容量是500毫升,现代人类的脑容量是1300- 1500毫升,南方古猿阶段的古人类只会使用天然工具,不会制作工具,C错误。
D. 在研究人类的起源问题上,有许多学说,我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是由神创造的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在研究人类等生物的进化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比如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而在其它地区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人类化石,可以推断非洲是现代人类的起源地,其它地方的应该没有古人类,即使有也是由非洲迁徙过来的,D错误。
故选B。
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4.B
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特征。
【详解】
人类的进化经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B符合题意。
故选B。
15.C
人类进化的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直立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
【详解】
A.托马斯 赫胥黎,英国生物学家、著名博物学家,他用比较解剖等方法证明人和大猩猩的脑部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方法,对于人类的起源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观点,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B正确。
C.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D正确。
故选C。
16.森林古猿
【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17.脑容量增加
人类进化的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
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
本题考查了对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的认识。
18. 直立人 智人
【详解】
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使用制造工具,是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进行狩猎和捕鱼。因此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依次是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
19. 达尔文 树栖 陆地 森林 直立行走 前肢 大脑 语言 A→B→C→D→E→F→G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详解】
(1)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研究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猿类是人类的直接祖先,但他反对那种认为人类是由现在还生存的“类人猿”演变而来的观点;认为人类可能是与别的动物一起,从某种未知的比较低等的形态演变来的。达尔文还认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在非洲。
(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故图中A的生活方式是由树栖生活为主转变到陆地生活,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的消失,环境发生了改变。
(3)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4)人与类人猿尽管有共同的祖先,但人类越来越强大,主要表现为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增加了营养,利于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并且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
(5)类人猿脑的容约为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36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故图中大脑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D→E→F→G。
做此题要求我们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明确人与类人猿的关系,了解人和类人猿的区别等。
20. ④②①③⑥⑤ ④森林古猿 森林大量消失 直立行走 B 脑容量
图一是人类的进化过程,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图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手和头骨以及上臂的演化过程。
【详解】
(1)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森林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森林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 ;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因此图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④②①③⑥⑤。
(2)由以上分析可知:④森林古猿是人类的祖先。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
(3)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4)图二中人的手是B,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形状相似。
(5)黑猩猩的头骨是A,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明确人与类人猿的关系,了解人类的进化,人和类人猿的区别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