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图 主备人 总第2课时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课标与教材
概念体系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 1.2地球的大小图。
读图了解
读图描述
读图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
1.3地球仪示意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
读图,看实物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南北极点,经纬线。
纬线和纬度
1.6纬线和纬度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图。
读图,在地球仪上找出,理解
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
经线和经度
1.9经线和经度图,1.11东西半球划分图
读图,在地球仪上找出,理解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利用经纬网定位
1.12经纬网图,1.13台风梅花位置示意图
读图,在地球仪上找出,理解应用。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只有认识了地球的形状,才能够解释一系类地理现象,地理学习离不开空间定位。地理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本节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内在联系为:
根据我对课标和教材的了解,确定以下重点:
教学重点:用经纬网确定任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找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历程中的四个关键点。
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3、帮助学生确立空间概念,利用经纬网确定任一点的位置。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刚刚步入初中的初一学生,虽然他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过地球,但是仅限于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和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知之甚少。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在将地球仪上经纬网转绘到平面地图时遇到空间障碍,所以对经纬度变化规律、利用经纬网定位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成了本章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与经线的特征,纬度与经度的划分。
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习热情,培养探究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媒体教学:本课时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最熟悉的陌生人——地球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不容易看见。很多同学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地球究竟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我们怎样认识和了解地球?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共同讨论这些有关地球的话题…
(板书)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地球卫星照片
(学生看图后,很容易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教师点拨:地球是一个球体。(可以稍作说明是不规则的球体)
(板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球体
教师承转:从地球卫星照片上,我们看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同学们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不容置疑。然而,千百年来,人类为了了解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
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要求:把握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中的四个代表阶段,侧重对人类活动范围、形状认知水平的理解。
多媒体展示:
教师提问:每个代表阶段中,人类活动范围、形状认知水平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简评每个阶段认识的是否科学,并以板书的形式记录四个阶段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水平。
(板书)四个阶段
天圆地方 据太阳和月亮推测 环球航行 太空卫星照片
教师承转:从“天圆地方”到据太阳和月亮推测“,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悟?
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讨论,回答,教师鼓励。
教师总结,无固定答案。对待科学要坚持严谨、执着的态度;任何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等。
教师承转:我们回顾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有关地球形状的自然现象。
教师承转: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测定了地球的大小。
一般说来,人们往往利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
(板书)地球的大小
学生读课本第4页图1.2“地球的大小”,利用数据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学生? 读图,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为4万千米。(提醒学生指图说明)
1:识记数据
计算: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飞机绕地球转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小时?(50个小时)
教师承转:地理学就是要研究我们生活的地球,可是地球太大了,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我们不可能把地球放在讲台上来上课,也没有条件能像宇航员一样进入太空去上课,那我们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其中就包括地球仪。
那什么是地球仪哪?(稍作停顿)展示教具地球仪。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学生观察地球仪,阅读课本第4页,说说什么是地球仪?找出地球仪的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师点拨,在把握地球仪的定义时,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仿照”“缩小”“模型”
仿照——地球的形状是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是一个规则球体。
地球仪不能真实再现地球的形状!
缩小——
模型——地球仪是一种学习工具,上面有很多东西并非真实存在。
学生观察地球仪,地球仪上的符号分别代表什么事物?(提示:可结合课本世界政治地图、地形图,明确有两类地球仪,一类表示地形、一类表示政区)
活动:学生分组观察:一部分同学观察表示地形的地球仪,一部分观察表示政区的地球仪。小组展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地球仪具有如下共同特点: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3.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为下节课学习经纬线作知识铺垫)4.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拓展提升: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C
A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的
B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
C地球仪能真实反映地球形状 D地球仪是地球模型
认识地球仪
动一动手:
请同学们在地球仪实体上找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你主要学习了那些知识?
布置作业
做学习目标检测第一节部分内容。做地理填充图地球形状和地球仪部分
【课后记】这节课是学生升入初中后接触的第一节地理知识学习,以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认识地球仪为主,知识较简单,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球仪这个直观教具和小组学习的组织方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变难为易,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重点,解决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这一难点。效果很好,细节上还需要把握,课堂秩序听课习惯都需要帮助学生养成。
预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学案导引】
一、我能行(基本知识梳理)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
2、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积_____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_千米,平均半径____千米。
4、地球的模型_________.。
二、大显身手(思维拓展)
5、地轴:地球的_____________。北极、南极:____________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6、纬线:与______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_______。纬线不等长,最长纬线为________。
7、经线:连接__________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________。
8、填写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经线
纬线
长度
等长
形状
圆圈
指示方向
南北
相互关系
平行
9、在地球表面经线与纬线_______相交。
10、经线纬线都有______条。
三、回归生活(应用训练)
下面的事例能够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吗?
(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你看到过月食吗?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请你根据月食照片推断一下地球的形状。
(3)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例子吗?
【成功体验】
1、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圆形??? D.球体
2、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
⑴麦哲伦环球航海成功 ⑵ 天圆地方 ⑶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⑷人造卫星拍摄了地球照片
A.⑴ ⑵ ⑶ ⑷ B.⑵ ⑶ ⑷ ⑴ C.⑵ ⑶ ⑴ ⑷ D.⑷ ⑶ ⑵ ⑴
3、下列选项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站在海边看帆船 C.日食现象 D.地球卫星照片
4、下列关于纬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纬线都自成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纬线都相互平行
5、有关经线的特点正确的是( )
(1)经线和纬线都相互斜交(2)相邻的经线都平行(3)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 (4)所有的经线都等长 A.(1)(2) B.(2)(3) C.(3)(4) D.(2)(4)
6、在下图中填注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
附参考答案
学案导引
一、1、球体
2、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20世纪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3、5.1亿,4万,6371千米
4、地球仪
二、5、自转轴。地轴
6、地轴、圆圈、赤道
7、南北两极、半圆
8、
经线
纬线
长度
等长
不等长
形状
半圆
圆圈
指示方向
南北
东西
相互关系
相交
平行
9、垂直 10、无数条
三、(1)能
(2)略,球体
(3)麦哲伦环球航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北极的仰角不同等
【成功体验】
1、D2、C3、C4、B5、C6、5.1亿, 6371千米,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