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
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
A.天皇 B.幕府将军
C.武士 D.资产阶级
2.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首先打破日本“锁国政策”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3.《大国崛起》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日本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日本“弃旧图新”的政治前提是( )
A.推翻幕府统治 B.美国军事侵略
C.日本迁都东京 D.恢复武士身份
4.19世纪中期,面对困境,日本一些人士联合形成改革力量,打着恢复天皇权力的旗号进行一场倒幕运动。“这些人士”指的是( )
①中下级武士 ②藩主 ③朝廷公卿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6.右图漫画体现了作者希望将日本联结为一体的愿望。它喻指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改革举措( )
A.四民平等 B.废藩置县
C.文明开化 D.军国主义
7.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以下为日本侵略扩张奠定强大基础的改革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建立新式军队
C.文明开化 D.殖产兴业
8.体现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主张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建立近代化军队
C.提倡文明开化
D.积极扶持私人兴办企业
9.明治维新期间,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这反映了明治政府的哪项改革措施( )
A.“殖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提倡“文明开化” D.建立新式军队
10.下列图片信息体现出明治维新时期的哪项主要措施( )
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地税改革 D.殖产兴业
11.“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12.明治天皇是近代日本改革最为显著的领导人,他的名字是日本兴盛和崛起的标志。根本原因是由于他在位期间( )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B.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努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D.推翻了幕府统治
13.1868年4月,日本睦仁天皇颁布了《五条誓文》,该誓文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下列关于明治维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次改革主要是局限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通过改革彻底铲除了日本的封建制度
C.改革后的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后的日本,实现了与周围邻国的“和平共处”
14.《全球通史》中写道:“(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 )
①天皇制度 ②科学技术 ③生活方式 ④学校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工业革命后,民主政治继续发展,有的国家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有( )
①俄国 ②日本 ③美国 ④法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与大化改新相比,日本明治维新的“新”主要体现在( )
A.向中国学习先进制度
B.向欧美学习先进制度
C.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
17.19世纪中后期面对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下列关于二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都取得了成功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8.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
19.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等迅速传入中国。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明治维新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0.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
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B.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C.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扩张道路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于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之形象做出表率,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摘编自《明治维新如何让日本移风易俗》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各种社会力量在日本近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发展,你认为不同的社会力量应该怎样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2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9世纪中期日本所经历的变迁,充分证明了这一道理。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大和停滞”显危机】
材料一 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不同其他国家建立任何关系,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18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为了争取政治上的地位对幕府统治产生了不满。
(1)根据材料一回答,日本停滞的根源是什么?
【“大刀阔斧”行改革】
材料二 国家的富强扎根于人民的富强,如果人民无知识……维新就只是一句空话,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努力就必定失败。
——木户孝允上天皇书
对材料二中提出的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试列举两例明治维新的其他措施。
【“脱贫致富”换新颜】
材料三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材料四 对待中国、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材料中的“改变了自身”?
(4)阅读材料四,说明日本对外走上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日本的这种“模仿”行为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5)根据以上探究,请你谈一谈日本崛起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1-5BCAAC 6-10BBAAB 11-15DBCCA 16-20CDCAA
21、(1)危机:面对侵略,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幕府的统治遇到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2)明治天皇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农民的土地税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日本皇室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或者生活习惯的示范作用,影响了日本的普通民众;明治维新时期的思想家担当历史使命,积极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先进思想,引领社会习俗的变化;明治时期的教育家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
(3)面对社会发展,政府应该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府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先进知识分子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代表先进思想文化发展方向;教育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22、(1)幕府统治。
(2)措施: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作用: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大量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其他措施:废藩置县,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建立新式军队,实行征兵制。(任举两例即可)
(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消极影响:给邻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5)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的长处,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坚持和平崛起。(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