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语文 专题训练 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一)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大侠”黄大年
①快之大者,为国为民。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位侠者。
②作为侠者,他身怀绝技,称雄国际。
③他是国际知名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擅长“给地球做CT”;他回国前研发的高科技整装技术装备,能在快速移动条件下探测地下和水下隐伏目标,广泛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尤其潜艇攻防和穿透侦查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的航空重力梯度仪系统,能精确探测位于国界和交战区地下隧道以及隐藏在民用建筑物地下的军事设施。
④“黄大侠”是一个被仰望、被追赶的传奇人物。回国不久,他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这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深探项目。国家“巡天探地潜海”得以填补多项空白。因为他,中国深部探测能力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话说2009年,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正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国,这个舰队自动后退100海里。航母舰队何以后退 盖因黄大年身怀绝技使然。此事,外媒有报,新华社有转,惊动中外。这样的高手,自然让人联想到“一个人顶几个师”的钱学森。而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那一代前辈“高手”,恰是黄大年自小的偶像。
⑤作为侠者,黄大年家国情怀,淡泊名利。
⑥1982年,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大学毕业,题赠友人以照片,上书9字:“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落笔之际,侠气跃然纸上。1993 年初冬,他奔赴英伦深造,启程前回望同学,大声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2009年,他51岁,正是科学家的黄金年龄,绝学练成,声播宇内,却选择归来,成为国家“千人计划”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专家。
⑦英国的生活很好。但在他看来,“在这里,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选择面前,黄大年义无反顾。他最短时间辞职,售卖别墅,办回国手续。他说:“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一边是洋房名望,英伦风景,剑桥流水;一边是祖国召唤,从头开始,道远任重。
⑧回国后,有一项地球勘探项目缺领军人物,但这个上亿元项目却一分钱也分不到他头上,他二话不说,披挂上阵。学校屡次催他抓紧申报院士,他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⑨作为侠者,黄大年献身事业,看淡生死。
⑩他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他身体不好,常年大把吞速效救心丸,却说“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理”。2016年底,黄大年积劳成疾,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来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他醒后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他因胆管癌接受了手术治疗。
2016年11月19日晚上8点多,黄大年突然在微信朋友圈里问道:“谁还记得我们在校庆70周年晚会时合唱的那首歌叫啥名字 一天一夜没睡了,刚吃完一顿饭,就想听‘她'。”这首歌曲正是1988年中央电视台的一部讴歌钱学森、邓稼先等科技知识分子的专题片主题曲——《共和国之恋》,歌词写道: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在歌里在梦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2017年元旦的头天晚上,已经躺在病床上的黄大年请求护士长帮他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的视频录下,拷贝在笔记本电脑上,在学生和护士的帮助下,他目不转睛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在微信群里留下了这样的话语一--“国家对科技创新这么重视,取得了这样多的成绩,我真的好高兴,你们都要准备好,加油干。”
7天之后,这颗时刻为祖国而跳动的心脏永远地停了下来,就像黄大年喜欢的歌里唱的那样——“纵然我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熟悉黄大年的人都说,这就是他的心声。
黄大年:高风亮节,堪称楷模。侠者,当之无愧!
1.阅读文章,结合黄大年的事迹,简要写出他被称为“大侠”的理由。(4分)
2.引号的作用有很多种,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对引号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备选词语:“黄大侠”“科研疯子”“给地球做CT”。(4 分)
3.文中引用《共和国之恋》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4分)
4.第⑩段的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①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如今,工科人才的培养,不止一次听到“局中人”直呼“两难”: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难在专业“窄化”、生活“宅化”。学生抱怨课程多、实验多,疲于应付眼前连绵不绝的苟且,无暇诗和远方,更难涵养精益求精、沉潜专注的匠心。另一头是工程单位的“难”, 慨叹工程领军后备人才短缺,特别是素养好、领悟力强、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扎实、系统视野开阔、能驾驭宏大复杂工程的“将才”,更是难求。
②为何会出现这供需的“两难” 窃以为是因为工科人才培养的人文土壤、人文养分还不够,重视了学生掌握技术和工具的“硬知识”,少了些关注学生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软学养”。
③人文教育,以塑造完整健全的“人”而非单向度、工具化的“匠”为出发点,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这和工匠精神是无比契合的。因此,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还需以人文教育铸匠魂、育匠心、造匠韵。
④一流的大国工匠,需要把科技创造同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应当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人文教育中,历史文化、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汇融通,造就其博约相济、以文化人的特点,让学生涵育健全人格,谙悉工程伦理,明了历史环境,树立高远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早年间,钱三强先生立志立德,正是得益于人文教育。他中学时代即就读于蔡元培先生创办的孔德学校,接受德智体美的全人教育,名字也由“钱秉穹”改为“钱三强”,意为德智体都强。后来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在未来中国蓝图的吸引下,钱三强决心学工科,以实际行动报国,自此一生未改初心。
⑤一流的大国工匠,不仅要培育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更重要的是涵养赋予产品生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入巧思和灵魂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力、审美品位也是不可小视的创造力,不少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都曾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对生命有了更高层次的体认,也让工程技术有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久远价值。目前,不少国货正从粗憨、实用阶段转向追求精细、美感的阶段,对工程人才的工艺审美素质要求更高。人文教育恰恰可以打破专业壁垒,将人的思考和生命力融入工程技术,赋予中国制造更大的价值。
⑥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折点。将人文教育的土壤培得更厚、渠道拓得更宽、内涵挖得更深,才能以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为国家的转型发展输送更多一流的“大国工匠”。
5.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3 分)
6. 作者为什么说“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 文中举钱三强的例子有何作用 (3 分)
7.作者认为,成为一流的大国工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一条流不尽的河
佚 名
①家乡有一条属于我的小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没有名字,少有人关注,唯有我时常陪伴它静悄悄地流动。这河其实是碗口粗的一眼山泉,源头是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探险发现的。也许是它太不起眼吧,虽然一年四季从不断流,但几乎没有人留意过它。
②那河水在极浅极浅的小沟里流淌,发出轻轻的哗哗的声响,像极遥远的地方飘过来的玄妙的风笛声。你得倾耳聆听,否则风声、鸟鸣声或是你的呼吸声都会将它湮没。只要你全神贯注,那乐音就会穿过你的耳朵钻进你的心窝。甚至有时夜里,还偷偷地跑入你的梦里呢。
③我虽然发现了它的源头,却不知道它流向哪里。追问大人,他们大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然后不置可否地走开。由于我的锲而不舍,终于有人随口告诉我,它流到了嘉陵江,然后又汇入长江。从此,喜爱之余,我对它竟多了一份敬意(这份敬意大多来源于电视里或是图画中的长江那无与伦比的磅礴的气势)。这清澈、明净的小泉竟和我崇敬的长江有着神秘的联系!那时我兴奋了好几天,得意地把这个“惊人”的消息几乎发布给所有我认识的人。
④于是,我常常伫立在它身旁,看它匆匆地欢快地前进。我想前方一定有什么在召唤它,就像母亲呼唤我一样。要不它为什么会穿过那块大石的底下,绕过那个小山包,永不停歇地向前 有时我会挖个小潭或是筑个小坝,想留住它。可它决不眷念,它会在小潭里打几个滚儿就急匆匆地走了,或是毫不犹豫地翻过小坝继续前行。看着它流走的方向,我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挡它流向大河!就像我玩累了要回家,大河应该是它的家吧。
⑤不过,什么叫回家,我在读大学后才真正有所体会。
⑥那时,我最怕放寒假,回一趟家就似打一场恶仗。一节六七十个座位的车厢里往往塞进来两三百人,坐过这种车的人对“身无立锥之地”有着切身体会。车里大多是学生和返乡的民工,买不到座票的又以民工居多,他们大多衣着马虎,言谈粗俗,有些人的身上脸上还残留着污渍或是建筑工地上的灰尘。像我这样读过几天书的人那时是极瞧不起他们的,甚至暗地埋怨他们非要在这个时候来和我们打挤,令我们不能舒舒服服地回趟家!回到家向家人抱怨,母亲只是淡淡地说:“这就是回家,你现在还体会不到。”
⑦大学的第二个寒假,火车上仍然那样拥挤。提前两周买到座票的我安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冷眼看着拥挤在过道上的民工,为自己感到幸运的同时也为他们感到可悲,那时我仍认为他们不必为回趟家而忍受这样的折磨。由于中途有人上下,过道上的人也就跟着向前流动,刚才还在你面前的人过不了多久就被挤到较远的地方了,整个过道就像一条流动的河。
⑧不久,一对带着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的年轻夫妇吸引了我的目光。男人穿着印着“某某摩托”字样的制服,制服上有几块显眼的油渍,女人穿着简朴而整洁,小女孩被打扮得很惹人喜爱。这一小家子被推挤到我眼前的时候,我看到了令人惊异的画面:各背着一个大包的夫妻俩满头大汗地相对而立,互相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身子努力地微躬着,小女孩紧抱着父亲的腿站在两人中间,身下的空间虽然很小,但小女孩竟能安然无恙地避开拥挤的人流。
⑨不一会儿,男人挎在胸前的小背包里的手机响了,夫妻俩把身子尽力向下蹲了蹲,妈妈柔声地对小女孩说:“宝宝,接电话,可能是爷爷来电话了。”小女孩懂事地踮起脚尖很费力地拉开小背包上的拉链,抓出一个旧款手机。那铃声是最普通的座机铃声,却仿佛响彻整个车厢,世界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喂……爷爷吗……嗯……我们在火车上……快回来了……爸爸妈妈给你和奶奶买了好多好吃的……”那甜美的童音和灿烂的笑容深深地感动了我,令我的双眼模糊起来。那画面镌刻在我的记忆里,一辈子都难忘啊!当我反应过来想给他们让座的时候,他们已被挤到远处。看着过道上还在涌动的人流,我竟想起了我的那条小河,一股敬意从心底翻涌上来——家是什么 是父母,是妻儿,是爱啊!回家既是亲人的团聚,亦是一种不渝的信仰!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我第一次体会到回家竟是这样的令人震撼!
⑩又临近春节,前几日路过火车站,眼前的场景还是那样熟悉。各种各样的人挤满了车站,他们有的背着包拎着袋,有的扶着老牵着小。他们的脸上大多没有我当年的焦虑和不安,眼里满是淡定和从容。有人说过,春节回家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风俗习惯,是历史悠久的人文传统。是的,千百年前,春节将至的时候,驿道上古道边不也是挤满归家的游子吗 我的眼前再次浮现我的那条小河,那奔驰的火车、汽车和涌动的人流不就是一条条流不尽的河吗 家的召唤就是大河的召唤啊!
回家是一条流不尽的河,从亘古流向永远!
8. 在火车上,“我”的思想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摘选文中的词语补充填空。(3分)
可悲→ → →
9.请从描写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各背着一个大包的夫妻俩满头大汗地相对而立,互相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身子努力地微躬着,小女孩紧抱着父亲的腿站在两人中间,身下的空间虽然很小,但小女孩竟能安然无恙地避开拥挤的人流。
10.文章⑥⑦两段中,作者一再强调火车上的拥挤,这样写有何作用 (4分)
11.文章标题“一条流不尽的河”有哪些含意 (4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夜半钟声怎么到客船
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这些优美的古诗句都描写了深夜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这些诗人为什么都写半夜钟声或乐声,却几乎没有人写正午的妙音呢 这正体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科学现象。
②声音在凉爽的夜晚传得尤其远,夜深人静没有噪声是一个原因,但却并非主要原因。
③光是一种波,声音也是一种波,光会反射和折射,声音同样会反射和折射。当声音发出后,如果在空气中向四面八方的传播速度相同,那么声音就会像膨胀的球一样向外传播,但是,不同位置空气的温度和密度是不同的,而且地面等固体还会反射声波。因此,地面附近的声音不可能像膨胀的球一样四处扩散。
④秋冬季节,夜间的地面和水面较冷,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很低,在一定范围内,越高处的空气温度则越高。而声音的传播与空气的温度有关,空气温度越高,传播声音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声音在从气温较低、传播速度较慢的气层进入气温较高、传播速度较快的气层时,不但会发生折射、反射,还会像光一样发生全反射。大气层中,温度不同的气层有很多,那么,声音向高处的传播就不断遇到阻碍(被反射和全反射)。于是,就像光很容易局限在玻璃光纤中传播一样,声音也很容易局限在冷空气层中传播,很少会透出去到达高空。这样,声音的能量损失就很少,可以贴着地面或江面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声音的强度却没有多少衰减。于是,那悠扬的夜半钟声可以从山上传到客船,可以从此岸传到彼岸。
⑤而在白天大部分声音会传播到高处。白天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升高,而且越靠近地面,空气温度越高,那么贴地传播的声音速度会大于高空的。当地面附近发出声音时,向地面传播的声波会被地面向上反射,而向上传播的声波大部分会通过折射进入高空。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人在高空就会格外清晰地听到来自地面的声音,如果唐朝诗人曾坐在热气球里旅行,或许会给我们留下“晌午钟声到云霄”的诗句。也正是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所以白天一般很难听到中午的钟声。
⑥奇妙的是,由于声音的折射和反射,白天在适当的地方,还会出现静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们就发现了奇怪的现象:一门大炮在不断发炮,当有人驱车从数百千米外的远方驶向大炮时,起初还能听到炮声隆隆,但距离大炮近一些的时候,有一段路程里却听不到炮声;再靠近一些,就又听到了炮声。究其原因,很远处听到的炮声是高空大气反射到地面的炮声,近一些的地方既没有高空大气反射的声波,又没有大炮直接传来的声波,所以就形成了静区。再靠近时,大炮的声波直接传来,人又可以听到了。当然这就是声音传播的奇妙之处了。
⑦“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诗句,一语道出了声音喜欢向较凉爽的地方传播的科学事实,真实体现了文学的美感和科学的美妙。
12.文章开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分)
13.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秋冬季节,夜间的地面和水面较冷,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很低,在一定范围内,越高处的空气温度则越高。
14.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作用是什么 (4 分)
五、名著阅读。(10分)
15.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简.爱》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这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让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理想和爱情故事。
B.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已都是出自《呐喊》中的人物。
C.《威尼斯商人》《海底两万里》《变色龙》《范进中举》作者分别是莎士比亚、凡尔纳、莫泊桑、吴敬梓。
D.汉语常用烽烟指代战争,汗青指代史册,桑梓指代家乡,婵娟指代月亮,令郎指代女儿。
(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3分)
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法国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尼摩满怀激情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这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把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们关闭在诺第留斯号船壳中,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愤世情绪,而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仇恨。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 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 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①概括选文内容。(1分)
②回顾原著,用两个词语来描述尼摩船长在你心中的形象。(2分)
16. (1)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许云峰在狱中经受了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写下《我的“自白书”》。
B. 《水浒传》中宋江成为梁山寨主之后,将“忠义堂”改名为“聚义厅”。
C.《童年》中的外祖父自私冷酷、专横暴戾,他残忍地打死了把布染错了颜色的小茨冈。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哕唆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1) [解析] A项有误,《我的“自白书”》的作者是成岗; B项有误,将“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 C项有误,小茨冈是背十字架的时候不小心被十字架压死的。
(2)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3分)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 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①以上文字出自《 》,作者是 。(1分)
②选文里的“我”叫什么名字 “她”是谁 (1分)
③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分)
参考答案
1.①他负责的深探项目使得国家深部探测能力达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②学成后,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用科研成果报效祖国;③争分夺秒、忘我工作,在生命危急时刻,首先想到的是要把珍贵资料留给祖国。(答出其中两方面即可)
2.“黄大侠”是对黄大年的特殊称谓,表示一种敬称;“科研疯子”是反语,突出黄大年在工作方面的忘我;“给地球做CT”是特殊含义,采用比喻的手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黄大年的科研内容。(引号的作用有:①表引用;②表特定称谓;③表特殊含义;④起反语效果;⑤起强调效果。选择两个进行分析即可)
3.表明黄大年对祖国的爱恋;也表明黄大年今日的成就有年轻时偶像的影响,突出薪火相传的主题。
4.动作描写,如黄大年“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中的“抱”“掰不开”等词,体现他对资料的珍视,语言描写,如他醒后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从中可以看出黄大年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全心全意地爱着祖国。
5.首先,列出培养大国工匠过程中出现的“两难”现象,分析根源,揭示人文教育的本质;其次,指出大国工匠培养需要人文教育的解决办法;最后,得出结论: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加强人文教育。(意思对即可)
6.原因:人文教育以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为出发点,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作用:更好地论证人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7.培养工匠精神需要:①把科技创造同人类重大问题紧密联系,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②培养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③在工程技术中融入思考和生命力。
8.惊异,感动,震撼
9.示例: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夫妻二人竭尽全力保护女儿的特殊姿势,突出他们对女儿的疼爱,以及回家的艰辛与执着。
10.突出回家的艰难,为下文刻画一家三口特殊的姿势和写自己对回家的感悟做铺垫。
11.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不断流;火车上拥挤的人流不断向前流动,奔驰的大车、汽年和涌动的人流就像一条条流不尽的河;中国人过节回家团聚的传统传承了千百年。
12.引用诗句引出说明内容:声音的反射和折射(或:声音的传播);增强文学色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或:运用了设问句,引起注意,引发思考)。
13.不能去掉。“在一定范围内”表示限制(或:范围),说明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而越高处的空气温度越高,是一个特定的范围。如果去掉,就变成了所有范围都是如此,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举例子。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奇怪的炮声现象的例子,具体说明“由于声音的折射和反射,白天在适当的地方,还会出现静区”这一现象,从而说明了“声音传播的奇妙”。
15.(1)A
(2)①尼摩船长讲述“复仇号”战舰的历史,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
②冷静、沉着、机智、坚强、有正义感等。(答出两个即可)
16.(1)D
(2)①童年,高尔基
②阿廖沙;外祖母
③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照亮了阿摩沙敏感而孤独的心,使阿摩沙感受到光明,使他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要心的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