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8 22:0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练习题
选择题
1.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率军解放了许多国家,被授予南美的“解放者”。他主要是把南美洲从哪国殖民者手中解放出来( )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2.美国历史学者认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下列各项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南北战争使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B.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
C.南北战争为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D.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3.如果给章西女王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
A.她率领起义军打击西班牙军队
B.她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大败英军
C.她在攻打巴士底狱的战斗中
D.她率领印度起义军抗击英军
4.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等迅速传入中国。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明治维新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在战争危局下,他择时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废奴。”这场战争是( )
A.英法争霸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荷争霸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6.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印度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你认为该运动失败的原因有( )
①英国殖民者的分化政策
②起义力量分散
③缺乏统一指挥
④缺乏人民群众的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8.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国的驻华大使,每年的6月5日都要到北京朝阳公园向“拉丁美洲解放者”铜像敬献花篮。下列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
A.拿破仑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D.华盛顿
9.从下面的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中可以看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南北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C.林肯当选为总统
D.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10.19世纪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明治政府( )
A.提倡“文明开化”
B.建立新式军队
C.号召“殖产兴业”
D.废藩置县
11.“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2.“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3.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14.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
C.南北战争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5.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B.美国通过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黑奴制度
C.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
D.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6.下列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
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7.“南美解放者杯”和2018年俄罗斯举行的第21届世界杯,都属于世界足球的重大赛事,而“南美解放者杯”的创立是为了纪念( )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林肯
18.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19.19世纪初,印度是英国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手工业者破产失业,一些封建王公的利益也受到影响。印度各阶层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全国到处弥漫着反英的情绪,民族起义在秘密酝酿之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
B.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经过
C.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
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20.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很多是农奴身份,财产有可能随时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农奴的地位有所提高
二、非选择题
21、带去的,是善意,种下的,是灾难;追求的,是自由贸易,得到的,是遍地饥荒;期待的,是融洽相处,看到的,是举旗反抗;善意的帝国,面对殖民地人民的冲天怒火……
——《英国史》
揭开殖民者虚伪的面纱,还原殖民地人民愤怒的咆哮,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探究历史。
【戳穿“善意”·揭开“自由”】
材料一 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贵重金属,到处寻找金银产地。16—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
(1)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的“善意”给拉美人民带来了灾难,结合材料分析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 不列颠的侵略,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输入棉纱,最后使这个棉织祖国充满了英国的棉织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2)你认为英国殖民者在印度追求的是“自由贸易”吗?为什么?
【冲天怒火·民族抗争】
材料三 如图。
(3)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结合图片中人物的主要历史事迹,分析他们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22、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材料三
1861年改革前,俄国不同阶级、派别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
派别 方案
地主贵族 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减少农民的份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 解放农奴,农奴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
革命民主主义者 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彻底消灭农奴制
——摘编自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哪个派别的方案在1861年改革中基本得到体现。写出该派别的方案与1861年改革内容的两点相同之处。
材料四
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从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1866年俄国的工厂还不到3000个,但到1903年已近9000个。到19世纪80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的又一大工业强国。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对这次改革作出评价。
23.19世纪中叶,美国上空翻滚着不安的阴云。《走遍全球》栏目组来到了美国,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时刻关注着美国。
【名人点评揭秘美国】
材料一:“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战争的爆发?
【关注大选聚焦林肯】
材料二:林肯当选了,但他明白,等待他的,绝不是就职仪式上的万民欢呼,而是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2)用史实证明林肯当选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绝境废奴解读政策】
材料三: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这一政策出台后,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青史留名众说纷纭】
材料四: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4)材料四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案
1-5CBDAD 6-10ACCBA 11-15DCDCA 16-20ACCAB
21、(1)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2)不是。原因:英国对印度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使印度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图一:玻利瓦尔:领导了拉美独立运动,在他的领导下,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获得解放。体现了他具有远大理想、坚持不懈、坚持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忧国忧民的精神。图二:章西女王:领导章西人民抗击进犯的英军,最后壮烈牺牲。体现了她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以及捍卫民族尊严、热爱祖国、勇于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2、(1)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2)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3)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农奴获得人身自由;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4)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3、(1)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直接引发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3)影响: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局,使南方陷入了绝境。
(4)事件:南北战争结束后,林肯遇刺。依据:因为林肯为解放黑人奴隶和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