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14讲 透镜及透镜成像规律 学案(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14讲 透镜及透镜成像规律 学案(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7 14:26:49

文档简介

第14讲透镜及透镜成像规律
冰透镜
在18世纪,一支南极探险队在途中丢失火种,面临寒冷、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一个聪明的队员用冰
块琢磨成一块凸透镜,把阳光聚焦,点燃了引火物,重新得到了火种,挽救了这支探险队的生命。用冰
制作透镜的最早记载,见于一千六百多年前,我国晋代学者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书中有这样的文字:
“削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冰在阳光下很容易融化,所以对用冰取火的真实性引起很多人的怀
疑。清代时著名的科学家郑复光在1819年亲自动手用实验研究这个问
题。他用一个壶底微微向里凹的锡茶壶(底面直径16厘米以上)装热
水,放在冰块上旅转,把冰块熨成两个光滑凸面,做成一个大凸透镜,
在灿烂的阳光下,把它放在一个小桌上,对准太阳并特别注意使它稳定
不动,另外一个人把纸捻放在其焦点上,过了一会儿,纸捻果真燃烧起来了。
佛前小测
空气
1.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的光路图,由图可知()
400
玻璃
A.入射角为40°
B.反射角为50
30
C.折射角为60°
D.折射角为40°
2.如图所示为四种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阳光照射下高楼的玻璃幕墙很刺眼-漫反射
B.②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光沿直线传播
C.③月食现象的形成-光的反射
D.④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一光的折射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水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就看见了它
C.晚上当屋内有灯光时,在墙壁上出现人的影子
D.通过简易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89
初二物理秋季课程
4.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B.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
5.写出下列光学现象形成的原因:(1)路灯下影子:(2)人站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3)人站在河边看
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4)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5)用平面镜制成的潜望镜可以在战壕
里观察外面的景物:(6)小孔能成像:(7)海市蜃楼;(8)立竿见影的“影”;(9)夏天天晴时,在树荫
下的圆形光斑。以上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填序号),其
余可以用光的
原理来解释。
知识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兰
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特点
主光轴和光心
实验探究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如图,让一束平行光透过凸透镜,观察光
主光

线的传播方向,可以得

出凸透镜对光线
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光心
主光轴
如图,让一束平行光透过凹透镜,观察光

线的传播方向,可以得出

凹透镜对光线
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2.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
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
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后,过焦点
射后和主光轴平行


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
射入凹透镜的光线,如果延长

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线过焦点,经过凹透镜折射后,
过焦点
与主光轴平行
3.
粗略测凸透镜的焦距
(1)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离我们非常远,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可看成平行光),再第 11 讲 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
课前小测
1.C 2.A 3.B 4.B 5.A
知识点 1
例 1.D
知识点 2
例 1.D 例 2.C
知识点 3
例 1.A 例 2.D 例 3、略
知识点 4
例 1.A
例 2.(1)40 (2)不能 (3)变小
知识点 5
例 1.A 例 2.B
课堂闯关
1.A 2.D 3.A 4.C 5.A
6.(1) (2)
自我挑战
1.A 2.B 3.A
1
第 12 讲 平面镜成像
课前小测
1.B 2.C 3.C 4.D 5.A
知识点 1
例 1.(1)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平面镜成像中,物和像等大;
(3)玻璃板与桌面没有垂直;(4)不通过;没有;(5)较暗;不变
知识点 2
例 1.C 例 2.D 例 3.C 例 4、D 例 5、B 例 6、略
知识点 3
例 1.C 例 2.②③④; ⑥ ;①⑤⑦
课堂闯关
1.C 2.D 3.C 4.C 5.C 6.C 7.C
8.(1)位置;(2)大小相等;(3)M;(4)玻璃板太厚;(5)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
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6)C
自我挑战
1.C 2.D 3.D
第 13 讲 光的折射与散射
课前小测
1.B 2.D 3.C 4.D 5.C
知识点 1
例 1.B 例 2.C 例 3.C
知识点 2
例 1.D 例 2.B 例 3.B 例 4、B
2
例 5.(1) (2)
知识点 3
例 1.D 例 2.B 例 3.C 例 4、D
知识点 4
例 1.C
例 2.(1)红外线;(2)紫外线
课堂闯关
1.B 2.B 3.C 4.C 5.C 6.B 7、B
8.B 9.(1)色散;(2)不是;(3)遥控器;(4)100 元纸币;
自我挑战
1.C 2.B 3.A
第 14 讲 透镜及透镜成像规律
课前小测
1.B 2.D 3.B 4.A 5.(3)(5);(2)
(4)(7);直线传播
知识点 1
例 1.A 例 2.A 例 3.C 例 4.略
知识点 2
例 1.A 例 2.C 例 3.D 例 4.C 例 5、B
例 5.(1)同一高度;(2)上;右;投影仪(3)有;(4)烛焰放在一倍焦距内 (5)D
课堂闯关
1.D 2.D 3.A 4.C 5、D 6、D 7、A 8、C
9、C 10、A
自我挑战
1.B 2.C 3.B
3
第 15 讲 透镜的应用
课前小测
1.B 2.B 3.D 4.B 5. (1)同一高度;(2)缩小;(3)
放大;倒立;(4)放大
知识点 1
例 1.D 例 2.A 例 3.A 例 4.B 例 5.正立;放大;远
知识点 2
例 1.B 例 2.D
例 3.
例 4.(1)乙;甲;(2)①;②
知识点 3
例 1.D 例 2.D
课堂闯关
1.B 2.A 3.B 4.B 5.凸;实;凹
6.凸透镜;光屏;倒立;缩小;②
7.(1)10.0 (2)照相机;左;变小; (3)有; (4)远离;发散;前方
自我挑战
1.D 2.A 3.C
第 16 讲 质量与密度
课前小测
1.D 2.A 3.A 4.D
5.(1) (2)
知识点 1
例 1.C 例 2.C 例 3.B 例 4.D
4
知识点 2
例 1.B 例 2.C
知识点 3
例 1.B 例 2.B 例 3.B
例 4.(1)0.82×103kg/m3 (2)2.4×104kg
例 5.(1)5×10-4m3 (2)0.9kg (3)0.8×103kg/m3
课堂闯关
1.A 2.B 3.B 4.B 5.B 6.B 7.B
8.(1)1000g (2)1000cm3 (3)900g
自我挑战
1.A 2.D 3.C 4、C 5、D 6、补充说明:酱油密度 1.15
×103kg/m3 (1)550;632.5;687.5
第 17 讲 密度的测量
课前小测
1.B 2.B 3.ABD 4.D
5.(1)甲 (2)0.9×103 (3)3.6
知识点 1
例 1.C 例 2.C
知识点 2
例 1.C 例 2.A
例 3.(1)DCAB (2)36.4 (3)60;0.44 (4)偏大
课堂闯关
1.C 2.B 3.B 4.D 5.B
6.方案一:(2)m2-m1;(4)(m2-m1)/V1
方案二:(5)(m1-m2)/V
(1)不足:方案一:在步骤(3)中,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时,会有部分食用油残留在
烧杯壁
不足:方案二:在步骤(1)中,调节天平平衡时,未将游码归零
(2)二;步骤(1)中,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现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

5
自我挑战
(m2-m0)ρ水
1.(1)左;(2)45g;1.125×103;(3)偏大;(4)
(m1-m0)
2、右;左盘砝码,右盘放物体了;用手拿砝码了;175.6;70;2.51×103,;偏小
第 18 讲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前小测
1、D 2、C 3、D 4、(1)测量前调节平衡螺母;(2)61.8g;(3)
28ml;(4)1.08
(5)先测量烧杯和菜油的总质量,再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最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知识点 1
1、B 2、A 3、(1)在 0-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 4℃以上,水的
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密度最大
知识点 2
1、C 2、B 3、这个铅球不是用铅做的
课堂闯关
1、D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BC
7、空心;空心部分体积为 30cm3 8、(1)该首饰不是纯银的;
(2)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的质量为 105g.
自我挑战
1、C 2、【答案】B 3、【答案】(1)此皇冠不是有纯金制成的;(2)100.5g
4、不符合要求,需要加 500g 的水 5、铁球空心部分体积 65.8;铅球空心部分体积 76.1;
铅球更重一些
6
第 19 讲 期末复习(一)
课前小测
1.A、C 2.D 3.D 4.B 5.C
知识点 1
例 1.C 例 2.C 例 3.8.0cm;0.2m/s
知识点 2
例 1.D 例 2.A 例 3.D 例 4、D
知识点 3
例 1.B 例 2.C 例 3.D
课堂闯关
1.C 2.D 3.B 4.D 5.C 6.A 7.C
8、C 9、A 10、(1)秒表 (2)91℃;(3)题目中 BD 改成 BC
(4)晶体;小于 (5)a;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小 (6)液化
自我挑战
1.C 2.C 3.A 4.B 5、AC;AD;AB;控制变量
6、2m/s;5m/s;2.9m/s
第 20 讲 期末复习(二)
课前小测
1.D 2.D 3.B 4.D 5.ABC
知识点 1
例 1.B 例 2.C 例 3.B 例 4、D
知识点 2
例 1.B 例 2.B 例 3.C
知识点 3
例 1.C 例 2.D 例 3.D
7
知识点 4
1.B 2.C
知识点 5
1.B 2.C 3. 2.5×10-4 ;0.3;不变 4.(1)左,右;(2)称量时调
节平衡螺母;(3)32;31.2;1.05(4)偏大 5.(1)0.5kg;(2)0.5×10-3 (3)0.8×103
6.空心;100
课堂闯关
1.B 2.B 3.C 4.C 5.A 6.C 7.C
8、A 9、C 10、平衡螺母;BAC;0.9g/cm3 11、2.5g/cm3
自我挑战
1.D 2.C 3.C 4.将 CD 选项改成 1:2 和 2:1;选 D
5、D 6、B 7、(1)该空心砖的平均密度为 1.4×103kg/m3;
(2)生产同种规格的一块空心砖要比一块实心砖节省 1.8kg 材料.
8、7.8g/cm3 9、1×10-4m3;2.5×10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