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说课稿
韩 艺
1、 说教材
《乡愁》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表达方式,揣摩诗歌形象、含蓄、精练的语言。本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通过学习本诗,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与能力
⑴进一步学习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培养诗歌朗读的能力。
⑵学习诗歌中将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意象上的写法,体会其意蕴。
⑶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听读、自读、互读、配乐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⑵通过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把握诗歌的意象及情感。
⑶通过示例、课堂口头练习,初步尝试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情感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身居孤岛的游子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情感。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本课确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会有节奏、重音地朗读诗歌。
2、 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及其所表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把握其内在的感情。
教学用时:
2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以柔美而哀伤的曲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再用flash展示一组历来表现乡愁的诗歌并配一悠扬而略有伤感的乐曲,导入新课,点出主题——思乡之情。
2、朗读指导。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因此,学习这首诗,指导好学生朗读是关键。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处理好轻重音和语速。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忧愁。读的时候要用稍慢且舒缓的语速。首先让学生自读一遍诗歌,熟悉课文内容。其次提出现代诗歌应掌握的基本技巧,并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本诗深沉、哀婉,一唱三叹的情感基调。再请学生朗读,教师予以相应的指导评价,随后用多媒体出示节奏划分及重音的标画,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最后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让学生配乐朗读,在乐曲的感染下,体会其中感伤的情感。
3、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⑴作者简介。关于作者的介绍主要是作者在写这首诗歌之前的一些经历,之所以介绍这些内容,是因为这首诗歌是按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的经历,表现不同时期的乡愁,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后会更轻松把握诗歌的内容。
⑵探究问题。
1 本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是让学生能把握本诗的结构,初步了解这四节诗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来说此题并不难。
2 抽象的情感“乡愁”在诗中是用什么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象征的?也就是说本诗的意象有哪些?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方法,对这首诗歌内容的把握也就从这些意象的分析开始,但为了能突出诗中的情感,并让学生能试写小诗掌握一些方法。因而四个意象的提出应带上它们的中心词,如:“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
3 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分别包含了怎样的情感?由于之前作者简介中已提到了诗人的经历,学生对四个意象所包含的基本情感能大致了解,但对“小小”“窄窄”等词的分析有一定难度,教师示范分析第一个意象,学生再分组讨论后三组意象。
4 海峡所包含的“乡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这种愁思怎样才能化解?面对台湾人民的苦苦思念,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为什么这一道海峡都割不断台湾与大陆人民的思念?设置这一系列的问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诗人在这首诗中最想抒发的情感和寄予的愿望,这种感情也是最动人心肠的。而后面设计的倾诉环节是要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以期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这个教学环节的最后将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国心》,促使学生的感情充分释放。
4、 激情朗读
学生配乐朗读本诗歌。在前一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说和听、唱,浓浓的爱国之情已得到激发,这时让学生再次在马思聪《思乡曲》的乐曲中去朗读,学生能更加体会那凝重的乡愁。
5、拓展练习
⑴在本诗中,作者把乡愁比喻成“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等,请你阅读下面同是抒发乡愁的三首古诗,从中找出能代表乡愁的意象,也用“乡愁是……”的形式,写成一句话。
(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杂诗》、《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2 生活中还有什么形象能勾起你的愁绪?回想一下,把它作为乡愁的意象,写成一句话,试说明意象选取的理由。
(如:毕业时,同学的一句祝福的话语,一张珍贵的照片,送别朋友时的一杯饯行的酒,亲人去世后的一件小的遗物,离家上学时父母一句唠叨的叮咛。)
拓展训练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有关写诗的方法,即将抽象的情感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来,并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选用恰当的中心词。这两题的安排是有一定梯度的,由易入难,由提炼特定的意象到自由选取意象,一步一步地尝试学写小诗。
四、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感情基调:深沉 哀婉 节奏 重音
时间上推进:小时侯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构思精巧
情感上升华: 家愁 国愁
(盼祖国统一)
2006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