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7.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7.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7 17:3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把握数量大小差异的不同程度。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 “多些”“少些”。
谈话: 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猫比赛时折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请看屏幕。
课件呈现例题: 小猴和小猫比赛折智慧星。小猴说:“我折了34个。”小猫说:“我折了38个。”
(板书34和38)
提问: 听了小猴和小猫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 小猫赢了比赛,小猴输了;38大于34,34小于38;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猫少。
引导: 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很多吗?
得出: 小猫折的比小猴多一些。(板书“多些”)
提问: 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得出: 小猴折的比小猫少一些。(板书“少些”)
[说明: 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
2. “多得多”“少得多”。
谈话: 瞧,小狗也想和他们比一比,小狗说:我折了10个。小狗做的比小猫多吗?(少)
追问:可以说少一些吗?(不可以)
师:“为什么”(少了很多)
师:少了很多我们可以说少得多(板书),反过来小猫比小狗多了很多可以怎么说呢?(多得多,师板书)
得出:小猫做的比小狗多得多,小狗做的比小猫少得多。
提问:还有哪两个小动物没有比较过?(小狗和小猴)
追问:你会用一句话说一说吗?(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得出:小狗做的比小猴少得多,小猴做的比小狗多得多。
3、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但需要比较两三个事物的多少,而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描述。
二、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动物们用星星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它们还准备用金鱼来布置教室,看看,你知道了什么?左边的鱼有——25条,中间的鱼有8条,右边的鱼有11条。(强调方位词)
比一比,你能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说几句话吗? 看谁能把说有的比法都说出来,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 (分小组汇报 组内完整 他组补充)
2、 想想做做第2题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团结合作,思考问题既认真又有创意。
(1) 讲述: 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它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呈现“试一试”画面。小熊说:“苹果有4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 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呢?(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 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回答时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选择。
(2) 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1题画面。
小芳说:“我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多得多。”小明可能拍多少下?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小组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讨论、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们听说过奥林匹克运动会吗?其中,哪一年在中国举行的?
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奥运会,师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成绩最佳的可为国家赢得金牌,其次是银牌、铜牌。其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中国举办的,你们想知道中国拿了多少金牌吗?
出示题目并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利用刚刚学习的知识判断出中国和英国的金牌数吗?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于奥运会的简要介绍,既能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在果园里既摘了果子、长了知识,还锻炼了身体,你们想到果园里做客吗?一年级小朋友们,马上要去果园春游呢? 你们看,同学们正在挑到果园坐的汽车呢。请你仔细看看图片,说说能春游汽车都能坐多少人? 你能当个小小指挥家,给他们出出主意吗?
你选多少,为什么?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出示。说明矮的一堆有20本。请你把右边一堆书和左边的书的高度比一比,请你猜一猜右边的一堆有多少本?(高的一堆本数大约2个矮的那一堆)先分小组讨论,再交流汇报。重点让学生说估计的理由。
5、课间休息: 欣赏一分钟欢快的音乐。
提问: 这段音乐好听吗?播放这首曲子用了1分钟,我们上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40分钟)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这两个时间比一比?
得出: 一节课的时间比这首曲子的时间长得多,这首曲子的时间比一节课短得多。
引导: 你还知道有哪些事情所用的时间要比一节课的时间长一些?(学生自由发言)
[说明: 听1分钟音乐使学生感到轻松,同时又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的体验。]
三、 游戏环节,寓教于乐
1、猜年龄
讲述: 小明家有四口人,他们听说你们学到这么多的本领也想考考大家,请同学猜一猜他们的年龄。
四名同学分别扮演爷爷、小明、爸爸、妈妈。
爸爸: 我的岁数比30大,比35小,你知道我可能是多少岁呢?
小明: 我的年龄比爸爸小多啦,我可能有多大?
妈妈: 我的年龄比爸爸小一些,我可能有多大?
姐姐: 我比小明的年龄大一些,我可能有多大?
[说明: 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和想像丰富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拿一个数和45比一比,说一说
拿出王冠
师: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什么?王冠上写了什么?(45)谁愿意做小公主或小王子呢?
小王子或小公主还带来了很多小卡片,你们能说出卡片上的数字和王冠上的45有什么关系吗?
[说明: 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四、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