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利于培养时空观念。下面的年代尺反映的是哪国历史( )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2.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 ( )
A.使用野蛮手段,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C.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D.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
3.“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把握这一命脉,彼得一世 ( )
A.重农抑商,鼓励出口
B.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
C.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D.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4.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18世纪中期,俄国的手工工场大大增加,俄国的贵族开始建立手工工场,但手工工场中仍然广泛使用农奴劳动。材料反映彼得一世改革 ( )
A.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C.并未从根本上触动旧的社会制度
D.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5.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由此可见,农奴制 ( )
A.威胁沙皇的专制权力 B.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符合俄国的基本国情 D.导致农民生活的贫困
6.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中,英、法、土三国联军打败俄军,显露出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俄国 ( )
A.彼得一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B.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
C.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度 D.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对外扩张
7.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15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 )
A.人人都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8.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 ( )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份土地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9.19世纪,俄国著名自由主义者卡维林说:“借着改良道路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似乎就可以在500年内使俄国‘一帆风顺地繁荣下去’。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对此表述理解正确的是 ( )
A.改革全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改革是俄国资产阶级领导并实施的
D.改革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10.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经评价说:“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 )
A.使俄国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农奴
C.推翻了沙皇统治 D.没有改变沙皇专制统治
11.下面示意图表现的主题是 (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俄国沙皇废除农奴制改革
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道路
D.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进步
12.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木战争(1853—1856年)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他们警告说俄国会因没跟上西方的脚步而遭到失败……实际上,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俄国不同阶级、派别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
阶级、派别 方案
地主、贵族 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减少农民的份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
资产阶级、 自由主义者 解放农奴,农奴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
革命民主 主义者 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彻底消灭农奴制
——摘编自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哪个阶级、派别的方案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基本得到实现。写出该阶级、派别的方案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内容的两点相同之处。
材料三 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千米增至1900年的5.2万千米。1866年,俄国的工厂还不到3000个,但到1903年已近9000个。到19世纪80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的又一大工业强国。
材料四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这次改革作出评价。
1.D 2.D
3.C 据题干材料“金钱是战争的命脉”可知,这主要是指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把握这一命脉,彼得一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4.C
5.B 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故选B。
6.C
7.B 据“1876年”“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及所学可知,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故选B。
8.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赫尔岑说“解放是一种欺骗”。
9.B 10.D
11.D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军事实力大增,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两次改革都促进了社会进步,D符合题意,A、B、C排除。
12.(1)“旧制度”: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西方的脚步”:西方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2)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农奴获得人身自由;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3)进步性: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俄国的沙皇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