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07 21:3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
读下面地球自转速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E、F六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的点是( )
A.A点和F点 B.A点和B点 C.C点和D点 D.B点和E点
2.图中A、C、D、E、F五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北极点相同的个数是( )
A.0个 B.5个 C.3个 D.4个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2020年某月连续三日的日出、日落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日出时刻 05:00:47 05:00:26 05:00:06
日落时刻 19:38:49 19:39:29 19:40:08
3.表中三日逐渐接近的节气是北半球(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表中三日,该城市日出、日落的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北、西南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二十四节气中最临近近日点的是( )
A.大雪 B.小寒 C.小暑 D.大暑
6.从含义上,可以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归类,其中惊蛰反映的是( )
A.季节变化 B.水热状况 C.物候现象 D.作物长势
7.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问题。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近年来科学家们将光敏定位仪用于小型鸟迁徙研究,即通过仪器收集光照的信息(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等)大致确定鸟儿所在的位置,下图是据此方法绘制的2014-2015年某种小型鸟类迁徙路线图,图中数据表示往返日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鸟类从北京到甲地大致的飞行方向是( )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向西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9.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 )
A.甲地和乙地 B.乙地和丙地
C.丙地和丁地 D.丁地和乙地
下图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11.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12.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下题。
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中国国航直飞德国的国际航班于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航班到达德国法兰克福(50°02'N,8°34'E)机场时,当地区时为6月26日17:00。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若不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可能
A.旭日东升 B.艳阳高照 C.夕阳西下 D.正值深夜
14.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
A.9小时 B.10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2021年7月18日,世界最大的天文馆(如图)在我国某直辖市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天文馆教育科普和天文观测功能兼具,其主体建筑圆洞天窗、倒置穹顶和天象厅球幕共同诠释着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为充分发挥教育科普和天文观测功能,该天文馆应布局在( )
A.城区商务区内 B.城郊的地铁站附近 C.城区学校附近 D.城郊的飞机场附近
16.7月18日,在该天文馆观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可再次重现的日期最接近( )
A.次年4月18日前后 B.次年5月27日前后
C.当年10月18日前后 D.当年11月27日前后
某县(35°N,105°E)高中某班组织了一次地理实践活动,通过对当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发现,该日正午测量的影长正好与测量的工具高度相等,并发现该日之后影子的长度逐渐变长。
17.下列现象可能与该日同时发生的是( )
A.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B.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C.西湖桃花花开正盛 D.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18.当该日某县影长与测量工具长度相等时,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 )
A. B.小于 C.小于 D.大于
19.该日介于以下那个时间段( )
A.大寒到立春 B.谷雨到立夏 C.小暑到立秋 D.霜降到立冬
中法德领导人气候视频峰会于2021年4月16日举行,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巴黎(48°52′N,2°17′E)、柏林(52°31′N,13°2′E)、北京(40°N,116°E)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就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从工作时间考虑,4月16日视频峰会最适合举办的时段是北京时间( )
A.8:00~10:00 B.10:00~12:00 C.14:00~16:00 D.16:00~18:00
21.视频峰会举行当日,三地( )
A.昼长:北京>巴黎>柏林 B.正午太阳高度:柏林>巴黎>北京
C.日落旗杆影子朝向东南 D.地球自转线速度:北京<巴黎<柏林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23.当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二、填空题
24.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α=1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正值一年中的____月或____月,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
(2)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____,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____。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分析休斯敦和惠灵顿日出时间变化情况。休斯敦:____惠灵顿:____
(4)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双选)
A.地球自转速度不断加快 B.葫芦岛的昼渐长
C.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11月29日,李老师从福州(119°E,26°N)出发,前往新疆乌鲁木齐进行为期1个月的支教。李老师乘坐火车经过48小时,12月1日到达乌鲁木齐(88°E,44°N)时,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而此时福州的学生已经在阳光明媚的教室上第二节课。
(1)请你说出该日乌鲁木齐与福州日出时间差异并解释其产生原因。
李老师在给乌鲁木齐的学生讲到《地球的运动》时,展示了“清华大学(40°N,116°E)的日晷景观图及示意图”(上图)。它是赤道式日晷,晷盘上有时间刻度,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投向晷盘面,并以此来显示时刻。
(2)描述一天中从日出到正午,晷针投影长度变化的规律,并说出影响日晷计时效果的自然因素。
26.轨道:近似正圆的____。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____上。
三、综合题
27.图1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圆外短线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________时针方向。
(2)该图1为北半球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太阳直射的纬度为_________。
(3)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
(4)该日,地球位于图2中的______位置(填序号)。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_(快、慢)。从③至①的过程,地球公转速度发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
(5)若去北京看红叶,应选择在_____之后的时段。(填序号)
28.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上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轮船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轮船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____。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___。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____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1.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同一纬线上的点线速度相同,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因此图中A、B、C、D、E、F六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的点是A点和F点、 B点和C点、D点和E点。故A正确,B、C、D错误。
2.
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相同。图中A、C、D、E、F五点中,没有位于极点的,因此图中A、C、D、E、F五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北极点相同的个数是0个,故A正确,B、C、D错误。
本题属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容易。
3.B
4.C
3.
由表中日出日落时间,可算出该城市这三日昼长都大于12小时,春分和秋分昼长为12小时,A、C错;北半球夏至时昼长大于12小时,B正确;冬至昼长小于12小时,D错。故选B。
4.
由表中日出日落时间,可算出该城市这三日昼长都大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除极昼与极夜区)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可判断出该城市三日内的日出、日落方向分别为东北和西北,C正确。故选C。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5.B
6.C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我国传统文化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5.
地球绕日公转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据图可知,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在二十四节气中最临近近日点的是小寒。故选B。
6.
根据分析可知,惊蛰的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因此反映的是物候现象。故选C。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其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
7.C
图中经度间隔是30°,判断图中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度约是75°E,时刻是6点。即航班起飞时,75°E时刻是6点,直接计算北京时间是9点。不计算起飞悉尼时间,更简单。
【详解】
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中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度约是75°E,时刻是6点。即航班起飞时,75°E时刻是6点,此时北京时间是9点,9小时后乘客抵达广州时,北京时间大约是18点,C对。A、B、D错。
8.A
9.B
8.
由图可知,该鸟类飞行的方向是沿图中直线方向飞行,根据图中纬线分布可知,甲地位于北京西南,在鸟类一路大致向西飞行过程中,距北极圈的距离先近后远,故大致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
由题干信息可知,仪器收集光照的信息有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等信息。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结果最易相混的是两个地点太阳光照数据相似。图中乙地和丙地关于赤道南北对称,纬度度数相近,乙地9月份的光照数据和丙地3月份的光照数据相似,因此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乙地和丙地,B正确。甲地和乙地、丙地和丁地、丁地和乙地,纬度不同,且不是关于赤道对称,计算结果不易相混,A、C、D错误。故选B。
经纬网定方向:一、利用纬度判断南北方向:1、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2、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3、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二、利用经度判断东西方向:1、同在东经,经度值大者在东;2、同在西经,经度值小者在东;3、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比较二者之和:若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若之和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注意:处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正南、正北之分,没有东西之分;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正东、正西之分,没有南北之分。)
10.A
11.A
10.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千米/小时,南北纬度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约为833千米。图示区域自转线速度大致由南向北减小,应为北半球,排除CD;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自转线速度均大于且接近60°纬线的自转线速度,因此图示区域大部分纬度低于60°且接近60°,因此当地大部分地区应位于中纬度,A符合题意,排除B。故选A。
11.
读图可知,a点线速度大于870千米/小时,b点线速度小于870千米/小时,即a点的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于b点,排除BD;地球表面各地自转线速度大小整体上由纬度决定,局部地区线速度大小还受地势高低影响,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a点的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于b点,由a点地势高于b点,A符合题意,排除C。故选A。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主要因素:一是纬度,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即自赤道向两极自转线速度递减,赤道各地的自转线速度约为1667千米/小时,南北纬60°的自转线速度约为833千米/小时;二是海拔高度,在同一纬度,海拔高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12.A
【详解】
试题分析:
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而甲国处于低纬度地区,此时昼较短,故排除选项B; 6月21日接近于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位于两地中间,所以徐州的正午物体影子方向为北,甲国首都的物影方向为南,故排除选项C;日出方位角受纬度因素影响较大,两地纬度不同,故日出方位角也不同,故排除选项D;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是:H=90°-纬度差。(纬度差=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所求地的地理纬度),可以求出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34°-23.5°)=79.5°,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23.5°-10°)=76.5°,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3.A
14.C
13.航班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6月26日11:00,法兰克福位于东一区,与北京时间相差7小时,故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为6月26日4:00,此时刚果夏至,法兰克福昼长夜短,昼长时间接近16小时,4:00时即将日出,据此选A。
14.结合上题可知,航班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6月26日11:00,对应法兰克福(东一区)时间6月26日4:00,降落时为法兰克福时间6月26日17:00,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17:00-4:00=13小时,据此分析选C。
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15.B
16.B
15.
城区商务区内地价高,土地面积有限,不适合天文馆的布局,A错。城郊的地铁站附近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有利于吸引人们参观,B正确。作为教育科普建筑,其面向的对象不一定是学校的群体,且城区受大气污染、城市灯光等因素的影响,也不是较适宜的选址,C错。城郊的飞机场附近的天文观测易受飞机起落的影响,不适合天文观测,D错。故选B。
16.
太阳视运动轨迹可再次重现,意味着该日与7月18日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同。该日日期和7月18日关于夏至日对称,即为5月27日前后,由于是再次观测,所以应是次年的5月27日前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由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回归线之间的某一纬度,一年中太阳有两次直射机会,这两天关于二至日对称,同一个地方会产生一些二至日对称的地理现象,如:①同一个地方日出、日落方位关于二至日对称;②同一个地方昼长关于二至日对称;③极昼(极夜)区域内某地极昼(极夜)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关于二至日对称;④同一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关于二至日对称。
17.A
18.C
19.D
17.
该日正午测量的影长正好与测量的工具高度相等,表明该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该地纬度为35°N,所以该日太阳直射10°S,且“该日之后影子的长度逐渐变长”,表明太阳直射点南移。所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南移,南极地区科考繁忙,A正确。时间逐渐进入北半球冬季,洛杉矶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森林火险等级较低。西湖桃花盛开为北半球春季。长城沿线桃红柳绿应为北半球春夏季节。BCD错误。故选A。
18.
测得影长与测量工具长度相等现象为该日正午,即105°E地方时为12点,新的一天范围为0点所在经线以东至180°经线,所以此时180°经线地方时为17点,所以新的一天占全球比例为17/24,旧的一天占全国比例为7/24,小于1/3,故选C。
19.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日太阳直射10°S,由于太阳直射点1个月移动的纬度约为8°,所以该日大致位于秋分之后的38天左右,结合二十四节气的分布可知(相邻节气之间大致差15天),所以该日位于霜降到立冬之间,故选D。
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有自然日界线(0点所在的经线)和人为日界线(大致与180° 重合),地球上0点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区域为“新的一天”,其余地区为“旧的一天”,当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重合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如下图:
20.D
21.C
20.
结合各地经度信息可知,巴黎位于中时区,柏林位于东1区,北京位于东8区。北京时间16:00~18:00(北京当地处于上班期间),中时区区时为8:00~10:00(当地上班时间),东1区区时为9:00~11:00(当地处于上班时间),D正确。北京时间8:00~10:00(北京当地处于上班期间),中时区区时为0点~02:00(当地非上班时间),东1区区时为1:00~03:00(当地处于非上班时间),A错。北京时间10:00~12:00(北京当地处于上班期间),中时区区时为2点~4点(当地非上班时间),东1区区时为3点~5点(当地处于非上班时间),B错。北京时间14:00~16:00(北京当地处于上班期间),中时区区时为6点~8点(当地非上班时间),东1区区时为7点~9点(当地处于非上班时间,一般9点~12点为上班时间),C错。故选D。
21.
4月1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昼长柏林>巴黎>北京,A错。正午太阳高度角北京>巴黎>柏林,B错。日落西北方向,旗杆影子朝向东南,C正确。地球自转线速度北京>巴黎>柏林,D错。故选C。
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22.B
23.D
22.根据四人所发状态,丁处有极光现象,纬度最高,B、C错。甲处在夏季来临前,海风温暖,应在亚热带或热带地区。乙处冬临近,应是秋季落叶,位于温带地区。丙处入秋不明显,可能在亚热带。四人所在地从低纬到高纬的排列顺序是甲丙乙丁,D对,A错。
23.乙地秋季落叶,可能是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丙地四季分明,也是季风气候。丁夜长。乙丙丁同在北半球。甲夏季将到,在南半球。某日最可能是北半球秋末景观,可能是11月4日,D对。A、B、C错。
点睛:四地中,丁处有极光现象,纬度最高。乙秋季落叶,位于温带。丙四季分明,入秋失败,应是亚热带。三地都在北半球,正值秋末季节,甲处夏季将到,应在南半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某日最可能是秋末的日期。
24.(1) 5 8 1:20
(2) (12°N,160°E) 由12°N向南、北两侧递减。极夜现象出现在78°S及其以南地区(或者写78°S~90°S)
(3) 休斯敦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惠灵顿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4)BD
本大题以东半球和太阳直射12°N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时差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地理核心素养。
(1)
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速度约为4天每度,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12°N,所以移动时间约是48天,所以此时的时间可能是春分之后的48天或秋分之前的48天,因此此时正值一年中的5月或8月。图示半球为东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所以160°E地方时为12点,根据地方时的时差公式计算可知,0°经线时间为1:20,即国际标准时间为1:20。
(2)
由(1)可知160°E地方时为12点,根据地方时的时差公式因此120°E地方时(北京时间)为09:20。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2°N,160°E)。该日太阳直射12°N,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从12°N向北、向南递减。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度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度数之和等于90°,所以78°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
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即表明太阳直射点南移,休斯顿位于北半球,其昼长变短,日出时间推迟。惠灵顿位于南半球,其昼长变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4)
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即是表明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且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公转不断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不断减慢。葫芦岛的昼长逐渐变长。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故A和C选项错误,B和D选项正确。故选BD。
25.(1)差异:乌鲁木齐比福州日出时间晚。原因:乌鲁木齐比福州纬度高,此时为冬季,黑夜时间更长,日出更晚;乌鲁木齐位于福州以西,越往西日出时间越晚。
(2)规律:由长变短。自然因素:昼夜、天气阴晴等。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该日为11月29日,此时为冬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乌鲁木齐与福州相比,纬度更高,因此昼更短,日出时间更晚,日落时间更早。
(2)
日出到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物影与太阳高度角呈负相关,因此日晷晷针由长变短;影响日晷计时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天气晴朗,物影越清晰,计时越准确;昼越长计时效果越好。
26. 椭圆 焦点
27. 逆时针 夏至 23°26′N A A B ① 慢 先变快再变慢 ④
题目通过极地俯视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图,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
【详解】
(1)由图中字母可知,该图为北极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特征,圆外短线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2)图1中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所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26′N。
(3)A与B相比,A点离赤道更近,根据自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分析,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点离北回归线更近,A点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该日昼长由北向南递减,所以白昼时间较长的是离北极更近的B点。
(4)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根据图2中的公转方向和地轴倾斜方向,图2中①位置为夏至。此时为6月22日接近7月初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从③冬至日至①夏至日的过程,经过了1月初近日点,所以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5)若去北京看红叶,应选择在秋季,在秋分日④之后的时段。
28.(1) 3 5
(2) 135°W 11°43'N
(3) 16°34'S 56
(4) 延长 减慢
本大题以光照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光照图的判读、日期的判断、经度位置的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变化、昼长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根据经度变化规律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A点为北极点;晨昏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总是在极点和极圈之间移动,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圈通过极点A;图中晨昏线通过A点后,极点A附近开始出现极昼,故晨昏线通过A点的日期为春分日,日期约为3月22日;B点位于极点A和极圈上C点的中点,因此晨昏圈通过该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与赤道正中间,日期约为5月7日。
(2)
赤道上终年都是6点日出。晨昏线通过B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此时45°W地方时为12点,经计算可得,该轮船所处的经度位置是135°W;恰好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互余,B点位于极点A和极圈上C点的中点,则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和赤道正中间,约为11°43'N。
(3)
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11°43'N,北京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28°17',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的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也为28°17,是由太阳直射纬线向南28°17'的地方,即16°34'S纬线。农历十五的圆月挂在天空最高位置时,应为子夜零时,而此时135°E经线是子夜零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可计算121°E的地方时为23:04,故该地人们56分钟后才能看到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4)
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回归线移动,故上海的白昼时间渐长。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是从春分(3月21日前后)到夏至(6月22日前后),地球的公转速度渐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