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时练习:第三单元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时练习:第三单元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06 15:3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基础达标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对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新经济政策规定: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与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贸易。这一政策转变体现了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  )
A.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B.利用资本主义恢复经济
C.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和平过渡
2.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下表最能说明的是 (  )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经济政治危机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广大人民的抵制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家农业的恢复发展 D.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3.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名字,下列图示中“ ”处应该填写 (  )
A.苏俄 B.基辅罗斯 C.苏联 D.俄罗斯
4.1928—1937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C.完成农业集体化 D.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5.阅读下表,分析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13年 1928年 1937年
世界第5位 世界第5位 世界第2位
A.农奴制的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6.《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制度”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7.某校九年级(1)班举行历史辩论会,下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  )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苏联模式的利弊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8.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a),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读图(b),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是如何经营和建设集体农庄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c)揭示了哪一模式的弊端。你对这一模式有何看法
能力提升
1.列宁于1920年12月尖锐地批评集体农庄“还处于名副其实的养老院的可怜状态”。由此可知,列宁 (  )
A.号召推翻临时政府 B.了解当时政策存在弊端
C.关心苏俄农业发展 D.反思五年计划存在问题
2.下面是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导致1921—1925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D.苏联模式的推动
3.下面是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对比表,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  )
1928年 1940年 增幅
钢(万吨) 430 1830 326%
煤炭(万吨) 3550 16600 368%
棉织物(亿米) 26.78 39.54 48%
谷物(万吨) 7300 9500 30%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B.苏联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C.农业生产陷入停滞倒退 D.计划经济阻碍了经济发展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 粮食税 劳动力 土地 自由贸易 中小 按劳取酬 工农联盟 
1928—1937 农业 工业 重工业 高度集中 富农 集体农庄 新宪法 反法西斯 
经济规律
基础过关
1.C 能力达标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因此,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顺应形势的需要。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政府控制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故选C项。
2.C 能力达标据表格信息“1921年: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44.24”并结合所学可知,表格信息最能说明的是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家农业的恢复发展。
3.C
4.A 能力达标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5.D 能力达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6.C 能力达标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6年苏联新宪法通过,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的形成。
7.C
8.(1)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2)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开展消灭富农运动;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3)苏联模式。看法: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
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能力达标
1.B 能力达标由材料时间“1920年12月”及“批评集体农庄”可知,这反映出列宁了解当时政策存在弊端。此时的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1921年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