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35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35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07 23:0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乌鲁木齐市第135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问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D.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利用葡萄发酵产生果酒的后期,加入醋酸菌即可产生醋酸
②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液会出现由浑浊到澄清的现象
③泡菜坛的选择、发酵过程中坛沿要注满水都有利于泡菜的无氧发酵
④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⑤泡菜的制作前期需要通入氧气,后期应严格保持无氧条件
⑥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温度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3.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腐乳制作流程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卤汤装瓶→加盐腌制→密封腌制
B.在毛霉生长期间应将温度控制在18 - 25℃,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C.腐乳制作过程中要防杂菌污染,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常用灼烧灭菌
D.因豆腐的含水量、发酵条件及加辅料的不同,可制成不同风味的腐乳
4.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泡菜制作的方法,泡菜使用低浓度的盐水,再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带酸味的腌制品,只要乳酸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并使产品隔绝空气,就可以达到久贮的目的。下列关于家庭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前需要对所有器具、原料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腌制泡菜时泡菜坛盖上坛盖后需用水密封
C.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先增加后减少
D.泡菜腌制成熟的标志是泡菜有酸味且具有特殊的风味
5.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③用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时注意不能将培养基划破
B.①②③步骡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步骤③到④的过程中,每次接种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D.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6.下列有关分解尿素的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可以分离出根瘤菌
B.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培养基中唯一的营养物质是尿素
C.加有酚红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兼有选择与鉴别目标菌种的功能
D.脲酶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才具有生物学活性
7.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愈伤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愈伤组织是离体植物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
B.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不同,愈伤组织分化的结果不同
C.愈伤组织为一团不定形的薄壁细胞
D.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以形成完整的植株
8.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培养基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可以分为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
B.胡萝卜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重新分化成根、芽等器官的过程叫再分化
C.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培养的愈伤组织需要经过再分化产生特定的组织细胞后才能产生特定的细胞产物
9.下列有关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水果匀浆中加入水使果胶溶于水而提高出汁率
B.果胶酶需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保存效果最好
C.果胶酯酶水解果胶的最终产物是半乳糖醛酸
D.可用LB培养基扩大培养苹果青霉,从而大量提取果胶酶
10.下列有关果胶酶及与果胶酶实验探究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pH、温度不影响实验结果
B.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等
C.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时,温度、果胶酶用量及反应时间等都是无关变量
D.可以用相同时间内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来确定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11.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通常加入蛋白酶而不加肽酶,原因是蛋白酶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
B.为避免相互干扰,洗衣粉中只适宜添加一种酶制剂
C.使用加酶洗衣粉,可降低生活污水中P元素的含量
D.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12.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正确的是( )
A.应使干酵母与自来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
B.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关键操作步骤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缓慢倒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中有球形或椭圆形的凝胶珠
13.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基本环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确定菌种之后,才能选择原料配制培养基
B.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无关
C.在发酵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物的形成
D.现代发酵工程使用的大型发酵罐均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其能使发酵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14.下列以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去除部分杂质
B.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量的研磨液,充分研磨,过滤后弃去滤液
C.滤液中加入冷酒精后,用玻璃棒搅拌会使DNA的提取量增加
D.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15.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 ②引物 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mRNA ⑤热稳定DNA聚合酶等 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
B.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细胞学说的发展
C.细胞学说最主要的意义是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17.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能参与O2运输
B.某些蛋白质具有调节功能,如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平衡
C.某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D.有些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18.如图是高等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人的心肌细胞,则该细胞中2的数量较多
B.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图中的3结构
C.细胞器并非是漂浮于细胞质中的,是由于有细胞骨架的支持
D.该细胞中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2、3、4等
19.胞吞、胞吐是常见的物质运输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胞吞、胞吐不需要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
B.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中,线粒体较多
C.变形虫通过胞吞摄取水中的食物
D.胞吞、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20.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如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 B.a点下移,b点左移,m值不变
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21.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F1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22.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下列与该病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女性有两种基因型 B.母亲患病,其儿子可能正常
C.和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 D.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或外祖母
23.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和丁
B.甲细胞可以表示该动物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
C.乙、丙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核DNA∶染色体=2∶1
D.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Ab、aB、ab
24.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基因型是表现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5.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26.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27.免疫活性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能与病原菌结合从而抑制病原菌在体内繁殖
B.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都可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C.免疫活性物质都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28.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
B.赤霉素与脱落酸作用机理相同,可以互相代替
C.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
D.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
29.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D.d~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
30.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及其在实践中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 “四大家鱼”的混合放养 B.能量流动 确定草场的载畜量
C.环境容纳量 建立自然保护区 D.信息传递 进行害虫的防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大题,每题10分,共40.0分)
31.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________。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
(2)制酒原理:在________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酒精。
反应式为: 。
(3)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和 pH。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______________环境。
(4)菌种来源: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果皮上的________。
(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________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32.含油废水可用产脂肪酶的细菌处理。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淤泥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脂肪为唯一________(填“氮源”或“碳源”)的甲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稀释涂布于乙培养基上。甲、乙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2)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如果要测定产脂肪酶细菌的活菌数,通常可以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________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结果。
(4)对筛选出的目的菌株可通过射线照射处理以提高其产酶能力,该过程的原理是射线照射可引起细菌__________________。
(5)用筛选出的目的菌株处理含油废水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技术,使菌株被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3.草莓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水果,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长期种植会使病毒积累在体内,使其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如图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草莓苗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外植体 愈伤组织 胚状体→脱毒苗→草莓植株
(1)外植体能够形成幼苗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培育脱毒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是脱分化过程,细胞脱分化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转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②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及氨基酸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除必需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必须保证________。
(3)研究表明,多倍体草莓产量高于二倍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多倍体草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____________(药剂)处理草莓的愈伤组织,再经培养获得多倍体植株;二是利用____________(药剂)诱导草莓体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后,再经组织培养获得多倍体植株,这种育种技术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4)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对________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诱变处理,促使其发生突变,再通过诱导分化形成植株,从中选育出优良品种。这种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请结合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_____和_____,两者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的含量不同。
(2)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的_____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
(4)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中酒精至少穿过_____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
②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主要是因为酒精分别损害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的 和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高二生物试卷答案
1.C
2.B
3.D
4.A
5.D
6.C
7.A
8.D
9.C
10.D
11.C
12.B
13.B
14.A
15.D
16.C
17.A
18.B
19.A
20.A
21.D
22.B
23.A
24.C
25.D
26.D
27.C
28.A
29.C
30.A
31.(1) 酵母菌 异养兼性厌氧型
(2) 无氧 酒精发酵
(3) 温度 氧气 18~25℃ 无氧、酸性
(4)野生型酵母菌
(5)色素
32.(1) 碳源 选择
(2) 高压蒸汽灭菌 为了杀死培养基中的所有微生物 。。不接种培养(或空白培养)
(3)菌落数目稳定
(4)基因突变(5)固定化细胞
33.(1) 细胞的全能性 茎尖 该部位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 特有的(或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再分化 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 无菌
(3) 秋水仙素 聚乙二醇(PEG) 植物体细胞杂交
(4) 愈伤组织 突变体的利用(或诱变育种)
34.(1) 组织液 血浆 蛋白质
(2) 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蛋白质和无机盐
(4) 4 组织液 大脑 小脑
答案第20页,共20页
答案第1页,共2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