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PDF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龙口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PDF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7 21:04:35

文档简介

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
初三物理试题
一、书写与卷面(3 分)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关于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直接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存在,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D.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2.如图,分别在 A、B、C 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 A 点
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三个要素都有关
3.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4.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
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5.小华在操场进行爬杆锻炼,在竖直杆上攀爬,匀速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1,
匀速向下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2,若小华的自重为 G,则( )
A.f1=f2>G B.f1=f2<G C.f1=f2=G D.f1>G>f2
6.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D.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7.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
A.旱冰鞋装有轮子 B.给车轴加润滑油 C.轴承中安装钢珠 D.轮胎绕上防滑链
8.小东和妈妈周末乘车到郊外去游玩,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东和妈妈都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时,小东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驾驶员松开油门后,汽车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9.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
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甲、
p 乙的大小关系是( )
A.p 甲大于 p 乙 B.p 甲=p 乙
C.p 甲小于 p 乙 D.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吸管一端做成尖形 B.刀刃磨得很薄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
1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用针管将药水注入肌肉 D.瓶子吞蛋
12.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
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3.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
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受到液体压强分析正确的
是( )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14.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p1,
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p2,瓶盖受到水
的压力为 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15.如图同一物体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并保持
静止,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1、F2、F3,则 F1、F2、F3的
关系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三、填空题(每题 3分,共 15 分)
16.关于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学者是 。
首先通过实验,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物理学
家是 ,在前人实验探究基础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是 。
17.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小芳设
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案,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
压在铅笔两端。她设计的 (甲/乙)方案不合理,该方案未控制 相等;在图
甲中,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平衡)力。
18.如图所示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
直放入水银槽中再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如图示,则此时大
气压强等于 mm 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管内上方混入了部分
空气,则管内水银柱将 750mm;若将此装置移到高山上,则管
内水银柱将 750mm(后两个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19.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它静止后所处
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在两种液体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甲 V 排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F 浮甲 F 浮乙;液体的密度
ρ甲 ρ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20.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 1×10 cm 的木块用绳子系在柱形容器
底部,当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为 4N。若不计绳重,水的
密度为 1.0×10 3kg/m 3,g取 10N/kg,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
木块受到的重力为 ,木块的密度为 。
四、作图简答题(21 题 2 分,22 题 6 分,共 8 分)
21.将一个鸡蛋轻轻放入装水的烧杯中,然后向水中加盐,使鸡蛋上浮。在图中画出鸡蛋正
在上浮时的受力示意图。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高铁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铁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高铁具有安全、快速、舒适
等诸多优点,因此高铁是目前中国公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高铁一般采用双线,来往列车可以各行其道。如果两条线路之间的距离过小,由于车速
快,列车错车之时,两个列车的车厢可能会撞在一起。而线路间距过大,使得填筑路基宽度
加大,会成资源浪费。经过大量的试验及计算,确定高铁两条线路之间的间距采用 5m。
中国高铁目前采用的是无缝钢轨,这不仅消除了列车行驶中因铁轨缝隙产生的“咣当”
声,还可以避免脱轨的危险。无缝钢轨是把 25m 长的钢轨焊接起来连成几百米甚至几千米
长,然后再铺在枕木上(如图甲),从而避免钢轨陷入泥土中,同时无缝钢轨能够减小与
车轮间的摩擦。列车高速运行时,空气阻力会变得很大,且空气阻力与物体的横截面积有
关,因此常将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如图乙),从而大幅度提高运行速度。
(1)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型,目的是 。
(2)列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时,列车的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阻力,此时窗外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窗内的气压。
(3)对向列车错车时,两个列车的车厢可能会撞在一起的原因是列车间空气流速加快,列
车间的气压 (选填“变小”或“变大”)。
五、实验探究题(23 题 10 分,24 题 6 分,25 题 8 分,共 24 分)
2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猜想:
A.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 木块放置 弹簧测力计
接触面 压力情况
次数 方法 示数 F/N
1 平放 木块与木板 木块 2.0
2 平放 木块与毛巾 木块+1 个钩码 2.8
3 平放 木块与木板 木块+1 个钩码
(1)如图甲,小芳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动长方体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
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认为她的操作有误,此时
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这两个力不在
上。
(2)小芳纠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记录如上表实验数据:
①表格中第 3 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如图乙);
②实验次数 1 和 3 是为了探究 猜想(填“A”或“B”);
③由 2与 3两次实验可知: 。
24.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二: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过程中压强计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是通过 反映的。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 两组实验对比,可初步验证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小明可得出的结论是: 。
25.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和他的同伴们进行了如图所
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实验数据在图中已列出。
(1)图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个因素的关系?
(2)分析①②④⑥四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3)为探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应选哪几次实验分析比较?
(4)根据有关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六、计算题(26 题 10 分,27 题 10 分,共 20 分)
26.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底面积为 200cm2,未装水时
的质量为 0.2kg。容器盛水后水面的高度为 15cm,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为 1.1×103Pa。(g取 10N/kg,忽略容器壁的厚度)求:
(1)容器未装水时对桌面的压强;
(2)容器盛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3)容器中水的质量。
27.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
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
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
一深度处。图乙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
柱体下降高度 h 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ρ水=1.0
×103kg/m3,g=10N/kg。求:
(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的密度。
(3)若盛水容器厚度不计,容器的底面积为 100cm 2,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与圆
柱体未浸入水前相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多少?容器对水平支持面
的压强增加了多少?初三物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书写和卷面(3 分)
用 3、2、1、0 分进行判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D 2.B 3.C 4.D 5.C 6.B 7.D 8.C 9.B 10.C 11.C 12.A 13.C 14.A 15.B
三、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6.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牛顿
17.乙 压力 平衡
18.750 小于 小于
19.大于 等于 小于
20.10N 6N 0.6×103kg/m3
四、作图简答题(21 题 2 分,22 题 6 分,共 8 分)
21.如图所示(2 分)
22.(1)减小空气阻力 (2分)(2)等于 小于 (2分)(3)变小(2分)
五、实验探究题(23 题 10 分,24 题 6 分,25 题 8 分,共 24 分)
23.(1)不是(2 分) 同一直线(2 分)
(2)①2.4N (2 分) ②A(2 分)
③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分)
24.(1)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2 分)
(2)甲、乙 (2 分)
(3)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就越大。(2 分)
25.(1)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2分)
(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2分)(其它说法正确的同样给分)
(3)①④⑤ (2 分)
(4)1.1×103kg/m3 (2 分)
六、计算题(26 题 10 分,27 题 10 分,共 20 分)
26.解:(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mg=0.2kg×10N/kg=2N
容器未装水时对桌面的压强:p=F/S=2N/200×104m2=100Pa…………………………(2 分)
(2)容器盛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103Pa………………………………(2 分)
第 1页(共 2页)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1.5×103Pa×200×10﹣4 m2=30N……………………………………………(2 分)
(3)容器盛水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1.1×103Pa,则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桌面=p 桌面S=1.1×10
3Pa×200×10﹣4 m2=22N……………………………………………(2 分)
则水的重力:G 水=F 桌面﹣G=22N﹣2N=20N
容器中水的质量:m 水=G 水/g=20N/10N/kg=2kg…………………………………………(2 分)
27.解:(1)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F 浮=G﹣F=12N﹣4N=8N………………………………(2 分)
(3)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根据 F 浮=ρ水 gV 排得:
V 物=V 排=F 浮/ρ水g=8N/1×10
3kg/m3×10N/kg=8×10 -4m3…………………………………(2分)
物体的质量 m=G/g=12N/10N/kg=1.2kg
则圆柱体密度ρ =m/V =1.2kg/8×10 4物 物 m
3=1.5×10 3kg/m 3…………………………(2 分)
(3)水面升高的深度:△h=V 排/S=8×10
4m3/100×10 4m2=0.08m
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
△p=ρ水 g△h=1.0×10
3kg/m 3×10N/kg×0.08m=800Pa…………………………(2 分)
容器对水平支持面压力的增加量:△F=F 浮=8N
容器对水平支持面压强的增加量:△p′=△F/S=8N/100×10 4m2=800Pa………(2 分)
第 2页(共 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