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两课时 课件+音频(共16+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两课时 课件+音频(共16+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7 18:51:02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1课时
1.会写“域、惯”等12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梳理全文,知道本文主要写什么内容。 (重点)
学习目标
是不是所有真理都 要“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百个问号是什么意思?一百个是具体的数量吗?
真理一定会“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
读课题后,你有哪些问题?
提问导入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个观点来写的?
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初读课文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2020年5月15日),笔名萧通、久远等。科普学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主要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合著)《小灵通漫游未来》《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等。
作者简介
诞生 洗澡 机械 教授 漩涡 逆时针
纬度 砂锅 华罗庚 领域 锲而不舍
dàn zǎo xiè shòu wō nì
wěi shā gēng yù qiè
我会认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我会写
真理 领域 建树 疑问 无聊 证据 机遇 敏感 提取 明显 吻合 偶然 文献 系统 灵感 整理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不可思议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诞生】
【纵观】
【真理】
【偶然】
【搜集】
【石蕊】
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
放眼观察( 形势等)。
地衣的一种,生长在寒冷地带,灰白色或淡黄色。可以用来制石蕊试纸、石蕊溶液等。
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不可思议】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问题的实质或它的发展趋向。
指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字词学习
课文介绍了哪几个事例 按什么顺序介绍?
1.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 石蕊试纸。
3.阿瑟林斯基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眼球转动与做梦有关。
2.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梳理课文
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第1自然段
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第2—8自然段
运用事例,证明观点。
第9、10自然段
梳理课文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梳理课文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先提出______________的观点,然后列举_________ _ 、 __________、_____ _____三个事例,最后总结: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一、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然后打对勾。

石蕊:(xīn ruǐ )
花圃:( pǔ fǔ)
锲而不舍:(qì qiè)

司空见惯(guàn gàn) 搜集(sōu shōu)
领域(yù yǜ)
溅落(jiàn jiān)




随堂练习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镂刻 B.隐约 C.多次 D.停止 E.明显 F.理解 G.根源
(1)百( )思不得其解( )
(2)见微( )知著( )
(3)锲( )而不舍( )
(4)追根求源( )
C
F
B
E
A
D
G
·
·
·
·
·
·
随堂练习(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2课时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2.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重点)
学习目标
提问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哪些事例
魏格纳发现大陆和海洋的起源。
波义耳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阿瑟林斯基发现睡眠中眼珠转动,是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个真理”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新知探究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号和“!”号,它们各指的是什么?
新知探究
“?”是发现问题,不断追问。
“!”是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直观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再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课文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分别列举了哪三个具体事例?这三个事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新知探究
波义耳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发明 。
阿瑟林斯基发现睡眠中 ,是最容易 的阶段。
魏格纳提出了 。
新知探究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偶然发现紫罗兰遇酸变红
紫罗兰中的什么成分遇盐酸会变红?
发明了石蕊试纸
地图上海岸线凸凹部分相吻合
不会是巧合吧?
《海陆的起源》,大陆漂移学说
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眼珠转动时处于做梦的阶段
新知探究
内容上:
写法上:
都是讲生活中______________。
都是讲科学家的__________。
都共同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先写____问题,再写____问题,最后写____问题。
偶然发现的问题
发现和发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发现
研究
解决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
相同之处 我能找:
新知探究
齐读第6~7段,思考,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照应开头,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新知探究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不断探索。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发现真理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有准备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作者运用____的句式层层深入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有____________。
排比
很强的说服力
新知探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只要善于______,不断______,不断解决______,锲而不舍地__________,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______。
观察
发问
疑问
追根求源
真理
新知探究
这是课后第1题哦!
课文是怎样围绕论点进行论述的?

写法探究
课文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接着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真理”的顺序来加以论证;
最后指出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只会给有准备的、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这个观点必须非常明确
按一定的顺序把事例讲清楚。
写法探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是用事实论证了只要 , , , , 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一论断。
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
文章主旨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发明与发现?
拓展延伸
2.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3.瓦特在烧开水时改良了蒸汽机。
4.雷达、风车……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这是课后小练笔哦!
小练笔
有志者事竟成
有一句谚语:鸟最要紧的是翅膀,人最要紧的是志向。鸟从小就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有远大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失败乃成功之母”“团结就是力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志者事竟成”这些格言也是真理,现在就请你们仿照本文的写法来写一篇短文,论证某句格言。
仿写:
写作提纲:
团结就是力量
提出观点
举出事例
总结观点
事例1:____________
事例2:____________
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事实证明,
这的确是一个真理!
古今中外,曾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佩的人,他们都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勤奋。
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其实他说的一点
勤能补拙
推荐阅读
不假。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
华罗庚教授的座右铭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太贫穷,所以他失学了。然
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用哪几个事例来进行论述的?
而华罗庚并没有因此动摇自己求学的信念,自己在家中努力,牢记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他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用他的勤奋,弥补了他生活条件上的不足。
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也许这条路很曲折,但走过去就会是平坦的道路。 勤能补拙,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简单道理。
提出观点
证明观点
紫罗兰遇酸变红→发明石蕊试纸
地图上海岸线凸凹部分相互吻合→大陆漂移学说
睡觉时眼珠转动→容易做梦阶段
总结观点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真理诞生
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
总结板书
1.看得多了,习以为常。
2.见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一、根据句意写词语:
3.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锲而不舍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2)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改为陈述句)
(3)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改为反问句)
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
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
没有大胆的猜测怎么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呢?
三、精彩赏析。
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句子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
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的问题、提出的疑问
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找到真理
把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生动的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堂练习
2.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
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
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科学领域的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会给……”说明科学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遥远
也并不容易
随堂练习
摘抄本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搜集有趣的科学小故事,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成为生活的发现者吧。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