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
初一语文试题
一、书写与卷面(3 分)
1.书写规范 卷面整洁
二、积累与运用(32 分)
2.根据拼音写生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 分)
⑴随着雄 hún( )的歌声响 chè( )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
铁块,有人送来粮食……
⑵我不禁头涔.涔.( )而泪 shānshān( )了。
⑶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 màn( )长而急遽.( )的变化,孤独而惆怅.
( )的黄 hūn( )的到来。
⑷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 )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 hóng( )
毛还轻。
3.默写。(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2)开轩面场圃, 。 (孟浩然《过故人庄》)
(3)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 (《学弈》)
(4) ,颜与梅花俱自新。 (卢仝《人日立春》)
(5)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走到
一起来了。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6)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万里赴戎机, 。 (《木兰诗》)
⑻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⑼于谦在《石灰吟》里通过“ , ”两句诗
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4.下列诗句与品格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顽强奋发、执着向上的品格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鄙薄流俗、消极清高的品格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乐观向上、努力不懈的品格
D.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不畏艰难、愈挫弥坚的品格
5.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寒食,即寒食节,古代习俗要禁火,只吃冷食。
B.《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
著的。孟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家学派代表人物。
C.中国古代对年龄有着特殊的称谓:如 20 岁为弱冠之年,30 岁为而立之年,70-90 岁
为耄耋之年,100 岁是期颐之年。
D.《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诗都是咏物诗,或写其物之形态,或写其所处环境,
都采用了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手法。
6.名著阅读。(10 分)
(1)《鲁滨逊漂流记》阅读。(4 分)
①鲁滨逊初到荒岛时,面对困难采用了不同的应对办法,请你补全表格。(2 分)
面对的困难 应对的办法
缺少必需物资 到船上把有用的东西找来度日
没有住所 A.
自己会忘记时间 B.
火药会用完 用陷阱成功捕到了山羊
②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
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
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A.“这个可怜的老实人”是 。结合原著概括他“感恩”“我”的原
因 。(2 分)
⑵《西游记》(前 31 回)阅读。(3 分)
那怪道:“你这厮甚不晓得哩!我这——
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里边一条金趁
心,外边万道珠丝阶。名称宝杖善降妖,永镇灵霄能伏怪。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
带。或长或短任吾心,要细要粗凭意态。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值殿曾经众圣
参,卷帘曾见诸仙拜。养成灵性一神兵,不是人间凡器械。自从遭贬下天门,任意纵横游海
外。不当大胆自称夸,天下枪刀难比赛,看你那个锈钉耙,只好锄田与筑菜。”
①语段中“那怪”指的是 (1 分)
②“自从遭贬下天门,任意纵横游海外”“那怪”为什么被“贬下天门”? (2 分)
⑶《汉字奇兵》阅读。(2 分)
省城的南山脚下,有一个幽静的去处,它虽然不是省里最大的图书馆,却是省里最老的
图书馆,这是 图书馆,馆里来了一个新馆员,他叫 。
⑷《飞向人马座》阅读。(1分)
书中,在与强大可怕的黑洞搏斗时,想出把 15 个小发射器装到了飞船的发射仓里,在
失重之前启动发射器,终于逃出了黑洞办法的人是 。
7.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请从“疫情 春雨 震撼 尘埃 和煦 ”
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要求运用“融情于景”的写法。(不超过 60
个字)(3分)
三、阅读(35 分)
(一)古诗阅读(5 分)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千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8.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花堤和 、 等景物。(2 分)
9.这首诗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3 分)
(二)文言文阅读(5 分)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
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
与他对立在此!” ①(选自《广笑府》 )
【注】①《广笑府》,明代冯梦龙文言谐谑小说。
10.解释加点词。(1分)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 )
11.文中“父寻至”的地方具体是 (用自
己的话概括)(2 分)
12.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
B.告诉大家为人的品性: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胸怀。
C.告诉我们生活中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D.告诉我们要容忍生活中凡事斤斤计较、不懂谦让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Ⅰ(9 分)
一把老钥匙
①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
在翻传家宝吗?”
②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
③“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④“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
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
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
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⑤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
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⑥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
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⑦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
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三婶说,我正发愁找不到你家呢,你说这城里的楼一个框一个框
的,看着都叫人眼花缭乱。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
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
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⑧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
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⑨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
依着母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
和弟弟偶尔交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⑩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
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
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
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们从未离开过。
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
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
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
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
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
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
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
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把钥匙放在掌心,像摸着婴儿一样
轻轻地摩挲着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
人。”
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小齿痕,
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
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
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13.联系上下文,阅读第⑨段,说说“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是
。(2 分)
14.第 段画线句中“你妈心思”是 。(1 分)
15.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2 分)
时间 概括主要事件
回到家时 母亲寻找钥匙
一周后 弟弟卖掉老宅
那天下班 ①
农历六月六 母亲执意回去
回城后 ②
16.第 段画线句“母亲把钥匙放在掌心,像摸着婴儿一样轻轻地摩挲着说:“家门
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运用了 修
辞手法和 、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对钥匙的 ,
也表达出母亲对老宅的 。(4 分)
(四)现代文阅读Ⅱ(9 分)
卖凉皮的小男孩
郑玉超
①二十多年前,有一天我由兰州乘火车去徐州,上车不久我就睡着了。到了天水站时,
已是中午,叫卖声吵醒了我。我打开车窗,见车下站着许多叫卖者。一个小男孩,瘦瘦的,
酡红的小脸蛋,肩上斜挎着一个小书包,碎花布做成,赤橙黄绿青蓝紫,调色板一般,焕发
低调的灿烂,上面用笨拙的字体绣着四个字:好好学习。
②小男孩手里也拎着竹篮,比大人的小了许多,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一些盒子,一看便知
是凉皮。他不像别人那样高声兜售,而是一言不发,躲在人群里,满脸羞赧,像是生怕被人
发现似的。
③看样子是小学生,瑟缩着身子,他的眼光躲闪着。我向他招招手,他望着我,不动一
步。站在他身边的老太太推了推他,说:“尕(gǎ)娃子快去,那叔叔要买你的凉皮呢!”
④小男孩机械地移动了两步,趁老太太不注意,像拉长的弹簧突然失去了外力,立马又
缩回了原处,低着头,重新躲到了人群后。
⑤我好奇地看着这有趣的一幕。小男孩抬起头,瞥到我望去的目光,忙又怯怯地低下了
头。我忙喊:“小男孩,给我来份凉皮。”
⑥小男孩又抬头,我又向他招了招手。他确信我在喊他后,一丝喜悦不经意地滑过嘴角。
他红着脸,半是羞涩半是开心地跑向我,篮子有点重,他跑起来像只可爱的小企鹅。
⑦我从窗口递出十块钱给小男孩。他踮起脚尖,先将凉皮塞了进来,然后,放下脚尖,
个儿一下子矮了下去,他手忙脚乱,解开书包的纽扣,开始找钱。
⑧这时,“咣当咣当”声音传来,火车启动了。小男孩似乎还未反应过来,依然弯着腰
找钱。我对余钱已经失去了希望。
⑨忽然,小男孩发现车子开走了,忙追上来。路面并不太平,我看到他磕磕绊绊的样子,
一种心疼从心底里浮起来。我连忙向他摆手,大声喊:“不用找了,不用找了。”
⑩火车渐渐加速,小男孩根本不理会,他边跑边喊不远处的一个汉子。那汉子急急抓过
钱,风一般奔跑着,很快靠近了我的窗口。我清晰地看到汉子鼻尖上沁出的汗珠。他气喘吁
吁,将捏成一团的钱扔进车窗,声音远远地送来:“娃子来不及找了,钱给你。”
我一看,十元钱。我的鼻子一阵发酸,我飞快地又将钱扔出窗外。那汉子走过去捡起
钱,交给已走到身边的小男孩。我远远地望见,那个小男孩呆呆地立着,望着载着我的火车
远行的方向。
良久,才见他扬起小小的臂膀,挥着,挥着,直到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
那以后,我每一回经过天水,都会下意识地张望。我希望能从来来往往的小贩子里看
到熟悉的身影,然而,我失望了,再也没见过那身形瘦弱的小男孩。
终于,有一回我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是替小男孩追我的那个汉子。听了我的描述
后,汉子笑了一笑,说:“你说的是小马驹啊。那时,他的爷爷身体不太好,小马驹跟着他
奶奶一起来卖凉皮,脸皮薄,张不开口。”
汉子忽而想起来,告诉我:“那次你是不是付了十元钱,买的一盒凉皮?他一家人一
直在念叨呢,小马驹直跺脚,说自己贪了你的大便宜呢。”
“那小马驹不卖凉皮了?”我笑了笑,问汉子。
“爷爷病好后,小马驹就安心上学读书了,每回考试都是优呢。”红脸汉子张开大嘴,
乐呵呵地笑着,像是说自己的孩子。
17.请将“我”与“小男孩”间的三件事填写完整。(3 分)
①二十多年前,在天水站,我
②那以后,每次经过天水,我
③终于,有一回在天水站,我
18.请根据第 段划线句的上下文情境,写一段文字,再现“我”当时的心理活动。(不
超过 50 个字)(2 分)
我一看,十元钱。鼻子一阵发酸,我飞快地又将钱扔出窗外。
1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运用倒叙手法,写“我”和卖凉皮的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全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
述,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B.第③④自然段中“我向他招招手,他望着我,不动一步”“趁老太太不注意,像拉长
的弹簧突然失去了外力,立马又缩回了原处”是因为小男孩是被迫到火车站卖凉皮的,内心
很不情愿。
C.第⑧自然段中“这时,‘咣当咣当’声音传来,火车启动了”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
的作用,承接上文“火车到了天水站台”,为下文写“我对余钱已经失去了希望”和男孩来
不及找零钱做铺垫。
D.替卖凉皮的小男孩追上“我”送还十元钱的那个汉子和站在小男孩身边推了推他的老
太太,都不能删去。这些次要人物形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0.文章表现出作者对小男孩的同情和关爱,歌颂了小男孩 之美,
也表达作者对偏远落后地区孩子们能拥有快乐童年、安心读书的期盼。(2 分)
(五)现代文阅读Ⅲ(7 分)
为人生编织一道花的篱笆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
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
蜿蜒的土路泥泞……
②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
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
是别家的石墙。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
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
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
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姑娘,闹着,笑着。
③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
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你们是远道来的吧? 去老钱家 ”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
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 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
的声音里透着欣喜。他含笑看花的眼神里,全是温和与欣喜,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
儿。
⑥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
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枯萎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
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⑦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
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已的嘴
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
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
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⑧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
关联起来。
⑨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
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夜晚露宿街头的他,
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
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
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执著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
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
畏之心。
⑩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
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但我们可以为自己,也为路过我们生命的人编织一道花的篱
笆,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文章有删改)
2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 分)
人物 事件 品质
亲戚邻居 ① 美好的情趣
年轻女子 ② 关切的善意
拾荒歌者 参加文艺节目,怀着梦想倾情献唱 ③
本文通过三件小事,表达生活中应该多一些希望和美好的主题,这是④
(填选项)的写作手法。(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以小见大 D.象征)
22.第⑤段“他含笑看花的眼神里,全是温和与欣喜,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运用 描写,写出了 ,表现了
。(3 分)
四、作文(50 分)
23.留意观察,用心感受,人生的旅途处处是课堂: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陪你畅游知识
的海洋;自然界,飞鸟和落花带你领略生命的色彩;生活中,家人和朋友伴你感受真情的温
暖……一定有那么一课,让你感受深刻,获益匪浅。
请以“我记住了这一课”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班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 600 字。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初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
提示:主观题答案和“答案示例”仅供参考。学生的表述可以丰富多彩,只要意思对并
且语言表述简明、连贯,即可给分。
一、书写与卷面(3 分)
1.书写规范 卷面整洁
评分标准:提高书写卷面标准,用 3、2、1、0 赋分标准对应原来 5、4、3、2 赋分标准。
二、积累与运用(32 分)
2.⑴浑 彻 ⑵céncén 潸潸 ⑶漫 jù chàng 昏 ⑷xuē 鸿(每空 0.5 分,共 5 分)
3.⑴咬定青山不放松 ⑵把酒话桑麻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从今克己应犹及 (5)为了
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 (6)会当凌绝顶 (7)关山度若飞 ⑻出淤泥而不染 ⑼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每空 1分,共 10 分)
4.B(2 分)
5.B(2 分)
6.名著阅读(10 分)
⑴①示例:A.搭起简易帐篷 B.在大方柱上刻上日期 (2分)②星期五 “我”从野
人手里救了他。(2分)
⑵①沙悟净(沙僧、沙和尚)(1分)②示例:卷帘大将(沙悟净)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
碎琉璃盏(失手打破玻璃),惹怒了玉帝(或触犯天条),被贬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
精)。(2 分)
⑶千雯 桑南(2 分)
⑷钟亚兵(1 分)
7.要求:三个以上词语,60 字以内,运用融情于景写法,语句通顺流畅。(3 分)
三、阅读(35 分)
(一)古诗阅读( 5 分 )
8.春雨 溪水(2 分)
9.初春的午后,一个牧童惬意地躺在柳荫下睡梦正酣。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渐渐远去,
一直吃到柳林的西面。(3 分)
(二)文言文阅读(5 分)
10.都(1 分)
11.将要出城门的地方(2分)
12.D(2 分)
(三)现代文阅读Ⅰ(9 分)
13.我和弟弟背着母亲卖掉了老宅,担心母亲知道后会生气。(2 分)
14.母亲舍不下老家。(1 分)
15.①三婶送还钥匙(三婶买下老宅) ②母亲保管钥匙(我把钥匙给母亲)(2 分)
16.比喻 动作、语言 珍视(珍惜、重视)依恋(留恋、怀念)(4 分)
(四)现代文阅读Ⅱ(9 分)
17.①用十元钱买了一个小男孩的凉皮。②希望再次见到小男孩,却未能如愿。③知晓
了小男孩和家人的生活变化。(3 分)
18.怎么能白吃一份凉皮呢!可爱的小男孩多么不易呀!说啥也不能这样,这钱都给他了。
(2 分)
19.B(不是“不情愿”,而是小男孩脸皮薄,怕难为情)(2分)
20.淳朴厚道(淳朴友善、懂事朴实) (2 分)
(五)现代文阅读Ⅲ(7 分)
21.①打理出美丽的花篱笆 ②送食物给朝鲜老乡 ③善良和执著 ④ C (4 分)
22.神态 男人看花时的温和与欣喜 男人对花的喜爱(怜爱)之情。(3 分)
四、写作(50 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内容
主题思想 写作内容 篇章结构 语言表达
等次
一等 立意深刻 选材典型 结构严谨 生动形象
(50—44)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条理分明 真实感人
二等 选材得当 结构合理 通顺流畅
中心明确
(43—37) 内容具体 条理比较分明 感情真实
三等 选材一般 结构比较完整 有语病
中心基本明确
(36—30) 内容欠具体 条理欠清晰 缺乏感情
四等 选材不当 结构有残缺 语病比较多
中心不明确
(29-20) 空洞无物 条理比较乱 没有真情实感
五等 选材荒诞
无中心 杂乱无章 语句不通
(19 分以下) 内容抄袭
补充说明:
⑴作文书写与卷面占 3 分。
⑵错别字每个扣 1 分(重现的以及助词等暂不计),病句每个扣 2分。
⑶字数不足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2 分;400 字以下降一等处理。诗歌不少于 30 行,每
少 1 行扣 1分,不足 20 行降一等处理。
⑷有个性、有文采、确实优秀的,要给高分、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