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复习+基础检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jiǎo(缴费) zhē(蜇人)
缴zhuó(弓缴) 蜇zhé(蜇伏)
2.易读错的字
教诲(huì) 学弈(yì) 弓缴(zhuó) 纬度(wěi) 不屑(xiè)
蝈蝈(guō) 盘盂(yú) 鸿鹄(hú) 锲而不舍(qiè)
考点二:词语听写
援助 射击 辩论 清脆 拦住 恐怖 蟋蟀 诞生 领域 司空见惯
逆行 纬度 砂锅 盐酸
考点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清脆——洪亮 痛苦——难受 猜测——猜想 愉快——喜悦 探索——探究
普通——平常 偶然——偶尔 鄙夷——鄙视
2.反义词
增加——减少 单调——丰富 痛苦——舒服 丑恶——善良 普通——特殊
美丽——丑陋 浪费——节约 糟糕——精彩
3.四字词语
锲而不舍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无独有偶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一应俱全 追根求源 津津有味 争论不休 捧腹大笑 孤陋寡闻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远涉重洋 走马观花 不假思索 自愧弗如
声具泪下 无缘无故 人云亦云 赴汤蹈火
4.特殊词语拓展
百思不得其解 百闻不如一见 事实胜于雄辩 有志者事竟成
一失足成千古恨 打破砂锅问到底
5.文言文字词理解
通国(全国)之善弈者也 非然(这样)也
为(因为)是其智弗若(不如)与 如探汤(热水)
孰为(同“谓”,说)汝(你)多知乎 我以(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
考点四:背诵、背写
1.背诵《学弈》《两小儿辩日》全文。
2.日积月累
考点五:句子理解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品析:这句话引用华罗庚的话来进一步说明科学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样更有说服力。
2.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品析:“吓了一跳”写出了“我”的意外和困惑,在“我”的心里,表是神秘而美丽的。“愉快”是因为“我”的猜测被证实而产生的愉快和满足,与课文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形成呼应。
考点六:课文理解
1.《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一个人(三心二意),最终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两小儿辩日》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讲述了两个小孩的不同观点和理由,孔子面对这个问题也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体现了两个小孩(善于观察、敢于大胆质疑,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紫罗兰的变色)、(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3.《表里的生物》讲述了“我”小时候对表的声音很好奇,从“(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这一观点出发,逐渐推断出(表里有能发出好听声音的生物),并相信父亲说的有个“小蝎子”在表里,表现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课文以(一本古老的纸质书)串起全文,以两个孩子关于阅读、学习的对话作为主体,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学习场景以及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学习)的独特思考。
考点七:日积月累
1.日积月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2.良好的学习习惯:
1.多读课外书,尤其是名著。
2.边读书边思考,勤做笔记。
3.勤问勤查,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
【单元基础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8分)
yuán zhù zhēnɡ biàn kǒnɡ bù xī shuài
( ) ( ) ( ) ( )
qīnɡ cuì chǒu è bō li lǐnɡ yù
( ) ( ) ( ) ( )
二、选择题。(15分)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人虽听之。(指弈秋)
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指专心致志者)
C.为是其智弗若与?(指三心二意者)
D.孰为汝多知乎?(指孔子)
2.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A.发明 创造 发现 成就 B.创造 发现 发明 成就
C.发现 创造 成就 发明 D.发现 发明 创造 成就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D.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 )
A.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许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B.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这个问题,发现真理。
C.当你产生了一百个问题之后就能找到真理。
5.下列对“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的“?”是发现不了问题,不断追问,因而产生疑问。
B.这里的“!”是通过探索,还解决不了疑问,发现不了真理,因而感叹。
C.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8分)
1.“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这句中“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这两个短语可以调换顺序。
( )
2.《两小儿辩日》中的两小儿很没有礼貌,居然嘲笑大教育家孔子。 ( )
3.《学弈》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 )
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就是如果今天能让自己更新,那就应该日日更新,不断进入新的境界。说明每天都应让自己有所提高和进步。 ( )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1)《学弈》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故事是: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惟_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思__________________。(5分)
(2)《两小儿辩日》一文中的两小儿的观点相反,请写出其中一儿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从两小儿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从孔子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我们的祖国从贫穷走向富裕,是因为在不断变革,这让我想起了《周易》中的“______________”;只要对民众有利,符合实际,就不必遵循古法旧制,这正如《淮南子》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力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28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说明了波义耳是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将一种液体滴在石蕊试纸上,不久后颜色变红了,这说明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波义耳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说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2分)
从臭气弹到原子弹
费米小时候十分调皮,他常常拿出许多时间去玩耍和恶作剧。他和同伴爬到楼顶用盛水的桶相互战斗;和女同学开玩笑,选举其貌不扬的女同学当“五月皇后”,然后大肆鼓噪,使那位被推选的少女啼笑皆非;他偷偷把一盆水放在虚掩着的门上,让第一个走进的人浇个落汤鸡;等等。然而,这对费米来说还不算够,他又闹到课堂上来了。
有一次,教授正在课堂上讲课,费米和他的朋友拉赛蒂却交头接耳。他们玩弄着自己设计制造的臭气弹,只听得“砰”的一声,臭气顿时充满了整个教室。教室里一片惊叫,课被搅乱了。老师愤然离开教室,把费米恶作剧的事情在全校通报批评,许多老师纷纷向校方建议:“把肇事者费米永远开除学籍!”
这时,费米的实验老师卢吉·普齐安站出来大声为费米辩解。他说,费米搞臭气弹固然不对,但他是因为精力旺盛得不到知识的满足,老师的责任应该是引导他,并教他丰富的知识。普齐安老师深知费米出奇的聪明和才干,他担保说:“这个小伙子将来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这样,费米的学籍被保住了。
在日后的学习中,普齐安十分注意帮助和保护费米。他和其他的老师不同,自认是一位才疏学浅的人。他对学生的帮助不是多给学生知识和予以指导,而是反过来向学生求教,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他了解到,费米已经全部掌握了自己现有的知识。于是,他要费米教他理论物理学,他谦虚地说:“费米,我才疏学浅,你博闻强识,请你给我讲一些物理学方面的新知识吧。”见老师诚心以待,费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给老师开了一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课程。
普齐安对费米的爱护和激励成为费米后来考入大学深造的极大推动力量。1922年7月,费米以优异的成绩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6年,25岁的费米担任罗马大学第一任物理学教授,后来在居里夫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慢中子铀的人工衰变的现象,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由于受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统治的迫害,费米1938年举家逃往美国。他在芝加哥大学参加并主持了第一个原子反应堆的设计和试验。随后,他又参加了“曼哈顿计划”,终于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1.文中画“ ”的三个句子中的引号用法依次是( )( )( )(3分)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重要的、着重指出的部分
C.表示特定的含义 D.表示否定或讽刺
2.请在第4自然段中用“ ”画出与画“____”部分相照应的句子。从画出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普齐安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4分)
3.下列对文中第4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普齐安老师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没有学生聪明。
B.普齐安老师虽然才疏学浅,但他非常虚心。
C.普齐安老师并不才疏学浅,他向费米请教理论物理学的目的是要调动费米学习的积极性,让他把多余的精力用到深入的学习中去。
4.普齐安对费米的爱护、激励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习作与表达。(30分)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发挥想象,续编一个合理、有趣的故事。要求:语句通顺,重点突出,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熊猫贝贝住在温暖如春的中国四川,企鹅乐乐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他们都是网迷,经常用QQ聊天,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网友,经常发电子邮件互相问候。这不,熊猫贝贝的生日到了,热情的企鹅乐乐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熊猫兄,你的生日快到了,特送上南极特产——南极冰一块,望笑纳。熊猫贝贝喜不自禁,高兴得又蹦又跳……
参考答案:
一、援助 争辩 恐怖 蟋蟀 清脆 丑恶 玻璃 领域
二、1.A 2.D 3.A 4.B 5.C
三、1.× 2.× 3.√ 4.√
四、1.(1)《孟子·告子上》 专心致志 弈秋之为听 有鸿鹄将至 援弓缴而射之
(2)太阳刚出来时离人们近些,中午离人们远些
要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要实事求是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五、(一)1.化学家波义耳在一次实验意外中发现了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由此发明了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2.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3.说明这种液体是酸性的。
4.示例:很多有名的发现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引出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和思考身边的小事。
(二)1.D A C
2.他谦虚地说:“费米,我才疏学浅,你博闻强识,请你给我讲一些物理学方面的新知识吧。” 谦逊 与众不同
3.C
4.成为费米后来考入大学深造的极大推动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