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27 09:2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2019/1/24哇,好烫!2019/1/24好凉爽呀!2019/1/24比热容课题:比热容
课型:复习课
2019/1/24本课教学重点
1、比热容的概念
2、比热容的单位
及其物理意义本课学习难点
1、比热容的应用
2、热量的计算
2019/1/24比热容的概念:
用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 °C;所吸收的热量来描述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比热容的符号:用 “ C ” 表示一、比热容的概念2019/1/24二、比热容的单位、物理意义 1、单位:J/(kg· °C) 例1 C水= ,
及其物理含义是: .
例2:下例事实中不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 )
A 初春培育秧苗时,早排夜灌不使秧苗受冻。
B 夏天时旅游观光者喜欢到海边度假。
C 夏天,三峡库区蓄水后的平均温度下降2--3°C。
D 汽车用甘油作冷却液。
4.2X103J/(kg· °C)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1 °C,所吸收的热量为 4.2 X103 J。D2019/1/24 例3:图A 1、如上图,杯中的水倒掉一半后,
比热容是否发生变化? 答:没有倒掉一半2019/1/24 例3; 图B 2、如左图,给杯中的水加热后,比热容是否发生变化? 答:没有2019/1/24 例3:图C 3、如左图,给杯中的水降温后(变成冰块),比热容又是否发生变化? 答:变化了2019/1/24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它是由物质本身所决定的。且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不随质量、吸热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容一般不同(如:水和冰)三 、比热容的特性2019/1/24公式:Q吸=Cm(t - t0)
   或Q放=Cm(t0 - t)
注释:Q表示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 表示末温, t0表示初温。四 、热量的计算2019/1/241、质量为1kg的铁块,温度从40 °C升高到50 °C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 °C)]五 、练一练
已知m=1kg , t0 = 40 °C, t = 50 °C,
    C铁=0.46 × 103J/(kg· °C)
求:Q吸=?
解:由Q吸=Cm(t - t0)得
= 0.46×103J/(kg· °C) × 1kg ×( 50-40)°C
=4.6 × 104J答;铁块需要吸收4.6 × 104J热量2019/1/242、质量是100克的煤油,吸收了7.2 ×103J的热量 后温度升高到50 °C ,求煤油的初温是多少°C ?    [C煤油=2.4×103J/(kg· °C)]  
已知t = 50 °C,m=100g=0.1kg,Q吸= 7. 2×103J
[C煤油=2.4×103J/(kg· °C)] 
求: t0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 7.2 ×103J/2.4×103J/(kg· °C) ×0.1kg
=30°C
即 t0= 20°C 答;煤油的初温是20°C      2019/1/24  有四位学生,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2)比较C、 D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A、C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       
等因素有关。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有关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变化有关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比热容、物体质量、
温度变化2019/1/24课堂训练 1.冰的比热容是 ;
其物理含义
; 若将其切掉一 半后,余下的冰块的容 。
2.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而不用其他液体是因为
, 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 水比等质量的其他液体放出的热量 。(填“多”或“少”)
2019/1/243.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在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 )
A 相同
B 铝块升高的温度 较多
C 铜块升高的温度较多
4.质量为2kg的砂石,从10°C变为20°C时,求它吸收的热量?[C砂石=0.92×103J/(kg· °C)]
5.质量为500g的某金属块,温度从90°C降低到80°C时,放出4400J的热量。这种金属的比热是多少?它可能是哪种金属?2019/1/24
6.已知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3:4,质量之比为1:2,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与乙温度变化之比为多少?
7.地理书上用“早穿棉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一些
盆地或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请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