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常见天气系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气流运动状况看,甲处天气系统属于( )
A.锋 B.低气压 C.气旋 D.反气旋
2.下列有关该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心多大风 B.受其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C.中心多上升气流 D.我国长江流域每年7月出现的伏旱天气与其有关
左图中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且该图所示天气系统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右图示意左图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3.左图中w地最可能吹(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4.左图所示时刻( )
A.②地降水概率较③地大 B.①地风力较②地强 C.④地的气温较②地高 D.②地的光照较④地弱
5.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6.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
8.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
A.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B.气温降低,刮风下雨
C.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D.湿度增加,风和日丽
2021年入夏以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异常活跃,如龙卷风、下击暴流等。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下击暴流多产生于发展成熟的强对流云团之中,是一种突发性、局地性、小概率、强对流天气,其一般发生在海拔10km以下。下击暴流发生时,通常表现为一股非常强烈的冷气流从云底部向下“击出”,触地后会产生四散的直线型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最大地面风力可达15级,对近地面的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危害。下图示意下击暴流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中有下击暴流形成且势力最为强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击暴流难以精准预报的主要原因是( )
A.势力强大 B.发生频次高 C.尺度较小 D.破坏力大
11.下击暴流与龙卷风的区别是( )
A.龙卷风是高压形成的,下击暴流是低压形成的
B.龙卷风是低压形成的,下击暴流是高压形成的
C.龙卷风中心风力很大,下击暴流中心风力很小
D.龙卷风对地面影响小,下击暴流对地面影响大
下图为2017年12月8日—9日我国霜冻线(与地表0℃等温线是基本一致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与8日相比,9日我国在部分地区霜冻线位置明显南移,影响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3.下列关于12月9日各地天气的正确描述是
A.长三角寒冷干燥 B.四川盆地大雪纷飞
C.浙中南普遍降温 D.江淮地区阴雨连绵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示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甲地沙尘漫天 B.乙地晴朗少云
C.甲地连续性降水 D.乙地“梅雨”连绵
某天气系统过境后,家住我国南方的刘老师打开手机中的天气预报软件,获得了当地从昨天到接下来一周的天气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从图中昨天和今天的气温、风向来判断,“某天气系统过境后”,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7.关于图中所示各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昨天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B.今天大气保温作用较好
C.明天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D.周二白天洗车店生意较好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
①天气晴朗温暖 ②气压高 ③天气阴 ④气压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①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 ②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
③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 ④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小题。
图1 全国某降水量分布图
图2 不同日期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
20.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受图示天气系统的影响,①②两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
A.气温差异先缩小再扩大 B.气压差异先缩小再扩大
C.过境前后②地风向突变 D.①地降水旱于②地
23.专家预测②地雾霾天气将随着冷锋的到来而减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风力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②气压升高,利于污染物扩散
③降水增多,利于污染物沉降
④温度降低,利于污染物沉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年4月9日,湖北陈先生在网上发布了一段青海西宁(36.56°N,101.74°E)某洗车场“洗车师傅用高压水枪制服龙卷风”的视频。视频中显示,龙卷风卷着灰尘沙土和纸屑逐渐向洗车师傅靠近,洗车师傅淡定地拿着高压水枪对着龙卷风一通喷水,肆虐的龙卷风转瞬之间就被喷没。下图为洗车师傅用高压水枪对龙卷风喷水视频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推测这次小型龙卷风出现的时间可能在( )
A.日出之后 B.正午之前 C.正午之后 D.日落之前
25.造成这次小型龙卷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洗车场( )
A.吸热蒸发较快,近地面易形成低气压 B.树木障碍物少,地表对风的阻力较小
C.尘土颗粒较细,细尘土易迅速地飘浮 D.车辆排热量多,气流上升的速度较快
26.高压水枪在喷没这次小型龙卷风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减速作用 B.降温作用 C.增湿作用 D.减尘作用
2019年5月11日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遭遇近10年最强风沙尘暴天气过程,下图示意当日部分时段拐子湖地面气象要素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沙尘暴最严重的时段是( )
A.4-10时 B.8-14时 C.14-20时 D.18-24时
28.导致此次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A.强冷锋 B.强暖锋 C.强气旋 D.反气旋
29.当日8-14时气压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使得当地空气受热上升 B.冷空气前缘到达推动暖空气上升
C.空气由四周流向中心后辐和上升 D.较暖空气主动爬升到冷空气之上
下图为北美部分区域某时刻的海平面等压线天气图,在此刻之前,M地附近经历了天气系统的演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图示天气形势最可能出现在( )
A.一月 B.四月 C.七月 D.十一月
31.此时西海岸( )
A.气压比同纬度两侧高 B.气压比同纬度东海岸高
C.南部容易出现晴朗天气 D.南部容易出现阴雨天气
32.M地在此刻之前最有可能经历了( )
A.暖锋的形成 B.暖锋演变成冷锋
C.冷锋的合并 D.高压脊变低压槽
二、综合题
33.下图为2016年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此时南京的风向,比较呼和浩特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比较北京、长沙的空气质量的优劣,并说明主要原因。
(3)判断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并说明其未来天气变化趋势。
3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
(2)据图中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原因。
35.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从中心流向四周,且甲地位于北半球,故甲处天气系统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反气旋,故D项正确。
2.
从气压状况看,该天气系统为高压;从气流状况看,属于反气旋。根据图中甲处天气系统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其为副热带高压带,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空气水平运动较弱,风力小,多晴天。我国长江流域每年7—8月份发生的伏旱天气正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故D项正确。
长流中下游流域7-8月的伏旱,与副高控制有关,盛行下沉气流,没有成云致雨的条件。
3.C
4.B
3.
由右图可知,O到P气压由低到高,说明左图所示为低压中心,由材料可知,图示天气系统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是南半球的气旋,再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判断,左图中W地最可能吹东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
左图中OP一线位于锋面气旋的右侧低压槽位置,即OP处是一个暖锋系统。②地位于暖锋锋后,③地位于暖锋锋前,暖锋降水在锋前,②地降水概率较③地小,A错误;从右图中看,①地较②地气压变化大,①地风力较②地强,B正确;④地纬度较②地高,且处于冷气团一侧,故气温较②低,C错误;②地降水概率较④地小,光照较④强,D错误。故选B。
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在锋面气旋中,左侧是冷锋,右侧是暖锋。
5.C
【详解】
读图可知,四幅图比例尺相同,疏密状况相同,但气压梯度差不同,等压线气压差越大,则风力就越大,图①中气压梯度为2百帕,②中气压梯度为2百帕,③中气压梯度为6百帕,④中气压梯度为6百帕,其中图③中P点所在位置等压线最密、气压梯度最大,故风力最大,C正确。故选C。
6.D
【详解】
台风一般夏秋季生成于热带和副热带洋面,我国黄海海面主要在 温带,A错;大于10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B错;气压值最低处为风眼,风速比较小,C错;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D对。
7.B
8.B
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7.根据图示气压变化信息,结合a、b、c三图可知,该区域内是北半球一低压槽控制。槽线穿过丙丁两地,丁地靠近低压中心,丁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丙地,D错误;丁地更靠近低压中心,即槽线在低压中心的西侧,因该地位于北半球,所以低压槽处可能存在冷锋,甲位于冷锋锋线后,降水概率大,气温日较差小;乙地位于冷锋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天气,温差较大,A错误,B正确;气压曲线丙处斜率小,丁处斜率大,说明丁处附近气压变化大,故与丙相比,丁处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大,C错误。故选B。
8.乙地位于冷锋锋前,未来几天,乙地将要受到冷锋影响,可能出现气压上升,大风、降温、阴雨天气,故B正确,ACD错误。
9.D
10.C
11.B
本题以下击暴流为背景,涉及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考察学生概念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
9.
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下击暴流“通常表现为一股非常强烈的冷气流从云底部向下击出”,即下击暴流必然伴随下沉气流,下沉气流越强越快则势力越大。图示中,仅④图中锋面离开,只有单向下沉气流,故此时下沉气流的势力最为强大(上升气流会减弱下沉气流),即下击暴流的势力也最为强大。而①②③中锋面未离开,仍有上升气流。①②上升气流较多,不易形成下击暴流,③中下沉气流较④少,下击暴流势力较弱。则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10.
下击暴流难以精准预报主要是因为下击暴流尺度较小且存在时间短,难以捕捉,只有特定的雷达才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预警,C项正确。下击暴流属于小概率天气,出现频次较低、破坏力大,但风速高、势力强大及破坏力大都是下击暴流形成后的影响或表现,并不是能否精准预报的主要原因,ABD项错误。故选C。
11.
龙卷风与下击暴流的形成机理不同龙卷风是低压涡旋形成,A项错误。下击暴流在地面上是雷暴高压形成,B项正确。龙卷风最中心有类似“台风眼”的存在,风力很小,C项错误。下击暴流中心风力很大;两者对地面影响都非常大,D项错误。故选B。
“下击暴流”是一种天气现象,它产生于强对流云团内,从云底部向下“击出”,为速度很快的冷气流,与近地面暖湿空气相遇后形成强暴流,对近地层的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危害。当一股冷空气突然从万米高空以极高的速度俯冲下来时就形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巨大能量。下击暴流是和雷暴有关的一种小尺度现象。下击暴流形成的对流云团主要是上空的冷空气与近地面暖湿空气的对流。
12.A
13.C
12.与8日相比,9日我国在部分地区霜冻线位置明显南移,即0℃等温线位置南移,说明区域内温度下降。影响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冷锋,A对。暖锋影响气温升高,B错。气旋、反气旋影响霜冻线不是条带状移动,C、D错。
13.12月9日,由于冷锋南下,长三角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少雨,A错。四川盆地地形闭塞,受冷空气影响小,不会是大雪天气,B错。浙中南受冷空气影响,普遍降温,C对。江淮地区受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天气,江淮地区阴雨连绵,D错。
14.C
15.A
14.
由材料“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可知,该天气系统在我国北方地区附近,该天气系统中有两个锋面系统,说明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依北半球(如下图)可得C正确。也可以从锋面气旋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左冷右暖”,没有② ④这种情况,B 、D错误;从冷暖锋形成分析,北半球冷锋只能从北向面推移,暖锋从南向北推移,A错误,C正确。故选C。
15.
结合上一小题可知,.甲地位于冷锋后,冷锋过境,可以形成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的沙尘暴,A正确、C错误;乙地为暖锋,可以形成连续多日阴雨天气,B错误;“梅雨”连绵,应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D错误。故选A。
16.A
17.C
16.材料“某天气系统过境后”,说明昨天、今天气温低至0°C、-1°C的原因是受该天气系统的影响造成的,且该天气系统影响下风向为西北风,因此为北方冷空气南下造成的,该系统应为冷锋天气系统,选A。
17.昨天西北风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A错;今天天晴,云层水汽少,大气保温作用差,B错;明天风力为微风,反映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小,C对;周二有小雨,不适合洗车,D错。
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概念、天气特征,学生应区别理解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晴;过境时刮风、阴雨、雨雪、降温等;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18.D
19.A
18.图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①位于冷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天气温暖晴朗,据此分析选D。
19.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说明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应该是快行冷锋天气;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或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则大风天气应出现在③阶段,据此分析选A。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暖锋.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由于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因此多形成连续性降雨天气。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暖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前。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
20.C
21.B
20.从图中可以了解,当天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的降水分布。高压区不能形成锋面,多干燥天气;只有在低压区,或者低压的低压槽部位才能形成锋面,形成阴雨区。相对应的区域中心应该是低压分布,结合选项只有丙符合题意。甲处长江中下游附近此时是受高压控制,晴天无降水,A错;乙处长江中游处于高压脊控制,也无降水,B错;丁此时的高压中心在海洋上,虽然东北地区有低压气旋分布,存在降水可能,但是长江中下游处于高压脊控制,无降水,D错。故本题选择C。
21.北半球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符合上述气压场只有乙符合。故本题选择B。
22.C
23.A
22.
据图可知,①②两地目前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受到冷锋的影响,由于冷暖气团气温、气压差异大,受其影响,①②两地的气温差异和气压差异将会增大,故AB错误。②地目前吹偏南风,冷锋到达时,会吹西北风,过境前后风向发生突变,故C正确。①地距离冷锋距离较远,所以受其影响形成的降水,会晚于②地,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23.
冷锋锋后有一个强大的高压系统,随着冷锋及高压的影响,②地风力将会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使得雾霾减弱,故①正确。气压高低对污染物扩散没有直接影响,故②错误。冷锋过境,容易产生降水,随着降水的降落,污染物也随之沉降,雾霾便减弱,故③正确。温度降低对污染物沉降的影响较小,故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24.C
25.A
26.B
24.
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强烈的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由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陆地和海洋上均可出现。龙卷风是一种低气压下形成的气旋,常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春、夏、秋季正午之后的1~2点,而冬季极少,C正确。日出之后、正午之前、日落之前热量条件不足,不足以形成小范围局地的热力环流,ABD错误。所以选C。
25.
龙卷风是一种低气压下形成的气旋,这次小型龙卷风形成原因是地表开阔,以平坦的沙土质地表为主,地面吸热较快,空气强烈上升,地表形成低气压,与周围气压梯度较大,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空气迅速盘旋上升,形成龙卷风,故选项A正确。树木障碍物少,地表对风的阻力较小是小型龙卷风形成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尘土颗粒较细,细尘土易迅速地飘浮是龙卷风卷起尘土的原因,但不是形成原因,C错误;停车场车辆排放的热量较少,D错误。所以选A。
26.
从场景来看,洗车师傅用高压水枪将水喷洒在龙卷风的近地表,造成地面和空气温度迅速下降,龙卷风中心与周围温差缩小,热力上升作用减弱,进而让龙卷风迅速消失,故选项B正确。高压水枪喷没,没有起到减速作用,A错误;增湿、减尘不能使得龙卷风消失,C、D错误。所以选B。
龙卷风是发生于直展云系底部和下垫面之间的直立空管状旋转气流,是一类局地尺度的剧烈天气现象。龙卷风可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包括美洲内陆、澳洲西部、印度半岛东北部等。龙卷风的季节性较弱,春季、夏季、秋季均可发生。
27.C
28.A
29.B
本题以强风沙尘暴天气过程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过境过程的天气与气候要素的変化特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
27.
由图各气候要素的変化可知,14点到20点左右,气压急剧上升,气温下降快,且极大风速达到最大,大气能见度最低,推测这段时间是沙尘暴暴发的主要时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
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由于距离冬季风源地近,5月份依然会受到较强冷空气影响,加上此时期暖气团势力不断加强,故强大的冷暖气团相遇形成强冷锋,带来沙尘暴天气;图示显示沙尘暴之后气压上升,气温下降,进一步印证是冷锋天气,故直选A。
29.
8-14时位于强冷锋过境前,强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冷空气前缘到达该地,短时间内挤占该地原来的暖气团,使暖气团被迫快速抬升到上空,造成近地面气压明显下降,直选法选B。
第1题,找出各气候要素変化最大的时段;第2题,根据沙尘暴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判读;第3题,根据锋面形成过程分析。
30.A
31.D
32.C
30.
区域表示北美地区。图中,根据站点气温可知,陆地上气温多为0℃以下,可判断为冬季,且区域多高压系统,最可能出现在1月前后,A正确,BCD错。故选A。
31.
根据材料判断,西海岸的气压线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所以西海岸的气压值比两侧低,且读图可知,西海岸气压比同纬度东海岸低,A、B错误。读图,西海岸南部出现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出现阴雨天气,D正确,C错。故选D。
32.
根据材料,在此刻之前,M地附近经历了天气系统的演变,读图,M地东侧出现锋面气旋系统,锋面气旋系统中的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同时,M地东北侧也有冷锋系统,应是受强大冷高压的影响,推动冷空气向东南方向运动。图中两个冷锋系统的锋线几乎重合,M地气压高,气温低,由此可推测M地在此刻之前最有可能经历了冷锋的合并,直选法选C,排除ABD。故选C。
本题涉及锋面气旋的考查,锋面气旋是天气系统中的难点内容,对于锋面气旋而言,无论南北半球,锋面一般出现在低压槽附近,且左侧低压槽为冷锋,右侧低压槽为暖锋,如下图:
33.(1)偏北风。南京的风力较大。理由:南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长沙空气质量较好。原因:风力大,降水多
(3)冷锋。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本题以等压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
【详解】
(1)在图中南京位置标出此时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结合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画出风向,应为偏北风或西北风。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状况,比较呼和浩特与南京两地风力的大小: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大。
(2)依据图中北京、长沙两地等压线的特征分析,长沙附近等压线密集,风力大,长沙又处于雨区,有降水。风和雨对空气具有净化作用,所以长沙空气质量较优;北京风力小,天气晴朗,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较差。
(3)依据此时的时间为11月7日,属深秋季节,冷空气势力开始增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锋线以北,以偏北风为主。这些信息表明此天气系统为冷锋。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在受冷锋影响,在未来冷锋向南推进过程中,本区将出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依据天气变化特征判断冷锋和暖锋:经历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程的是冷锋活动。一般情况下,冷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相对剧烈、明显;经历阴雨、升温等天气过程的是暖锋活动。一般情况下,暖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比较温和。
34.(1)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由于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锋面在向西运动过程中冷空气受地形阻挡渐渐静止下来,形成准静止锋。
(2)主要差异:该时期①城市气温总体上较②城市高,降水较②城市少。原因:①城市位于该天气系统(准静止锋)暖气团一侧,受锋面影响小,温暖如春;②城市位于冷气团一侧,受锋面影响大,阴雨天多;①城市纬度较②城市低。
本大题以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气候资料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原因、气候特征的对比及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图中的天气系统是准静止锋,是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的锋面,由于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锋面在向西运动过程中冷空气受云贵高原阻挡渐渐静止下来,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
(2)
读气候资料图可知,该时期①城市气温总体上较②城市高,温差较②城市小,降水较②城市少。读图可知,①城市位于该天气系统(准静止锋)暖气团一侧,且纬度较低,故气温较高;②城市位于冷气团一侧,且纬度较高,故气温较低。根据锋面降水特点,降水多在冷气团一侧,暖锋降水在锋前,即在②城市一侧,冷锋降水在锋后,也是在②城市一侧,所以②城市阴雨天多,降水较多,①城市降水较少。
35.(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
(4)中低纬度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强,)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详解】
(1)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图的左上角有个不完整的等压线部分,其数据由外而内增大,则为高压;图中间有个由外而内等压值减小的部分,则为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方。
(2)根据图中锋面的排列推测锋面数量为3个;图中左、右的冷锋和暖锋是因气旋中气流水平辐合,导致冷暖气流相遇而成,北边的冷锋是西北侧的高压(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水平辐散而形成。
(3)从图中看,P点位于暖锋锋前,西北方较远处又有冷锋锋面,因此其分别受暖锋过境、暖空气控制、冷锋过境、冷空气控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其相应的天气状况(阴、晴、雨、雪等)和气温变化即可。
(4)该区域处于中低纬亚欧大陆东岸,春季时南北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快,致使该天气系统活跃。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锋面气旋这种天气系统。这组题中最难的是第(2)、(4)题。第(2)题中北部那个冷锋的形成解释较难,需要结合第(1)题得出的图示西北部的冷高压作答,即(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第(4)题中解释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难度较大,需要抓住气流水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水平气压梯度力分析,该区域春季南北温差大使得气压梯度力大,导致天气系统活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