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眼和视觉 (2)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2、应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照相机、放大镜。
【学习重难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 、自主学习
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2、我们把透镜到物镜的距离叫 ;透镜到像的距离叫 。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胶卷相当于 ,胶片上就会出现景物清晰的 、 、的 像。
4、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 ,用来成 、 的 像。
二、 合作、探究、展示
1、在光具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 、 和 。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 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上。
2、成像规律:
物距
象的特点
象距
U
放大、等大、缩小
倒立、正立
实像、虚象
v
u>2f
f<v<2f
u=2f
v=2f
f<u<2f
v>2f
U=f
不成任何像
/
u<f
/
3.照相机
(1)镜头相当于一个 ,胶卷相当于 ,胶片上就会出现景物清晰的 、 、的 像。
(2)原理:根据凸透镜 时成像规律。
(3)调节:通过调节物体与照相机间距离、胶卷与镜头间距离来调节像的大小。
4、放大镜:
(1)一个短焦距的 ,用来成 、 的 像。
(2)原理:根据凸透镜 时成像规律。
(3)调节:通过调节 与 的距离来改变放大倍数。
三.反思
四.课堂巩固
1、凸透镜不能形成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移动蜡烛靠近凸透镜,使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移动光屏,光屏上也能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实象;
B、移动光屏,光屏上不能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实象,只会出现烛焰模糊的虚象;
C、移动光屏,光屏上什么都没有,只会出现烛焰的亮光:
D、取走光屏,使蜡烛在一倍焦距处,在光屏的同侧观察,可以看到虚象;
3、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点燃的蟾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就会在凸透镜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则距凸透镜后产生一个 ( )
A.放大、正立的虚像 B.放大、倒立的实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不能成像
5、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
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出现的现象(如图)。移动光屏
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l0厘米。据此,我
们可以确定此透镜的焦距为 (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
6、有甲、乙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f甲、f乙,将它们分别放在光具座上做蜡烛威像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若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都相等.则 ( )
凸透镜
像的性质
甲
倒立、放大、实像
乙
倒立、缩小、实像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7、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
别是 ( )
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 f,小于2 f、大于f
C.小于2 f、大于f.大于2 f D.大于f,大于2 f
8、在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
A.用放大镜看邮票上的图案 B.在岸上看水中的鱼
C.在平面镜中看自己的像 D.看电影
9、下列关于四种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潜望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10、放幻灯片时,想在银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插法应选下图中的哪一种 ( )
11、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点燃蜡烛,并凋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如图)。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凸透镜焦距为l0厘米) ( )
12、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1)实验时,应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 。
(2)如果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不动,光屏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承接不到像,你猜想可能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