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课件(共111页)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课件(共111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8 18:4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1张PPT)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诗之“最”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姬轩辕——《弹歌·断竹续竹》
中国最早的诗
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最大的瀑布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快的船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多的愁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深的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瘦的人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Ti Cai

情感
意境
意象

意象是什么?
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意象
=
主观之意
+
客观之象
我们再也见不到了,我好伤心。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剪不断。
名词
意境是什么?
意象+意象+……+意象=意境
常见意象分类
送别类意象
思乡类意象
抒怀类意象
战争类意象
爱情类意象
闲适类意象
愁苦类意象
愁苦类意象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
梧桐:凄凉悲伤,愁思的象征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饯别校书叔云》
斜阳/夕阳/落日:
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     
杜鹃鸟/子规/杜宇:凄凉、哀伤的象征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没有最愁,只有更愁
芭蕉 斑竹/湘妃竹 猿猴
乌鸦 燕子 鹧鸪 寒蝉
……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是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杨柳/折柳:
伤别离,相留之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
送别类意象
长亭:离情别绪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雨霖铃》
酒/杜康:
抒写别离之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送了一程又一程
芳草
杨花
南浦
劳歌
……
月亮/桂魄/蟾桂:
思乡念亲,离愁别恨,寂寞思归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思乡类意象
鸿雁/大雁/青鸟 :
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Homesick
双鲤。以鲤鱼代指书信。《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易触动游子的情怀。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登高。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烂柯。表示离家日久,时光易逝,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
烛。相思、别愁。
沙鸥。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抒怀类意象
梅花: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纯净洁白
菊花:
坚贞高洁、隐逸君子。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饮酒》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
松柏:
坚贞不屈的人格,象征傲岸和顽强的生命力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
后来富贵已凋落,
岁寒松柏犹依然。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竹:
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象征气节和独立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春望》
阶前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举世皆浊我独清
兰 莲花 冰雪 风霜露 蝉 ……
羌笛:
羌笛凄切之音,让征夫怆然泪下。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战争类意象
古来征战几人回
⒈投笔。指弃文从武。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⒉长城。指守边的将领。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⒊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⒋关山。指遥远的地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⒌柳营。指纪律严明的军营。“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观猎》
⒍请缨。喻杀敌报国。岳飞“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⒎碧血/丹心。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8.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天狼”表示有战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红豆: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爱情类意象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
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深长思念和爱情纯洁。
七夕/鹊桥/星桥/牵牛织女。爱情的忠贞。
梅子成熟。喻少女情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画眉。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诗歌意象顺口溜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温馨、欢乐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凄清——暗淡、渺茫、寥落、萧瑟、荒凉、冷寂
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意境:
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
体裁
题材
Ti Cai
体裁
诗歌
古代诗歌
新诗
古体诗
近体诗
古诗(唐以前)
楚辞
乐府诗
歌行体诗
律诗
绝句


自由诗
散文诗
民歌
材料
题材
主题
内容
题材一
山水田园诗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①山水田园景色、田园生活、劳作场景为主要描写对象;
②代表诗人:陶渊明、谢灵运、谢脁、王维、孟浩然
题材一
山水田园诗
边塞战争诗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题材二




①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塞苦寒等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②一般会出现盔甲、刀剑、战马、旌旗等物象;
③时代背景一般为各朝各代战乱时期
题材二
边塞战争诗
赠友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题材三




①标题或诗句中一般有“送”或“别”的字样;
②一般包含景物描写;
③一般包含比较哀伤的感觉,少数积极昂扬
题材三
赠友送别诗
羁旅行役诗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题材四




①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长久寄居他乡;
②包含“路途”“行”“孤独”“船”等相关内容;
③诗歌的情绪一般比较低落
题材四
羁旅行役诗
咏物言志诗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材五




①标题带有“咏、吟”或直接以物为题;
②从不同的方面对物进行描写,尤其是品质;
③一般寄托作者的理想和态度。
题材五
咏物言志诗
咏史怀古诗
题材六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
②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负面情绪较多,赞美较少)
题材六
咏史怀古诗
思妇闺情诗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题材七




①诗中形象基本为女子:弃妇、思妇、宫女等形象;
②抒发别离苦情、描写美人迟暮、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题材七
思妇闺情诗
小试牛刀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本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歌?描绘了哪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山水田园诗;茅檐、溪、溪东、鸡笼、莲蓬;营造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欢乐的氛围。
小试牛刀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意境。
概括题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题方法:
(1)找出文本中所认识理解的名词。
(2)用通俗(自己能懂)的语言串联起来。
(3)给画面定性。
借助题材意象判别
情感
放荡不羁爱自由,生性酷爱去旅游;
保家卫国男子汉,皇上派我去打仗;
天上地下我最屌,原来全部靠幻想。
古代男人做得
最多的几件事?
等 待!
古代女人只做一件事!
题材
山水田园诗
边塞战争诗
赠友送别诗
羁旅行役诗
咏物言志诗
咏史怀古诗
思妇闺情诗
山水田园诗常见情感
1.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田园;
2.抒发一种闲适恬淡、悠然自得的心境;
3.淡泊宁静,向往隐居生活。
4.厌恶官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浙江宁波)
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9.《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 、 ▲ 的特点;
《二月四日作》通过 ▲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3分)
20.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2分)
蜿蜒曲折(弯曲)高 轻柔之风(飞蝶鸣鸠)。(3分,每空1分)
【示例】《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 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2分,各1分)
边塞战争诗常见情感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常见意象:
吴钩、长缨、将军、金甲、玉龙
情感:
渴望建功立业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渴望战争早日结束、
对战争的不满
(湖南郴州)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念家乡亲人
痛感战争残酷
感叹自然风光
满怀壮志豪情
赠友送别诗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常见意象:长亭、古道、芳草、柳、笛声、夕阳、酒
常见情感
(1)对友人的激励劝勉、祝福。
《别董大》
高适
十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对友人的同情、关怀、担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离别伤情:依依不舍,想象分别后的孤寂、惆怅、落寞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湖南长沙)
“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分)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羁旅行役诗常见情感
关键词:
悲、独、苦、愁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找意象:
明月 大雁
杨柳 寒蝉
扁舟 子规
找关键词:
独、愁
悲、苦
( 湖南长沙)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梅、松柏、竹、莲花
(1)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2)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闲适的生活。
咏物言志诗常见情感
(山东临沂)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 寂寞、苦闷、凄清
2. 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咏史怀古诗
常见情感
(1)感慨个人遭遇,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抨击社会现实(借古讽今)
如:对昔盛今衰的感叹,凭吊古人的伤怀,对统治者的不满。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 湖北黄石)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时值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奉命赈灾,途经潼关。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对百姓的同情。
常见意象
1.月亮、梦、泪、鸿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
2.捣衣、织布、缝衣、登高等动作意象;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类意象。
思妇闺情诗
常见情感
(1)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后悔、怨恨之情。
孤、独、苦、冷、愁、恨、离、伤
(2)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相思之情。
钗头凤 (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情感题
答题步骤:
(1)判断诗歌题材;
(2)找出诗歌意象;
(3)通过意象群判断诗歌情感;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模板:
(1)诗人描绘了一幅xxxx的景象(名词,描写景物的词,表时令,季节的词语)/这首诗写了xxxx的事;
(2)通过这样的描绘(动词,形容词,景物的特点),抒发了诗人xxxx的感情。
思想感情词词库
如何更高级地表达情感?
技巧
表现手法
初步诊断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全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对于西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全诗前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前三联描写了春天美好的景象,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最后直接抒情,表达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的喜爱之情。
技巧题
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3)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方法:
(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解释手法(具体词语诗句作分析)
(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题套路
  这首诗用了xx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xx,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xx的情感(心情,心境)。
表现手法
(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通感等。
(2)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3)常见的描写手法有: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
(4)其他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等)、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象征、赋比兴、借古讽今、想象、联想、视听结合、化动为静、化静为动等
白描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画作技巧
文学手法:
不加渲染地刻画场景或人物形象
衬托
小桥流水人家
孤寂思乡
以乐景衬哀情
用典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嫦娥奔月
天女散花、替罪羊
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
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
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
虚实结合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实写:
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
虚写:
遥远的潇湘 凄清的猿啼
效果:
烘托氛围 表达 情感
过关练习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对比阅读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环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解析
相同点:
(步骤一)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反衬手法。
(步骤二)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为辉煌历史哀鸣的翻飞“鹧鹄”和为辉煌历史见证的“旧时”月亮,各自形成对比。
(步骤三)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凉感。
不同点:
《越中览古》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向今延伸,侧重状昔日的繁华,引渡到现实情景,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石头城》从今往昔推移,反方向运作,侧重描绘今之荒凉,定格于一个静态镜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