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含义,并会写、会读。
2.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培养学生运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与时间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从未见过,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就特别需要感悟速度与路程、时间密切相关。如果速度单位表示法掌握了,学生也就真正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
(1)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3)突破重难点的关键:速度。通过对“速度”这个概念的不断深入探索,体会每个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将速度的算法与速度的单位紧密联系,从而强化“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概念的认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设置冲突,引发问题,初步体会速度含义师: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同学们喜欢做运动吗?喜欢什么运动?昨天二九班同学在操场上进行了一场跑步比赛,一起看(出示情境图)
师:她俩谁跑得快,为什么?学生说一说。师:光比时间合理吗?还要考虑什么?
(板书:时间)100米表示什么?什么是路程?
(板书:路程)
师:假如路程是 100米,谁跑得快?为什么?如果路程、时间都不同,该怎么比?
同桌讨论一下。会算吗?写在练习本上。
汇报:先说结果,再说算式。
板书:100÷20=5(米) 60÷15=4(米) 5>4
师追问:这两步分别在求什么?(用路程÷所用的时间就是每秒走的路程)每秒走的路程谁多,谁就快。
下面我们在线段图上进一步来理解一下:妙妙 20秒走完 100米,求一秒钟走多少米?就是把 100平均分成 2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5米。
同样道理:把 60米平均分成 1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4米。
师:像这样妙妙、然然 1秒钟跑的路程就是她们的速度。
(板书:速度)
速度不是独立的一个量,它与路程和时间有关。
2、速度的求法、写法与读法。你会算速度吗?出示练习:
1、“天宫二号”飞船在太空中 5秒飞行了约 40千米,“天宫二号”飞船的速度是( )。
2、冯老师骑自行车,2小时行了 16千米,冯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师:怎么都是 8千米,难道飞船和自行车的速度一样吗?你有什么想法?
生:不一样,一个是每秒 8千米,一个是每小时 8千米。
师:可是这样写能让人一眼就看明白吗?有什么办法?
生:写上时间
师:是的,在它们的后面用斜线分开来,再写上时间。速度单位与原来的一些单位不同,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读一读。那这里的 5米和 4米这样写你觉得还合适吗?在自己本子上改一改,一人板演。读一读。
二、解读速度,体验速度的快慢,深化概念理解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物体运动都有速度。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整体出示课件)蜗牛每分钟大约爬行 10厘米高铁每小时大约行驶 200千米光每秒大约传播 30万千米
师:1、把这些速度改写一下。2、观察上面的几个速度,你对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能说说速度表示的是什么吗?
生 1:规定的时间内行的路程。
生 2:平均时间内行的路程,如每秒多少米,每分多少米,每时多少米。
师:像这样每秒、每分、每时等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就是速度。认识了速度和速度单位,刚才是怎样求速度的?
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完善数量关系的建构
1、师:借助生活中的问题再来探究一下。
(1)然然每秒跑 4米,15秒能跑多少米?
(2)然然每秒跑 4米,跑 60米需要多长时间?汇报同时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观察第一题:已知什么?求什么?15在条件中是指然然跑步的时间,8是然然跑步的速度。要求的是跑的路程。应该用速度×时间=路程师:那从第二个算式中可以得到什么数量关系式呢?
路程÷速度= 时间
3个数量关系式一起读一读。
2、师:知道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我们来练习一下:
(1)师 :已知什么?求什么?用哪个关系式来解决?
(2)一段路限速 60千米/时,共长 140千米,张叔叔想花 2小时开车走完。他会超速吗?你想对张叔叔说些什么?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一说想对张叔叔说些什么。
(3)火车 2小时行 240千米,需要行驶 12小时。A城到 B城的铁路全长多少千米?独立完成,指生板演,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路程、时间与速度》课后反思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此时,学生已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能模糊地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意义,并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但理解不透彻。回顾本课教学我有如下想法:
1、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中的实例为情境,“跑步比赛”,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质疑交流,从而引出时间、路程,为新课打下良好基础。
2、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立起路程、时间、速度三者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采用了数形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线段图上认识路程和速度,边指边说出什么是路程,什么是速度,然后引导学生得出速度与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式。最后,提供变化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算式总结出另外的两个关系式。
不足之处:
1、认识速度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学生大多数是说的交通工具,没能通过一些其他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们去理解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速度,所以速度的含义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
2、整节课从时间的分配来看,前紧后松。新课导入的时候节奏有些偏快,语速还是有些快。
3、没有注意到全体学生:在课堂提问中,基础较好的同学积极性很高,基础较差的同学就思想不够集中,回答问题不够积极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