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
1. 学者余秋雨在名著《千年一叹》中曾对某一片孕育文明的土地有过如下描述,即数学:独创六十进位,文字:神秘楔形符号,法律:黑色玄武石法。这片土地是哪个区域
A. 尼罗河流域 B. 台伯河流城
C. 两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
2. 在希腊哲学里,也有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农人历书》版本中的劝导词与希西阿德的《田功农时》惊人地相似。这表明
A. 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 B. 两河流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广泛
C. 两河流域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 D. 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3.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写道:权力的平等在许多例子上证明本身是一件绝好的事情,当雅典人在僭主的统治下的时候,雅典人在战斗中并不比他们的任何邻人高明,可是一旦他们摆脱僭主的桎梏,他们就远远地超越了他们的邻人。由此可见,希罗多德认为
A. 民主政治有利于调动公民积极性,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
B. 雅典城邦提供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思想文化繁荣
C. 直接民主带来了公民权利的泛滥,导致权利的滥用误用
D. 民主政治有其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需要辩证的去看待
4. 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A. 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 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5.《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西欧庄园的存在
A. 是西欧的开放的经济形态 B. 促进中世纪奴隶制发展
C. 是有割据性质的政治集团 D. 有利于法律的公正实施
6.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
A. 带有基层自治色彩 B. 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 具有完全独立特点 D. 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
7. 西欧城市是在10-11世纪重新复苏和产生的,西欧城市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稀疏出现了 B. 获得自由的农奴武装暴动
C. 从过去历史现成地继承下来 D. 手工业从庄园经济中分离
8. 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 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 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
C. 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 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9. 德里苏丹国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王公统治的众多土邦,这些土邦需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并缴纳贡税。这说明
A. 各土邦的对立非常严重 B. 苏丹拥有较大的统治权
C. 印度教是国家主导宗教 D. 印度王公的特权被取消
10.“在桑海帝国阿斯基亚王朝时期,它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享有‘尼日尔河畔的明珠’、’撒哈拉以南的利物浦’等美誉”。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下列哪座城市
A. 开罗 B. 廷巴克图
C. 巴格达 D. 大马士革
11. “黄金热并非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激发了它的拼搏与进取、探险”。这主要是指新航路开辟
A. 传教是大航海的直接性原因 B. 商业危机是大航海的根本性原因
C. 黄金热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马可波罗行记描述了澳门的富裕
12.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见,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 推动统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加速了新旧社会的转型更替
C. 颠覆了欧洲生产、生活方式 D.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13.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时间 1684年 1689年 1701年
售价(荷兰盾/磅) 80 75 2.32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C. 荷兰海外贸易发展 D. 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14.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 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 B. 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C. 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D. 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15. 如果说人文主义者们只是“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思想者们则是“大兴土木”。后者的含义是
A. 猛烈批判了君主专制的统治 B. 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
C. 突出了改造社会的系列方案 D. 英法美代议制统治最终确立
16. 关于拿破仑,褒贬不一。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曾在他的作品中写道:“的确,他(拿破仑)是从凯撒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是亚历山大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人物之一。”而(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以下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综合多人意见构建而成
B. 普希金与拿破仑是同时代人,评价更真实可信
C.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考虑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D. 历史评价应以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为出发点
17. 1877年1月27日,德皇威廉一世签署经议会批准的《法院组织法》,规定由各级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审判只服从法律,实行法官任职终身制。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 民主改革较为彻底 B. 三权分立臻于成熟
C. 具备近代民主特征 D. 君主专制特征明显
18. 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略表。据此推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时间 1782年 1825年 1866年 1882年 1885年 1903年
发明者 瓦特 史蒂芬孙 西门子 爱迪生 卡尔·本茨 莱特兄弟
国家 英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德国 美国
成果 蒸汽机 蒸汽机车 发电机 发电厂 汽车 飞机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开始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 1785年,英国一位律师在法庭上发言:“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与材料所述观点相符的发明是
A. 蒸汽机 B. 发电机
C. 内燃机 D. 电动机
20. 19世纪中叶,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该纲领
①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②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
③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④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非选择题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土地收归国有,使所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建立户籍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新税法,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废除世袭姓氏统治制度,以才选官,建立中央集权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等。
材料二 查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他们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自身使用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时则收回采邑。
材料二 在中古初期,西欧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封建君主、封建诸侯和教会贵族三种政治势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君主贵为一国之君,但实际上权力非常有限,只能在自己的直属领地里享有行政、征税、组建军队、发行货币等权力,不能干涉各封建诸侯、教会主教等的领地内事务。各封建诸侯虽然名义上要服从君主,向君主效忠,为君主服骑兵役,但在自己的领地里则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拥有行政、司法、财政等各方面的权力……各地教会、修道院虽是宗教机构,但也拥有大量的土地,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则拥有领地上的各种权カ,且他们无须向君主效忠,要效忠的是罗马教皇。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国家进行的什么改革?这两次改革在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初期西欧政治制度的特点。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整理
材料二 1492年起,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多次从西班牙启航,航海探险,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顺利启航,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贵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
材料三 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从此,尼德兰取代意大利,成为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1517年,马丁·路德……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对于意大利来说,教会分裂意味着财源的枯竭。
——《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哥伦布率领船队”开辟的新航线。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衰落的原因。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期,英国工业城市中约有一半人没有工作,却没有任何失业保险;1842年,英国手纺工每周工资不到3先令,而要维持一家5口的生活,每周至少需要20先令。而资本家的财富却“令人陶醉地增长”,他们生活悠闲,过着奢华的生活。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
——摘自《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改造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2月发表了哪一篇重要文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一文献的基本内容。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背景 人物 主张
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 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 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兴起 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等 反对教会神学对人的束缚,凸显人性尊严,追求现世幸福
17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专制王权日益强化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抨击君主专制,制定法律应合乎理性、三权分立
上表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相关内容。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
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六十进位、楔形符号等都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所以这片土地是两河流域,故选C;综上所述可知这片土地是两河流域,ABD与题意不符,排除。
2.【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哲学、文学和农学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故D正确;古代西方文化源头是爱琴海,排除A;材料不是说明两河流域对西方世界文化影响广泛,只是说明对希腊文明影响,排除B;材料说明的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并不是相互影响,排除C。
3.【答案】A
【解析】根据“一旦他们摆脱僭主的桎梏,他们就远远地超越了他们的邻人”可知,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后,在战斗中雅典人就远远地超越了他们的邻人。这证明民主政治调动公民积极性,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使公民更关心国家命运,更愿意为国家做出贡献,故选A;材料反映民主政治对于战斗力的影响,与思想文化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直接民主,排除C;材料只提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无法体现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排除D。
4.【答案】C
【解析】根据“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可得出罗马法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地罗马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商业纠纷,因此法律也要适当的调整,C正确;材料只说债务关系转移,但私产的观念没有动摇,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护谁,排除B;D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D。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具有割据性质,C项正确;西欧的庄园具有封闭性,排除A项;中世纪的欧洲属于封建社会,不属于奴隶制社会,排除B项;司法权不独立,不利于法律的公正实施,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庄园都有自己的法庭,能够行使司法权,而且庄园还可以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等,国王对庄园的影响力较弱,这体现了西欧庄园的自治色彩,A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西欧庄园中的自治色彩,无法说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排除B项;“完全独立”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国王对庄园的影响力较弱,所以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不利于形成强大的王权,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随着手工业从庄园经济中分离,部分手工业者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D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在14、15世纪,排除A项;B、C项不属于经济条件,排除。故选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开始,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的君主专制加强,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此时的“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D项正确;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是“新君主国”的形式,而不是本质,排除A项;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指的是教皇国,排除B项;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指的是近代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这些土邦需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并缴纳贡税。”可知苏丹拥有较大的统治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各土邦的对立,排除A项;印度教是国家主导宗教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印度王公的特权被取消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享有‘尼日尔河畔的明珠’、’撒哈拉以南的利物浦’等美誉”的描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座城市是廷巴克图,故选B项;开罗位于北非,排除A项;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都位于亚洲,排除CD项。故选B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黄金热激发了资产阶级拼搏进取和探险精神,这说明黄金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传教、商业危机无关,排除A、B项;马可波罗并未描述澳门的富裕,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
【解析】材料“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体现的是对社会转型的促进作用,显露出近代文明的曙光,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B。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可知茶叶的价格下降了,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知商业革命的表现是商品的种类增多、商品贸易的范围扩大,武夷茶已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故出现了茶叶价格下降的现象,D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体现在耕织分离、纺织分离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价格革命体现的是大量黄金白银涌入欧洲,引起物价上涨的现象,与题目中的现象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商业革命引起茶叶价格下降,无法得出荷兰海外贸易是否发展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D
【解析】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教会的腐败,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现世的享乐。这些思想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结束了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故选D。A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排除;B、C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与影响,排除BC项。
15.【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是指文艺复兴传播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启蒙思想者们是“大兴土木”是指建构问题,即启蒙运动冲击了传统制度,提出了改造社会的系列方案,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特权,为资产阶级描绘了理想王国,C项正确;A项是启蒙运动的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排除B项;英法美代议制统治最终确立属于启蒙运动的实践活动,不是“大兴土木”的含义,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C
【解析】材料“他(拿破仑)是从凯撒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是亚历山大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人物之一”“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体现的是关于拿破仑的评价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性。因此可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考虑所处时代的局限性,C正确;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去分析,A排除;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历史评价应该客观真实,D排除。故选C。
17.【答案】C
【解析】根据“规定由各级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审判只服从法律,实行法官任职终身制。”可得出德的民主政体中强调司法权的独立,这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C项正确;德国的民主改革并不彻底,排除A项;B项是美国,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德国的民主特征,不能看出专制明显,排除D项。故选C项。
18.【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电机、汽车是由德国人发明的,发电厂和飞机是美国人的成果,说明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同时反映了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涉及的领域包括电力、交通、化学工业等,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大机器生产开始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
1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的发明创造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蒸汽机正是这种发明的典型,A正确;B、C、D与题干时间不符,而且其不是一线工人发明的,排除。
20.【答案】B
【解析】材料是对《共产党宣言》的描述,该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①③符合题意,B正确;②是《神圣家族》的内容,不符合题意;④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内容,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错误。故选B。
非选择题
21.【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材料二反映的是法兰克王国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特点:实行封君封臣制;王权和教权长期并立;各种封建势力分裂割据;王权十分有限。
【解析】(1)改革:依据材料一“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新税法”、“以才选官,建立中央集权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日本效仿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的大化改新。依据材料二“查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他们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自身使用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时则收回采邑”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法兰克王国进行的土地改革。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法兰克王国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特点:根据“各封建诸侯虽然名义上要服从君主,向君主效忠,为君主服骑兵役,但在自己的领地里则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拥有行政、司法、财政等各方面的权力……”得出实行封君封臣制;根据“西欧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封建君主、封建诸侯和教会贵族三种政治势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得出王权和教权长期并立;根据“西欧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封建君主、封建诸侯和教会贵族三种政治势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得出各种封建势力分裂割据;根据“君主贵为一国之君,但实际上权力非常有限”得出王权十分有限。
22.【答案】(1)主张:提倡人性和人权;注重人的情感;摆脱神学的束缚(禁锢);追求现世的幸福;追求个人的幸福(以上答案任答3点)
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较早在意大利出现;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汲取东方文化;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以上答案任答3点)
(2)路线: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新航线。
作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商业经济发展为新航路开辟提供物质基础;文艺复兴运动追求人性解放,追求财富的观念激励人们开辟新航路;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任答两点)
(3)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导致商贸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经济衰落;宗教改革导致教会分裂,意大利财源枯竭。
【解析】(1)主张:根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可知,提倡人性和人权;根据材料“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可知,注重人的情感;摆脱神学的束缚(禁锢);根据材料“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可知,追求现世的幸福;追求个人的幸福。原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原因,如资本主义萌芽较早在意大利出现;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汲取东方文化;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2)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率领船队”开辟的新航线是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新航线。作用:根据材料“哥伦布之所以能顺利启航,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和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商业经济发展为新航路开辟提供物质基础;根据材料“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贵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追求人性解放,追求财富的观念激励人们开辟新航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宣传人文主义思想,鼓励冒险精神。
(3)原因:根据材料“从此,尼德兰取代意大利,成为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导致商贸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经济衰落;根据材料“1517年,马丁·路德……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对于意大利来说,教会分裂意味着财源的枯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导致教会分裂,意大利财源枯竭。
23.【答案】(1)工业革命以后工人越来越贫穷,富人越来越富有,贫富差距扩大。
(2)文献:《共产党宣言》;内容: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宣告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原则。
【解析】(1)根据材料一“1842年,英国手纺工每周工资不到3先令,而要维持一家5口的生活,每周至少需要20先令。”“资本家的财富却‘令人陶醉地增长’,他们生活悠闲,过着奢华的生活。”得出工业革命以后工人越来越贫穷,富人越来越富有,贫富差距扩大。
(2)关于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造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2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关于内容:结合《共产党宣言》可知,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宣告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原则。
24.【答案】示例一论题: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走向成熟。
阐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人们要求提升自身价值,人的作用日益凸显,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运动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不仅要求凸显人的价值,而且进一步要求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反对虚无缥缈的来世,文艺复兴运动展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资产阶级已不满足于封建王权的庇护,启蒙思想家反对专制王权对人权和人性的压抑,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并提出了制约权力独裁的方法和建立“理想王国”,启蒙运动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成熟。所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示例二论题: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具有传承性。
阐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期,人们要求提升自身价值,人的作用凸显,因而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运动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14、15世纪,在教会思想的压迫下,较多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的意大利,其新兴资产阶级通过绝对的文化优势,打着文艺复兴的旗号宣扬新的资产阶级思想,通过“复古”的口号,让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是在继承文艺复兴运动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成熟。所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具有传承性。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兴起;反对教会神学对人的束缚,凸显人性尊严,追求现世幸福”、“17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专制王权日益强化;抨击君主专制,制定法律应合乎理性、三权分立”等信息可以看出,经济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走向成熟。结合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出现与发展等内容展开阐述。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