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7.2.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单选题
1.我国科学家陈薇院士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插入到腺病毒中,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下列实例中所运用的生物技术与此不同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生长激素 B.试管婴儿的诞生
C.导入杀虫毒素基因培育抗虫棉 D.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培育超级鼠
2.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基因技术可应用于“抗虫棉”的培育
B.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保温
3.今年3·15晚会上“土坑酸菜”的作坊一经曝光,引起大家极大的关注。下列所用技术与制作酸菜所用技术相同的是( )
A.真空包装食品 B.抗冻番茄的培育 C.酸奶的制作 D.多莉羊的诞生
4.蜥蜴的体温会随环境变化,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为灰绿色,随着体温的升髙而逐渐变蓝,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蜥蜴的体色变化与体温无关
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C.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只与环境变化有关
5.东北虎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研究东北虎的遗传特性对其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图示为某东北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判断该东北虎的性别为雄性
B.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8对
C.这些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本,一半来自于母本
D.该东北虎精子内性染色体为X或Y
6.“天下乌鸦一般黑”描述的是生物的哪种现象( )
A.遗传 B.变异 C.变态 D.进化
7.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B.大肠杆菌的培养需要营养物质
C.科学家把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的细胞核中
D.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也可以指导胰岛素的合成
8.大肠杆菌繁殖速度快,科学家利用这一特点,把控制人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让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胰岛素可治疗糖尿病。该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
A.基因编辑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核移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9.喜马拉雅白色家兔的毛色在30℃以上的条件下,全身长出白毛。在25℃条件下,四肢、尾巴、耳朵、鼻尖等体温较低的部位长出黑毛;其余部位长出白毛。这说明( )
A.不同温度条件下决定兔毛色的基因不同
B.兔的身体不同部位决定毛色的基因不同
C.兔的毛色只受环境影响与遗传基因无关
D.兔的毛色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0.同一株水毛莨生长在水中的叶呈丝状,生长在水面的叶呈扁平状,这种性状的不同说明了( )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环境因素控制
B.环境因素引起了基因的重新组合
C.同一株水毛莨生长在水中的叶和生长在水面的叶不同,是为了适应环境产生的
D.这种性状的不同是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B.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C.红色玫瑰和白色牡丹 D.豌豆的高茎和圆粒
1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短毛和黄毛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穿山甲的爬行和天鹅的游泳 D.小麦的抗病和不抗倒伏
13.诗句不仅给人以美感,还常常赋有生物学意义。下列诗句相关的生物学现象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植物生长和繁殖的生命现象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了植物的遗传现象
C.“霜叶红似二月花”,决定枫叶颜色的物质储存在液泡
D.“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植物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14.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做了经典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内,进入细菌内的只是DNA,结果在细菌内出现许多完整的噬菌体。下列有关噬菌体及本实验的分析描述,错误的是
A.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简单
B.噬菌体不能独立生活,无法在活细胞外进行繁殖
C.噬菌体的外壳蛋白是由大肠杆菌的DNA控制形成的
D.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寄生
15.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反映的生物特征是( )
A.生长特征 B.遗传特征 C.适应特征 D.变异特征
1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B.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C.制作酸奶时,鲜牛奶煮沸后立即倒入备用酸奶
D.制作酸奶要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二、综合题
17.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其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1)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中,根属于______。根尖成熟区是由______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和______形成的。
(2)研究人员得到了基因改变的拟南芥突变体甲和乙。图所示为基因未改变的拟南芥(野生型)及两种突变体的根毛数量情况,推测三者中______吸收水分与无机盐的能力最强。
(3)研究发现,生长在缺磷环境中的拟南芥根毛数量是磷充足时的3倍以上,说明缺磷条件会______根毛的形成。
(4)综上所述,根毛数量这一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18.自然界的生物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在学习了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蓝莓的扦插繁殖”和“探究家蚕的取食桑叶是否是先天性行为”的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蓝莓有野生蓝莓和人工栽培蓝莓之分,栽培品种也较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
(2)蓝莓果肉细腻、种子极小、甜酸适口等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3)蓝莓的繁殖主要采取扦插和组织培养的方式,这些繁殖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持________。
(4)“探究家蚕的取食桑叶行为”的实验中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目的是________。
(5)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下列第________组家蚕为实验对象。①租来的体型较大的蚕;②租来的体型较小的蚕;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6)科学家将美洲拟鲽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普通番茄,培育出抗寒番茄,该项研究利用的科学技术是________。科学家根据苍蝇复眼的结构特点,制成“蝇眼照相机”,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微小的电路,该项研究利用的科学技术是________。
19.如表表示牛角的基因组成与性状表现的关系,如图中的牛没有“吹牛”,它是我国科学家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的基因组中,成功培育出的人乳铁蛋白转基因牛,请回答:
基因组成 公牛的性状表现 母牛的性状表现
HH 有角 有角
Hh 有角 无角
hh 无角 无角
(1)现有一头有角母牛生了一头无角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为______。
(2)该转基因牛所产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人乳铁蛋白在婴儿体内能保护其免受细菌和病毒侵扰。由此可见,人乳铁蛋白具有的重要作用是______;此奶牛含有______生物反应器,该牛能生产出含有人乳铁蛋白牛奶这一事实说明:______;请说说该生物反应器的好处是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陈薇院士研发的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插入到腺病毒中,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这是运用了转基因技术。
【详解】
A.把人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生长激素,这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A不符合题意。
B.试管婴儿的全称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B符合题意。
C.抗虫棉是将一种细菌来源的、可专门破坏棉铃虫消化道的基因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超级鼠是用显微注射器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鼠的受精卵中,再将受精卵注入母鼠的输卵管,培育而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1)克隆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A羊只是提供了细胞膜和细胞质,B羊提供了细胞核,C羊提供了胚胎的发育场所(子宫)。因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培育出的小羊多莉更像母羊B,这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
【详解】
A.早在1997年,我国科学家就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是将一种细菌来源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因此,抗虫棉的培育,属于转基因技术,A正确。
B.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C正确。
D.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D错误。
故选D。
3.C
本题考查常见的生物技术,酸菜是利用了乳酸菌发酵而制作的。
【详解】
A.真空包装的食品具有缺氧的特点,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同时能隔绝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故可以长时间保存,未使用发酵技术,A不符合题意。
B.抗冻番茄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将抗冻基因转移到普通番茄细胞核中,培养出的番茄不易腐烂,未使用发酵技术,B不符合题意。
C.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C符合题意。
D.多莉羊的诞生利用了克隆技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未使用发酵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会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蜥蜴的体色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表明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
A.根据题干可知,蜥蜴在不同体温下,会呈现出不同体色,A错误。
B.蜥蜴体温的变化,改变了其体内色素的颜色,没有改变其体内的基因,B错误。
C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同时,性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决定的色素合成。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黄色,这是环境对性状影响的结果,因此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错误。
故选C。
5.B
染色体作为重要的遗传物质,它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且成单存在。
【详解】
A.图示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XY,表示雄性,A正确。
B.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8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即19对,B错误。
C.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成对的染色体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C正确。
D.雄性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XY,精子内性染色体为X或Y,D正确。
故选B。
6.A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①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②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详解】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故“天下乌鸦一般黑”描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故选A。
7.C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详解】
A.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大量生产胰岛素,该生产过程利用了转基因技术,A正确。
B.大肠杆菌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因此大肠杆菌的培养需要营养物质,B正确。
C.大肠杆菌是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这种合成胰岛素的基因是转入大肠杆菌的DNA中,而不是细胞核中,C错误。
D.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再将大肠杆菌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该过程大肠杆菌性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
故选C。
8.B
1.基因编辑,又称基因组编辑或基因组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或过程。
2.核移植是将供体细胞核移入除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后者不经过精子穿透等有性过程即无性繁殖即可被激活、分裂并发育成新个体,使得核供体的基因得到完全复制的技术。以供体核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胚细胞核移植与体细胞核移植两种。
3.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
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转基因技术。
故选B。
9.D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
【详解】
A.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同一个体决定其性状的基因相同,A错误。
B.兔的身体不同部位决定毛色的基因相同,表现型不同是因为表现型受环境的影响,B错误。
C.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C错误。
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因此兔的毛色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0.D
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详解】
A.B. D.水毛茛的基因型决定它的叶片的形状。同一株水毛茛个体的叶子基因型是相同的,但生长在水中的叶子与生长在水面上的叶子形状不同,说明外部环境对表现型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导致基因的重新组合,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生物适应环境指的是生物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为了趋利避害而主动对自身进行的调节或改变。因此,同一株水毛莨生长在水中的叶和生长在水面的叶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
A.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符合“同一性状”一词,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
C.红色玫瑰和白色牡丹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豌豆的高茎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12.B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
A.狗的短毛和黄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一对相对性状,B符合题意。
C.穿山甲的爬行和天鹅的游泳不属于同种生物,故不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
D.小麦的抗病和不抗倒伏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本题考察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非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植物生长和繁殖的生命现象,A选项说法正确。
B.“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B正确。
C.液泡中的细胞液溶解着各种物质,如无机盐、氨基酸、糖类、色素等,“霜叶红似二月花”,决定枫叶颜色的物质储存在液泡中,C选项说法正确。
D.“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C
噬菌体繁殖过程:噬菌体吸附细菌→把噬菌体的DNA注入到细菌细胞内→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成子代噬菌体→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详解】
A.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选用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简单,A正确。
B.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B正确。
C.噬菌体外壳蛋白是由噬菌体的DNA控制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形成的,C错误。
D.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中,蛋白质外壳留在了细菌细胞外,结果在细菌内出现许多完整的噬菌体,所以可以说明该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存活,D正确。
故选C。
15.B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的是亲子代间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特征,是通过生殖细胞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给下一代而实现的。B符合题意。
故选B。
16.C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制酒要用到酵母菌,据此解答。
【详解】
A.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正确。
B.抗虫烟草是将苏云金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入到普通烟草细胞中,使普通烟草也能产生杀死该虫的毒素,表现出抗虫性,得到了抗虫效果良好的抗虫烟草,属于转基因技术,正确。
C.制作酸奶时,鲜牛奶煮沸后立即倒入备用酸奶,导致乳酸菌被高温杀死,错误。
D.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制作酸奶要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正确。
故选C。
17. 器官 分生 细胞分化(分化) 突变体甲 促进 基因(遗传物质)和环境
(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2)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会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详解】
(1)(2)根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植物个体的结构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依次是植物个体、器官、组织、细胞。从根的顶端到生长根毛的部位称为根尖,根尖成熟区是由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这一部位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进入导管中,被运输至植物体的茎、叶等其他部位。突变体甲根毛数量最多,吸收水分与无机盐的能力最强。
(3)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生长在缺磷环境中的拟南芥根毛数量是磷充足时的3倍以上,说明缺磷条件会促进根毛的形成。
(4)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但是生物的性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根毛数量这一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掌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基因和环境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等是本题解题关键。
18.(1)基因##遗传物质
(2)性状
(3)亲代的优良性状
(4)控制单一变量
(5)③
(6) 转基因技术 仿生
(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科学探究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①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对照原则:通常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而言,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是对照组。
(1)
蓝莓分野生蓝莓和人工栽培蓝莓,栽培品种也较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2)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征,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蓝莓果肉细腻、种子极小、甜酸适口等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3)
蓝莓的繁殖主要采取扦插和组织培养的方式,扦插和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4)
科学探究要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控制单一变量,“探究家蚕的取食桑叶行为”的实验中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
(5)
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卵作为实验对象。
(6)
转基因技术是指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使其具有这种基因控制的性状。科学家将美洲拟鲽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普通番茄,培育出抗寒番茄,该项研究利用的科学技术是转基因技术。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 蝇眼照相机”利用的是仿生学原理。
19.(1)雌性
(2) 增强人体免疫力 乳房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成本低,产品安全可靠,对动物的伤害比较小,节省建设厂房的资金设备,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
已知牛角的基因组成与性状表现的关系如表所示,一头有角母牛生了一头无角小牛。从表格中可知有角母牛的基因组成是HH,遗传给无角小牛的基因一定是H,而无角的基因组成只有hh或Hh两种。因此无角小牛的基因组成是Hh,从表格中看出无角小牛Hh的性别是雌性。
(2)
分析材料可知,人乳铁蛋白能在婴儿形成自身免疫体系前保护其免受细菌和病毒侵扰,即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分析资料可知,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受精卵后能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牛的事例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该生物反应器的好处是 成本低,产品安全可靠,对动物的伤害比较小,节省建设厂房的资金设备,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