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七章 力和运动
第三节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
怎样运动
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力和运动的关系如何呢?
伽利略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牛顿
伽利略理想实验
伽
利
略: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两种观点 谁是孰非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伽 利 略: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来自于日常经验所带来的错误认识.
伽利略观点的正确:理想斜面实验的支持.
(实验+推测)
科学经验总结
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分析与论证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让滑块从斜面上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块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没有摩擦力时滑块的运动状态。
实验器材:斜面、粗糙程度不同 的平面、滑块、刻度 尺等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远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速度减小得 慢 。
该实验是怎么样做的?
器材: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问题:为什么小车要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为了使木块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 力越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
实验 接触面 摩擦力大小 滑块运动距离
1 绒布面
2 木 板
3 冰面
大
较大
小
短
较长
长
小
长
推 论:假如平面没有摩擦,滑块将一 直运动下去,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
实验思考
(1)实验中用同样的小车从_相同_的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实验现象是:
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
(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水平面的光滑程度不同
(4)实验结论是:_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远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速度减小得越 慢 。
(5)实验推论是:假如平面没有摩擦,滑块将一直运动下去,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
分析:
物体不受力 (运动方向上不受力)
物体保持静止
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结果: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讨论2:静止的物体有这种性质,运动的物体有这种性质吗?
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还保持静止状态,于是落在下方。
讨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小实验来演示物体的这种性质?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二、惯性
讨论: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飞机应当飞到目标上空再投弹,还是提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投弹前:飞机和炸弹都
投弹后:飞机将继续 ,炸弹由于具有 仍然保持向前运动,所以不能到目标上空再投弹。
一起向前运动。
运动
惯性
物体的惯性
当用小棒猛击塑料板时,看到的现象是塑料板飞出,鸡蛋掉入水中。 实验说明了静止的鸡蛋有惯性。
如图,木板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制动时,看到的现象是木板向前倾倒。 实验说明了运动的木板有惯性。
比较惯性和惯性定律的不同点
(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惯性定律是一条规律,它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 (2)惯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惯性与物体的形状、速度、受力与否都没有关系;惯性定律中揭示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必须以“不受外力”为先决条件
惯性现象的应用与防止
生活·物理·社会
练习
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下列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的( A,C,D )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
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的水滴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二、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快慢、匀速变速。
三、 惯性现象及解释
惯性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区别。
惯性:物体的性质.没有任何条件,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定律:在不受力条件下,物体的运动规律。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