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土地的誓言 提分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土地的誓言 提分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8 20:34:46

文档简介

8*.土地的誓言
重点知识积累
一、常考易错字
田垄(lǒnɡ)  挚痛(zhì)    参天(cān)
亘古(ɡèn) 泛滥(làn) 白桦林(huà)
嗥鸣(háo) 斑斓(lán) 默契(qì)
呻吟(yín) 蚱蜢(zhà měnɡ) 污秽(huì)
谰语(lán) 怪诞(dàn) 丰饶(ráo)
镐头(ɡǎo) 山涧(jiàn) 胸膛(tánɡ)
二、词语释义
挚痛:诚恳而深切。
标直:笔直。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亘古:远古。
污秽:肮脏的东西。
泛滥: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三、作者简介
  端木蕻(hónɡ)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 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东北流亡作家群的代表人物。 1932 年加入“左联”, 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 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 1934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对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文本归纳分析
主体概况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昔日故乡的美丽、丰饶以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 抒发了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多年的故乡的眷念之情, 表达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的誓言, 充满了深沉的爱国热情。
疑难探究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2.为什么文章开始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在后文“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一句中改用第二人称“你”
写作借鉴
语言凝练, 饱含深情
本文饱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要为之奋斗的激情。 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召唤与自己时时对故乡的回忆,再加之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更增加了感情的强度, 增添了内容的饱满度和感情的真挚度。
8*.土地的誓言
1.给加点字注音。
挚痛( ) 嗥鸣( ) 斑斓( )( ) 亘古( )
默契( ) 田垄( ) 污秽( ) 镐头(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ì( )言  呻yín ( )  山 jiàn ( )  高lianɡ ( )
chán ( )绕 埋zànɡ ( ) 土rǎnɡ ( ) 丰ráo ( )
3.解释词语或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嗥鸣:   
(2)斑斓:   
(3)谰语:   
(4)怪诞:   
(5)   :远古。
(6)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7)   :肮脏的东西。
(8)   :诚恳而深切。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     ;我看见     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A.笔直  嗥鸣 奔流
B.标直 呻吟 激流
C.笔直 嗥鸣 激流
D.标直 呻吟 奔流
5.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②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③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④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⑤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⑥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
A.②⑤③⑥④①  B.①②⑤③⑥④
C.②⑤⑥③④① D.①②⑥③④⑤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B.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C.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D.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7.下列有关课文《土地的誓言》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B.本文间接倾诉对土地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土地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着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C.本文的精彩之处,在于用热烈的语言、美好的想象与回忆,表达作者内心不可遏制的激情。
D.课文选择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幅又一幅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8.文学常识填空。
端木蕻良,原名    ,辽宁昌图人,作家。他和萧红、萧军、舒群等被称为“   ”。
9.课文《土地的誓言》的第一、二段如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形式对称而内容相呼应,试依照上联概括第二段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常思故乡物,时闻慈母唤,为此热血腾腾
下联:   ,   ,   
PAGE8*.土地的誓言
重点知识积累
一、常考易错字
田垄(lǒnɡ)  挚痛(zhì)    参天(cān)
亘古(ɡèn) 泛滥(làn) 白桦林(huà)
嗥鸣(háo) 斑斓(lán) 默契(qì)
呻吟(yín) 蚱蜢(zhà měnɡ) 污秽(huì)
谰语(lán) 怪诞(dàn) 丰饶(ráo)
镐头(ɡǎo) 山涧(jiàn) 胸膛(tánɡ)
二、词语释义
挚痛:诚恳而深切。
标直:笔直。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亘古:远古。
污秽:肮脏的东西。
泛滥: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三、作者简介
  端木蕻(hónɡ)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 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东北流亡作家群的代表人物。 1932 年加入“左联”, 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 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 1934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对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文本归纳分析
主体概况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昔日故乡的美丽、丰饶以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 抒发了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多年的故乡的眷念之情, 表达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的誓言, 充满了深沉的爱国热情。
疑难探究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探究 “土地的誓言”这一标题,从文章来看,要点应在于“誓言”。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没有了土地也就无所谓国家,所以作者把它放在题目上,突出了它在一个爱国者心目中的地位。
2.为什么文章开始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在后文“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一句中改用第二人称“你”
探究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越来越激动,在后文改用第二人称来呼告,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写作借鉴
语言凝练, 饱含深情
本文饱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要为之奋斗的激情。 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召唤与自己时时对故乡的回忆,再加之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更增加了感情的强度, 增添了内容的饱满度和感情的真挚度。
8*.土地的誓言
1.给加点字注音。
挚痛( zhì ) 嗥鸣( háo ) 斑斓( bān )( lán ) 亘古( ɡèn )
默契( qì ) 田垄( lǒnɡ ) 污秽( huì ) 镐头( ɡǎo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ì( 誓 )言  呻yín ( 吟 )  山 jiàn ( 涧 )  高lianɡ ( 粱 )
chán ( 缠 )绕 埋zànɡ ( 葬 ) 土rǎnɡ ( 壤 ) 丰ráo ( 饶 )
3.解释词语或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嗥鸣: (野兽)大声嚎叫。 
(2)斑斓: 灿烂多彩。 
(3)谰语: 没有根据的话。 
(4)怪诞: 奇怪,古怪。 
(5) 亘古 :远古。
(6) 默契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7) 污秽 :肮脏的东西。
(8) 挚痛 :诚恳而深切。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     ;我看见     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A.笔直  嗥鸣 奔流
B.标直 呻吟 激流
C.笔直 嗥鸣 激流
D.标直 呻吟 奔流
5.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②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③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④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⑤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⑥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
A.②⑤③⑥④①  B.①②⑤③⑥④
C.②⑤⑥③④① D.①②⑥③④⑤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C )
A.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B.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C.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D.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7.下列有关课文《土地的誓言》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B.本文间接倾诉对土地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土地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着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C.本文的精彩之处,在于用热烈的语言、美好的想象与回忆,表达作者内心不可遏制的激情。
D.课文选择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幅又一幅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8.文学常识填空。
端木蕻良,原名  曹京平 ,辽宁昌图人,作家。他和萧红、萧军、舒群等被称为“ 东北作家群 ”。
9.课文《土地的誓言》的第一、二段如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形式对称而内容相呼应,试依照上联概括第二段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常思故乡物,时闻慈母唤,为此热血腾腾
下联: 总忆儿时景 , 难忘故土恩 , 对其誓言铮铮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