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9 10:4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2、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3、通过学习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认识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背景
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③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⑴ 时间:
⑵ 会议:
⑶ 内容: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大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概况
3.意义
材料一: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 ——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①对中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
材料二: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②对世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
历届联大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多国代表欢呼庆祝中国恢复合法席位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2)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采取遏制、孤立和反对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材料二: 1969月8月1日,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说:“中美两国对骂了二十多年,相互敌视,互不往来,我想结束这种状况”。
为什么尼克松总统想结束这种状况?
中美建交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美国
苏联
争霸
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
中国
转攻为守
转守为攻
关系恶化
关系缓和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因此:
“乒乓外交”
周恩来总理会见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小球转动大球
“乒乓外交”
1971年
4月
1971年
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
1972年
2月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毛泽东主席
会见尼克松
小球:指乒乓球
大球:指的是中美关系
“乒乓外交”以小球推动大球,从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毛泽东: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尼克松: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第37任总统
理查德 尼克松
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会谈
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1日—28日,尼克松访华。毛泽东、周恩来分别会见了尼克松,被西方媒体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开始改善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2月27日,中美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合作中摩擦不断
看图,分析当前中美关系: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 联合声明 ,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正式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
1949--1979与我新建交国家数目统计图
新建交国家
单位:个
依据图片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我国外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特别是70年代出现了建交潮。
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
全方位外交
加强与其他国家友好合作
发展全球战略伙伴关系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活动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外交成就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参加100多个政府间
国际组织的工作
①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②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③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④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APEC);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杭州G20峰会);⑥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⑦亚信峰会
外交成就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多边外交
习近平主席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习近平主席会见英国首相特蕾莎·梅
习近平主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合作探究
1、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当今政策)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国际环境)
外交家们的努力;(外交人才)
意义
外交事业的发展
概况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全方位外交
理念
成就
背景
原因:美国/中国
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中美、中日
建交
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1971年,26届联大,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外交的重大胜利
概况:1972年,正常化;
1979年,建交
概况:1972年,建交
影响:建交热潮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参加国际组织、举办国际会议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中美关系“解冻”于20世纪 (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这一时期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中美建交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是在哪件事之后 ( ) A、中日建交 B、中美建交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D、基辛格访华
C
A
A
4、20世纪70年代我国“乒乓外交”的对象是( )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非洲
5、1971年10月,第26界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大力支持
C、台湾当局政权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D、美国有意让台湾退出联合国
6、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 )
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开发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
A
A
B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征程中,领导我国对外工作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办成不少大事要事,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走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深厚天下情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精辟回答中国应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新形势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外交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对外工作开辟了崭新境界,指明了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