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27 19:0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从中得到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全文,体会丰富的想象,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爱心,懂得什么是博爱,培养他们对社会和世界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文中体现的博爱之心。
(二)运用丰富的想象构思课文情节。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宁静的夜晚当你仰望天空时会发现天上有许许多多眨着眼睛的星星。其实啊,天上每颗星星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中国是这样,外国也如此。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大熊星座的童话故事,也就是第二十三课《七颗钻石》。
2.作者简介:
《七颗钻石》的作者是谁?你能说说你认识的列夫·托尔斯泰吗?
学生纷纷谈自己认识的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一代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二)提出问题
童话中的小姑娘有一个神奇的水罐,水罐神奇在哪里,是什么使得水罐如此神奇的?
(三)探究问题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朗读时注意文中的生字词,把不认识的划出来。
黑板上是老师认为比较难的几个词,跟着老师来一个读两遍:
干涸、水罐、舔净、唾沫、绊倒、清澈
2.我们读完了课文,请同学们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学生积极概括故事内容:写的是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的故事。
3.这位同学概括的很好,既简洁又准确。他概括时说故事发生在干旱之年,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是干旱之年?
老师朗读第一段,重读“所有的”和三个“都”。
学生认真听读,找出重读并明确其作用:“所有的”和三个“都”写出了干旱之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水显得那么的弥足珍贵,水成了生命之源。
4.一个小姑娘去为她的母亲找水,她的手里拿了一个和咱们不一样的水罐,这个水罐很神奇,那么她的水罐神奇在哪里?请小组互相讨论,找出水罐的神奇之处。
小组纷纷讨论,派代表发言:
这个水罐神奇在它会“变”:这个水罐会自己灌满水;它还不洒;会从木头的变成金的;可以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
5.( ⊙o⊙ )哇,这个水罐太神奇了,那么你们想过是什么使得这个水罐变的神奇的?
学生齐答:是由于小姑娘的爱心、母亲的爱心。
师点拨提升:对,主要是小姑娘的爱心,因为她有一颗爱妈妈、爱小狗、爱别人的心。同学们,如果说小姑娘和母亲之间的爱是一种小爱的话,那么我们说她爱小狗、爱别人的这种推己及人的爱便是一种大爱,一种博爱!
6.有了这种博爱,那么同学们认为故事的结局应该是什么?
学生踊跃举手回答:故事的结局应该是美满的,那股水使得全部人得救了,所有人都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四)反思体验
好!在干旱之年,水是生命之源,可博爱之心比生命之水更为珍贵。这就是作者在童话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爱心故事,请同学们说出来。
学生纷纷谈自己收集的爱心故事:汶川地震中有许许多多感人的爱心故事,比如可爱的老师——谭千秋,用自己的双臂撑起了四个孩子生的蓝天;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手指喂养了压在废墟下的孩子,给了孩子生的希望……
教师点拨:但是我们最不能忘记的还有每次出现大灾大难时始终冲在第一线的广大解放军战士们;还有对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的海内外人士;还有我们最伟大的“母亲”——祖国!这便是大爱、博爱!
(五)拓展提高
1.同学们说的真棒!那么现在我们再回到童话中来。本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中的故事不是现实中存在的,而是作者通过想象、幻想编出来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挥动自己想象的翅膀就下面的故事情节进行续写。
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如果你是作者,接下来你将怎样写?
学生发挥想象写作,写好交流。
2.同学们,文中最后一段说那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了大熊星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北斗七星,大家知道北斗七星有什么作用吗?对,指引方向,这里作者希望人们的爱心也能像北斗七星一样普照人间,指引人们方向。有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老师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人生中也能以一颗爱心来指引人生方向,把自己的爱心撒落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四、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出水 钻石、水流

不洒 金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初中阶段的一篇童话,作者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童话内容的理解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本教学设计很明显地减少了对于童话内容的讲解,而是更多地侧重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爱心,懂得什么是博爱,培养他们对社会和世界的热爱。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能很好的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去体会什么是爱,真正地让学生体会了到身边的爱。另外结语也很好地引申了北斗七星的含义,使其更好的为教学目标服务。最后板书设计也比较新颖,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本文的重点。同时,我在教学中还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
1.时间安排上:在反思体验这一模块用时比较长,以致挤得下一模块的时间明显不足,这可能与课前学生准备不充分有关,以后在学生课前预习上得下功夫,想办法。
2.在举例这一块,有的同学只讲到听说过的爱心故事,却不能说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爱心故事,这证明学生情感体验还不足,以后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