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课程标准】
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教材分析】
《海峡两岸的交往》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课前说明,教学一课时。本单元的主题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主要讲述“民族团结”、“香港与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三个内容。本课主要从台湾和大陆的交流方式为主线,介绍了60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旨在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以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潮流所在,让同学们认识到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国家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关系我国实现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肩负起自觉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行为的历史责任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根据新课标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积极与他人合作,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港澳回归的历史史实,对一国两制有了初步了解,这对分析两岸关系的变化,探索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提供了知识基础,但对于台湾问题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对于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等问题不太清楚,因此,需要提供更多有关台湾问题的资料,这些资料将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树立祖国必将实现统一的坚定信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几代领导人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掌握“九二共识”及“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了解海峡两岸交往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激发爱党情感;通过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认识到统一是大势所趋,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坚决反对国外反华势力与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美议员窜访台湾,解放军战备警巡
教师:美台勾连挑衅令人愤慨!
你知道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吗?台湾能回到祖国怀抱吗?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了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板书课题】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二、新课讲授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PPT展示
目标导学一:两岸·同根同源
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展示台湾地图:台湾包括台湾岛,以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约36000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
2.教师:我们常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那么,我们有哪些史料可以证明?
提示:三国时期,就有万人大船队从大陆到达台湾(当时叫作夷洲);元朝时,中央政府正式对台湾实行管辖;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1684年,康熙在台湾设置台湾府。
3.老师通过展示表格,增强学生的印象:
历史时期 史料
三国时期 东吴派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州即台湾
元朝时期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
明清时期 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
教师归纳:
卫温赴夷洲、隋通流求岛、元设巡检司、成功收台湾、清置台湾府、本是同根源、自古皆中华
4.史料展示: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
5.教师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也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大国的认同。
目标导学二:国殇·骨肉分离
1、教师提问:台湾问题式怎样形成的?
(1)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2)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引导学生回答:台湾最后与祖国分离与前两次分离以及香港、澳门与祖国的分离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提示:前两次分离以及港澳的分离是由外国侵略造成的;台湾最后一次与祖国分离是国共内战导致的,属于中国的内政。
3、对台政策
1).读课本第68页的内容。
2).提出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大陆对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解放台湾”;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教师讲述:1958年到1979年的对金门炮击政策。
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仅2小时内,就有4.5万多发炮弹密集倾泻到金门岛,炮战持续64天。这场战争后来演变成象征性战役。逢年过节都停炮三天,再往后一般炮弹里又只装宣传品。金门方面也照此办理,开炮就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军事行动。这样的“炮战”,从1958年秋冬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整整打了20年。
4)观看视频:告台湾同胞书
5).读教材,分析讨论:1979年后,两岸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1979年元旦,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它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倡导两岸“三通四流”,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掀开了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新的一页,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目标导学三:兄弟·欢喜相逢
两岸关系在新时期的发展
1、教师讲述: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关史实】
(1)、大概在1974年,张士忠收到了台湾家人寄来的第一封信,是台湾的哥哥托一个叫柯为民的德国华侨寄来的。我也通过柯为民,给台湾的亲人寄去了一些石浦海鲜,都是我们家乡渔山岛的特产———淡菜干和海蜒干。我想,他们应该都非常想念家里的味道。
(2)、到八十年代的时候,两岸开放探亲。台湾“小石浦村”的村民开始一批一批地回来看望亲人。1988年,我的哥哥嫂嫂们也回到了石浦。他们走了33年,所有回来认亲的人都是带着眼泪的。那年,我的第二个孙子出生。我们一起回到渔山岛,在老家门口拍了很多照片。
只是我的爸爸妈妈,没能再回到这里来看看。
2、观看视频:台湾同胞返乡
3.图片展示:
4.教师提问:看上图,图中左右角显示的是什么会?它们成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提示:海基会和海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是台湾的民间组织,简称“海基会”,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主要功能是接受“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根据章程其为社会团体法人,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
引导学生回答:两会在历史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提示: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6.教师讲述:之后,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化,不断取得进展。胡锦涛提出对台政策四个原则。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三月十四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会上审议并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习近平提出对台政策四不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7、观看视频:海峡两岸的交往
目标导学四:祈盼·宝岛回归
日益密切的交往
图片展示:
2.教师讲述: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3.史料展示:
材料一:
2008年大陆赠送给台湾一对大熊猫
2008年12月23日,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 抵达台北。 寄予了两岸人民的美好祝福。我们也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家!
材料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1年11月7日公布的最新统计,今2021年1至10月两岸进出口总值达2662.9亿美元、年增27.8%,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2028.4亿美元、年增26.6%;台湾从大陆进口634.4亿美元、年增31.7%,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139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31亿美元增长263亿美元。
材料三、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与海基会正式签署两岸“大三通”协议。12月15日,根据协议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同时启动,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观看视频:相逢。
教师讲述:两岸实行“大三通”后,张士忠夫妇第一次到台湾探亲。“久别重逢非少年,执杯相劝莫相拦。额头已把光阴记,万语千言不忍谈。”
5.读材料,提问:材料列举了哪些方面的交流?海峡两岸的经济交往呈怎样的态势?在海峡两岸关系逐渐缓和的今天,还有哪些势力在阻碍我们的统一大业?
提示:文化和经济。两岸经贸日益密切。“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拓展延伸】
(1)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回避承认“九二共识” 难建两岸互信
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陈建仁获胜。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2016年至今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从未承认“九二共识”。
(2)蔡英文:“美国是台湾最大的支持力量 ,对台军售是台海稳定的重要支柱。”
2017年3月22日,台北市美国商会举行谢年饭晚宴,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应邀出席致词时声称,“美国一直是台湾最大的支持力量,而美国持续对台军售则是台海稳定的重要支柱。希望与美国建立‘升级版’的策略伙伴关系,寻求和美国国防企业,在发展本土‘国防’产业方面的进一步合作。”
国外少数大国支持“台独”,干涉我国内政。
针对美国政府于美东时间21日知会美国国会,发出新一批次对台湾三项军售通知,总值约18.113亿美元。蔡英文办公室发言人张惇涵22日表示,美国政府基于所谓“台湾关系法”,持续以具体行动履行“六项保证”的安全承诺,协助台湾强化自我防卫力量,对此表达诚挚欢迎及感谢。
张惇涵声称,美国政府对台湾提供防卫性武器,有助于台湾建立坚实防务实力,强化防卫战力的现代化,同时提升不对称战力,让台湾在捍卫台海及区域和平稳定上更具能力与信心。
————2020年10月22日 海峡导报
6.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本课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否实现统一呢?为什么?
提示1:能实现统一,因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收复台湾提供了坚实后盾。
提示2:有“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政策的指导;海峡两岸同文同种,统一是共同心愿,是大势所趋。
教师讲述: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2018年4月17日在答记者问时说:“中国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完整,会继续坚持防御型的国防政策。我们当然最终会统一,我们仍希望和平统一,但如果有人试图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那我们将尽一切可能保存领土和主权完整。”崔天凯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一中原则”是和平解决方案的基础,中方没有妥协余地。
7.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习近平出席发表重要讲话。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
广大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8.教师总结:作为青少年不仅一定要好好学习,也要心系天下。下面请你们设计一条呼吁台湾回归的宣传语来结束本课的学习吧!
提示:
三、课堂总结
本课以台湾和大陆的交流方式为主线,介绍了60多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潮流所在。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国家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我们都坚信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会实现,因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政治性很强,台湾问题又是我国当今的热点问题,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台湾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的也很多,所以学习本课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台湾问题形成的来龙去脉学生不易理顺,在备课中从台湾在历史上与大陆的分分合合梳理起,再到两岸之间的恩恩怨怨的发生,再到为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大陆实行了哪些对台政策,最后到两岸之间走向缓和,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海峡两岸走向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最后使学生对祖国的和平统一充满信心。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和组织答案的能力欠佳,需要老师深入其中,多方位地提示,因此老师得不到解放,讲的就显得多了。
六、当堂检测
1.(2019·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台湾老兵高秉涵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主要原因是其行为彰显了民族亲情,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促成了“一国两制”、 消除了两岸隔阂、发展了“九二共识”,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台湾任何党派、团体、个人,无论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九二共识”指的是
A.两岸就开展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
B.两党就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达成共识
C.两岸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两岸就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达成共识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指的是1992年两岸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2021·辽宁抚顺·中考真题)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共识”是
A.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B.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故D符合题意;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不是“九二共识”内容,排除A;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排除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是汪辜会谈的内容,排除C。故选D。
4.(2021·新疆·中考真题)构建知识体系是学习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下列史实串连成线,据此可知他探讨的主题是
A.体制改革 B.钢铁长城 C.国家统一 D.民族团结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香港的割让和回归,抗战胜利后台湾的回归,澳门的回归,习近平和马英九的会谈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些均体现出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5.(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澳门回归祖国 ④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西藏和平解放发生在1951年;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1997年;③澳门回归祖国在1999年;④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因此正确排序①④②③。A正确;BCD与事实不符。BCD错误。综上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