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课程标准】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材分析】
宋代既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历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是宋代被后世史学家称颂的主要原因。
本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四部分:第一,农业的发展。主要讲述了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包括粮食作物种植推广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第二,手工业的兴盛。讲述了手工业的代表行业,纺织业、制瓷业等所取得的成就。第三,商业贸易的繁荣。讲述了宋代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第四,经济重心南移。在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经济发展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学习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时,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历史图片、地图和表格等史料学习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 教师的引导进一步 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同时思考其给我们今天经济发展的启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2.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归纳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成就;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理解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你印象当中的宋朝。
提示:“强唐弱宋”——北宋需给西夏和辽岁币,还发生靖康之耻,南宋先是给金岁币,后被新崛起的蒙古族所灭。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
Ppt展示: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中】余秋雨
宋朝在政治上重文轻武,在军事和民族问题上软弱无能,但是这都不能掩盖宋朝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一个千年的中国(宋朝),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 耶鲁大学教授乔纳森
【播放视频】:播放素材—清明上河图。
( .. / 14 / 清明上河图.MPG )
教师: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展现了宋朝经济繁荣的场面。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按1990年美元为基准推算:中国人均GDP宋末达600美元,……欧洲,仅为422美元。那么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表现在哪些方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新课讲授
目录:
01、农业的发展 ——一 数郡已忘饥;
02、手工业的兴盛 —— 驰名冠中外;
03、商业贸易的繁荣—— 繁荣钱满贯;
04、经济重心南移—— 南方大发展。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一 数郡已忘饥;
1.(多媒体展示图表)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
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
2.(多媒体展示材料)教师提问: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答案提示: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教师提示:较稳定、人口多、政策推、条件优。
3.(多媒体展示材料《耕获图》)教师提出问题:《耕获图》中有哪些农业劳动?南方农业发展概况,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
1)农业发展概况: 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得到很大开发。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农业发展表现:
(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生产工具的革新——秧马。秧马是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秧马底部采用平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拔秧时,人们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3)经济作物: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X k B 1 . c o m
目标导学二 手工业的兴盛 —— 驰名冠中外
1.随着宋朝农事技术的先进,使得一些人从土地中脱离出来,那么脱离出来的这部分人又是怎样维持生计的呢?有何特点?
提示:
从事手工业;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2.多媒体展示图片,结合教材分析归纳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具体成就。
(1)纺织业:
(2)制瓷业:
展示图片:
(3)造船业:
展示图片: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的繁荣。宋代的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下面我们来
学习具体内容。
目标导学三 商业贸易的繁荣—— 繁荣钱满贯
1.教师简略地介绍,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多媒体展示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
(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南方无战乱,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南宋政权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2.(多媒体出示图片《货郎图》)
学生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第一组:市镇发展:(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2)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第二组:海外贸易:(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2)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作用: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新| 课 | 标|第 | 一| 网 ( http: / / www.xkb1.com )
第三组:纸币出现:(1)原因: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2)时期、地点:北宋前期,四川地区。(3)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南宋货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目标导学四 经济重心南移—— 南方大发展
1.教师讲述:经济重心南移。
提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知识拓展:历史上的经济南移的三个时期?
提示:
3.【播放视频】:经济重心南移,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4.(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三: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5.(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师生共同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答案提示:(幻灯片展示)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政府重视、扶持。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6.【合作探究】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提示: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要重视引进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
(5)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三、课堂总结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北方战乱频繁和大量人口的南移,导致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的课堂设计以“《清明上河图》动态图解”为切入点,视频的应用生动,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服务于整个的教学目的。再次,我们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借鉴很多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例如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学习,可以从中总结其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还需要从史料中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认识。
六、当堂检测
1.(2021·山东菏泽市·九年级期末)《梦梁录》记载:“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材料反映的是
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
B.宋代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C.宋朝市舶司海外贸易繁盛的景象
D.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完成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城市中各种物品集聚,店铺均无空席,这反映的是城市商业的繁荣景象,结合“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的材料信息可知其地点在南宋都城临安,即今天的杭州,B符合题意;题中反映的是宋代城市的繁荣景象,而非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和宋朝市舶司海外贸易繁盛的景象,AC排除;材料中不涉及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内容,D排除。故本题选B。
2.(2021·山东潍坊市·七年级期末)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C.西汉时期,江南农业比较发达
D.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可知: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还是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比较贫穷落后;南朝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故选项A符合题意;西晋八王之乱时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当时南方的农业技术远不如北方,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西晋八王之乱时大量中原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农业迅速发展,但材料未能体现,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3.(2021·广东佛山市·七年级期末)下图是西汉以来南、北方户口占全国百分比情况,这一变化的影响是
A.北方人口增长 B.南方物产匮乏
C.经济重心南移 D.北方农业发展
【答案】C
【详解】依据西汉以来南、北方户口占全国百分比情况统计图,可见从西汉以来南方户口占全国户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结合课本所学,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经济逐步得到发展。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快速发展。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经济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呈现南移趋势,C正确;AD排除;统计图表述的是南、北方户口占全国百分比情况,与物质无关,B排除;故选C。
4.(2021·全国七年级)“苏湖熟,天下足”,从这句诞生于宋朝的谚语中,我们可以了解的有关宋朝的历史信息有
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②南方商业繁荣
③苏湖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④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宋代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太湖地区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①符合题意;“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②符合题意;南方商业繁荣、苏湖地区海外贸易发达与“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问题不符,②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故选A。
5.(2021·全国七年级)“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因为纸币的出现说明了人们贸易往来频繁,而且贸易额非常大,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了,因此才会出现携带方便的纸币,A正确;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属于农业方面的表现,排除B;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属于手工业方面的表现,排除C;长安在唐朝时是国际性的大都会,不是宋朝,排除D。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