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授课设计
课 题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页例1、例2及对应练习
学情分析 关于几何初步知识,如线、面、体的特征、性质,对于学生都比较抽象,这就要使学生置身于直观性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在体验中活动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测量、比较理解距离的概念,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数学思考:在观察、实验、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能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方法 演示、自主探究、观察、操作
教学准备 展台、小研究、纸条
课前先学 (含设计意图) 自学课本第 页的例3,完成下面问题: 【设计意图】从5条纸条中任选三条摆三角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的探究不受局限。观察和推理时,完全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现象,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三分钟 小主持人主持 讲一个关于三角形三边的故事:三角形的三边特别自傲,有一天一条边离开他们了,他们组不成三角形了,他们看到了小图钉妹妹,小图钉妹妹特别愿意帮助他们,可是怎么放都构不成三角形,他们又看到了铁锹大哥,铁锹大哥也特别热情,它也特别想帮助他们,可是他们怎么搭也搭不成三角形,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帮助一下这个骄傲的三角形吧! 二、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要求: 1.交流要紧扣主题,小声交流,达成一致,总结提炼; 2.人人有交流的机会,相互展示评价; 3.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人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有机会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本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得出分类整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计算方法的一些活动经验,注重学生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 三、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要求: 1.交流主题鲜明,紧扣学习重点、难点、疑点和生成点; 2.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流畅、站要挺直、分工合作; 3.专心倾听,记要点、不打断,交流积极主动; 组(一)汇报: 我们汇报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是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同学说的是任意两边的和都 大于第三边。 第三个同学摆一摆,另一个同学画一画。 谁和我交流? 同学交流还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哪三条,并说说原因。 组(二)汇报:我要举例
我们汇报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是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同学说的是任意两边的和都小于第三边。 第三个同学摆一摆,另一个同学画一画。 谁和我交流? 同学交流还有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并说说原因。 四、巩固检测 1.62页例4 (1)独立思考,然后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三边的关系。 2.第66页第7题。 (1)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 第66页第8题。(六根小棒,可以摆几个三角形) (1)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强调: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五、拓展训练: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分别是7厘米和9厘米,那么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有可能是多少厘米?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得出结论。 六、课堂总结,升华新知 回顾刚上课时的小图钉妹妹和铁锹大哥的困惑,谁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过程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建立数学概念模型的过程。)
教学板书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厘米 5厘米 5厘米 7厘米 10厘米
课后反思
前置性作业
三角形边的关系
现有2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和10厘米的五根小棒,(学生可以用竹签或细纸条自己制作这样的学具),请在下面的空格里围一围,摆一摆,并按照摆的样子画下来。
可以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
我 的 例 子 三条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条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条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条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条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条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