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27 20:49:32

文档简介

课题:隋朝的统一
豆沙中学:陶友阳
设计理念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探究问题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参与问题探究,主动获取知识,进行深刻反思。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中国历史第1册第17课《隋朝的统一》,这节课是第四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第1课,它在整册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上承南北朝,下接唐朝,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课。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华夏安宁,远夷率服,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隋朝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开端,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但是它为盛唐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隋朝的治乱兴衰,繁盛却又短暂的历史为后世的治国者留下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但他们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因此这节课借助计算机网络创设的丰富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历史想象,帮助学生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说出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能举例说明隋朝经济的发展并归纳出其原因;能指图说出大运河的概况;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能说明大运河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网页提供的图文资料,说明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能感受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泽被后世;认识到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开凿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图表:魏晋南北朝朝代表
设问:上述图表反映了哪段历史?
这段历史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出示图表:隋唐时期进程表
设问:观察、比较图表,隋唐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老师总结: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华夏安宁,远夷率服,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隋朝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开端,是一个短命但又极其重要的朝代,它重要在哪?它为后代留下了什么?为何如此短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隋朝的历史。
【隋朝的统一】
结合历史动态地图讲述:隋的建立和统一
【隋朝经济的发展】
过渡:统一天下后的隋朝,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创设情境:网页呈现隋朝经济发展的图文资料
启发:
从这些图文资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隋朝经济发展很快的原因是什么?
【大运河的开凿】
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出示图片:隋炀帝像
设问:隋文帝为隋炀帝留下了富庶的江山,也遗留下了急需解决的难题,这些难题是什么呢?
创设情境:网页呈现隋朝统治者面临的难题
想一想:假若你是隋炀帝,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难题?
演示隋炀帝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归纳:隋炀帝当时开凿大运河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是为了改进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的概况
设问:什么是运河?
启发:这条贯通南北的运河为什么称为大运河?
出示图表:隋朝大运河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的比较表
设问:比较三条运河,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读图:隋朝运河示意图(教材插图)
设问:有人把大运河的特征编成一个谜语,仔细读图,看你能否读懂它?
在师生交流中,演示隋朝大运河动态示意图。
3、大运河是怎样开凿出来的?
图中探究:历史地图隋朝大运河(见历史地图册第1册)
设问:
隋朝时,并没有今天这么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短短6年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7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
结合地理知识,观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之间地势海拔的不同,想象这些会给大运河的开凿带来哪些困难?
总结:大运河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
出示史料:隋朝开凿大运河所用的人力
设问:仔细分析上述史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大运河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4、大运河的作用
承接: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它的评说不一,有褒有贬,下面我们看看唐朝人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
创设情境:唐朝人对大运河的不同评价
设问:谈谈你对大运河的评价?
强调: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它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在师生交流中概述隋朝的灭亡。
【小结】
出示图表:本课的知识结构图
老师总结并设问:谈谈你学完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观察图表、回忆、回答
比较、各抒己见
获取信息,了解隋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

分析图文资料中的信息,得出结论。
分析、归纳: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的政策引导等。


展开历史想象,发表见解。
根据已知进行回答。
比较,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仔细读图,小组讨论,解读谜语,派代表发言,说出大运河的概况。
分析地图,回答问题,了解大运河开凿的过程。

分析史料,得出结论。
阅读、分析网页内容,各抒己见。

充分思考、各抒己见。
通过对两个单元图表的比较,使学生对隋唐时期的特点形成整体的把握。
通过历史动态地图,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隋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
通过归纳隋朝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想隋炀帝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案,使学生理解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
使学生明确运河的概念。
在师生交流中, 使学生感受大运河在世界运河工程中的地位。
把谜语引入历史教学,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联想、推理等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图中探究,了解大运河开凿的情景,使学生从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在分析史料中, 使学生体会隋朝人民为开凿大运河付出的沉重代价。
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评价大运河,使学生初步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方法。
通过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检测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图
………………………………………………………………………………………………………
……………………………………………………
……………………………………………………
……………………………………………………

课件38张PPT。中国历史隋朝的统一豆沙中学授课教师 :陶友阳东魏 吴 西晋十六国东 晋宋“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替示意图北魏北周 西魏 北齐 齐梁陈魏蜀公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隋文帝隋的建立 581年 杨坚(541年-604年),出身于汉族军事贵族集团,其女儿是北周皇后。581年,年仅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逼迫静帝退位,轻易夺取政权。隋的建立 581年 清人赵翼所言“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北 周隋陈长安隋朝的统一 589年581年胭脂井在今南京鸡鸣寺山坡下。隋的统一 589年隋朝疆域图隋的统一东、南都到大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且末五原隋初1940余万顷隋盛5585余万顷耕地增加 耕地的迅速扩大,与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经济的发展 隋代粮仓长安洛阳含嘉仓考古发掘
1969年,考古工作者对含嘉仓城进行发掘 ,现已探出粮窖287座,其中最大的窖,窖口18米左右,深12米左右,最小的窖,窖口也有8米左右,深6米左右。该仓建于隋朝,唐朝时仍然使用。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粮窖口大底小,顶部园锥形,涂以厚厚的黄泥,严封粮窖。经济的发展 洛口仓隋


仓3000仓窖 1石为今天的120斤每窖储粮8000石粮食丰实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文献通考》 (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
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经济的发展 隋朝大运河济永渠邗济通沟江南河渠608年605年605年610年涿郡长安洛阳余杭江都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时,并没有今天这么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古人怎么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27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永通渠隋朝大运河涿郡余杭大运河的开凿长安洛阳淮河长江海河黄河钱塘江隋朝大运河济永渠邗济通沟江南河渠涿郡长安洛阳余杭江都永通渠涿郡急需军粮10万石,洛阳粮仓可调拨4万石,余杭可调拨6万石,请你设计一下线路.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隋大运河评诗 在经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后,隋朝重新完成统一,怎样认识它的统一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余年的“大一统”局面,
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的统一 589年开凿大运河图(想象画)隋朝的灭亡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 隋炀帝巡幸
扬州所乘龙舟
(复原图) 隋炀帝从运河南下游扬州(想象画)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我今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黄沙,幽魂弃荒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你认为隋朝灭亡有哪些值得吸取的历史教训? 你能说出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吗? 告诉大家 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你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跟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吗。隋朝炀帝通运河,
历史评说有功过。
全长二千多公里,
运河中心是洛阳。
连接五河经五省,
北至涿郡南余杭。
永通邗江记心上,
北通南达赖此河。 巧计
大运河
李新成
张超伦 想一想,当年在修筑运河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技术难题?控制水位高低流向、土方挖掘与运输、怎样与各江何相连接、气候、地质环境、移民等南水北调工程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你认为它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哪些新的贡献?1、课前预习及收集资料2、小组课堂内讨论积极3、课堂发言踊跃4、课堂反馈准确到位学生自评清人赵冀所言“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隋朝建立 他“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 这段材料是对谁的评价? 隋文帝为什么在
他统治时
期出现了
经济繁荣
的局面? 你能告诉大家隋朝经济繁荣表现吗 ?经济的发展清人赵冀所言“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人口增长耕地增加约3100万人4600余万人1940余万顷5585余万顷589年606年隋初隋盛 大运河也叫京杭运河。全长有1794公里,在历史上曾经有三次大规模的修建。   前485年,吴王的夫差开凿邗沟引长江水入淮河。605年起隋炀帝利用6年的时间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总长为2000公里。   元朝用十年截弯并取直开凿济州河与通惠河,缩短了航道906公里,成为今日运河之规模。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隋朝建立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文帝出身于汉族军事贵族集团,其女儿是北周皇后。580年,年仅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逼迫静帝退位,轻易夺取政权。正如清人赵翼所言“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隋的统一 隋朝为什么能实现重新统一?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的融合。③江南经济的发展。④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经济恢复和发展。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5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