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利用“时间尺”,使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的转换。
2.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24时计时法,学会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教学难点:
认识24时计时法,学会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或道具钟、印有时间尺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依然请来了好朋友苗苗同学,她平时上课有什么好习惯?(坐姿端正、积极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等)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她一样,表现好的同学将有丰厚的奖品哦!
1.出示两幅情境图
情境一:钟面上显示10时,苗苗同学正在上课。
情境二:钟面上显示10时,苗苗同学正在睡觉。
过渡:同一个时刻我们可以一边睡觉一边上课吗?(不能)看来这两个10时是不同的。
2.提问:怎么区分这两个不同的10时呢?
3.交流反馈。(加上“时间词”)(教师板书:上午10时,晚上10时)
4.小结:像“上午10:00”“晚上10:00”等这样前面带个时间词的计时方法,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普通计时法。
5.提问:那如果没有“时间词”,我们又怎样区分他们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种计时方法:24时计时法。(教师板书:24时计时法)
(二)探究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1.经历一天的时间,了解24时计时法的原理和方法。
下面让我们仔细观察钟表,此时是什么时刻?(深夜12时)。深夜12时既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还称为0时。这时你在干什么?(睡觉)
过渡:是的,美好的一天就在大家甜美的睡梦中开始了。
师生一起经历时刻:1时、2时、3时、……10时、11时
提问:接下来是什么时刻?(中午12时/12时)一天结束了吗?(没有),时针继续转动起来。
师生一起经历时刻:13时、14时、15时、……22时、23时
提问:接下来是什么时刻?(深夜12时/24时)一天结束了吗?(结束了)。
通过刚才钟表时针的转动,我们发现:在一天里,时针正好转动了(2)圈,一天共经历了(24)个小时,所以,我们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我们把这种计时法成为24时计时法。
2.学习24时计时法
小组合作:思考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联系?
3.介绍“时间尺”
师:如果我们把钟面上时针走过一天的时间展开,就是这样的。这就是时间尺,一天有24个小时,我们可以将一把尺子平均分成24分,每一份表示1时。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这把尺子上的0时到24时表示一天的时间了。
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化
在时间尺上,老师用两种计时方法表示出了一天中的一些时刻,时间尺上面采用的是(普通计时法),下面采用的是(24时计时法)
请你仔细观察时间尺上下对应的时刻,思考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什么不同?他们又有什么联系?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掌握了这两种计时方法的转换方法,下面我们轻松练一练。(小老师在黑板上抠出时刻,请下面的同学用另一种计时法读出这个时刻)
5.感悟24时计时法的优越性
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24时计时法?
小结:由于简明且不易出错,24时计时法在生活张被广泛使用。
课件展示教师事先搜集的例子。并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时刻。
巩固练习
1.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苗苗同学学会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的方法,还能准确地读出时刻,你学会了吗?苗苗同学想考考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
2.苗苗同学:小朋友们,下面是我和可可同学的一次聊天记录,他们在聊些什么呀?我们一起去看看。
(1)瞧,苗苗同学带来了两个钟表,这是什么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
(2)苗苗同学还想看看你们会不会转换着两种计时方法,请你独立思考,然后将你的结果填写在数学书的第85页第1题。
(3)一天,苗苗同学来到了动物园,在门口看见河马大叔正愁眉苦脸地望着面前的小闹钟呢。(河马大叔:哎呀,我的闹钟时针都坏了,小朋友,你能帮我给闹钟上画上时针吗?)
(4)苗苗的最爱是拍照,这是她周末逛街时拍的照片,瞧,这是哪?这是(佳美时尚生活广场营业时间),一起读一读,妈妈晚上10:00去广场可以吗?为什么?苗苗还想知道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长?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现在人们想知道时间看看钟表就可以了,那古时候人们又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课内作业:请完成练习十八第2题。
2.课外作业: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24时计时法表示的场景。
(七)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
晚上
10
时
) (
上午
10
时
)
普通计时法 :有时间词
(
22
时
) (
10
时
)24时计时法:无时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