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丽服装》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设计美丽服装 版本 湘美版
课程 八年级下册第4课 作者
课时 第二课时 类型 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设计美丽服装》是2013年湘版美术教材(新教材)九年级下册的第4课,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中的阶段目标,教材选择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主题,将教学引入民族大家庭艳丽色彩的服装文化中。通过对民族服装的了解,启发学生把民族服装的元素巧妙地融入现代服装的设计中,并组织策划服装展示活动,分享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教材中学习活动的设置,力求使学生认识民族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本课时以加强服装基本形和民族元素在现代服饰中运用为内容来编排教材,设置了两个相关的学习活动。活动一主要是选择一种基本样式进行分割变化,画出三个草图,树立大型观点;活动二是让学生设计蕴含民族服装元素的现代服装,用简易材料实现创意,并要求学生组织服装作品展示会,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设计、策划、合作等多方面能力。教学方式、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创设情景式,参与互动式等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形式,教师现场制作立体服装进行示范,整体、半身、局部运用民族元素设计对比讲解,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通过图片展示赏析,丰富学生的体验,带动学生的艺术表现欲。而学法的打版样式的初次尝试,创意立体服装时采用合作探究法等,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我所面对的九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学生,美术欣赏的素养不高,但是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对象。开始进行美术欣赏时大家都觉得很抽象、枯燥,但通过前面一年半的美术学习,情况有了改变,学生逐渐感觉到了美术的魅力,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服饰的特点, 有的学生对民族元素运用在现代服饰上很感兴趣。 在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讲授法、活动探索法、讨论研究法,和课件演示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追求达到较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的评价要重视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作品,不要无视他们个性的体验和剥夺他们理解现代服饰的权利。两个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在体验和理解两个方面。“活动一”是一个体验、消化的过程。“活动二”是一个运用想、民族元素设计制作的过程。讨论中注意师生互动的方式,尽量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教师的亲自制作带有民族元素的服饰,激发他们产生对新事物的探究精神及动手的想法。因此,在学习评价中要关注学生是否在不断地探讨,不断地表达,能否对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依据服装基本样式进行变化设计,借鉴民族元素设计一款现代服装。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积极参与服装作品制作和展示活动,并能够在组织策划和其他工作中表现才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特有的审美观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民族服装元素运用现代服装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从民族服装款式、色彩、纹样特征方面获得创作灵感。教学难点:学生了解服装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的基本方法,如何借鉴民族元素进行构思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制作材料工具。塑料模特、民族元素服装若干件,简易材料。学生准备:图画本、各色各种材质材料、彩色记号笔、剪刀、固体胶、绘画用颜料等、水粉颜料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感受讨论一 欣赏激趣、复习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爱我中华》。播放完毕,教师导入语,同步放上节课PPT录屏内容。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 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 的国家。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是祖国大地上盛开的花朵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地道的民族服装,感受了绮丽的民族风情,这些民族是盛开在祖国大地上的花朵,各族人民通过民族服装及配饰,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这些服装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借鉴,今天我们借助民族元素设计美丽服装。 板示课题;设计美丽服装(电脑出示)纸质课题的张贴设计意图:通过两段视频,学生置身于民族服装的款式、色彩、纹饰的回顾中,再次感受民族中的文化内涵,并尝试逐步把获得的信息转化成设计元素,帮助学生形成设计理念。开题。二、讲授新课1、民族元素在现代服饰中怎样运用的呢?A同学: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不管是在她的舞蹈中,还是服饰选择上都诠释着民族风情,孔雀羽毛在领口、头饰上都有出现,再加上腹部一小部分的刺绣图案,让我们感觉杨丽萍老师来到了我们中间。B同学:右边的服装用色大胆,大部分的黑色、以及红色、蓝色、绿色制成的图案使整个画面很漂亮,胸部的滚边设计上有刺绣的二方连续图案,胸前有角隅纹样图案等,就连耳环都很有特色了,像少数民族的香包,更像我们端午节吃的粽子。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套礼服上绣有两条高高跃起的飞龙,拖地的水脚上绣出许多翻滚的波浪仿似满耳波涛汹涌声,有“万世升平”之意。在龙纹之间,绣以五彩云纹的吉祥图案寓意祥瑞之兆。这套服装向全世界展现了东方神韵。C同学,这三件都是礼服,颜色大胆,鲜艳,图案多用了我国传统的龙凤纹样,刺绣,第一件有很多的青花瓷。D同学:这两件衣服整个部分都是用图案进行装饰的,用传统的绣花,第一件用到了圆领。V形滚边图案,第二件还用到了旗袍的立领斜襟E同学,这两件,都是上衣用了较多的民族元素,対襟,下摆都用了多的二方连续图案,F同学鞋子、包包、头饰衣服局部有的用的绣花,有的用的流苏、有的用的对襟盘扣。师:设计师需有贯通古今的设计思路,从民族民间艺人的艺术创造中吸纳有益的创意,将材料、工艺技术融入设计之中,并善于对民族流行元素重新进行加工、组合、编排、处理。设计意图:通过民族服装元素运用现代服装设计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 民族服装款式、色彩、纹样特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获取创作灵感。师:同学们,民族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服饰进行运用美化了我们的衣服,我们设计衣服该怎么做呢?2、在设计服装时,我们可以先确定服装的基本型学生分析服装特点,穿插讲解斜线分割、垂直分割、水平分割、曲线分割、自由分割(白板上批注)A形——上体收紧、下摆打开、稳定、庞大、女性化。T形——褒衣博带、宽袍大。O形——上下收紧,中部蓬松。X形-——腰部收紧,上下蓬松。H形——肩部、腰部、臀部的围度基本相近。设计意图:展示不同基本形,通过多媒体演示变化的多种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3、思考练习用色卡纸,用勾线笔画选择一种基本样式进行分割变化画出三个草图。注意分割形式。设计意图:学生选择基本形,尝试多种变化,初次尝试设计服装,帮助学生形成元素转换、设计运用的能力。4、尝试制作:所有学生,选取一个学生设计的基本型,现场示范同学们的制版效果很不错,我很喜欢————,下面以他某某同学设计稿为例,把他变成一件立体并具有民族服饰的衣服。设计意图: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初步了解服装设计基本方法。5、民族服饰的色彩特点:多用红、黄、蓝、绿设计意图:了解民族元素的主要色彩,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大胆用色。6、一件要经过那几个过程呢?学生说:。。。。。。播放视频:先设计、打板、裁剪、缝纫、熨烫等。设计意图: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服装制作中服装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的基本方法,规范制作,激发学生制作的愿望。7、请同学拿出任务卡,进行任务分配,模仿某种民族服饰的特点进行大胆创新,修改设计,完成一款有创意立体服装。()设计美丽服装组名组长组员模特分工基本型头饰分割型装饰装饰纹样合成作品简介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蕴含民族服装元素的现代服装,用简易材料实现创意,并要求学生组织服装展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策划、合作等方面能力。8、民族风时装秀展示时间:1、走秀2、作品介绍3、学生评价设计意图:学生对作品的美术知识的运用、制作水平、和独创性以及民族元素的运用进行评价,表达学生意愿。9结束语:因为民族,所以绚烂,让民族元素服饰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借鉴民族元素寄托我们美好愿望吧!
作业要求
请同学拿出任务卡,进行任务分配,模仿某种民族服饰的特点进行大胆创新,修改设计,完成一款有创意立体服装。设计美丽服装组名组长组员模特分工基本型头饰分割型装饰装饰纹样合成作品简介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蕴含民族服装元素的现代服装,用简易材料实现创意,并要求学生组织服装展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策划、合作等方面能力。创作步骤:画设计图——做基本形——民族元素运用——写作品简介
教学评价
1. 第一次练习:用色卡纸,用勾线笔画选择一种基本样式进行分割变化画出三个草图。注意分割形式。学生选择基本形,尝试多种变化,初次尝试设计服装,帮助学生形成元素转换、设计运用的能力。学生如果能画出款式不一样的作品,设计感强,色彩丰富,运用民族元素设计,说明掌握情况良好,教师应给予表扬;如果情况不理想,教师以鼓励为主,并即时地给予指导。2、第二次练习,请同学拿出任务卡,进行任务分配,模仿某种民族服饰的特点进行大胆创新,修改设计,完成一款有创意立体服装。学生如果能制作出款式不一样的作品,设计感强,色彩丰富,运用民族元素设计,能在学生模特身上制作出成品服装,说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设计制作能力,能融入民族元素并巧妙运用说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美术技能。能够进行服装展示并具有一定的独特的视觉效果,本堂课就是一节受学生欢迎的课了。
反思和总结
一、教材内容和教学学情:本课以加强服装基本形和民族元素在现代服饰中运用为内容来编排教材,设置了两个相关的学习活动。活动一主要是选择一种基本样式进行分割变化,画出三个草图,树立大型观点;活动二是让学生设计蕴含民族服装元素的现代服装,用简易材料实现创意,并要求学生组织服装作品展示会,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设计、策划、合作等多方面能力。九年级学生观察力、分析问题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较强。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对自己生活的服饰用民族元素来设计、加工 、制作都很感兴趣。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对于这样动手操作的课也特别感兴趣,学生的实践操作参与度高。二、教学思路、目标达成等方面1能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民族元素设计,利用简易材料进行服装设计,实现创意。本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100%的学生能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98%的学生能画出一幅的样式并能进行分割变化。在分组制作立体服装时。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合作完成立体服装。学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创作出造型生动、富有情趣感的并具有民族元素的服装。情境导入:以《爱我中华》《设计美丽服装》上节课复习内容导入课题入新课,通过温故上节课内容,加深学生对于民族元素更深层的理解。3、了解民族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提炼元素:对元素更深层次的了解。4、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形,先进行特点分析,再进行讲解,学生进行练习。将学生设计的基本形和分割形式进行了现场制作成立体造型,以示范过程,让学生明白步骤,更加吸引学生创意的愿望。在此过程中有效突破了本课难点。5、放一段介绍设计、打板、裁剪、缝纫全过程微视频来让学生加深对设计过程的感知。6、学生模仿某种民族服饰的特点进行大胆创新,修改设计,完成一款有创意立体服装。7、民族风时装秀,学生上台展示,组长一进行作品介绍。学生互动点评。本节课呈现的学生作品材料多样,造型生动、美观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情。在主要的四大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遵循了美术课程关注学生和奠定终生学习的原则,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加强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制作的实践活动中,并获得用简易材料制作服装相关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三、教学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优点:1、这节课中充分利用了学生和周边可利用的塑料袋、废旧报纸、拷贝纸、海绵纸、皱纹纸、无纺布米口袋等资源,并创造性的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教学和创作。丰富的地方资源为学生的制作提供了深度感知各种材料、并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多样制作的机会。最终,学生作品的呈现也在材料上表现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因为各种材料的使用使得作品更富于变化和个性。2、本节课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通过两次尝试探究的实践活动,既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在这些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造型表现的能力等等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3、教学过程中,充分注重了民族元素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在新课的新授一开始,教师就以一段微视频来复习少数民族服饰中民族元素,加深学生对传统工艺的认识和了解。在讲解完基本形及其分割之后,以学生设计作品示范了立体作品,加深了整个设计过程的思路,紧接着播放了设计、制版、剪裁、缝纫全过程的视频,进一步了解服装设计的规范过程。学生作业小组呈现,造型独特,民族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学生的设计说明对立体服装设计很好的进行了诠释。不足:现象:在分析民族元素在现代服饰的运用中,声音不够洪亮。作品的展示评价环节评价的不够充分,没能让更多学生来评述作品,留下了一丝遗憾。原因分析: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高年级的许多学生羞于表达。改进策略:一是在课中适当精减学习过程,给评价留下充足的时间。二是要在平时加强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现的训练。四、课堂生成处理学生在设计构思自己喜欢的美丽服装时设计的都非常好,但是在实践操作时,制作和设计之间存在差异。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眼高手低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建议教师多关注到这个问题,并适当采取讲解或示范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最后,恳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艺术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用心体会,在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出新奇而又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艺术作品。
教学拓展
1.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民族元素设计服装。 2. 建议学生看时装展览。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