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考点突破——修辞手法与仿写、补写、续写
【考点解读】
本考点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要求考生掌握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并能运用不同的句式、修辞手法准确仿写、补写、续写。考查形式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客观题直接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主观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仿写、补写、续写。
【典题例析】
题型一:修辞手法选择题
(2021·湖南娄底)下列各句中,对修辞使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通感)
B.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排比)
C.哪一种办法更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面两种办法都“窝了工”。(反问)
D.一提到孙犁,人们就仿佛看到白洋淀“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比喻)
【答案】A
【解析】B.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C.运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D.“仿佛看到”是想象,不是比喻;故选A。
【方法归纳】
解答此类题,要掌握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通常分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比喻的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比拟
比拟是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夸张有三种形式,即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夸张,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超前夸张,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夸张的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排比有成分排比和句子排比两种。
5.对偶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7.设问
设问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8.反问
反问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反问的形式有两种:(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跟踪训练】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答案】B
【解析A.把树根比作巨蟒、草蛇、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连续用了四个“它是……”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2. 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B.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C.排比 对偶 比喻 拟人
D.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
【答案】A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答案】B
【解析】A.把树根比作巨蟒、草蛇、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连续用了四个“它是……”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答案】B
【解析】A项,抓住“害了羞”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两个“盼望着”连续反复,属于反复修辞;“东风来了”把“风”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题型二:仿写
(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好比 ______________,它能引导我们___________;书籍好比__________,它能引导我们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示例:书籍好比一把钥匙, 它能引导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书籍好比一座灯塔, 它能引导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语句。解答此题,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例句的第一个分句将“书籍”比作“梯子”,第二个分句揭示“书籍”的作用,是“动词+偏正短语”的形式。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两个分句语意上要有关联。
【方法归纳】
1.审主旨。根据例句,审清例句的内容主旨,仿写时做到内容与例句一致。涉及到感情的,要做到感情一致。
2.审句式结构。仿写就是要求写与例句具有共同特点的句子,所以要审清例句的结构,分清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复句间的关系也要保持一致;如果是单句,主要成份的位置也要保持一致。
3.审句式、修辞。要关注例句的句式特点,能够准确判断肯定句、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判断修辞手法,是拟人、排比还是比喻等。
【跟踪训练】
1.(原创预测题)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北方人初见西湖,平原人初见峨眉,即使审美力薄弱,也会惊讶它们的奇美之景。 , , , 。但对生长在西湖和峨眉的人来说,除了以居近名胜而自豪外,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也不过如此。
【答案】(示例)西方人初来东方 东方人初到西方 即使不了解彼此的文化 也会玩味它们的新奇之处
2.仿照例句中加点部分,在模线处仿写,使语意承接紧密,和谐一致。
祖国啊,你的荣光,照亮历史的隧洞,迎来新世界的黎明;
你的富饶, , ;
你的自由, , ;
你的腾飞, , ;
【答案】示例:
滋育古莲的胚芽 吐出跨世纪的新绿
成就飞天的壮举 再创新时代的辉煌
了却祖辈的夙愿 走向中国梦的未来
3.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
冬天的雪, , 。
【答案】示例:凉爽而惬意 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慈祥而温厚 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题型三:补写
(2021·江苏扬州)在“百年辉煌,青春向党”演讲活动中,佳佳写了一篇演讲稿,其中有这样一段:
“同学们,成长意味着什么?少年鲁迅离开家乡绍兴,只身去往南京,渴望学习新知,因为他知道,成长意味着要追求理想;延安的红小鬼们,做司号员,勤务兵,甚至参加战斗,因为他们知道,成长意味着要承担责任;______生活在和平富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历练自己,不断成长!”
请选用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孙少平((平凡的世界))的成长事例,在空格处补写一段话。
【答案】示例:孙少平到县城读高中,渴望用知识改变贫穷的命运,走出了贫穷的双水村。做过揽工,选择做矿工。因为他知道,成长意味着要承担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从保尔和孙少平二人中选择一个,用简洁的语言阐述其人生经历,用“因为他知道,成长意味着要承担责任”作总结即可。
【方法归纳】
补写句子要注意以下三点:
1.通读语段,把握大意。
2.观察横线所在的位置,判断与语段其他内容的关系。横线在前端—领起、概括—从后文找关键词、明确后文主要内容。横线在中间—承上启下—分析前后内容与要补写句子的关系。横线在末尾—总结、补充、解释—分析前文是否完整。
3.抓住前后的关联词、中心词、标志词,提炼出关键词,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跟踪训练】
1.红色基因传承)在主题演讲活动中,你拟写了下面的文字。请选择一个材料,在横线处补写事例,使语意连贯、内容完整、句式基本一致。
一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祖国,为人民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生命之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共产党人夏明翰发动的秋收起义,领导农民暴动,丹心永照后来人。______________。“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坚守科研一线,潜心水稻研究,把论文书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材料:
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
②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邓稼先
【答案】“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在生死考验的严峻关头从心底迸发出这般铮铮誓言,真是气壮山河,动人心魄。
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古代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因为人们不需要读那么快。标点符号的流行只是近两三百年间的事情。____①____?它其实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五六百年前,欧洲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书籍出现并成为最古老的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成了商品。出于成本考虑,印刷商也就是书商想做大量印刷来摊薄成本,____②____,让书变得更容易读、读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分段。
【答案】①标点符号是怎么诞生的呢②于是他们发明了标点符号
3.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①______________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_______________。从防御趋向流通,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以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答案】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4.在第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亲情是春日中的一场细雨,使孤独寂寞的心田得到滋润;亲情是_______________;亲情是秋日里的一阵风,使忙碌劳作的人得到片刻休息;亲情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使濒临绝望的人看到一丝希望。一年四季,亲情永随。它②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支柱,还是我们需要一生履行的责任。
【答案】夏日里的一条小溪,使焦灼不安的人获得平静。
5.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要熬一锅好粥,首先要有“好米”,米好,是粥好的前提;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用心来熬;除此之外, ① ,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一个小时。
② ,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 ③ ,用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才能把书的精髓融入到一个人的血脉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答案】①还需要熬制一定的时间 ②读书也像熬粥一样 ③缺一不可
题型四:续写
(2019·山东德州)中国经济一日千里,道路交通发展迅猛。学校拟举行一次中国桥梁图片展,要挑选一批讲解员。根据示例,续写几句话。要求:语言生动形象,有幽默感,35字以内。
例:重庆市黄桷湾立交桥,是我国目前最复杂、功能最强大的一座枢纽型立交桥。走错一步,就是重庆一日游;走神一秒,午餐就变成宵夜。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解析】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要求根据示例,续写几句话。首先,要阅读示例所描写的内容,两个示例中的“最”字体现了中国桥梁在世界上的辉煌成就,然后结合日常生活中说话的习惯,虽有如此成就,但也应该谦虚,最后再对所做成就加以肯定。这样既不失礼貌又能体现语言的生动形象和幽默,注意题干要求35字以内。
【答案】千万不要相信中国人说不行不行,其实我们只打破了几个吉尼斯记录而已。
【方法归纳】
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
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跟踪训练】
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与整段文字语意连贯。
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
2.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续写句子,帮王老师完成文学社的创刊词。
在全校师生的期盼中,晨曦文学社成立了。晨曦文学社旨在为同学们搭建一个发挥特长的平台,提供展示个性风采的又一课堂。这是一块播种你梦想的芳草地,这是一片展示你才华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你的心情,在笔尖上流淌;愿你的青春,在晨曦中绽放……
【答案】这是一扇打开你心扉的窗口;这是一双帮助你起飞的翅膀
3.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 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眸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最隽永的温馨。温馨是上学前妈妈语重心长的一句叮嘱;温馨是公园中老人互想搀扶的一对背影; ; 。
【答案】示例: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
题型五:运用修辞手法扩写
(2019·重庆A)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4分)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 操场 林荫小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小小的窗台盛放着我们的梦和远方,那里有晨晖夕照的温柔,那里有凭窗沉思的身影,那里有远望青山的怀想。
示例二;操场如一方激情飞扬的舞台,跑道上矫健的身影,如美妙的音符,奔腾跳跃里放飞着青春的梦想。
示例三:林荫小道如一首温柔的曲子,斑驳的阳光缓缓弹奏在石板路的琴键上,给人以宁静和安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一般来说,要注意句式一致、修辞一致、意境一致,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本题可根据题目所给例句的特点思考,如表达特点,可采用比喻与拟人的手法;另外还要注意题干中的一些具体要求。
【方法归纳】
1.掌握给出的词语的含义及内涵,围绕词语的含义及内涵进行联想。
2.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3.正确使用常见的关联词,注意关联词的搭配。
【跟踪训练】
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请从“幸福 自信 成长 土壤 感恩 成功”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
【答案】.示例一:幸福是一粒渺小的种子,感恩的心便是土壤,将幸福的种子植根于感恩的土壤,幸福的大树就会茁壮成长。
示例二:幸福是一条平凡的小船,自信便是高扬的风帆,将风帆置于小船之上,幸福的小船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示例三:成长是欢快的小溪,感恩是幸福的源泉;成功是参天的大树,自信是肥沃的土壤。
2.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桥是一道美丽的弧线,坚固的钢筋水泥,在隔膜的心灵之所,浇筑出希望的坦途。
备选词语:道旁树 沙漠 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道旁树犹如城市之肺,虽受尽尘埃、尾气等的虐待,但依旧仁慈地为建设者输送救命的氧气。
示例二:沙漠是人类掠夺的反噬物,是一颗荒芜的心,人类若不收心改造,定将招致它报复般的毁灭。
示例三:花园是园艺师手绘的盆景,是城市文明的眼睛,城市因它的点缀,我们的心灵才有了栖息之所。
3.请你使用下列词语写一段描写秋天的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字数80左右,可以打乱词序)
硕果 阳光 珍珠 秋风 五彩缤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们看见果园里硕果累累,五彩缤纷。你看那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颗颗珍珠似的;红枣像一个个小灯笼,坠弯了树枝;秋风拂过,那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苹果,也跟着一起“跳舞”呢。
4.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下列四个词语写一段话,注意语境的创设和用词的准确,词语顺序可以调换。
流淌 佩服 激荡 油然而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饭后,我独自在河边散步,看见小溪流淌进了江河,涛声阵阵,宛若击鼓般雄浑的声音,激荡在我耳畔;那激荡的河水流淌着,毫不畏惧那些挡在前面的大石头,勇敢地冲了过去,像整装待发的千军万马,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5.请从“诗意 初心 徘徊 芳菲 润泽”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行走在充满诗意的校园,漫步在春草芳菲的小径,徘徊在流光溢彩的长廊,不时想起一幕幕难忘的场景。示例二:读书让我的人生充满诗意,因为文字的芳香润泽了我的生命,让我不再彷徨,不再犹豫,不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