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机械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机械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8 12: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机械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和F2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AOA.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 B.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
C.杠杆仍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杠杆的状态
2、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要把实验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
B.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C.比较甲图和乙图的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比较乙图和丙图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
3、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关于力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必然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一消防员进行徒手爬绳训练,当他双手握住绳索竖直加速上攀时,绳索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A.大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 B.等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
C.小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 D.等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下
5、有关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间力的作用一定是相互的
B.物体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D.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轴承中装有滚珠
B. 行李箱下安装轮子
C.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
D.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7、为了较准确地测一个约为6 N的力,所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A.量程0~10 N,分度值0.2 N B.量程0~5 N,分度值0.1 N
C.量程0~15 N,分度值0.5 N D.量程0~20 N,分度值0.5 N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
B.乙图,滚动轴承内圈与外圈之间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了摩擦力
C.丙图,冰壶运动员在刷冰时,使冰面刷得有坡度,从而冰壶滑得快
D.丁图,滴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来减小摩擦力
9、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物块在同一木板上分别以v1、v2(v1>v2)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F2
B. 骑自行车下坡时,要捏紧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C. 如果没有摩擦,写字时铅笔会从手中滑出漂在空中
D. 人走路时,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10、C点为硬棒AD的重心,硬棒可绕A点转动。在棒的B点施加力F1,F1的方向沿OO'线,棒在图所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A.F1>G B.F1=
C.重力的力臂等于S1 D.F1方向沿OO′线向下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   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此时吊篮底面对他的支持力为   N。
2、如图所示,不考虑摩擦,用竖直向上的力F匀速拉动均匀杠杆,使悬挂在O点的重为G的物体缓慢升高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1;若将力F的作用点由C点向左移动到B点,仍将该物体缓慢升高人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则η1   η2(选填“>”“<”或“=”);在物体被提升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甲所示,用大小为20N的推力F匀速向前推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如果木块前方地面有阻碍而静止不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4、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那么乙对甲的推力是   N。如果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
5、如图所示,某人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
1、如图某同学将一根长为1.0米的轻质杠杆的中点放在支架上(杠杆均匀分成十等份),在杠杆A点处挂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甲,在B处挂一个质量为1.2千克的物体乙(图上没有画出),发现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求:
  内 容
方案一 在乙物体下面挂一个质量为 的物体
方案二 将甲、乙两物体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
(1)甲物体的重力。
(2)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对应的质量 或 。
2、质量为9吨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的重力的0.02倍,求卡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g=l0N/kg)
3、如图所示,质量为30kg的小明从滑道下滑,受到滑道对他的弹力大小为250N,弹力的方向斜向上且与滑道垂直,请画出小明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g取10N/kg)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1、小梦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支架、两端带有挂钩的弹簧、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量程足够大)和若干钩码。
(1)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小梦记录的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依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 L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拉力F/N 1.0 2.0 3.0 4.0 5.0 6.0
弹簧长度L/cm 4.4 4.8 5.2 5.6 6.0 6.4
弹簧伸长量 L /cm 0.4 0.8 1.2 1.6 2.0 2.4
(2)根据数据或图像,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梦还想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材料是否有关”。她选择了三根只有材料不同的弹簧,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均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甲方案:分别在三根弹簧下挂相同钩码,观察弹簧的伸长量是否相同;
乙方案:分别在三根弹簧下挂钩码,使弹簧伸长量相同,观察所挂钩码质量是否相同;
两种方案相比较,应选   方案进行实验。另一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是   。
2、如图所示,测量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   N。
(2)在匀速直线拉动木块的过程中,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是   N.
(3)如果将长木板表面铺上毛巾(如图乙所示),重复上述实验,由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则可以得到结论是:压力不变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原来平衡时, ,因为AO<BO,所以F1>F2,设移动相同的距离L,则A端: ,B端, ,∵ ,∴ , ,则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大小,求解两侧动力、动力臂的乘积和阻力、阻力臂的乘积,谁的乘积大就往哪边偏。
2、【答案】A
【解析】A.在实验中,为了方便比较压力的大小,所以实验装置应该放在水平桌面上,A符合题意;
B.实验中,拉力是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的,但摩擦力不是直接测量的,即通过匀速运动保证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测量出拉力来,就知道了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
C.比较甲图和乙图的实验,此时压力不同,粗糙程度相同,所以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C不符合题意;
D.比较乙图和丙图实验,此时压力相同,粗糙程度不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粗糙程度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时拉力等于摩擦力,可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答案】B
【解析】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如空中的物体也会受到重力作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B错误,符合题意;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现象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力的产生不一定非得接触。
4、【答案】A
【解析】消防员握住绳索竖直加速上攀时,竖直方向上消防员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摩擦力大于他的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绳索对他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5、【答案】C
【解析】A.力不会脱离物体而存在,要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且力的作用一定是相互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则物体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由于不知道力的作用点,则无法判断产生的效果是否相同,C错误,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分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受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影响。
6、【答案】C
【解析】A.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A不符合题意;
B.行李箱下安装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符合题意;
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增大压力或使接触面变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
7、【答案】A
【解析】A、量程大于6N,且分度值相对较小,A符合题意;
B、量程太小,不能使用,B不符合题意;
C、D、量程足够,但分度值相对较大,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力的大小,在弹簧测力计量程允许的情况下分度值越小越好。
8、【答案】C
【解析】A.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机器安装滚珠轴承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冰壶运动中,冰壶运动员在刷冰时,使冰面部分熔化成水,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错误,符合题意;
D.往门轴的合页加润滑油,这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减小摩擦力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和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的方式来减小。
9、【答案】B
【解析】A.因为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同一物块在同一木板上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不变,此时拉力等于摩擦力,即拉力大小相同,A不符合题意;
B.骑自行车下坡时,要捏紧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B符合题意;
C.如果没有摩擦,写字时铅笔会从手中滑出,但铅笔受到重力作用,不会漂在空中,C不符合题意;
D.人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是人前进的动力,所以人在水平地面上向前行走,地面给人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增加摩擦力可以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加压力和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的方式来增加。
10、【答案】A
【解析】AB.由图像可得,A点到F1的距离为s2,若令A点到重力的距离为s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
可以推出 由于 可得
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重力的力臂为支点A到重力的距离,重力竖直向下,因此力臂为水平方向,C不符合题意;
D.F1与G在支点同侧,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F1的方向应该向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杠杆时,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可以分析费力或省力。
二、填空题
1、【答案】225;375
【解析】如图
F1=F2,F3=F1+F2=2F2
人和吊篮的总质量m=60kg+30kg=90kg
人和吊篮受到的重力G=mg=90kg×10N/kg=900N
因为F3+F1+F2=G
F1=F2,F3=F1+F2=2F2
所以2F2+F2+F2=G
F2= G= ×900N=225N
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时人共受到重力、拉力和吊篮底面对他的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根据力的平衡可得,吊篮底面对他的支持力N=G-F2=600N-225N=375N
【分析】结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对篮子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的的合外力为零,列方程求解拉力大小。
2、【答案】=;变大
【解析】因为不考虑摩擦,则两次所做的额外功等于将杠杆提升相同高度所做的功,额外功相同,因为有用功也相同,所以总功相同,根据 可知两次的机械效率相同。重力势能和物体质量与高度有关,在物体被提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大则重力势能变大。
【分析】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平行时,动力臂的改变和阻力臂改变比值相同,力的大小不变;重力势能和物体质量与高度有关。
3、【答案】20;运动状态;作用点
【解析】如图甲所示,用大小为20N的推力F匀速向前推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推力大小相同,为20N。如果木块前方地面有阻碍而静止不动,此时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乙所示,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使其偏上,木块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分析】物体水平方向在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静止和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橡皮筋拉长、弹簧收缩、橡皮泥变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发生改变;要完整的描述一个力,需要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答案】60;改变人的运动状态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同学用60N的力推乙同学,同时乙同学对甲同学有一个大小也为60N的推力。
乙同学受推力后,由静止变为后退,这说明力改变人的运动状态。
【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5、【答案】等于;弹簧
【解析】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大小相等;故人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时,弹簧对手的拉力也为10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大小相等。
三、计算题
1、【答案】(1)解:物体甲的重力为G甲=m甲g=1kg×10N/kg=10N
答:甲物体的重力为10N;
(2)解:根据题意可知杠杆上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1m,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F1l1=m甲gl1=1kg×10N/kg×0.3m=3N m
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F2l2=m乙gl2=1.2kg×10N/kg×0.2m=2.4N m
因为3N m>2.4N m,
所以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减小左侧F1l1的乘积,或增大右侧F2l2的乘积,故方案一可行;
若在乙物体下面挂一个质量为 的物体,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3N m=(1.2kg+ )×10N/kg×0.2m
解得 =0.3kg
若将甲、乙两物体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若杠杆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1kg×10N/kg×(0.3m+ )=1.2kg×10N/kg×(0.2m+ )
解得 =0.3m
由于此时左侧的力臂为0.3m+0.3m=0.6m>0.5m,故方案二不可行。
答:方案一可行; 为0.3kg。
【解析】(1)结合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G=mg求解物体的重力;
(2)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结合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求解即可。
2、【答案】由题知: , ,∵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
∴卡车在水平方向受平衡力作用,牵引力和摩擦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 .
答:卡车行驶时,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1800N
【解析】先求出卡车的重力,再求出卡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F=f.
3、【答案】解:小明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mg=30kg×10N/kg=300N,作用点在重心,受到滑到对他的弹力大小为250N,力的方向斜向上且与滑道垂直,作用点也可在重心.如图:
【解析】首先对所要表示的力进行分析,再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甲;用挂钩码的方法很难使三根弹簧的伸长量相同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描出各点画出图象,如下图所示:
(2)由图可知,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直线,所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材料是否有关,需要用材料不同其他相同的弹簧,挂相同数量的钩码,观察伸长量,故甲方案可行;乙方案使弹簧伸长量相同,观察所挂钩码质量是否相同,因为钩码是成倍变化的,很难使三根弹簧的伸长量相同,故此方案不可行。
【分析】(1)用平滑的线将个点连接起来。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探究实验过程要注意采用控制变量法。
2、【答案】(1)二力平衡;2
(2)0
(3)接触面越粗糙
【解析】【解答】(1)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滑动摩擦力为2N;(2)由于砝码和木块间没有相对运动,所以摩擦力为0;(3)若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大,则摩擦力变大。
【分析】(1)当物体受到两个力且保持平衡状态时,二力平衡;
(2)若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则没有摩擦力;
(3)物体间的粗糙程度变大,摩擦力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