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越的自然条件
【教材分析】
长江流域是一个横跨东西,跨越东、中、西部和地势三级阶梯的区域,内容丰富,综合性较强。因此本课设想尽量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了解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著名景点风光、富饶的自然资源,为后面其自然条件对长江经济发展的作用作铺垫。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合理设置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分析长江流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于是,我自制关于长江濒危动物江豚的微课,贯穿全文,增设了一个情景教学,贯穿全文。落实情感目标,引导大家关注江豚,关注长江生态环境。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图表数据资料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和归纳。
2、了解长江流域富饶的资源。
3、理解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
4、理解长江流域的航运开发条件和“黄金水道”的美誉。
5、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信息处理、概括能力。
6、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之情,增加身为中华大地儿女的自豪感。
【重难点】
1、结合地图、图表数据资料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和归纳。
2、理解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
3、理解长江流域的航运开发条件和“黄金水道”的美誉。
导入: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老师问: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描述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答:长江(或长江流域,或其他)。
老师说:我们先来回忆下上学期学习过的有关长江的知识。(叫几个同学回忆并说出他们知道的有关长江的知识。如学生能回忆起来,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如学生无法回忆,老师就改为提问。)
(总特点,发源地,注入的海,流经的地形区,流经的省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上、中、下游的特点,开发利用,灾害治理,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七章第二节长江流域。(课件展示第二节长江流域课题。)
现在请同学们翻看我们的地理教科书42-49页。找找看,本节内容有哪几个小标题?
点一名学生回答:有三个小标题:1.优越的自然条件;2.中国的“黄金腰带”;3.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
过渡:老师说:那么,长江流域这节,要学哪些知识呢?
课件展示以下本节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一课时完成)
(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点;
(2)知道长江干支流很好的航运条件,明确长江“黄金水道”名称的由来;
(3)了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
(4)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矿产及其他自然资源。
2.运用相关数据和其他资料了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二课时完成)
(1)了解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明确长江流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和特色;
(2)了解长江流域的工业基地,明确其工业的地位、发展条件;
(3)掌握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4)结合长江流域相关数据解释长江流域为何被称为我国的“黄金腰带”。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长江流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第三课时完成)
(1)归纳长江流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知道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在人口和城市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了解上海市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优势条件及其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过渡: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只学习第一个小标题下的内容。
课件展示小标题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1.面积广大环境优
读长江流域图,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点。
老师问,学生答。同时,老师一边在地图上指示:
(1)边界上主要山脉:唐古拉山脉、巴颜喀拉山、秦岭、南岭、武夷山脉等。
(2)地势阶梯:地跨了我国地势的三个阶梯。
(3)所属四大地理分区:小部分位于青藏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南方地区。
(4)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江南丘陵等。
(5)温度带:绝大部分位于亚热带
(6)干湿区:绝大部分位于湿润区
(7)主要省区:青海、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
回归课本:长江流经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
2.“黄金水道”航运好
读7.20长江水系通航河段示意图,了解长江干支流很好的航运条件,明确长江“黄金水道”名称的由来。
(1)自西向东说出长江流域的主要港口。叫一名学生看图说出。
(2)在图上找出京杭大运河,叫一名学生在图上标出。
(3)看通航河段,展示出: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60%。长江干支流航道与京杭大运河共同组成中国最大的内河水运网。
回归课本:长江的干支流都有很好的航运条件,是我国通航里程最长、运输能力最强的河流,自古就有“黄金水道”之称。
3.水能宝库潜力大
(1)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分析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指出长江水能集中的河段。老师边提示,学生齐答。
归纳得出:长江流域降水丰富,流量大;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落差大,因此,长江水能丰富。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尤其是源头至宜宾段最为丰富。
(2)读长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图及长江干支流水能占比材料,说出长江干支流主要水电站的名称,判断现在长江流域水能开发的程度如何。老师指图问,学生答。
归纳展示:长江干流上有三峡、葛洲坝;雅砻江上有二滩;清水上有隔河岩;沅江上有五强溪;汉江上有丹江口等水电站。现在长江流域水能开发的程度还很低,潜力巨大。
4.三峡水利美名传
读课本第44页案例和图7.23、图7.24、图7.25,了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
(1)三峡水利枢纽位于三峡中的 峡的三斗坪,地处长江的 游,与葛洲坝相比,海拔更 。叫一名学生答。(西陵,上,高)
(2)说一说三峡水利枢纽的500千米和1000千米辐射范围内分别有哪些省会?它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老师对着图指示,学生齐答。
展示课本第44页活动参考答案:三峡水利枢纽的输电范围涵盖我国东部大部分省区,为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5.矿产资源有很多
读图7.19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了解长江流域的矿产资源。
(1)长江流域有哪些矿产资源?点一名学生读出图中的图例即可。
(2)你会如何评价长江流域的矿产资源情况?点一名学结合课本评价出:长江流域的矿产资源多种多样(丰富)。
6.其他资源也不差
读课本第43页“知识之窗”、图“长江中下游的水乡”、图7.21和图7.22。
问:除了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之外,你觉得长江流域还能给我们经济发展提供什么资源?
叫一名学答:水资源、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淡水鱼资源、旅游资源等。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且长江流域有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面积广大环境优;“黄金水道”航运好;水能宝库潜力大;三峡水利美名传;矿产资源有很多;其他资源也不差。
课堂练习: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发源于 山脉,曲折东流,注入 。图中,②为 ,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湖泊F为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2)长江上港口众多,其中A 、B 、C 和D ,可以江海联运。
(3)字母G是 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
(4)长江被称为中国的“黄金水道”,原因是( )
A.水能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 C.通航里程长 D.人口密集
【答案】
(1)唐古拉 东海 汉江 鄱阳湖
(2)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3)长江三峡
(4)C
作业布置:
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第32-33页的内容。
2.预习第二个小标题的内容:中国的“黄金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