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1 邓稼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1 邓稼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8 23:0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
化学
1 邓稼先
文章主旨
本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爱国者——邓稼先,歌颂了他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品质以及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结构图示
邓稼先卓越贡献
考点提炼
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问题] 课文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 [对应训练见第10题(2)]
[点拨]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一种写作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结合具体的语境,明确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哪一个是主要的,是作者突出强调的。
(2)联系文章主题和作者情感进行思考。明确运用对比手法的目的是突出文章主题,抒发作者情感。
[解答]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强调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品质和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拓展链接
你们不能去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邓稼先“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他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受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身份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夐古(xiòng)  鲜为人知(xiān)
B.元勋(xūn)  颤抖(chàn)  萦带(yíng) 锋芒毕露(lòu)
C.摄制(shè)  诞生(dàn)  选聘(pìn) 风悲日曛(xūn)
D.彷徨(páng)  殷红(yīn)  兽铤(tǐng) 燕然勒功(lè)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焦虑  建意书  家喻户晓  亡国灭种
B.谣言  直肠癌  妇儒皆知  至死不懈
C.暑名  奠基人  马革裹尸  热泪满眶
D.仰慕  开拓者  蓬断草枯  层出不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乐于助人,时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后进的同学,真是可歌可泣。
B.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核潜艇事业鞠躬尽瘁,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C.最年轻院士邓中翰遇到外界的褒扬时总是保持着一种当之无愧的谦逊姿态。
D.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杂草,经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
4.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本、“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世界最快量子计算机“九章”问世、“北斗”完成全球组网……②2020年,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发现。③这使得科技创新成为中国交出的这份“世界瞩目、人民满意、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中一个亮丽篇章。
(1)第   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2)第   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特征,是激励全体航天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回首中国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历程,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③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
④从“两弹一星”的伟大创举,到“天宫”览胜、“嫦娥”奔月,再到“北斗”指路、“长五”飞天……
⑤在航天“三大精神”的引领和推动下,中国航天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稳更远。
A.②①④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⑤③④②① D.④③⑤②①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五部分,回答问题。
6.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7.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如果将标题改成《他忠于职守》好不好 为什么



8.选文中引用了唐代的《吊古战场文》,有何作用





◆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家栋:中国航天“大总师”
①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几大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总设计师或总指挥,而孙家栋则被大家尊称为“大总师”。
②每次孙家栋来到发射现场坐镇指挥,发射试验队的队员们都是既热切期待又难免有些紧张。期待的是有孙家栋在,心里就先踏实了一大半;紧张的是只要有一点小瑕疵,就逃不过他的“法眼”,被当场揪个现行也是常事。
③在一次发射中,卫星在转运途中不慎发生了轻微碰撞,试验队员们一下子慌了神儿,谁也不敢保证这会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
④接到紧急报告后,孙家栋当天就从北京赶到了西昌,一下飞机就直奔卫星试验厂房。了解清楚现场情况后,近80岁的他一下子就钻到了卫星底下,对着卫星的受创部位仔细研究起来。
⑤等到孙家栋略显吃力地从卫星下面爬出来,一旁的试验队员们赶忙上前搀扶,孙家栋则摆摆手说:“卫星没事儿,能用!”
⑥只一句话,就让大家悬在半空的心踏实了下来。
⑦孙家栋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充满着深厚感情。他深知航天工业的强盛对国家所起的作用。他说:“最先进的武器是买不来的,军工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航天尖端产品也是买不到的,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强大国防。”
⑧正是凭着这个信念,他勇于担当,为了大局可以抛弃一切个人顾虑。
⑨1984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后,在向定点位置漂移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孙家栋果断地发出了打破常规的指令。由于没有按照程序审批,现场操作员临时拿出一张白纸草草写下“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的字据要孙家栋签名,他毅然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正确的指令最终令卫星化险为夷。
几十年来,尽管从事着充满风险的航天事业,但孙家栋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在挫折面前,他总是愈挫愈勇。
上世纪70年代,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在最初的震惊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人造地球卫星腾空而起。
尽管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孙家栋却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
在孙家栋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一颗又一颗“中国星”飞向太空。人们称他为“卫星之父”,他从不接受,反复强调,航天是个系统工程,卫星是“大家一起造的”。
“我干了一辈子航天,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但我觉得自己仅仅是千千万万航天人中的普通一员。”孙家栋说,“能够造一辈子‘中国星’,是我人生最大的心愿。”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全新的月球背面探索之旅,举国沸腾,世界瞩目。
时针拨回16年前,当国家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时,已经75岁的孙家栋毅然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大多数人在这样的高龄都功成身退,他却冒着风险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绕月飞行的那一刻,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里,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起来,欢呼雀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却走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偷偷擦眼泪。
“孙家栋无疑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总能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在困难面前,他绝不低头;在责任面前,他又‘俯首甘为孺子牛’。”
9.本文以时空为线,叙写了孙家栋的一系列事情,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3分)
时空 事情
发射现场 ①
钻到卫星底下仔细研究
1984年 ②
上世纪70年代 带领大家在沙漠里找火箭卫星残骸
航天飞行指挥 控制中心 ③
10.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孙家栋带着大伙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2)在困难面前,他绝不低头;在责任面前,他又“俯首甘为孺子牛”。(从对比手法的角度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11.文章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有什么作用 (3分)


12.结合全文,请分析文章第段中孙家栋“偷偷擦眼泪”的原因。(4分)


13.结合全文,分析孙家栋的形象。(4分)



14.本文在描写邓稼先时,选取了一个与之截然不同的人物——奥本海默进行对比,突出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特点。请你借鉴这种写法,描写自己的同学。(100字左右)




答案
1 邓稼先
1.[解析] C A项,“鲜”应读“xiǎn”;B项,“露”应读“lù”;D项,“殷”应读“yān”。
2.[解析] D A项,“建意书”应为“建议书”;B项,“妇儒皆知”应为“妇孺皆知”;C项,“暑名”应为“署名”。
3.[解析] B A项,“可歌可泣”的意思是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不恰当。C项,“当之无愧”的意思是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项,“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胜逞强。用来形容杂草,不合语境。
4.[解析]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第②句中的“成果”与“发现”搭配不当,应把“发现”改为“涌现”。第③句中的“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语序不当,应互换位置。
[答案] (1)② 将“发现”改为“涌现”。
(2)③ 将“世界瞩目”和“人民满意”互换位置。
5.[解析] A 文段阐述的是航天“三大精神”。②句提出航天“三大精神”的概念,应为首句;①句紧随其后阐述航天精神的重要意义;③④句是对航天事业与航天精神关系的分析,④句举例,③句总结,因此④句在③句前;⑤句是总结和展望。因此正确的排序应为②①④③⑤。
6.(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三种必备的高标准素质,有力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杰出才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钦佩之情。
(2)这句话是环境描写,恶劣的工作环境,有力地烘托出邓稼先的工作热情和坚忍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
7.不好。因为“我不能走”是邓稼先的原话,更能突出他临危不惧、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正是我国科学家的这种精神使得原子弹、氢弹成功制造,让世人震惊,让中国人民由“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如果改为《他忠于职守》,则过于平淡,无此表达效果。
8.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9.①亲临现场坐镇指挥 
②打破常规下指令
③“嫦娥一号”绕月成功,背过身子偷偷擦眼泪
10.(1)“筛”在句中的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罗或筛子里,来回摇动,使细碎的漏下去,粗的留在上头。用在这里,突出了孙家栋等人寻找火箭卫星残骸难度大,赞扬了科学家认真细心、不畏艰辛的精神。
(2)运用对比手法,将孙家栋在困难和责任面前的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高尚人格。
11.[解析] 本题考查插叙及其作用。解答时,抓住“时针拨回16年前”,可知是插叙。抓住“大多数人在这样的高龄都功成身退,他却冒着风险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分析孙家栋的形象。
[答案] 运用了插叙。交代了当时孙家栋接受任务时的背景,突出了孙家栋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国家勇担重担、无私奉献的精神。
12.“偷偷”是怕别人知道;“流泪”是因为开始别人不理解,自己顶着巨大的压力,现在成功了而流下激动的泪水;更是因为“嫦娥一号”绕月工程任务十分艰巨,而现在终于完成了,从而流下自豪的泪水。
13.[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本题,抓住“每次孙家栋来到发射现场坐镇指挥,发射试验队的队员们都是既热切期待又难免有些紧张”“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孙家栋果断地发出了打破常规的指令”等来分析即可。
[答案] 从“每次孙家栋来到发射现场坐镇指挥,发射试验队的队员们都是既热切期待又难免有些紧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认真细心、镇定、善于指挥的人;从“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利益的人;从“孙家栋果断地发出了打破常规的指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英明果敢、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人;从他不接受“卫星之父”的称号,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14.示例:我的同学任晓天与李宁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任晓天十分活泼好动,他在凳子上总是坐不住,一下课就像野马一样,四处乱跑,搞得教室里“鸡飞狗跳”。李宁则生性沉稳安静,即使下课了也坐在凳子上读书学习,不论周围的声音有多么嘈杂,都不会影响他一丝一毫。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