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土壤的形成(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2土壤的形成(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08 13:5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5.2 土壤的形成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课本p121
一、土壤
1.定义:陆地表面具有一定________,能够生长________的疏松表层。
2.作用: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_______、养分、_______、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肥力
植物
水分
温度
理想土壤
的物质组成
二、成土因素
1.成土母质与土壤
(1)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大气以及生物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2)成土母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________。
(3)特点: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会逐渐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4)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________性质。
风化物
物理和化学
风化作用
二、成土因素
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
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
地形和时间等。
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
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成土因素
1.成土母质
(1)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大气以及生物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2)成土母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________。
(3)特点: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会逐渐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4)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________性质。
风化物
物理和化学
(土壤有肥力)
成土母质和土壤的区别?
2.气候
(1)作用: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影响
①通常情况下,________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②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________。
③__________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温度
减少
降水和风
例如:湿热地区的土壤比干冷地区形成速度快。
2.气候
(1)作用: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影响
①通常情况下,________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②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________。
③__________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温度
减少
降水和风
土壤肥力低
温暖湿润地区
3.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________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________的因素,土壤_______与_______作用密切关联。
有机质
最活跃
肥力
生物
4.地形与土壤
(1)地形垂直变化与土壤:在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________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2)不同地形类型条件下的土壤: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________,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________,成土母质容易逐渐发育成________的土壤。
组成成分


深厚
阴坡,光热差,土壤水分好;
阳坡,光热好,土壤水分差。
阴坡
阳坡
1、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2、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
0年
1000年
5.时间与土壤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______。
成熟
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
6.人类活动
积极方面:
(水稻土是在长期栽培水稻,灌溉浸淹条件下发育而成的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
消极方面:
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
将土壤形成与对应的自然因素连线。
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生物
土壤形成的决定因素     气候
土壤形成的动力条件     成土母质
土壤发育的进程      地形
土壤发育的程度      时间
1.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导致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生物 C.成土母质 D.人类活动
3.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C
A
D
下图为土壤的物质分布图。读图,4-5题。
4.在土壤的组成物质中,
含有腐殖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
主导作用的是(  )
A.地形
B.人类活动
C.气候
D.生物
B
D
6.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7.下列关于土壤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B.陡峭的山坡往往形成深厚的土壤
C.人类活动下形成的肥沃土壤有水稻土
D.气候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B
C
三、土壤剖面
1.含义:土壤剖面,是指从________垂直向下的土壤________,由一些形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________构成。
2.土层
地面
土层
纵断面
有机质层:位于最顶层,为植物残体堆积层。
腐殖质层:位于有机质层之下,颜色深,结构疏松, 植物根系多。
淋溶层:位于腐殖质层之下,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植物根系较多。
母质层:位于基岩之上,疏松的风化碎屑物,植物根系极少。
母岩层:坚硬的母岩层。
淀积层:位于淋溶层之下,结构紧密,植物根系较少。
1.吸引人们选择在寻乌的群山之中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土壤富硒,气候优越,在此种植农产品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阅读教材P122——寻乌的古民居
2.寻乌富硒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山中溪流将含硒泥沙源源不断地搬运到山间盆地,堆积形成富硒土壤。
东北黑土
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植物生长。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积累于土体上部,形成肥沃的黑土。
黄土高原
黄绵土,由黄土母质直接耕种而形成的一种幼年土壤,垂直节理发育,常形成陡壁,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类型
南方红壤
分布于南方丘陵,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雨水淋溶作用强,含铁氧化物,呈酸性,肥力低,但利于茶树、柑橘种植。
西北盐土
气候干旱,土壤盐碱含量比较高;
有机质含量低,水分较少,所以常常呈白色。
水稻土
东部降水较多,长期排水不良,氧化亚铁含量高,土壤呈青灰色。
土壤维护
改良土壤
土壤维护
改良土壤
休耕
种植绿肥
作物轮作
农家肥
中国土壤分布图
1.砖红壤发育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燥红土是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赤红壤又称为砖红壤性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具有红壤与砖红壤的过渡性质;黄壤发育于亚热带常绿叶林境下,与红壤属同纬度带,但黄壤分布在多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读图5-23、图5-24,完成相关任务。
(1)据图归纳海南岛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
P127
海南岛土壤中砖红壤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
赤红壤面积仅次于砖红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
黄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
燥红土分布在西南部沿海地区;
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的东部和北部平原地区。
(1)据图归纳海南岛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
(2)燥红土分布在海南岛西南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议一议,海南岛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为什么发育有亚热带的土壤
海南岛中部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山地对夏季风有抬升作用,多云雾天气,降水较多,发育有亚热带常绿叶林土壤。
海南岛的西南部属于中部山地的背风坡,夏季盛行下沉气流,致使该地区具有热量高、热期长、降水少、蒸发量大、早季长的特点。在高温干燥的特殊气候条件下,植被为稀草原或稀疏灌丛草原。燥红壤有特殊的有机质积累过程,雨季中植物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早季中有机质分解缓慢,有利于粗有机质的相对积累。
(1)说出泰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泰国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
P128
(2)在泰国泥岩地区,为什么要种植培地茅?
P128
泥岩土质较差,因颗粒微小,遇水易形成泥浆,干燥时则迅速硬实结块。泰国为热带季风气候,早雨季明显,降水季节变化大。培地茅根系密集发达,能够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培地茅在雨季时能增加雨水下渗,减小地面径流,防止土壤受到冲刷侵蚀;旱季时能增加土壤水分,起到了改良土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