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化学
5 黄河颂
文章主旨
本诗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结构图示
黄河颂
考点提炼
反复及其作用
[问题]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对应训练见第11题)
[点拨] 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可以起到突出强调,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往复,充满韵律美。
[解答] 此语句反复出现,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把诗歌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啊!黄河!”反复出现,还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拓展链接
有关“黄河”的古诗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黄河惊tāo澎湃、浊流宛转、一xiè万丈,她用英雄的体pò,筑起我们民族的屏障!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她的 ① (哺育 养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要像她一样的伟大 ② (坚强 坚韧)!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澎湃( ) 屏障( ) 滋长( )
惊tāo( ) 一xiè( )万丈 体pò( )
(2)为语段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 ②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D.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大江大河》刻画了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故事。
B.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我们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C.将建设美丽乡村与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不仅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反而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
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
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夸张、对偶)
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拟人、夸张)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 。飞泻而下的巨浪跌落壶底,似沸汤开壶,激流翻滚,声震如雷。
①如身披黄金铠甲、冲锋陷阵的威武之师
②一排接一排,奋不顾身,朝巉岩高筑的壶口奔泻而下
③一个巨大的石壶朝天敞开
④手挽手,肩并肩,高举金光四射的团团巨浪
⑤因两岸层层叠叠的巨石阻拦冲击而顿时变得膂力震天的滚滚黄河
A.③②①④⑤ B.③⑤①④②
C.⑤②④③① D.⑤③④②①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6.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诗中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先是近镜头特写: ,/ 。然后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 ,/ 。接着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 / 。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两岸: / 。
7.在这首诗中,诗人仅仅是在歌颂黄河吗 说说你的看法。
8. 诗歌通篇采用了第几人称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9.本诗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 (3分)
10.结合《黄河颂》,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11.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4分)★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13.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提示:可从内容主题、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入手)(4分)
14.《黄河颂》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如把黄河比喻成“中华民族的摇篮”“巨人”,歌颂黄河养育和保卫着中华民族,同时赋予黄河以人的情感,表现其伟大坚强的精神。请你以家乡的一条河流为写作对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100字左右)
答案
5 黄河颂
1.(1)pài zhàng zī 涛 泻 魄
(2)①哺育 ②坚强
2.[解析] B 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解析] B A项,搭配不当,“刻画”与“故事”不搭配,可将“刻画”改为“讲述”;C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反而”改为“而且”;D项,一面对两面,可把“好”改为“好坏”。
4.[解析] B B项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5.[解析] B 文段描写的是黄河壶口。③句中的“石壶”点出描写对象,应为首句。据此可排除C、D两项。横线后的句子“飞泻而下的巨浪跌落壶底”紧承②句中的“奔泻而下”,据此可排除A项。
6.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7.[解析] 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的开头、结尾抒情的语句思考。
[答案] 诗人不仅仅是在歌颂黄河,而是借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以此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8.采用了第二人称。便于直接抒情。
9.[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诗歌第一部分写了长江的历史贡献;第二部分写了长江对我们民族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答案] 本诗从长江的气质、气势,长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长江对我们民族不断前进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等方面赞美了长江。
10.[解析] “臂膀”是个比喻,指的是长江用自己的干流和支流把高山大海紧紧包围。
[答案] “臂膀”指长江干流及其支流。
11.这几句诗反复出现,将诗歌分为两部分,突出强调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推动了时代发展,突出了诗人对长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一唱三叹,也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12.[解析] 结合“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等诗句,去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抒发了中华儿女将发扬长江的伟大精神,建设祖国,迈向新时代的情怀。
13.示例:两首诗都是直抒胸臆。《长江之歌》直接抒发了对长江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的赞美;《黄河颂》直接抒发了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14.示例:清晨,家乡的小河苏醒了,她揉揉眼睛,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河面平静,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两岸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微风吹来,层层水波荡漾开去,伴着金色的阳光在舞蹈。花和树的影子融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