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重点练)
1.(2020·山东曲阜 初一期末)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材料―:
(1)图①成就最早的发明者是谁?
(2)请写出图②中李时珍药物学著作名称?
(3)图③中明长城东西起止点各自到达哪里?
材料二:它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通史辑要》
(4)材料二介绍的是哪一部通史巨著?它的作者是谁?
材料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5)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这位诗人是谁?
(6)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以一个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
(7)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少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2020·辽宁新宾 初一期末)2020年春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成为这个超长寒假的常态。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居家生活,某校组织“云旅游”主题研学活动。该校七年级(1)班选择的研学主题是“京杭大运河”“北京城”“长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主题一:“京杭大运河”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
(2)材料一中的“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3)此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
(4)材料二中的涿郡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这条河的中心点在哪里
主题二:“北京城”
材料三:两块北京的城墙砖被运往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安放在该校博物馆的突出位置。旁边的牌子上写道:这两块城墙砖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要长。
(5)列举出一个以北京为都城的主要封建王朝及北京当时的名称。
主题三:“长城”
材料四: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总长万余里的长城。……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6)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哪个朝代修筑的
(7)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哪些感悟。
3.(2020·云南文山 初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岷江上游地势陡峻,流至成都平原,水流突然减速,挟带的大量泥沙因沉积而淤塞河道。每逢雨季,江水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缺水干旱。李冰在岷江中游江水从山区转入平原的灌县一带,建筑阻水堤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水蓄水用于灌溉,外江水泄洪排水,调节水量。……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水利工程,根据材料说出该工程的建成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隋朝皇帝下令将以前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开凿的运河组成了一条水道,主要目的是运送首都所需的物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为以后的历代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大运河修筑成功和此后发挥作用的五百余年时间之内成为沟通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材料二中的隋朝皇帝指的是谁?他下令开通的大运河有何作用?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长城现在已经不再起到军事防御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及你对长城的了解,现在的长城被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
材料四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堪称国宝级文物。由大约870余座建筑和8700余间房屋组成,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
(4)材料四中的它是我国的哪一古代建筑?
4.(2020·广西北流 初一期末)屮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1)请给图一加上恰当的标题。元朝时中书省职能是什么?
(综合国力)
宋代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吋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2)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任选一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科技文化)
(3)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图二出自明清时期的哪一著作?该著作地位如何?
5.(2020·广西柳州 初一期末)“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和图二是唐朝时我国发明和推广的两种农具,请分别指出图一的用途和图二的名称。
材料二:英国科学家李约悲认为中国的重大发明在改变世界历史进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在:一是在大航海时代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二是在对知识的传播方面;三是使欧洲告别了冷兵器时代,摧毁了封建堡垒....。
(2)材料二所说的重大发明指哪些
材料三:李时珍是明朝卓越的医学家,经过27平的研究,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中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宝贵遗产。
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被称之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的作者宋应星被称之为“中国狄德罗”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3)请分别写出材料三中“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和“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两部两部著作的名称。
材料四: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水附庸。...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
(4)根据材料四,指出我国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应注意什么 (回答两点即可)
6.(2020·山东嘉祥 初三一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1)图一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什么?图二是唐朝著名画家描绘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与图三内容相关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什么?
(思想篇)
材料二 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章句下》
(3)材料二中“他”提出的理论主张被谁进行了大力实践与发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儒家的什么理念?
(科技篇)
材料三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4)写出图一历史人物生活的朝代及发明成就。图二的作者是谁?这部著作被誉为什么?
(感悟篇)
(5)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重点练)
1.(2020·山东曲阜 初一期末)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材料―:
(1)图①成就最早的发明者是谁?
(2)请写出图②中李时珍药物学著作名称?
(3)图③中明长城东西起止点各自到达哪里?
材料二:它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通史辑要》
(4)材料二介绍的是哪一部通史巨著?它的作者是谁?
材料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5)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这位诗人是谁?
(6)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以一个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
(7)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少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1)毕昇
(2)《本草纲目》
(3)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
(4)《资治通鉴》;司马光
(5)白居易
(6)《红楼梦》
(7)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地继承的同时,融入时代特征,加以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①成就最早的发明者是毕昇,他是北宋的发明家,在印刷实践中,毕昇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②中李时珍药物学著作名称是《本草纲目》,这是一部十分著名的医药学著作。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③中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被称为世界的八大奇迹。
(4)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介绍的是《资治通鉴》;第二学位:它的作者是司马光。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这位诗人是白居易,他的成就非常突出,在唐朝口碑非常不错。
(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以一个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
(7)通过以上问题探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代青少年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地继承的同时,融入时代特征,加以创新。
2.(2020·辽宁新宾 初一期末)2020年春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成为这个超长寒假的常态。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居家生活,某校组织“云旅游”主题研学活动。该校七年级(1)班选择的研学主题是“京杭大运河”“北京城”“长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主题一:“京杭大运河”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
(2)材料一中的“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3)此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
(4)材料二中的涿郡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这条河的中心点在哪里
主题二:“北京城”
材料三:两块北京的城墙砖被运往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安放在该校博物馆的突出位置。旁边的牌子上写道:这两块城墙砖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要长。
(5)列举出一个以北京为都城的主要封建王朝及北京当时的名称。
主题三:“长城”
材料四: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总长万余里的长城。……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6)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哪个朝代修筑的
(7)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哪些感悟。
【答案】(1)在家上、在家查图书资料、在家观看历史纪录片等(写出一个,符合题意即可)
(2)隋炀帝或杨广
(3)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4)涿郡指今北京;这条河的中心点在洛阳。
(5)金:中都;元朝:大都;明朝:京师(北京);清朝:京师(北京)。
(6)明朝
(7)开放性题,语句通顺,体现正能量,符合题意即可。如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成就;我为我的祖国为骄傲等。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获取历史资料的途径多种,可以在家上、看书、在家观看历史纪录片、在家查阅有关资料、通过电话请教老师等等。
(2)依据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出自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诗句阐述的是作者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
(3)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依据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涿郡”在今北京;以洛阳为中心;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依据所学可知,以北京为都城的主要封建王朝及北京当时的名称有金:中都;元朝:大都;明朝:京师(北京);清朝:京师(北京)。
(6)依据材料四“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总长万余里的长城。……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可知,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雄伟,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因此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都是明代修筑的。
(7)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综合以上材料可知,我们得到的感悟是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成就;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等等。
3.(2020·云南文山 初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岷江上游地势陡峻,流至成都平原,水流突然减速,挟带的大量泥沙因沉积而淤塞河道。每逢雨季,江水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缺水干旱。李冰在岷江中游江水从山区转入平原的灌县一带,建筑阻水堤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水蓄水用于灌溉,外江水泄洪排水,调节水量。……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水利工程,根据材料说出该工程的建成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隋朝皇帝下令将以前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开凿的运河组成了一条水道,主要目的是运送首都所需的物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为以后的历代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大运河修筑成功和此后发挥作用的五百余年时间之内成为沟通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材料二中的隋朝皇帝指的是谁?他下令开通的大运河有何作用?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长城现在已经不再起到军事防御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及你对长城的了解,现在的长城被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
材料四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堪称国宝级文物。由大约870余座建筑和8700余间房屋组成,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
(4)材料四中的它是我国的哪一古代建筑?
【答案】(1)都江堰;防洪、灌溉;
(2)隋炀帝,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4)紫禁城(或故宫)。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李冰在岷江中游江水……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可知反映的是都江堰。结合课本所学,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都江堰,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此可知该工程的建成主要解决了防洪、灌溉等问题。
(2)依据材料二“隋朝皇帝下令将以前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开凿的运河组成了一条水道……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结合课本所学可知,605年隋炀帝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明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北方蒙古醉蛛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因为长城凝聚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抵御游牧民族的防御系统。故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4)依据材料四“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堪称国宝级文物。”结合课本所学,北京是明、清两代的都城。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4.(2020·广西北流 初一期末)屮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1)请给图一加上恰当的标题。元朝时中书省职能是什么?
(综合国力)
宋代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吋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2)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任选一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科技文化)
(3)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图二出自明清时期的哪一著作?该著作地位如何?
【答案】(1)标题:三省六部制。职能: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或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2)科技发明方面:科技领先,指南针等三大发明;商业发展方面:交子出现、城市商业繁荣等;海外贸易方面: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等。
(3)著作:《天工开物》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解析】
(1)依据图一皇帝之下设有三省,三省设立六部,可知制度指的是三省六部制;结合课本所学,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掌握全国的行政事务。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宋元时期的科技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由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三大发明;宋朝商业贸易繁荣,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商业发展促进了货币的发展,出现了交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等。
(3)依据图二:制瓷图、南方挖煤图。结合课本所学,《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宋应星。这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不部门。宋应星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如:制瓷、制盐、冶铸、采矿等;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2020·广西柳州 初一期末)“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和图二是唐朝时我国发明和推广的两种农具,请分别指出图一的用途和图二的名称。
材料二:英国科学家李约悲认为中国的重大发明在改变世界历史进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在:一是在大航海时代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二是在对知识的传播方面;三是使欧洲告别了冷兵器时代,摧毁了封建堡垒....。
(2)材料二所说的重大发明指哪些
材料三:李时珍是明朝卓越的医学家,经过27平的研究,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中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宝贵遗产。
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被称之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的作者宋应星被称之为“中国狄德罗”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3)请分别写出材料三中“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和“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两部两部著作的名称。
材料四: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水附庸。...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
(4)根据材料四,指出我国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应注意什么 (回答两点即可)
【答案】(1)图一:犁地或耕地;图二:筒车;
(2)发明:①指南针;②造纸术或活字印刷术:③火药。
(3)著作:①《本草纲目》;②《天工开物》
(4)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对外交流,提高国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自材料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图一外观,结合课本所学,图一是曲辕犁用于耕地,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图二是一种汲水的工具——筒车,用于灌溉的工具。
(2)依据材料二“一是在大航海时代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二是在对知识的传播方面;三是使欧洲告别了冷兵器时代,摧毁了封建堡垒……”说明这些发明在航海、知识、军事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课本所学,宋朝发明的指南针,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宋朝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即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烟火在14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摧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由此可知涉及到发明有: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
(3)依据材料三“李时珍是明朝卓越的医学家,经过27平的研究,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被称之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持续不断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著作;《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科技巨著。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4)依据材料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可知,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应该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和本国先进文化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对外交流,提高国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6.(2020·山东嘉祥 初三一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1)图一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什么?图二是唐朝著名画家描绘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与图三内容相关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什么?
(思想篇)
材料二 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章句下》
(3)材料二中“他”提出的理论主张被谁进行了大力实践与发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儒家的什么理念?
(科技篇)
材料三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4)写出图一历史人物生活的朝代及发明成就。图二的作者是谁?这部著作被誉为什么?
(感悟篇)
(5)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案】(1)司母戊鼎;开明的民族政策。
(2)词。
(3)秦始皇;以人为本的理念。
(4)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我们要自觉学习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发展等。
【解析】
(1)图一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司母戊鼎;图二是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描绘的唐太宗会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画面,这一事件表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图三是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形式是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唐朝时已出现,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3)依据材料二“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及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法家学派的主要观点,“他”指的是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提出的理论主张被秦始皇进行了大力实践与发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儒家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4)图一历史人物毕昇生活在北宋,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图二的作者是宋应星,这部著作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要自觉学习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