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往返绕杆运球”教学设计
一、课前分析
(一)指导思想
以体育与健康大纲为依据,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着手点,创设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和方法、手段,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同伴相互合作的精神。
(二)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水平四”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出这样一项学习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要求达成该目标时,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
(三)教材分析
篮球运球作为篮球技战术的基础,直接连接突破、传球、投篮或上篮等技术环节;它不仅是个人攻击的有力手段,而且是组织团队进攻战术配合的桥梁。其中篮球往返绕杆运球技术,是洛阳市中招体育选测项目,地位更加重要。
(三)学情分析
1.“水平四”九年级的学生对篮球项目已具备一定认知和了解能力,但整体的普及率偏低,我校男生参与度约30%,女生几乎为零。
2.“水平四”九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喜欢自我表现,缺乏规范意识,注意力、意志力和自控能力较差,素质整体呈现多层次性。
(四)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全体学生可以初步建立篮球往返绕杆运球的概念及场地规则,能过简单用语言描述。
2.技能目标:
80%的学生可以明确篮球往返绕杆运球的技术要领,为实践课应用打好基础。
3.情感目标:
全体学生能够简单评价他人篮球往返绕杆运球技术的优缺点,学会享受体育美感,感受团队魅力,感到身心愉悦。
4.信息素养目标:
80%的学生能够利用电子白板实现课堂互动,利用网路寻找有用信息,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同时更好的促进学习。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篮球往返绕杆运球“途中跑”环节技术要领
2.教学难点:
篮球往返绕杆运球“转弯”环节技术要领
(六)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电子白板出示一些知识点、视频素材、图片对象,进行示范演示,给学生最直观、生动的感受。
2.任务驱动法
提前给学生提出演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3.引导讲授法
讲解概念或做演示时,利用启发性的语言,诱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形成。
4.操作练习法
要求学生利用电子白板,实际操作演示,完成课堂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知识理解。
5.分组讨论法
就近分组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集思广益,解决课堂疑问,培养合作意识。
(七)教学用具
交互式电子白板 、篮球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部分
以2016年NBA全明星技巧挑战赛冠军——卡尔-安东尼-唐斯(明尼苏达森林狼队,2015年选秀状元,身高2.11m,史上最高的技巧大赛冠军)为话题,利用视频集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进入新课。
(二)情景预设部分
1、白板出示“学习目标”
不显示达成率的教学目标,更换题名,让学生感受充分的主体地位,无意识间提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投入课堂教学。
2、情景预设“课堂全明星”
以教室中线为界将学生分组为“东部”、“西部”,组织一次课堂全明星比赛。课堂中涉及到所有问题,由东西部派代表轮流作答,答对加一分,答错不加分,答题权交换,在竞争机制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创新能力、合作意识。
(三)互动学习部分
1.场地和规则的介绍学习,引导为主,逐级呈现。
2.技术环节学习
(1)完整视频(侧面)演示,给学生最直观的概念,出示要领表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关键点。
(2)第一环节:出发,徒手、持球视频和照片分别演示,引导学生总结要领。
(3)第二环节:途中跑,徒手和持球视频及照片分别演示,引导学生总结要领,突破教学重点。
(4)第三环节:转弯,徒手、持球、分解、完整和打点细节视频分别演示,引导学生总结要领,解决教学难点。
(5)第四环节:冲刺,徒手和持球视频分别演示,引导学生总结要领。
(6)完整视频(正面、背面)演示,总结巩固。
四个技术环节的学习流程基本一致,讲解过程教师引导为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探讨总结,得出结论,突破重难点。
3.评价学习
出示三个视频素材,要求学生评价视频中技术动作的优缺点,培养学生评价学习能力,起到巩固拔高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部分
再次出示要领表格,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完成总结回顾。
(五)课后作业部分
合理安排课后作业,促使学生巩固学习内容,为实践课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四、教学反思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整个教学单元课时比例的处理,教学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的突破,对体育室内理论课与室外实践课的衔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备课环节要做的更细致。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扬长避短完善学科整合。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情,不应搞的太难、太繁。
(三)授人于鱼,不如授之以渔。
体育教学不是简单的身体素质练习,教会学生掌握应用技术的方法和要领显得更为重要,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方法,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四)新的课前准备要素。
课前应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否则在课中发生问题时,将影响到整节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