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皂罗袍】)》
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嗤(chī)笑 朔(shuò)风
憎(zèng)恶 自顾不暇(xiá)
B. 瓜瓤(ráng) 熹(xī)微
胸襟(jìn) 逸兴遄(chuán)飞
C. 迁徙(xǐ) 陨(yǔn)首
付梓(zǐ) 真知灼(zhuó)见
D. 接榫(sǔn) 拱券(xuàn)
恍(huǎng)惚 条条框(kuāng)框
【答案】C
【解析】A项,憎zēngjīnku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桀獒 颓圮 酣眠 秋毫不犯
B.沉淀 绵密 困窘 囫囵吞枣
C.罪愆 谄媚 酒馔 字正腔园
D.征戍 锤练 嚣张 咄咄逼人
【答案】B
【解析】A项,獒—骜,C项,园—圆,D项,练—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这个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__________很高。
(2)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必将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____________。
(3)经验告诉他,试验进行到这个时候,__________需要头脑清醒和思考冷静。
A.品位 厚此薄彼 分外
B.品味 厚此薄彼 格外
C.品味 顾此失彼 分外
D.品位 顾此失彼 格外
【答案】D
【解析】(1)“品位”:档次、格调。“品味”:①尝试滋味。②仔细体会。③(物品的)品质和风味。(2)“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3)“分外”与“格外”:二者都有“特别突出”的意思,都是副词。“分外”只修饰形容词和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用于修饰一般动词。“格外”是说程度高,超乎寻常,有时含有“更加”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湖州生态旅游区建起了十公里长的绿色长廊,漫步其间,有曲径通幽、如临仙境的感觉。
B.在语文教学中,于漪老师倡导人文性,但她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课可以离开语言文字。
C.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吊兰及微型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几、案头或仿古架处较合适。
D.唐教授为国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理论化学教学、科研的骨干,五十多名硕士生和研究生。
【答案】A
【解析】B项,误用双重否定;C项,杂糅,“最好”和“较合适”删去一处。D项“骨干”“硕士生”“研究生”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③①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①④⑥⑤② D.①③④⑥⑤②
【答案】C
【解析】③句是全段的话题,包含了“意境”与“意象”两个方面,且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①句紧承③句,前半句是对“境生于象”的说明,后半句是对“超乎象”的说明。④句承①句中的“意象……是材料”与“意境……是升华”用比喻使之形象化。⑥句承④句的比喻,⑤句承⑥句的“千姿百态”,⑥⑤两句同时回应③句揭示两者关系。②句是对前文的总结,“这”指代前面的内容。
二、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胡贸棺记
(明)唐顺之
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①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子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充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既披阅点窜②竟,则以付贸,使裁焉。始或篇而离之,或句而离之,甚者或字而离之。其既也,篇而联之,句而联之,又字而联之。或联而复离,离而复联。错综经纬③,要于各归其类而止。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余之于书,能及古人蚕丝牛毛④之万一,而贸所为,则蚕丝牛毛事也。
贸平生无他嗜好,而独好酒。佣书所得,钱无少多,皆尽于酒。所佣书家,不问佣钱,必问:“酒能厌否?”贸无妻与子,佣书数十年,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其颛⑤若此,宜其天窍⑥之亦有所发也。
予年近五十,兀兀如病僧,益知捐书之乐,视向所谓披阅点窜若雠我者。盖始以为甘而味之者也甚深,则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其势然也。余既不复有所披阅点窜,贸虽尚以佣书糊口诸士人家,而其精技亦虚闲而无所用。然则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此余与贸之相与,始终可以莞然而一笑者也。予既不复有披阅点窜,世事又已一切无所与,则置二杉棺以待长休。贸无妻与子,无一钱之畜,死而有棺无棺不可知。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而书此以为之券云。
呜呼,百余年后,其或行于世,而又或偶有好之者,慨然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则余之勤因以不没,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余之书此,亦以还功于贸也。虽然,余既以披阅点窜为雠,而岂欲后人又以披阅点窜知余也哉。
注:①锥书:连缀编排。②点窜:修整字句;润饰。③错综经纬:纵横交错,规划结构。④蚕丝牛毛:喻多而细密。⑤颛:同“专”。⑥天窍:天生的悟性。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不自揆 揆:度量、揣度
B.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 绝:断绝、摒弃
C.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遇:对待、对付
D.亦以还功于贸也 功:功劳、功绩
【答案】C
【解析】C项,遇:遭受、遇到。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①而独能为此 ②天柱高而北辰远
C.①无一钱之畜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 ②其人居远未来
【答案】D
【解析】A项,①连词,来、用来;②介词,因为。B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并列。C项,①结构助词,的(或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D项,指示代词,那。
8.下列句子全都是作者写作此记的缘由的一项是( )
①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②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
③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④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⑤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
⑥贸乃无以自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理解此题要从把握文意入手,《胡贸棺记》写作的直接原因是为了交待为什么要为胡贸买棺材,而买棺材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特殊关系,形成特殊关系的原因是胡贸有特殊能力,“我”不能让时光的流逝使胡贸不为人知。此外为胡贸买棺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胡贸嗜酒如命,“无一钱之畜”。所以②③⑤⑥都是作记的缘由。
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即使是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工作。
(2)没有一间房可以安身,沉醉于酒中,其他事一概不过问。
(3)胡贸却没有办法表现自己,这样我就独占了胡贸的功劳。
参考译文:
书佣胡贸,龙游人,他的父亲和哥哥以前都是书商。胡贸年轻时缺少资金,不能做书生意,而凭借擅长联缀编排书籍的(手艺)往来于各个书店和读书人家(谋生)。
我自不量力,曾经把《左传》和历代各种史书以及著名文学家汗牛充栋的作品,稍加删削编排,来追求文字简略。展卷阅读修改完毕,就把底稿交给胡贸,让他裁定。最初,他将有些文章一篇一篇拆开,有些文章中的文句一句一句拆开,甚至将有些文句中的字一字一字拆开。拆分完后,又一篇篇重新联接起来,一句句重新联接起来,一字字重新联接起来。有时候,联接好了又重新拆开,拆开后再重新联接。纵横交错,规划结构,总之要让所有的文章各归其类而已。这样的工作很杂乱很琐碎,不只是其他的书佣常常无从下手,即使是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工作。胡贸对于文章的内容不很理解通晓,却独能做这种删削编排的工作,大概是他天生的悟性使他能够这样吧。我对于书(所做之事)比不上古人用心细密的万分之一,而胡贸所做的事,就是一件用心细密的事。
胡贸平时没有其他的嗜好,单单嗜好喝酒。佣书所得的报酬,不论多少,全部用在喝酒上。对雇佣他的书家,不问佣金是多少,但一定会问:“酒能喝足吗?”胡贸没有妻子儿女,为人佣书几十年,没有一间房可以安身,除了喜欢喝酒,他事一概不过问。他处事如此专一,很适合他天生悟性的开发。
我年近五十,痴痴呆呆像个病僧,更懂得放下一切书不读的快乐,检视向来所做的披阅点纂的书籍,就像看到仇敌一样。大概当年认为甘甜而体味很深的事,到了后来就觉得痛苦而断绝它也必然更决绝,情势上一定是这样。我已经不再做点纂的工作,胡贸虽然还以佣书为业谋食于诸士家中,但他精湛的技艺也虚闲而无所用。这样看来,古人所说的不能自己成才的情况,难道仅仅只是士人不遭遇时世才会如此吗!这恰恰是我和胡贸相交始终可以莞尔一笑的原因。不再有披阅点纂之事,又不再参与一切世事,就置办二具杉木棺材等待大限的到来。胡贸没有妻子儿女,没有一文钱的积存,死后有没有棺材也不可知。想到他为我做事很长时间,也把一具棺材赐予他,且写下这篇记作为凭证。
唉,百年之后,那些书或许还在世上流行,又或许偶然有喜爱这些书的人,感慨这些书进而追念那过去删削编排这书的人,那么我的勤劳固然因此而不被埋没,胡贸却没有办法表现自己,这样我就独占了胡贸的功劳。我写这篇记,也是借此把胡贸的功劳还给他。虽然这样,既然我已经把披阅点纂作为仇敌,又怎么会想让后人因为披阅点纂而了解我呢?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眼 儿 媚
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③。
注释:①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②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③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1)概括词中“萱草”“修竹”“芭蕉”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词人的离别之愁和相思之苦。
(2)简要分析这首词与李清照《声声慢》在用字方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连用叠字。“淡淡”“潇潇”烘托了沉闷、迷濛、凄冷的气氛,“暮暮”“朝朝”表达了作者绵长无尽的相思。
三、语言运用
11.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元宵节”。(不超过45字)
①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②元宵节是中国汉族民族传统节日。
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④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⑤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⑥正月十五日是大地回春的时候,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元宵节是
45
【答案】(元宵节是)我国于正月十五那天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习俗来庆祝大地回春的汉民族传统节日。《游园》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沮丧(jǔ) 诅咒(zǔ) 龃龉(jǔ) 狙击(zǔ)
B.犄角(jī) 畸形(jī) 绮丽(qǐ) 涟漪(yī)
C.呐喊(nà) 口讷(nè) 纳闷(nà) 蚊蚋(ruì)
D.谦虚(qiān) 歉收(qiàn) 嫌弃(xián) 赚取(zhuàn)
【答案】A
【解析】A项,“狙”读jū。
2.下列字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果腹 食不果腹 符合 随声附和 B.传送 到处传诵 题纲 提纲挈领
C.琅琅 朗朗乾坤 题名 金榜提名 D.题跋 破格提拔 委屈 委屈求全
【答案】A
【解析】B项题纲应为提纲,纲意为网的总绳,提纲意思是提起网的总绳。C项金榜提名中的提应为题,题意为写上,如题诗、题字。D项委屈求全中的屈应为曲,词意为勉强迁就,以求保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B.为了让人们体验与世界冠军比赛的感受,这家科技馆独出心裁地设置了与冠军赛跑的模拟互动平台,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C.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给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
D.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答案】B
【解析】B项“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也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合乎语境。A项“耳提面命”是褒义词,形容恳切地教导,一般用于师长对学生或晚辈恳切地教导,不合本句中语境。C项“对号入座”比喻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也比喻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规章制度相比,而本句中既不是小王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他自己对比联系起来,又不是大家把小王所做的事跟规章制度相比,所以用错了。D项“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褒义词,不是宽宏大量、心胸宽广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市政规划,到2020年,北京的地铁线路总长将达到561.5公里,有望超过美国纽约,成为世界上拥有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
B.从以往强调普及义务教育,到今天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实现教育平等正成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方向。
C.新闻中心负责接待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并为他们提供采访所需的传输通讯和资料,答复有关“文化创意博览会”采访的相关问题。
D.医生说,只要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就可以给他做手术。这次手术的成功关系到他受损的关节能否得到修复,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
【答案】B
【解析】A 最后一句缺主语C “有关”与“相关”重复D “是否”与是否不对应。
二、拓展阅读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这种“小集南唱”、“清柔婉折”的昆山腔,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经过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被称为“水磨腔”,就是说音调极其细腻柔婉。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新昆曲博得了众口一词的称赞。
改革后的昆山腔,大大发展了南曲的演唱艺术,而且在曲调运用上,也吸收北曲结构谨严的长处,但它还只是清唱曲,尚未走上戏曲舞台。
将昆山腔推上戏曲舞台,成为戏剧,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梁辰鱼是一个著名的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他觉得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他人合作,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昆山腔在剧曲中的首次运用,引起了轰动,并很快压倒了其它一切声腔,一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戏曲,并流传南北各地,这就是昆剧。
1.下列对昆曲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原名叫“昆山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B.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同属南戏系统,它们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C.它是改进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之后,形成的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
D.它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中国戏曲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答案】D
【解析】第一段说“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见D选项中“中国戏曲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误。
2.下列有关昆曲特色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造后的昆山腔结构谨严,把传奇文学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同时借助配乐与舞台设置,才形成了真正的戏曲。
B.昆曲集我国民族文化中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的最高成就于一体,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C.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人们用加水能磨出滑润米粉的“水磨”过程来形容昆山腔的改造过程。
D.昆山腔是在融合了方言和民间清曲、小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士大夫创作出来的。
【答案】A
【解析】B项,文章第二段只是说“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无“最高成就”之意;C项,文章第五段说的是“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D项,“由文人、士大夫创作出来的”有误。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昆曲历经元明清三朝不断地发展完善,成为明清时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B.使昆山腔变为真正的戏曲,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文人顾坚,另一个是著名的戏曲作家梁辰鱼。
C.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于是改革后的昆山腔兼有北曲之长,不再是清唱曲了。
D.昆剧之所以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主要是获益于中国古诗词创作的丰硕成果。
【答案】B
【解析】AC两项都与文本有出入,而D项于文无据。《游园》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沮丧(jǔ) 诅咒(zǔ) 龃龉(jǔ) 狙击(zǔ)
B.犄角(jī) 畸形(jī) 绮丽(qǐ) 涟漪(yī)
C.呐喊(nà) 口讷(nè) 纳闷(nà) 蚊蚋(ruì)
D.谦虚(qiān) 歉收(qiàn) 嫌弃(xián) 赚取(zhuàn)
2.下列字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果腹 食不果腹 符合 随声附和 B.传送 到处传诵 题纲 提纲挈领
C.琅琅 朗朗乾坤 题名 金榜提名 D.题跋 破格提拔 委屈 委屈求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B.为了让人们体验与世界冠军比赛的感受,这家科技馆独出心裁地设置了与冠军赛跑的模拟互动平台,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C.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给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
D.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市政规划,到2020年,北京的地铁线路总长将达到561.5公里,有望超过美国纽约,成为世界上拥有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
B.从以往强调普及义务教育,到今天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实现教育平等正成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方向。
C.新闻中心负责接待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并为他们提供采访所需的传输通讯和资料,答复有关“文化创意博览会”采访的相关问题。
D.医生说,只要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就可以给他做手术。这次手术的成功关系到他受损的关节能否得到修复,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
二、拓展阅读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这种“小集南唱”、“清柔婉折”的昆山腔,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经过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被称为“水磨腔”,就是说音调极其细腻柔婉。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新昆曲博得了众口一词的称赞。
改革后的昆山腔,大大发展了南曲的演唱艺术,而且在曲调运用上,也吸收北曲结构谨严的长处,但它还只是清唱曲,尚未走上戏曲舞台。
将昆山腔推上戏曲舞台,成为戏剧,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梁辰鱼是一个著名的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他觉得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他人合作,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昆山腔在剧曲中的首次运用,引起了轰动,并很快压倒了其它一切声腔,一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戏曲,并流传南北各地,这就是昆剧。
1.下列对昆曲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原名叫“昆山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B.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同属南戏系统,它们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C.它是改进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之后,形成的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
D.它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中国戏曲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下列有关昆曲特色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造后的昆山腔结构谨严,把传奇文学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同时借助配乐与舞台设置,才形成了真正的戏曲。
B.昆曲集我国民族文化中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的最高成就于一体,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C.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人们用加水能磨出滑润米粉的“水磨”过程来形容昆山腔的改造过程。
D.昆山腔是在融合了方言和民间清曲、小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士大夫创作出来的。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昆曲历经元明清三朝不断地发展完善,成为明清时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B.使昆山腔变为真正的戏曲,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文人顾坚,另一个是著名的戏曲作家梁辰鱼。
C.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于是改革后的昆山腔兼有北曲之长,不再是清唱曲了。
D.昆剧之所以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主要是获益于中国古诗词创作的丰硕成果。《游园(【皂罗袍】)》
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嗤(chī)笑 朔(shuò)风
憎(zèng)恶 自顾不暇(xiá)
B. 瓜瓤(ráng) 熹(xī)微
胸襟(jìn) 逸兴遄(chuán)飞
C. 迁徙(xǐ) 陨(yǔn)首
付梓(zǐ) 真知灼(zhuó)见
D. 接榫(sǔn) 拱券(xuàn)
恍(huǎng)惚 条条框(kuāng)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桀獒 颓圮 酣眠 秋毫不犯
B.沉淀 绵密 困窘 囫囵吞枣
C.罪愆 谄媚 酒馔 字正腔园
D.征戍 锤练 嚣张 咄咄逼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这个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__________很高。
(2)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必将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____________。
(3)经验告诉他,试验进行到这个时候,__________需要头脑清醒和思考冷静。
A.品位 厚此薄彼 分外
B.品味 厚此薄彼 格外
C.品味 顾此失彼 分外
D.品位 顾此失彼 格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湖州生态旅游区建起了十公里长的绿色长廊,漫步其间,有曲径通幽、如临仙境的感觉。
B.在语文教学中,于漪老师倡导人文性,但她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课可以离开语言文字。
C.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吊兰及微型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几、案头或仿古架处较合适。
D.唐教授为国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理论化学教学、科研的骨干,五十多名硕士生和研究生。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③①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①④⑥⑤② D.①③④⑥⑤②
二、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胡贸棺记
(明)唐顺之
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①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子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充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既披阅点窜②竟,则以付贸,使裁焉。始或篇而离之,或句而离之,甚者或字而离之。其既也,篇而联之,句而联之,又字而联之。或联而复离,离而复联。错综经纬③,要于各归其类而止。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余之于书,能及古人蚕丝牛毛④之万一,而贸所为,则蚕丝牛毛事也。
贸平生无他嗜好,而独好酒。佣书所得,钱无少多,皆尽于酒。所佣书家,不问佣钱,必问:“酒能厌否?”贸无妻与子,佣书数十年,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其颛⑤若此,宜其天窍⑥之亦有所发也。
予年近五十,兀兀如病僧,益知捐书之乐,视向所谓披阅点窜若雠我者。盖始以为甘而味之者也甚深,则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其势然也。余既不复有所披阅点窜,贸虽尚以佣书糊口诸士人家,而其精技亦虚闲而无所用。然则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此余与贸之相与,始终可以莞然而一笑者也。予既不复有披阅点窜,世事又已一切无所与,则置二杉棺以待长休。贸无妻与子,无一钱之畜,死而有棺无棺不可知。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而书此以为之券云。
呜呼,百余年后,其或行于世,而又或偶有好之者,慨然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则余之勤因以不没,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余之书此,亦以还功于贸也。虽然,余既以披阅点窜为雠,而岂欲后人又以披阅点窜知余也哉。
注:①锥书:连缀编排。②点窜:修整字句;润饰。③错综经纬:纵横交错,规划结构。④蚕丝牛毛:喻多而细密。⑤颛:同“专”。⑥天窍:天生的悟性。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不自揆 揆:度量、揣度
B.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 绝:断绝、摒弃
C.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遇:对待、对付
D.亦以还功于贸也 功:功劳、功绩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①而独能为此 ②天柱高而北辰远
C.①无一钱之畜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 ②其人居远未来
8.下列句子全都是作者写作此记的缘由的一项是( )
①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②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
③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④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⑤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
⑥贸乃无以自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眼 儿 媚
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③。
注释:①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②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③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1)概括词中“萱草”“修竹”“芭蕉”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这首词与李清照《声声慢》在用字方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11.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元宵节”。(不超过45字)
①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②元宵节是中国汉族民族传统节日。
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④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⑤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⑥正月十五日是大地回春的时候,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元宵节是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