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1.1.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2(原卷+答案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1.1.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2(原卷+答案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8 16:41:36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侍(shì)坐 铿(kēng)尔 小相(xiàng) 哂(shě)笑
B、浴乎沂(qí) 莫(mù)春 比(bǐ)及 曾皙(xī)
C、喟(huì)然 舞雩(yú) 师旅(lǚ) 鼓瑟(sè)
D、千乘(shèng) 率(shuái)尔 摄(shè)乎 饥馑(jǐn)
【答案】D
【解析】A 哂(shěn)笑 B浴乎沂(yí) C 喟(kuì)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乎舞雩 喟然叹曰 鼓瑟稀
B、以俟君子 宗庙之事 春服既成
C、因之以饥馑 裕乎沂 宗庙会同
D、千乘之国 无吾以也 夫子栖之
【答案】B
【解析】A鼓瑟希 C浴乎沂 D夫子哂之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因为
B、摄乎大国之间 乎: 在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如同
D、子路率尔而对曰 尔: ......的样子
【答案】C
【解析】如:或者
4、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鼓瑟希,铿尔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唯求则非邦也与 D、宗庙之事,如会同
【答案】D
【解析】A 希,通“稀”,稀疏 B 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C与,通“欤”,语气词
二、理解性默写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居则曰: , ,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 ”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 ”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 , , ”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答案】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2、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3、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4、率尔而对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非曰能之,愿学焉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解析】这篇课文高考要求全文背诵,新高考更侧重对背诵篇目的正确理解和灵活引用,因此对与理解性默写要多加练习。
三、探究提升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②,无施劳③。”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盍:何不。②伐善:夸耀自己的优点或才能。伐,夸耀。③施劳:张扬自己的功劳。施,张扬、炫耀。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的志向是与朋友一起共同享受车马、衣服等物品,即便用坏了也没有遗憾。可见子路性格慷慨豪放。
B、颜渊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可见颜渊的性格谦虚谨慎。
C、孔子的志向是让老人得以安养,让朋友间以诚相待,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志向能够实现充满自信。
D、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答案】C
【解析】孔子只是表达自己的志向,看不出他的自信。
(2)本章叙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之志的理解。
【答案】孔子的志向是让老者得以安养,让朋友以诚相待,让少者得到关爱。较于子路、颜渊之志,子路重朋友之义,颜渊重自我修养,孔子则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之怀,境界最高。其高尚的人格与宽宏的怀抱,足以作为我们的楷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让人放心的人。
【解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志向,答对这道题首先要正确理解、翻译这句话,然后要从中提炼概括出孔子之“志”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表明自己的态度。
四、对接高考
1、(2018年北京高考题)《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5分)
【答案】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分别是:孔子回答子路,听到合于义理的事,要向父亲兄长请教。孔子回答冉有,听到合于义理的事,需要立刻去做。孔子向公西华解释,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问,会有二种不同的回答。此则短文反映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解析】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给出的解答也往往不同,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此外还应了解一下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举一反三等。
2、(2019年北京高考题)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7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答案】①“其道”是指正当的方法,即仁义之道,它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他说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都厌恶贫穷困顿,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体现孔子坚守信念,不违于仁的思想。
②第一种解读: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贫穷困顿),(君子)就不会去摆脱。第二种解读:如果用正当的方法却处于贫贱之中,就不用去摆脱它(而甘于贫贱)。
【解析】2019年与2018年一致的是,文言题之后单独考察了《论语》。分值由5分增加为7分,难度也有提升。可以看出,高考不仅是考查我们对《论语》语言知识层面的解读,还要考查我们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也就是说正确理解词语疏通句义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整体把握章节核心思想,对《论语》做思辨性的理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侍(shì)坐 铿(kēng)尔 小相(xiàng) 哂(shě)笑
B、浴乎沂(qí) 莫(mù)春 比(bǐ)及 曾皙(xī)
C、喟(huì)然 舞雩(yú) 师旅(lǚ) 鼓瑟(sè)
D、千乘(shèng) 率(shuái)尔 摄(shè)乎 饥馑(jǐ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乎舞雩 喟然叹曰 鼓瑟稀
B、以俟君子 宗庙之事 春服既成
C、因之以饥馑 裕乎沂 宗庙会同
D、千乘之国 无吾以也 夫子栖之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因为
B、摄乎大国之间 乎: 在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如同
D、子路率尔而对曰 尔: ......的样子
4、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鼓瑟希,铿尔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唯求则非邦也与 D、宗庙之事,如会同
二、理解性默写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居则曰: , ,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 ”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 ”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
三、探究提升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②,无施劳③。”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盍:何不。②伐善:夸耀自己的优点或才能。伐,夸耀。③施劳:张扬自己的功劳。施,张扬、炫耀。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的志向是与朋友一起共同享受车马、衣服等物品,即便用坏了也没有遗憾。可见子路性格慷慨豪放。
B、颜渊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可见颜渊的性格谦虚谨慎。
C、孔子的志向是让老人得以安养,让朋友间以诚相待,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志向能够实现充满自信。
D、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2)本章叙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之志的理解。
四、对接高考
1、(2018年北京高考题)《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5分)
2、(2019年北京高考题)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7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