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基础巩固
1、选出与“夫晋,何厌之有”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因人之力而敝之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③失其所与,不知( )
④吾其还也( )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 )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又欲肆其西封 ②吾其还也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二、探究提升
晋文公入国,至于河,令弃笾豆茵席,颜色黧黑、手足胼胝者在后。咎犯闻之,中夜而哭。文公曰:“吾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对曰:“笾豆茵席,所以资者也,而弃之;颜色黧黑,手足胼胝,所以执劳苦,而皆后之。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大夫蔽游,无所取忠友。今至于国,臣在所蔽之中矣,不胜其哀,故哭也。”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文公反国,行三赏而不及陶叔狐。陶叔狐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颜色黧黑,手足胼胝,今君反国,行三赏而不及我也,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子试为我言之君。”咎犯言之文公,文公曰:“嘻,我岂忘是子哉?夫高明至贤,德行全诚,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暴浣我行,昭明我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礼,谏我以义,蕃援我,使我不得为非,数引我而请于贤人之门,吾以为次赏。夫勇壮强御,难在前则居前,难在后则居后,免我于患难之中者,吾又以为之次。且子独不闻乎?死人者,不如存人之身;亡人者,不如存人之国。三行赏之后,而劳苦之士次之,夫劳苦之士,是子固为首矣,岂敢忘子哉?”周内史叔舆闻之曰:“文公其霸乎!昔圣王先德而后力,文公其当之矣。《诗》云‘率礼不越’,此之谓也。”
(2016北京丰台二模题 取材于《说苑》)
1、给文中加点词注音
手足胼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不胜其哀 胜:禁得住
B.而皆后之 后:以……为后
C.暴浣我行 暴:曝晒
D.且子独不闻乎 独:单独
3、下列文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吾亡也十有九年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所以资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C.其不欲吾反国乎 吾其还也
D.子试为我言之 君为仲卿母所遣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
我听说,国君抛弃士人,就无法得到忠臣
B.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有那么几个人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诬陷么
C.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
想来大概是国君忘记我了吧?还是我有大的过错
D.文公其霸乎
文公大概可以称霸了
5、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
6、《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请联系这句话,结合本文内容简析晋文公行赏等级的合理性。《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基础巩固
1、选出与“夫晋,何厌之有”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因人之力而敝之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A
【解析】A、败坏,损害;B、通“供”,供应;C、通“悦”,高兴;D、通“智”,明智。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③失其所与,不知( )
④吾其还也( )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 )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
【答案】其①代词,它郑国②代词 ,这件事③自己的④副词,还是
焉①语气词,表陈述 ②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疑问代词,哪里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所选语句皆出自初高中课文,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梳理归纳。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又欲肆其西封 ②吾其还也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答案】D
【解析】①项中“其”是“它”的意思;②项中“其”是“还是”的意思;③项中“焉”是“哪里”;④项中“焉”是“怎么”的意思。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答案】(1)倘若放弃进攻郑国,作为您东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的来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资粮馆舍,对您没什么害处。
(2)晋国怎么会满足呢?已经要把郑国作为她东面的疆界,又要扩展它西面的疆界。倘若不来损害秦国,还会到哪儿去扩展呢?
【解析】(1)重点词是“以为”“行李”“共”;(2)重点词是“肆”“阙”“焉”,以及倒装句“何厌之有”。
二、探究提升
晋文公入国,至于河,令弃笾豆茵席,颜色黧黑、手足胼胝者在后。咎犯闻之,中夜而哭。文公曰:“吾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对曰:“笾豆茵席,所以资者也,而弃之;颜色黧黑,手足胼胝,所以执劳苦,而皆后之。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大夫蔽游,无所取忠友。今至于国,臣在所蔽之中矣,不胜其哀,故哭也。”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文公反国,行三赏而不及陶叔狐。陶叔狐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颜色黧黑,手足胼胝,今君反国,行三赏而不及我也,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子试为我言之君。”咎犯言之文公,文公曰:“嘻,我岂忘是子哉?夫高明至贤,德行全诚,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暴浣我行,昭明我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礼,谏我以义,蕃援我,使我不得为非,数引我而请于贤人之门,吾以为次赏。夫勇壮强御,难在前则居前,难在后则居后,免我于患难之中者,吾又以为之次。且子独不闻乎?死人者,不如存人之身;亡人者,不如存人之国。三行赏之后,而劳苦之士次之,夫劳苦之士,是子固为首矣,岂敢忘子哉?”周内史叔舆闻之曰:“文公其霸乎!昔圣王先德而后力,文公其当之矣。《诗》云‘率礼不越’,此之谓也。”
(2016北京丰台二模题 取材于《说苑》)
1、给文中加点词注音
手足胼胝
【答案】pián zhī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总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不胜其哀 胜:禁得住
B.而皆后之 后:以……为后
C.暴浣我行 暴:曝晒
D.且子独不闻乎 独:单独
【答案】D
【解析】应为“难道”,联系课本“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下列文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吾亡也十有九年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所以资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C.其不欲吾反国乎 吾其还也
D.子试为我言之 君为仲卿母所遣
【答案】A
【解析】A、都表示句间停顿;B、意思分别为“用来”和“……的原因”;C、语气副词,分别表达“反问语气”和“婉商语气”。D、意思分别为“替”和“被”。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
我听说,国君抛弃士人,就无法得到忠臣
B.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有那么几个人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诬陷么
C.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
想来大概是国君忘记我了吧?还是我有大的过错
D.文公其霸乎
文公大概可以称霸了
【答案】B
【解析】“诬”应该理解成“欺骗”。
5、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
【答案】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
【解析】断句时要注意关注整体语境,并借助虚词、语气词、对仗句等来准确判定断句位置。
6、《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请联系这句话,结合本文内容简析晋文公行赏等级的合理性。
【答案】(1)“使我为成人”,“使我不得为非”都是助文公“立德”的做法,但“不得为非”是“立德”底线,很显然次于“成人”。(2)文公把这两者作为头两等级的赏赐,符合“太上有立德”的标准,也符合“昔圣王先德而后力”的古训。(3)“免我于患难”“劳苦”两者都是“立功”的表现,前者护前挡后,随时为主献身;后者默默“执劳苦”而“手足胼胝”,前者之功较之后者显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本来作答,先找出晋文公行赏等级,再结合《左传》之言分析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