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乡 愁 余光中作者介绍余光中
福建永春人
现居台湾
诗人和诗评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
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
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
1949年去香港
1950年去台湾朗读: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朗读: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朗读: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朗读: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这一段的“乡愁”是什么?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母子分离这一段的“乡愁”是什么?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夫妻分离这一段的“乡愁”是什么?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母子的死别这一段的“乡愁”是什么?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与大陆的分离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乡愁之线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四节诗的顺序能否变换?不能。
四节诗的感情层层推进,层层加深。这个顺序不可改变。这四节诗哪一节是重点?为什么?最后一节。
这里,“乡愁” 升华了,由思念亲人、思念故乡升华到思念祖国,盼望祖国统一。为什么要把“乡愁”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呢?诗词,要运用“形象思维”,避免“抽象思维”。
比喻为邮票等,就“化抽象为形象”。
这种写法叫做:托物寄情,可以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的形容词用得极为准确,请找出加以体会。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这叫“正语反出”。数量词也运用得很准确,请指出。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首诗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请加以说明。结构上完全相同。
韵律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叠音词增加了节奏感。
“头”字作韵脚增加了音乐美。看谁先背过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品味乡愁1、《静 夜 思》 李白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4、《乡愁》 席慕容
月之故乡
彭邦桢(台湾)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乡色酒
舒兰(台湾)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还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月之故乡台湾 彭邦桢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看月亮,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水里”的故乡是哪里?“天上”的故乡是哪里?“水里”的故乡是台湾,
“天上”的故乡是大陆。这首诗和余光中《乡愁》的主要相同点是什么?内容都是思念故乡,渴望祖国统一。请欣赏一组题为《童年》的照片童年时光如诗如画
如梦如幻它会引导着你穿梭时光隧道回复美好的童年时代练笔:你是否想起了如梦如幻的童年呢?请把我们对童年的种种美好回忆化作诗情万千, 完成一首诗作《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