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小说叙述艺术与专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小说叙述艺术与专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8 17: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小说叙述艺术与专题
考点:
1.(前苏联)基里尔·梁波夫《新生》
2.唐风风《鸡炖三遍》
3.许行《是真是假》
4.伊凡·克利玛《富人通常是些怪人》
5.陈忠实《朱先生退兵》
【考点研究】
题型
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示例 卞之琳《石门阵》(小说)
文本 石门阵 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炒,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 第三个是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逃命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延安,1938年秋 (有删改)
问题 这篇小说叙述上有哪些特点?
答案 ①以“八阵图”的故事引入,设计巧妙。 ②故事套故事的结构,布局精巧,更能彰显小说的主题。 ③叙述与场景描写结合,运用反复手法,画面生动传神,叙述节奏舒缓。 ④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便于深入人物内心。 ⑤按照顺叙的顺序推进故事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二、答题角度:
1.人称和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是有限的视角,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亲切感;真实可信;便于心理描写)
(第三人称是全知视角,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灵活;客观真实)
2.考虑描写的角度(是否通过对话、书信等其他形式,人物描写,侧面烘托等)、详略的安排、虚实的结合
3.是否情景/……的行踪与叙事相结合,增加了作品的意蕴,丰富了文章主题
(情景与叙事相结合指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生了地点的转换,要注意点出来)
4.是否巧妙设置话题……/以……为线索,合理引出主要故事情节,吸引读者
(如用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甚至一连串的人物及相关故事情节时)
是否使用……为线索,合理展开故事情节,展现了人物的变化,吸引读者
5.特殊顺序(倒叙、插叙、分叙等)和特殊顺序的作用(如果文章是顺叙,一般可以不用作答)
6.视角(儿童视角,成人视角,动物视角)
【考题对接】
一、(前苏联)基里尔·梁波夫《新生》
新生 (前苏联)基里尔·梁波夫 皮包屁股,是指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双腿、坐着小车在火车过道里滑来滑去、口中大唱悲歌的人。我父亲即是这样的人。1942年他从坦克学校毕业后就上了前线,1945年,他的队伍在华沙城下遭到伏击,所有人都成了肉饼,只有父亲幸存下来。 我当时5岁,疏散后跟妈妈回到列宁格勒,并不知道父亲发生了什么事。从战地医院出来后,父亲没有回家,显然是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我想他仍在战斗,妈妈大概以为他死定了。没有任何他的消息,也没有阵亡通知书,不过却常常有从喀山来的信件寄到战前我们跟外婆住过的地方。 有一天,我们从妈妈收土豆的农庄里回城,车厢内爬进一个坐着木头小车、身穿破背心、衣服脏兮兮胡子乱蓬蓬的人。他用双手支撑地板,滑过车厢过道,唱着一支关于营队侦察员的歌。妈妈仔细地看着他,然后就大叫起来,向他跑去,不过那男人却突然决绝地转过身子,向相反的方向滑走了。他在走廊附近跌落到小车外面,剩下的路只好匍匐前进。当我们追上他时,发现他已经烂醉如泥。 他是我的父亲。妈妈扳过他的身子,久久亲吻着他肮脏的脸颊和因失眠、醉酒肿胀的眼睛。他哭了,号啕大哭。 我们把他带回家。从此生活在一起。父亲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从野战医院出来后住过大大小小的车站:靠乞讨为生,此外父亲伤得很重,包括心灵和身体。 夜晚我常常被阵阵喊叫惊醒。父亲从床上跌到地板上,打着滚,蜷缩着身子。最可怕的是他那绝望的吼叫:“腿,腿疼呀……”妈妈不知该怎么办,只是一个劲儿地哭,我也哭,因为怜悯和恐惧。有时我竟希望他没有回来。 父亲从不和我说话,仿佛我根本不存在。自从他出现后,妈妈不再关心我,以前她常常坐在床边跟我交谈,可是自从父亲回来后,我不得不睡在地板上,我突然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他们尝试重新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则成了局外人,无法在家庭的崭新蓝图中占据一席之地。有一天妈妈对父亲说,她想生个孩子,父亲说,他也想有个孩子。不过这很难,他是个残废,没有收入,抚恤金还没发,有个孩子生活很难。妈妈说,没关系,很多人过得比我们差,还养活了3个孩子呢。我真想大声叫:你们是有儿子的呀,你们要拿我怎么办呢?难道我对你们来说就是个空位子吗? 不久,妈妈对父亲说,她怀孕了。她一句话也没跟我说,但是我一清二楚,我整天都跟他们在一起,尽管对他们来说我并不存在。 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非常小,长着一张老人的脸。我常常走到他的床边看着他,这是我的兄弟,我觉得自己对他的爱一点儿也不少于我对父母的爱,尽管他生下来就是为了取代我,这很明显,因为他们甚至给他取了我的名字——科利亚。 每天早晨妈妈都去上班,父亲坐在他的小车上为他应得的抚恤金奔波,我则整日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秋去冬来,冬去春来。孩子们上学了,他们却忘了让我上学,或者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已经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我的兄弟在长大。很快他已经能够单独走上几步路了。父亲开始领到他的抚恤金,甚至还在某个残疾人事务所里谋了差事,妈妈现在是工厂的车间主任,一切都很美好,我们的家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幸福生活。夜里父亲不再叫喊,妈妈也早就停止了哭泣,只有我仍旧每日坐在窗台上,生活不声不响地从我身边悄悄溜过。有一天父亲说:“我想去看看科利亚。” 妈妈哭了。 “把我带到他那儿去,”父亲说,“他毕竟是我们的儿子……” “没错,没错。”妈妈急忙应和。 我默默地看着他们收拾行装,却有种奇怪的轻松感觉。我已经很久没跟他们在一起,我甚至从不出门,不过这一次我决定跟他们一起去。 我们从家里出来。一路上谁都不说话,父亲在妈妈旁边滑行着,努力不使自己落后。 路上他们从一个老奶奶的手里买了一束金合欢,我跟在他们身后,长久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无比幸福。 墓地上空无一人,大片雪花静静地飘落下来。妈妈很快就找到那座坟墓。 “在这儿。”她指着。 父亲看着小坟丘,久久地一言不发,后来他从怀里掏出一瓶酒放到嘴边喝了几小口,然后将瓶子递给妈妈,妈妈也喝了一小口。 “我会记住,”父亲说,“就算死了,也会记住……” 妈妈又哭起来。 “孩子们都在这儿。”她哭着说。 “走吧,”过了很久,父亲说道,“该去接科利亚了……” 他们向出口走去,很快就消失在白茫茫的雪花中。 而我则留在了自己的墓旁。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6期,有删改)
1.死去的人是没有生命和思想感情的,但这篇小说却以一个去世的孩子——科利亚为视角写作。这样写的作用有哪些?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段简洁地交代了主要人物的不寻常经历和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设置了悬念,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父亲和母亲给新出生的孩子——“我”的弟弟取了一个和“我”一样的名字(科利亚),是因为他们想永久地纪念“我”。
C.父亲被发现时,衣服又破又脏、胡子乱蓬蓬、脸颊肮脏、眼晴肿胀,这些外貌描写暗示了此时的父亲对未来完全丧失了希望。
D.文中写墓地上的雪景给人庄严肃穆感,渲染一种悲哀凄凉的氛围,为后文写“孩子们都在这儿”作情感铺垫。
3.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一、(前苏联)基里尔·梁波夫《新生》【答案】
1.①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小说以“我”的口吻,讲述全家人的遭遇,显得更真实可信。
②扩大了小说容量。对于家庭和社会发生的事情,“我”死前所知甚少,死后更无从知道。以“死人”为第一人称来写,可以自如地把前后的事情连贯起来,从而扩大作品容量。
③深化了小说主旨。一个幼小的孩子,死后“灵魂”得不到安息,还要为孤单凄苦的妈妈和伤残无助的父亲担惊受怕,这究竟是为什么?如此便启人深思战争的罪恶。
④创新了艺术手法。让“死人”说话,这是浪漫主义手法,而所说的又全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存在,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
【解析】小说中的“我”有五个方面的作用:①小说的线索;②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有利于凸显小说主人公的形象;④有利于凸显小说的主题;⑤有利于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这篇小说以“我”的口吻叙述故事,父亲作为战争的受害者的形象变得真实了,凸显了揭露战争罪恶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我”是一个死者,“我”叙述故事,明显是浪漫主义手法的体现,用浪漫主义手法反映现实题材,是作者手法的创新。小说中的“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之夭折,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我”叙述家庭的变故,虽所知甚少却前后连贯,可见战争造成的伤害之广,这是对主题的升华与对内容的扩充,避免了一般战争题材作品的片面性。
2.C【解析】C.“完全丧失了希望”分析不准确,从后文回归家庭的表现看,父亲爱这个家,而且不久就重燃了生活的勇气。
3.总:父亲是一个饱受战争创伤、由流浪到回归家庭、由绝望到重新燃起希望的军人形象。分:(1)他热爱国家,勇于战斗。积极响应号召,一毕业就上了前线,英勇作战,光荣负伤。(2)他热爱家庭,自尊心强。为了不成为家庭的累赘,受伤后没有回家,虽然时常给家里写信,但只字不提自己残废之事。(3)他不怕艰苦,为人坚强。虽然行动极为不便,但仍一边工作,一边帮助妻子,为整个家庭的幸福努力奋斗。
【解析】对于父亲的形象,从小说“1942年他从坦克学校毕业后就上了前线,1945年,他的队伍在华沙城下遭到伏击,所有人都成了肉饼,只有父亲幸存下来”可知,父亲他热爱国家,勇于战斗。积极响应号召,一毕业就上了前线,英勇作战,光荣负伤。最后成了“皮包屁股”。
从小说“从战地医院出来后,父亲没有回家,显然是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没有任何他的消息,也没有阵亡通知书,不过却常常有从喀山来的信件寄到战前我们跟外婆住过的地方”“不过那男人却突然决绝”等清洁可知,他热爱家庭,自尊心强。为了不成为家庭的累赘,受伤后没有回家,虽然时常给家里写信,但只字不提自己残废之事。
从“父亲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从野战医院出来后住过大大小小的车站:靠乞讨为生,此外父亲伤得很重,包括心灵和身体”“每天早晨妈妈都去上班,父亲坐在他的小车上为他应得的抚恤金奔波”等情节可知,父亲不怕艰苦,为人坚强。虽然行动极为不便,但仍一边工作,一边帮助妻子,为整个家庭的幸福努力奋斗。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父亲是一个饱受战争创伤、由流浪到回归家庭、由绝望到重新燃起希望的军人形象。
二、唐风风《鸡炖三遍》
鸡炖三遍 唐风风 故事是母亲讲的。 花奶奶四儿一女,农业社的时候,两口子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一家人也是成天瘪着肚子,生活过得像米筛,到处是窟窿,真应了那句话:“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刚入冬,花奶奶的婆婆去世了,花奶奶东凑西借,请人置办,好不容易打发老人入土为安,按老理儿最后需请帮工的乡亲吃顿饭,事情就算彻底办完了。 白面缸仨月前就见了底,花奶奶硬着头皮跑了四家才借了五六斤面,让做饭的大师傅看了看,大师傅皱皱眉:“就这吧!”按规矩,这顿大锅饭得有荤腥,花奶奶哪有钱买肉,鸡屁股里抠的几分钱还不够换油盐呢,咬咬牙很狠心把一只母鸡杀了,杀鸡的时候,花奶奶躲出去老远,收拾鸡的时候,望着鸡肚子里葡萄一样的鸡软蛋,花奶奶擦起衣襟一个劲抹眼泪。 傍晚,大师傅出门时叮嘱:“水开了,慢火炖两个钟头,千万盖好盖子别让野猫野狗给祸害了,明儿就用呢。” 入夜,一家人喝着稀糊糊,一人分一个柿子窝窝头,小五抢着用水涮了糊糊锅,咕咚一口,满意地喝了下去。很快,香味悠悠地从厨房飘出来,小五咽一口唾沫,几个孩子受了传染,也不由自主吞口唾沫,本家爷爷也跟着喉结一动。不自觉地,一家人就围在厨房火炉旁,小三伸脖子,使劲吸冒出的白汽。香气愈来愈浓郁,四丫头伸手去揭锅盖,花奶奶一巴掌拍在手背上:“别动!”四丫头嘟囔道:“我只看看。”“看也不行!”花奶奶训斥道。花奶奶心里敞亮,倘若掀开盖子,怕是神仙也难忍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眼瞅你,最后齐齐看向父亲。本家爷爷开口了:“要不咱喝口汤吧,汤这么多,喝点儿没啥,大不了再续点儿水。”“好啊,好啊!”老二鼓掌,几个孩子眼睛一下子移到母亲脸上。花奶奶心里觉得应该阻止,但看着能伸出舌头的五双眼睛,嘴唇翕动一下,没出声只点点头。小四跑去拿来碗,花奶奶掀开锅盖,一圈人同时深吸一口气,一人一勺,花奶奶紧招呼:“凉凉再喝,烫嘴咧!”大儿子鼓着腮帮子用力吹,老二直接把碗端到寒冷的屋外,小三干脆端着碗就着边慢慢嘬,四丫头笑着没动,小五晃悠着碗,让汤在碗里一圈一圈打转儿,花奶奶和本家爷爷互相望一眼,同时说:“你也喝一口吧!”说完都笑了。花奶奶端起碗的时候,身子一背,几颗泪蛋蛋落在汤里。一眨眼,一溜碗又摆到炉台上,“真香啊!”“那叫鲜,不叫香。”“没有放盐。”“你们女娃毛病多!”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异常兴奋,平时最话痨的老三嘶嘶着凉气没吭声。“三哥你咋了?”“喝得急,烫舌头了!”全家人一下子笑翻。 看着一溜碗,花奶奶望向丈夫,恰和丈夫的目光相遇,花奶奶每个碗里捏一撮盐,给五个孩子一人又盛了一碗,锅里的汤眼看着见了底,拎起大水壶,堪堪倒完一壶。花奶奶在厨房盯着足足炖了三小时,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躺下,很快进入了梦乡。 也许是喝了鸡汤的缘故,几个孩子你出我进不停地去院里上茅房。 一早大师傅去看锅里炖的鸡,一掀盖子就晕了圈,大呼小叫喊来花奶奶。锅里干巴巴剩着鸡,花奶奶很很一惊:“真是见了鬼了。”看见炉边的盐罐子,想想几个孩子,随即明白了,赔着笑:“还好,还好,鸡还在!”大师傅生气了:“十几个大男人一只鸡管啥用?我要的是鸡汤!咱也就能凑合做一锅稀点儿的鸡汤揪片!” 要强的花奶奶扭头奔出院外,追得几只鸡乱飞。大师傅跑出来死死拦下,锅里那只可怜的鸡便被第三次放入清水中,一直炖到快晌午,花奶奶又去借了一斤多面,鸡肉撕成细丝,葡萄一样的鸡软蛋也都放了进去。知道原委的帮工都说那天的鸡汤揪片特别好吃,听着夸奖,花奶奶的脸成了红布。 故事没讲完,母亲就叮嘱我:花奶奶让你过去一趟呢。 院墙外爬满爬山虎,院里传出上党梆子的乐曲,进门,二层小楼前,和煦的阳光下,花奶奶闭眼躺在摇椅里摇啊摇,手里捧着戏匣子。我陪花奶奶说话,提起鸡汤的事,花奶奶摇椅一顿,随即笑着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早不记得了。” 告别的时候,花奶奶一再嘱咐:“下周,五月初九小五的孩子结婚,一定回来吃席哦!”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
1.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毛姆说:“讲故事的人只需从自己的视角讲他确定的事。”请简要说明小说叙事结构特色并分析其对小说主题表现的好处。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内容朴实,情节并不复杂,文章主要写母亲对我讲述几十年前花奶奶“鸡炖三遍”之事,结尾又回到了现实,文章首尾圆合,别具匠心。
B.讲述的故事一开始就交代了时代背景,花奶奶两口子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一家人仍然每天吃不饱,“跑了四家才借了五六斤面”,可以看出这种窘况应该不止他们一家。
C.花奶奶夫妻两个因为不忍心看着又饿又馋的孩子们一个劲咽口水,就让他们把炖的鸡汤喝了两遍,所以请乡亲吃的鸡汤只能是第三遍炖的了。
D.虚构是小说的灵魂,而真实是虚构的源泉。本文再现了农业社时期饿肚子、吃鸡汤时的馋相等方面的真实情景,为小说的虚构提供了生活真实的支撑。
3.花奶奶一家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简析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特色。






二、唐风风《鸡炖三遍》【答案】
1.(1)叙事结构特色:
①叙述人称(角度)巧妙独特。借助小说中人物“母亲”叙述,及第一人称 “我”的所闻来转述,给读者以真实感的同时,由“母亲”和“我”来串联花奶奶一家的过去与现在。
②首尾呼应,结尾别具匠心。文中母亲对“我”讲述几十年前发生在花奶奶家因吃不饱肚子而馋鸡汤一事,最后以“绿意盎然的爬山虎、上党梆子的乐曲、和煦的阳光、二层楼下的摇椅里陶醉在音乐里的花奶奶”收束全篇,构成了一幅温暖、祥和、富足的画面,这美好的画面与前面一家人嘴馋喝鸡汤形成对比,留下空白,含蓄蕴藉又耐人寻味。
(2)对表现主题的作用: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主题。从结尾看,花奶奶现在的生活与几十年前的农业社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贫穷不堪的花奶奶正在安享幸福的晚年,也表达了“我”抚今追昔时内心的喜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事结构特色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
本篇小说的叙事结构很有特色。首先是叙述人称很独特,这篇小说是通过“母亲”叙述,再有“我”来转述其中的情节,“我”并不是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但通过这一结构,给读者以真实感。同时,“母亲”和“我”串联起花奶奶一家的过去与现在,让小说的叙事更加顺畅。
其次,小说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结尾别具匠心,照应了小说的开头。母亲讲述的奶奶一家过去贫穷的情况与如今的富足的状况行了对比,留下空白,含蓄蕴藉又耐人寻味。
在表现主题上,小说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主题。结尾描写“绿意盎然的爬山虎、上党梆子的乐曲、和煦的阳光、二层楼下的摇椅里陶醉在音乐里的花奶奶”,构成了一幅温暖、祥和、富足的画面。此处和小说开头“农业社的时候,两口子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一家人也是成天瘪着肚子,生活过得像米筛,到处是窟窿”形成了鲜明对比,点明如今与农业社时期相比,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正变得越来越富裕,生活也越来越美好,这一描写反映出巨大的时代变化,也表达了“我”抚今追昔时内心的喜悦之情。
2.C【解析】C.“就让他们把炖的鸡汤喝了两遍”说法错误。通过阅读小说可知,花奶奶只让孩子们喝了一遍鸡汤,另一遍是孩子们偷喝的。
3.①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写鸡汤香味悠悠地从厨房飘出来时,“小五咽一口唾沫,几个孩子受了传染,也不由自主吞口唾沫,本家爷爷也跟着喉结一动”)
②人物言行个性化。(如:五个小孩千形百态的喝汤描写)
③人物形象富有时代特征。(农业社的时候,两口子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一家人也是成天瘪着肚子,生活过得像米筛,到处是窟窿,“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解析】本篇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作者将文章写得生动传神,尤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做的非常成功。
首先,小说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小说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花奶奶一家嘴馋、喝鸡汤的场面,真实、生动而又传神,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心酸不已。如小说中“小五咽一口唾沫,几个孩子受了传染,也不由自主吞口唾沫,本家爷爷也跟着喉结一动。不自觉地,一家人就围在厨房火炉旁,小三伸脖子,使劲吸冒出的白汽”“花奶奶心里觉得应该阻止,但看着能伸出舌头的五双眼睛,嘴唇翕动一下,没出声只点点头”,其中的动作神态描写活灵活现,将饥饿年代人们对食物的渴望传神地表达出来。
其次,小说中人物言行的个性化。小说中各个人物的言行举止都非常符合自身的特点,让读者读起来觉得生动真实。如在喝鸡汤时,五个孩子的动作神态各不相同,大儿子鼓着腮帮子用力吹,老二直接把碗端到寒冷的屋外,小三干脆端着碗就着边慢慢嘬,四丫头笑着没动,小五晃悠着碗,让汤在碗里一圈一圈打转儿,……。“没有放盐。”“你们女娃毛病多!”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异常兴奋,平时最话痨的老三嘶嘶着凉气没吭声。“三哥你咋了?”“喝得急,烫舌头了!”这些富有特色的言行的描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最后,小说人物形象富有时代特征。小说所描写的事件发生在农业社时期,此时国家实行农业集体化,加之当时孩子又多,农民生活贫穷, 这在小说的描写中也有所体现,如“两口子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一家人也是成天瘪着肚子,生活过得像米筛,到处是窟窿”就体现了当时的真实情况。
三、许行《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 许行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未见杏花红。” 母亲见到小女送来的字条,心中一时打翻了油盐酱醋。这丫头,一家人里总是她在攥着自己的心哪! 丈夫未到古稀之年,竟离她先走了。他是位大科学家,国际、国内都有很高知名度。作为一个中学教员,她感到只有在丈夫的光环下生活,她才活得荣耀,活得幸福。怎奈天不作美,他不幸死在他的实验室里,他成了名人,可她却一下子成为一只掉在冰窖里的孤雁啦! 她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他们都已成家立业。都很关爱她,千方百计却除她的烦恼和孤寂。让她活得愉快和滋润,可又怎能代替夫妻的恩爱和温暖呢?怎能代替那种两人世界的感情生活呢? 再找一个人,再走一步?有这样合适的对象吗?“曾经沧海难为水”,她这大科学家的遗孀,跟领导人丢下的夫人,一样难再嫁哪。 儿子一接触到母亲这个问题,就垂首无言,一个劲挠脑袋,这是他家一大难题。大女儿是个痛快主儿,她态度鲜明,反对母亲再婚。她说母亲已非一般女人,此事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影响父亲的声誉,使父亲在地下的灵魂也会不安。这简直就是给打了横。只有小女儿完全相反,她对母亲再婚持积极态度,她总劝母亲遇到合适人就再走一步。老伴老伴,老年有伴,身心才会得到慰藉,太阳下面才有人间的欢乐。这不,又给母亲巧妙地下了个条子来,催母亲不要蹉跎岁月,早点找个人才好。 儿女之间分成了对立的两派,大姐坚决反对,大哥沉默无言,实际也是个反对派。这天又争了起来。小女儿突然从屋里拿出一张纸来,甩给哥哥姐姐,你们看看爸爸的遗嘱吧!大家都一愣,未料到她还握着这一把撒手锏。 遗嘱是打印的,只有一行字:青:(这是母亲的名字) 我死后你勿守着我这颗死灵魂,去寻找你自己晚年的幸福吧!对不起我先走了,吻你。 下边有个字迹很乱,看不太清的署名。 姐姐拿过去看了半天直摇头。 哥哥也拿起来左看右看未吱声。 姐姐问这张遗嘱,怎不在妈妈手里,而在你手里呢? 爸爸去得突然,他咽气前只有我在场,因此就给了我。这几年一直压在我的心上,未敢往外拿,怕妈妈见了伤心…… 姐姐说既然如此,这就得请妈妈来鉴别了,而且这也是写给妈妈的。 妈妈从楼上下来了。她手捧着遗嘱两眼发直,看了很久很久。最后眼含热泪责问小女儿,你怎么才拿给妈看?这到底……她话说到这里,姐姐哥哥似乎有了仗势,可她话锋一转,抱住小女儿哽咽着说,我理解你爸爸的心哪!他一生都想着别人,他死了要我解放自己,怎会把我带走呢?小丫呵!你是你爸爸肚里蛔虫,即使作假也是真的…… 到这里哥哥、姐姐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小女儿这时也破涕为笑,她过去打开电视机对妈妈、哥哥、姐姐说,中央八台正在播我写的《春长秋也长》这部电视剧呢,你们都来看看,那里老年人怎样生活。
1.小说在情节技巧和叙述上颇具特色,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姐姐“拿过去看了半天直摇头”,与写哥哥“也拿起来左看右看未吱声”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心理。
B.“到这里哥哥、姐姐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突出哥哥与姐姐内心的无奈和愤懑;“小女儿这时也破涕为笑”,突出小女儿为母亲能自由选择而开心。
C.小说的语言特色鲜明,引用诗词、书信等体现了书面语的典雅庄重,文中的语言对话符合人物身份,体现了他们一家高知家庭的身份。
D.小说善于运用对比技法,将姐姐哥哥、小女儿对立的两派进行对比,不仅塑造了特征鲜明、丰富饱满的形象群体,也突出了发人深思的主题。
3.小说题目为“是真是假”,那么你认为小女儿拿出的遗嘱到底是真是假呢?请给出你的理由。






三、许行《是真是假》【答案】
1.①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打破了叙述的局限性,叙事自由而灵动,能使故事客观而真实地在读者面前慢慢展现出来,有很强的艺术效果。②采用倒叙顺序,将母亲收到小女儿字条的事放在开头,然后讲述字条缘由,设置了悬念,增强了叙事的曲折性。③前后照应,这种写法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④设置悬念,开头描绘“母亲”见到字条的场景,诗句设疑,悬念迭生,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⑤巧用对比,哥哥姐姐和小女儿在对待母亲再找个人的态度上,对比鲜明,为后面爸爸的遗嘱的出现做铺垫。
【解析】叙述人称为第三人称,这时候全知视角,能够客观而全面地展现小说信息,打破限知视角局限性。
文章开头先写小女送来的字条内容,再借母亲的感受和回忆叙述小女送来字条的意思和缘由,采用倒叙方式,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增添了文章的波折性。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未见杏花红”的诗句含义耐人寻味,设置悬念,而母亲“心中一时打翻了油盐酱醋”的感受和“总是她在攥着自己的心”则让读者好奇,究竟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从而吸引读者往后观看。
文中除了小女和母亲,还有哥哥姐姐,在对待母亲是否改嫁一事上,形成两个派别,大姐和小女的观点尤其鲜明,形成对比,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矛盾争执,才为最后小女拿出父亲的遗嘱一锤定音做铺垫。
文章前后照应,开头就写小女给母亲送字条,表示自己关心母亲的晚年孤独生活;结尾写小女请大家看“我写的《春长秋也长》这部电视剧呢,你们都来看看,那里老年人怎样生活”,前后呼应,印证了小女对母亲和老人情感生活一直的关怀。母亲不嫁的担忧“她这大科学家的遗孀,跟领导人丢下的夫人,一样难再嫁哪”,与大姐的看法“她说母亲已非一般女人,此事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影响父亲的声誉,使父亲在地下的灵魂也会不安”相呼应,更与小女拿出的遗嘱内容“我死后你勿守着我这颗死灵魂,去寻找你自己晚年的幸福吧”相呼应,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2.B【解析】B.“‘到这里哥哥、姐姐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突出哥哥与姐姐内心的无奈和愤懑”错误,文中不能体现“无奈和愤懑”的情感,感彩有误,应该是他们无可奈何。
3.示例一:遗嘱是“真的”。
理由:①从人物形象看:女儿最了解父母的心思,父亲是位大科学家,一心为他人着想,必然会为死后母亲的境况担忧,所以遗书很可能是真实的。②从情节来看:小说开端提到父亲去世母亲的痛苦孤独的心里状态,而后小女儿态度鲜明支持母亲再婚,都在为遗书的出现做铺垫。可见遗书是真实的。③主题表达:小说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追求晚年婚恋与
传统观念的矛盾冲突。呼吁人们关注老年人的感情幸福。遗书真实可信才更能彰显这一主题。
示例二:遗嘱是“假的”。
理由:①细节上:遗嘱是打印的,而且下边有个字迹很乱,看不清的署名。②情节上:前文提到父亲死在实验室,小女儿自己也说父亲死得突然,根本没时间写遗嘱。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下子成为一只掉在冰窖里的孤雁”以及与哥哥姐姐争执多年都没拿出遗嘱,直到最后才拿出遗嘱,情节前后矛盾,遗嘱更可能是假造的;③人物形象:父亲作为享誉中外的大科学家死前专注于实验室的科学实验,没时间考虑死后母亲的处境;小女儿是位编剧、作家,善于揣摩人心,因此假造一份遗嘱可能性极大。
【解析】本题开放式作答,学生选定一个观点“真”或“假”,再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分析其合理性即可。
如认为是“真”,从人物来看,母亲“这丫头,一家人里总是她在攥着自己的心哪”“我理解你爸爸的心哪!他一生都想着别人,他死了要我解放自己,怎会把我带走呢?小丫呵!你是你爸爸肚里蛔虫,即使作假也是真的”可见,小女儿最能理解父母之心,知道父亲是一个一生都想着别人的人,不会让母亲一直孤独,所以遗书很可能是父亲真实的意愿。从情节来看,小女一直关怀母亲,并“对母亲再婚持积极态度,她总劝母亲遇到合适人就再走一步”“又给母亲巧妙地下了个条子来,催母亲不要蹉跎岁月,早点找个人才好”,她的态度有很大可能是受到父亲遗书的影响,也为遗书的出现做了铺垫,故遗书应该是真的。从主题来看,文章要表达的是新时代老人的晚年生活情感状态,老年人也有追求晚年婚恋幸福的权利,而这与大姐大哥一派的传统观念产生矛盾,如果遗书为假,便不能从根本上反映这一思想转变问题,故而从彰显主题的角度来看,遗书应该是真的。
如果认为遗书是假的,从遗书“打印的”“下边有个字迹很乱,看不太清的署名”等细节可见,这些不能证明是父亲亲手所写;情节上,“他不幸死在他的实验室里”“爸爸去得突然”,可见父亲去世时未必有时间写遗嘱;且母亲的孤独痛苦持续了很多年,小女如果有遗嘱,应该早拿出来结束母亲的顾忌和哥哥姐姐的反对,而不是等到最后才拿出来,更有可能是小女为了帮助母亲结束孤独的晚年生活而编造的假遗嘱;从母亲看到遗嘱的态度“最后眼含热泪责问小女儿,你怎么才拿给妈看?这到底……她话说到这里,姐姐哥哥似乎有了仗势”可见,其实母亲想问的也有“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最后说的也是“即使作假也是真的”可见,就连母亲也觉得这遗嘱可能是假的。从人物上来看,父亲死于实验室,足见他是一个一心扑在科研上的人,临死前还在做实验,很可能没有时间考虑到家人;最后“中央八台正在播我写的《春长秋也长》这部电视剧呢,你们都来看看,那里老年人怎样生活”揭露小女是一位编剧,她所写的电视剧正是关于新时代老年人的新生活的,从这些方面来看,遗嘱很可能是她亲手“编导”的一出戏。
四、伊凡·克利玛《富人通常是些怪人》
富人通常是些怪人 [捷克]伊凡·克利玛 阿洛伊斯·布达是个富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便盖起了家庭别墅,比当时法律规定的面积整整超出了三倍。他离过一次婚,跟第一个老婆生了两个儿子,跟现在的老婆生了一个女儿。儿子长大成人后,每年只看他一次。第二个老婆是个运动员,滑雪、骑马、打网球、高尔夫、游泳,样样精通。她还算会持家,夫妻二人都不给对方添麻烦。布达爱钱胜过一切。女儿出嫁时,他送给女儿一辆价值五十多万克朗的汽车。这份重礼让女儿很惊喜,她几乎相信这是父亲出于对她的爱。布达认识很多人,但没有真正的朋友。快到六十岁的时候,他开始体力不佳,食欲不振,他去看医生,果然得知了坏消息。 人的零件大多无法更新了。他开车去瑞士银行和德国银行取出了全部现金,锁在自己的保险箱里,准备去医院住院。这时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他上了手术台没能活着回来,保险箱里的全部现金怎么办?经过左思右想,最后他将这全部现金藏在自己的几双旧鞋里,然后当着妻子的面,把这些旧鞋装进了一个大盒子,让妻子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送到医院去。 外科手术大夫将布达的腹腔打开,发现已毫无希望,大夫们又原封不动地将他的腹部缝合起来。大夫给他开了一大堆药,护士小姐每天过来给他打吊瓶,可他还是一天比一天更乏力。妻子送来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那个大盒子,一束鲜花和一瓶煮水果。他对鲜花和吃的不感兴趣。妻子一走,他打开盒子,看到了藏在旧鞋里的那些钱。妻子每周来看望他两次,有时出嫁的女儿也来。一次他的大儿子也来了。每个人都会给他带些什么,等他们一出病房,他就将那些带给他的东西扔进垃圾筐。 在布达住院期间,换了好几位护士。他觉得她们长的都差不多,他主要靠头发的颜色来区分她们。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护士叫维拉,她说话的声音竟让他想起自己童年时年轻的母亲。维拉也很会安慰他,经常会对他多说几句,家里阳台上的草莓已经成熟什么的。一次维拉给他输血后,他求她在旁边坐一会儿。这是违反规定的,但她还是答应了,她坐在他身边,抚摸着他的手背。他问她平时是怎样生活的,她对他说着话,他感受到维拉嗓音的温柔,感觉着两人手的触碰,她答应搬一盆家里阳台上的花给他送来。 第二天她真的送来一盆水仙花,又挨着他坐下说话。他问维拉缺不缺什么东西?有没有汽车?她说她从来没想过有辆汽车,她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的条件只够偶尔买一袋西红柿。他本想问她生活是不是过得不舒心,可一阵巨痛猛然袭来,医生给他打了一针,他神志不清了。 半夜他稍微清醒时,床头柜盒子里那一大笔钱成了他的心病,他想该不该把它捐给慈善组织?或者留给他的老婆,让她去奢侈挥霍?夜里他想到了维拉,他非常希望明天是维拉当班。 第二天果然是她,维拉给他带了鲜红的苹果。他谢了她,咬了一口,在嘴里嚼了好久好久。她用手抚摸着他的额头,依然温柔的同他说着话。半夜他睡不着,想着自己可能要死了,突然升起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把这几百万块钱送给护士维拉。第二天,维拉提到了自己的未婚夫,叫马尔丁,是位小提琴演奏家。又过了一天,他的病情加重了。维拉来看他,他对她说,我要报答您。维拉说,如果您感到好一些,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她摸了摸他的额头,他觉得自己很累,他想告诉她,快去找公证人。就在当天晚上,他死了。 医院让维拉将床头柜里的东西全掏出来,列上清单。维拉照办了,列了十八项。在第十一项列出的物件是:几双便鞋和几双袜子。布达妻子来医院领死亡通知单时,医院将清单交给她,她瞟了一眼清单。最后几年丈夫已经让她讨厌,他遗留的破烂就更让她厌恶了。她收起了装有三百克朗的钱包,开车离开医院直接来到垃圾场,将丈夫这些东西扔进垃圾场。 当天晚上,维拉护士和小提琴手约会,她告诉他,布拉格的大富翁布达死了。 他给了你什么吗? 没有,他的钱包里只有三百克朗。 富翁们都是一些怪人。他说,不知把钱给谁了? 上帝知道。她说,他临终时都没有一个人来握他的手。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在叙述上有何特点?(4分)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布达有钱,盖起的别墅面积超大,法律对他这样的富翁缺少约束力;布达爱钱,胜过其他一切,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B.女儿出嫁时,布达送了一辆价值不菲的汽车,这份重礼让女儿喜出望外。但作为父亲,平日里他与子女沟通其少。
C.布达的老婆精通多项运动,丈夫生病后,她也能竭尽全力满足病人的要求,可见她是既懂生活又会照顾家人的贤妻。
D.维拉是医院众多护士中的一个,她声音温柔,体贴细致,耐心与病人交谈,悉心周到的照顾给了布达临终的抚慰与关怀。
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从富人的生活现状入手,通过心理描写展现病入膏育之际富人的内心纠结,故事贴近生活,又不同于生活,引人深思。
B.本文手法质朴,叙事从容,语调极其舒缓,语言绚丽晓畅,截取生活片段,展现人性的错综复杂,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揣摩。
C.小说的结尾对遗产的处理巧妙又不失合理性,当三百克朗的钱包被妻子拿走时,更加增添了整个故事的讽刺效果。
D.“上帝知道”语带双关,既是说维拉不知晓富翁把钱留给了谁,也顺应情节发展的偶然性,只有上帝知道谁是最终受益者。
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析划线句中布达的想法的合理性。(6分)






四、伊凡·克利玛《富人通常是些怪人》【答案】
1.①作者采用第三人称,读者全知视角。布达的一举一动,内心世界的一起一伏,读者都知晓,而其他人物如维拉护士、他的妻子对此全然不知。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效果。②小说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按照男主人公生病、住院、病逝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情节脉络清晰。③文中主人公“将全部现金藏在自己的几双旧鞋里”,这一情节的设置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④照应的手法。布达把亲人送来的东西扔进垃圾筐;他死后,妻子把他留下的除钱以外的东西都扔进垃圾场。前后照应,增添了讽刺性。(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满分,其它合理答案,如答“结局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等亦可给分。)
2.C【解析】“竭尽全力满足病人的要求”和“会照顾家人的贤妻”不准确,夫妻二人只是表面上尽些义务,其实内心里很有距离感。
3.B【解析】“语言绚丽晓畅”不准确,应为“朴实自然”。
4.①情节结构上,布达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安排好自己的财产。②人物关系上,布达与家人缺少沟通交流,他生活在一个客客气气的无爱的世界里。反倒是维拉护士的悉心照料令他感动,使他萌生了赠送财产的想法。③小说主旨上,维拉护士的关心唤醒了布达童年的温暖记忆,他希望以自己的财产作为回报,传递出美好与温情的主题。(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五、陈忠实《朱先生退兵》
朱先生退兵 陈忠实 ①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 ②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 ③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午时,两位差官又驾着汽车来了,而且带来了张总督的秘书。门房老者张秀才如实相告:“走了。先生躲走了。” ④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那人就站在门口大声呼叫起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门。你好不仗义!”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朱先生一看,正是早晨破坏他晨诵的那两位差官,便跟着差官走进总督府见了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喧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 ⑤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 ⑥朱先生已经踏上咸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连呜呜吼叫的汽车也充耳不闻,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代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⑦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⑧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 ⑨两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复命张总督。这时,方巡抚已经罢兵,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坟,回归甘肃宁夏去了。 ⑩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食物,大吃大嚼起来。张总督难为情地说:“先生这不寒碜我吗?”朱先生不以为然。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褡裢告辞。张总督死拉住不放:“我还想请先生留下墨宝。”朱先生又放下褡裢,执笔运腕,在宣纸上写下两行稚头拙脑的娃娃体毛笔字: 脚放大,发铰短 指甲常剪兜要浅 张总督皱皱眉头不知所云。朱先生笑说:“我这回去姑婆坟,一路上听到孩童诵唱歌谣,抄录两句供你玩味。”说罢又背起褡裢要走。张总督先要用汽车送,又要改用轿子,又要牵马驮送。朱先生说:“不宜车马喧哗。” (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部分叙事视角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写朱先生反复强调自己“闻不惯汽油味儿”,这种描写符合朱先生不畏权贵、低调淡泊,而又落后于时代的特征。
B.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两首古诗,但心境、用意不同,前者迫于无奈,是应景之诵;后者发自肺腑,勇敢从容。
C.小说最后“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的题词内容,不仅反映了民声,也表达了朱先生对革命军破除陋习、清廉为政的期望。
D.主人公朱先生形象生动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小说刻画了他爱读诗书、不畏权贵、低调淡泊、大智大勇的性格特征。
3.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总督的信,既交代了社会背景,又说明了张总督诚请朱先生的原因,暗示了朱先生退兵的动机。
B.小说的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如朱先生的语言儒雅、文言化、书面化,非常符合他作为一名“只读圣贤书”的“儒子”身份。
C.作者在塑造心中的理想人物朱先生的形象时,主要采用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将人物放在典型环境和尖锐矛盾中加以凸显。
D.朱先生帮助张总督实现了愿望,但又处处拒绝张总督,使故事更曲折,增强了文本张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小说题为《朱先生退兵》,但是对朱先生如何退兵的情节又只字不提。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五、陈忠实《朱先生退兵》【答案】
1.①文中划横线处变“朱先生”为“那人”,是一种有限视角,拉远了叙述者和事件、人物的距离,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②更客观地表现了张总督的手下对普通百姓的疏远和傲慢态度,从侧面表现了张总督的形象,还暗示了朱先生和张总督保持若即若离关系的原因。
【解析】从叙事视角看,小说以“朱先生”为主人公,以“朱先生”的角度叙述故事,属于第三人称叙述,这是一种全知视角,能够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更客观全面。而此处连用了两个“那人”,这就把全知视角转变为有限视角,虽然说的是同一个人,但拉远了叙述者和事件、人物的距离,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
“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这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叙事,表现张总督的手下对普通百姓的疏远和傲慢态度,这种叙事更加客观而真实,同时从侧面表现张总督权势大、盛气凌人的形象,这也是朱先生和张总督保持若即若离关系的原因。
2.A【解析】A. “闻不惯汽油味儿”是朱先生与张总督保持距离的理由,表现他不畏权贵、低调淡泊。也可能是事实,但不能主观推断出“落后于时代”。
3.C【解析】C. 心理描写不是主要方式。“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文章刻画朱先生的形象时,主要采用语言、动作描写,没有运用心理描写手法。
4.①从小说主题来看,小说重在突出朱先生为民请命,赞美知识分子却不居功的担当精神,而如何退兵的情节没必要再提。②从人物(关系)来看,小说重在表现朱先生与张总督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对如何退兵的情节只字不提,可以更集中地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丰富人物形象,显示了朱先生的威望和不畏权贵、低调淡泊的人格。③从艺术效果来看,文章突出了朱先生只身前往的大智大勇和两日方巡抚罢兵撤归的成果。对如何退兵的情节只字不提,起了留白的作用,也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能够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
【解析】本文中,朱先生之所以去退兵,不是因为张总督的请求,而是为民请命。从情节和人物关系看,朱先生和张总督的关系是重点,这其中当然也呈现了朱先生的其他性格特征,可以丰富人物形象。
从艺术效果看,相关情节的留白,可以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拒绝张总督的邀请,拒绝张总督派卫兵保护,两次拒绝坐汽车,不接受张总督的庆功宴请等情节,使人物富于个性,故事更加曲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情节设置来说,写退了兵而不提怎样退的兵,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的作用,也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给予读者充分的想空间,使作品更有艺术魅力。
从形象塑造来看,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性格在冲突中得以充分显现,并以次要人物衬托了朱先生的崇高形象,突出了他舍己为民的高尚人格。小说在朱先生和张总督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上浓墨重彩地表现,对如何退兵的情节一字不提,可以更集中地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丰富了朱先生不畏权贵、低调淡泊的人物形象。
从主旨来看,教书先生朱先生对一省总督的拒绝,表明朱先生视名利如粪土,挺身而出担当退兵重任,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民请命,赞美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节与担当。小说旨在表现朱先生为民请命的担当精神,而如何退兵的情节与主旨关系不大,故就此不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