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4.7.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一、单选题
1.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 B.绿化荒山,绿化荒漠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D.爱护植被,人人有责
2.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东各市积极行动。下列活动中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①尽量减少私家车出行,乘坐公交;②出境旅游,携带外国当地宠物回国;③电池直接扔进垃圾桶;④大力推行垃圾分类;⑤使用一次性购物袋;⑥退耕还林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⑥
3.漫画中解读了“碳中和”的定义,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温室气体可造成气候变暖
B.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碳吸收能力
C.绿色出行,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
D.无需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只需要多种树即可实现碳中和
4.习近平总书记积极践行生态理念,连续多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有关生态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力提倡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
B.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C.可以通过“光盘行动、绿色出行”等方法保护环境
D.人口过度增长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加剧
5.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 5mm 的塑料碎片和颗粒,研究证实其已进入人体血液,并初步证明可对人体结构造成损伤。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中微塑料含量的是( )
A.少喝瓶装水 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少用塑料袋 D.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6.“地球是我的母亲,衣食住行全都依赖于你,我要报答你的深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由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
B.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
C.外来物种“薇甘菊”具有快速繁殖的特点,可以大量引进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D.少使用化肥、多使用农家肥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7.下列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在田间放养害虫的天敌,从而控制害虫数量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
8.2021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响应号召,我市开展“美丽阳江,我是行动者”的活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阳江,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在阳东工业区放宽环境污染管控提高经济发展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9.2021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滥用化肥农药 B.爱护花草树木
C.垃圾分类回收 D.购物时自备环保袋
10.“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 B.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C.砍伐树木建设游乐场 D.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
1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向世界阐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开展陡坡种粮、退耕还林还草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C.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12.下列行为中,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是( )
A.围湖造田 B.乱砍滥伐 C.退耕还林 D.过度放牧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
A.封山育林,全面禁止砍伐树木 B.林区群众可以大量砍伐树木先富起来
C.植树造林,科学合理利用树木 D.砍伐原始林木,重新营造景观、经济林木
14.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性最大的是
①自然灾害 ②过度利用 ③水土流失 ④毁林开荒 ⑤生态失调 ⑥乱砍滥伐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15.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从我做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森林资源要合理利用,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
B.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对保护环境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C.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
D.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
二、填空题
16._____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7.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________,日本发生痛痛病的罪魁祸首是:_________.
18.2007年5月31日,据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报道,由于太湖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中出现腥味泡沫状漂浮物,导致以太湖水为水源的江苏省无锡市出现了暂时的生活供水紧张现象。上述在太湖水中出现的现象叫做_________。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19.附加题:
太原植物园是太原唯一的生态园区,现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0多个植物品种参展。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青山绿水之城、和谐宜居之城,请你对园区内的设计和布局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至少答出三条)
20.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范围越来越广。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啄木鸟属于动物,这是按______来归类的;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细菌和真菌属于______。
(2)图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有_____(填序号),树木对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意义是:_______。
(3)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该生态系统的______和______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4)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二作为中学生的你,在护绿、低碳方面能做些什么?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该题考查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据此答题。
【详解】
A.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不符合题意。
B.绿化荒山,绿化荒漠,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不符合题意。
C.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C符合题意。
D.爱护植被,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C
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详解】
②携带外国当地宠物回国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③废电池中含较多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乱扔,有毒物质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⑤使用一次性购物袋,白色垃圾很难分解,破坏生态环境;①④⑥均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故选C。
3.D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能造成全球逐渐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详解】
A.温室气体主要以二氧化碳为主,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温室气体可造成气候变暖,A正确。
B.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B正确。
C.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正确。
D.一方面应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需从能源结构、工业制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实现“碳中和”,D错误。
故选D。
4.A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
A.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容易造成大气污染,A错误。
B.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B正确。
C.我们可以通过“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方法进行保护环境,C正确。
D.人口过度增长带来自然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加剧,D正确。
故选A。
5.B
微塑料就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和纺织纤维,主要来源为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小塑料颗粒以及大块塑料垃圾降解产生的碎屑。
【详解】
ACD.少喝瓶装水、少用塑料袋、 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都可以塑料产品的使用,可以达到减少环境中微塑料含量,ACD不符合题意。
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塑料污染对自然生态影响严重,塑料制品的使用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但其分解周期长达数百年,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及时分解塑料,B符合题意。
故选B。
6.C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详解】
A.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我们吃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我们吃的蔬菜、水果、粮食直接来自于植物;肉、蛋、奶直接来自于动物,间接的来自于绿色植物。所以,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的,正确。
B.低碳生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正确。
C.随意引进植物新物种,缺少天敌的制约,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错误。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提倡多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正确。
故选C。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7.C
生物防治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如: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
【详解】
A.沼泽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污水等重要作用,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环境,使生物种类减少,A不符合题意。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农药会污染环境,还会形成农药残留,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B不符合题意。
C.在田间放养害虫的天敌,从而控制害虫数量,属于生物防治,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会使海洋受到严重污染,同时还会引起其他海洋生物的死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的污染等。
【详解】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可以改善环境状况,故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故不符合题意。
C.在阳东工业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D.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可以防止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
A、滥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性状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滥用农药除了会导致环境污染外,还会使有毒物质在人体内蓄积,进而危害健康,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符合题意。
B、爱护花草树木,促进达成“碳中和”,改善了环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不符合题意。
C、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改善了环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不符合题意。
D、购物时自备环保袋,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改善了环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详解】
综合分析选项:A.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B.风力发电、水力发电,C.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都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总量,有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砍伐树木建设游乐场”不有利于 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故选C。
正确识记并理解绿色植物在碳中和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1.B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它。
【详解】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因此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A正确。
B.开展陡坡种粮,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行动,可改善生态环境,B错误。
C.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保护生物圈的行为,C正确。
D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它,D 正确。
故选B。
本题的重点是了解生物圈以及环境保护的方法。
12.C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是是顺应自然。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详解】
A.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A不符合题意。
B.乱砍乱伐会破坏森林,使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由于植被被破坏,动物得以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动物将迁居或死亡,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根系发达,对保持水土有重要作用;树木的叶子还能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的湿度,可以调节气候。因而退耕还林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C符合题意。
D.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超出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严重的甚至导致草场荒漠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 “让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成为生产力,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体现了生态的意义,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们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资源。
【详解】
A.封山育林,全面禁止砍伐树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A错误。
BD.林区群众大量砍伐树木,砍伐原始森林,重新造景观、经济林木都破坏了原有的森林,不符合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D错误。
C.植树造林,科学合理利用树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C正确。
故选C。
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知道绿色发展目标的含义。
14.A
从目前看,人类的大多活动对生态环境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等,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详解】
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性最大的是人为的乱砍滥伐、过度利用、采集薪材、过度放牧、环境污染、伐优留劣等,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即A符合题意。
故选A。
15.B
针对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详解】
A.对森林资源要合理利用,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确。
B.大力植树造林,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植被,保护环境。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保持空气中的碳—氧平衡,错误。
C.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森林法》和《草原法》,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科学化管理,力求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故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正确。
D.发展生态农业,合理放牧,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正确。
故选B。
16.人类活动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详解】
人类发展经济必须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前提,因为人类等生物与自然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人类的活动加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环境,大自然就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类,如人类大规模的改造自然,这样做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却破坏了森林、草原、湖面,不仅导致了水土流失、土质下降、沙漠化、盐碱化,而且进一步使生态失去平衡,从而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综上分析可知,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7. 酸雨 镉
根据酸雨的危害和痛痛病的成因分析解答。
【详解】
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及其他物品。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被称为“空中死神”。
痛痛病又叫骨痛病,是因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而引起的,影响面很广,受害者众多,所以被公认为是“公害病”。人体中的镉主要是由于被污染的水、食物、空气通过消化道与呼吸道摄入体内的,大量积蓄就会造成镉中毒。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及废电池的危害,了解痛痛病的病因,即可解答本题。
18. 水华 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详解】
试题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为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 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 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对策: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尽可能多施农家肥,少施氮肥、磷肥等。
考点:水域环境的保护。
19.因地制宜摆放一些介绍生态环保的宣传牌,供游客观赏的同时浏览讨论,提高游客们的生态意识;设立蔬果种植区,让游客能享受采摘的乐趣,也可以让游客认种,增加游客的认同;设立少年生态实验角,供中小学生探究生态知识等。
生态园是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强调绿地对城市的渗透力和系统性,运用生物学、生态学规律建立绿色走廊,并以此引导城市的空间布局的集自然——人文于一体的园林地带。
【详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青山绿水之城、和谐宜居之城,对园区内的设计和布局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有:因地制宜摆放一些介绍生态环保的宣传牌,供游客观赏的同时浏览讨论,提高游客们的生态意识;设立蔬果种植区,让游客能享受采摘的乐趣,也可以让游客认种,增加游客的认同;设立少年生态实验角,供中小学生探究生态知识等。
20.(1) 形态结构特点 分解者
(2) ②③④ 绿色植物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有机物,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3) 树→木蚁→啄木鸟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4)植树造林、低碳出行等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碳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通过分解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利用;化石燃料中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通过燃烧的方式释放二氧化碳。题图中: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③是微生物的呼吸作用,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1)
生物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等。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参与了物质的循环。
(2)
题图中: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③是微生物的呼吸作用,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属于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有②③④。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3)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则图中的食物链为:树→木蚁→啄木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4)
植树造林可以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都有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