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上)高一第二次月考
物 理 试 题
命题:盛成波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极长 B.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C.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 D.作息时间表上的的数字表示时间
2.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7所示,则由图可知(g=10m/s2)( A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为3 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9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
3. 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上珠峰,如图2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
路图,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火炬手看作质点
D.珠峰顶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小
4. 如图3所示,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1、t3两时刻对应的纵坐标绝
对值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t1、t3两时刻速度相同
B.t2时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C.t1、t3两时刻加速度等值反向
D.图象中各时刻加速度均相同
5. 如图4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的图象,对
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OA、BC段物体运动最快
B.AB段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CD段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4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60km
6. 2010年春节期间,不少人外出旅游.河北保定有一处著名的瀑布群,其中流量最大、落差最大的瑶台山银河瀑布组合是一个天然生成的地质奇观.盛水期飞流直下,如天马奔腾,惊天动地.最高的瑶台瀑布落差112.5 m.假若瀑布上方水的流速为零,水下落时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瀑布冲击下方水面的速度约为( C )
A.15 m/s B.30 m/s C.47m/s D.43m/s
7.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5所示,则该质点的位移(从开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为图6中的哪一个( B )
8. 一个步行者以6m/s的最大速度跑步去追赶被红绿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它距离公共汽车25m时,绿灯亮了,车子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起动前进,则( C )
A.人能追上汽车,追车过程中共跑了36m
B.人不能追上汽车,人和车最近距离为7m
C.人不能追上汽车,自追车开始后人和车间距越来越大
D.人能追上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m
9. 一辆汽车拟从甲地开往乙地,先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下表给出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 A )
时刻(s)
1.0
2.0
3.0
5.0
9.0
9.5
10.5
速度(m/s)
3.0
6.0
9.0
12
12
9.0
3.0
A.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s B.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9.0s
C.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6.0s D.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s
10. 为了求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若空气阻力作用不计,仅测出下列哪个
物理量的值不能计算出楼房高度的是( C )
A.石子下落时间 B.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C.石子下落头1 s内的位移 D.石子通过最后1 s内的位移
第II卷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个小题6分,共计18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不要求写解答过程)
11. 测定个人的反应时间,按图8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 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cm处,你的手候在2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向下落时,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刻度对应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 B、C三位同学相互测 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单位:cm,g=10m/s2)
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__C_ _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___0.2___s.
12. 如图10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 s,其中X1=7.05 cm, X2=7.68 cm, X3=8.33 cm, X4=8.95 cm, X5=9.61 cm, X6=10.26 cm,则A点处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0.86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X6+X5+X4)-(X1+X2+X3)/9T2,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0.64_____ m/s2(本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 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9中OD的长度表示 平均速度.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 末速度.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一隧道限速36km/h.一列火车长100m,以72km/h的速度行驶,驶至距隧道50m处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以不高于限速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若隧道长200m.求:
(1)火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
(2)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最短时间.(如图所示)
15.(10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 s内依次经过相距27 m的A、B两点,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 m/s.求:
(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
(2)A点与出发点的距离;
(3)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16.(10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着同一直线向着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1所示,求:
(1)二者的加速度
(2)乙追上甲之前二者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17.(12分)未来某天晚上,我军抢战钓鱼岛动用了空降兵,我方直升飞机在160m高处悬停,空降兵离开飞机后先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士兵以大小为10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安全要求,士兵落地时速度刚好为零(g=10m/s2).日方地面探照灯每隔10s扫描一次,求我军士兵能否利用探照灯的照射间隔安全着陆.
2012—2013学年度(上)高一第二次月考
物 理 答 题 卷
命题:盛成波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18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不要求写解答过程)
11、 、 (6分)
12、 、 、 (6分)
13、 、 (6分)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
15、(10分)
16、(10分)
17、(12分)